202X_202X年高中语文第2单元第5课人和课件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_第1页
202X_202X年高中语文第2单元第5课人和课件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_第2页
202X_202X年高中语文第2单元第5课人和课件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_第3页
202X_202X年高中语文第2单元第5课人和课件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_第4页
202X_202X年高中语文第2单元第5课人和课件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单元孟子选读孟子选读第五课第五课 人和人和1 1学习目标学习目标2 2课前预习课前预习3 3进入课堂进入课堂4 4学业质量标准测评学业质量标准测评学学 习习 目目 标标1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2重点学习第1、4节;学习和借鉴孟子论辩说理的技巧。3理解孟子“人和”思想的内涵及借鉴意义。课课 前前 预预 习习孟子特点(一)长于论辩,是孟子散文的特征。孟子曾说:“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孟子滕文公下)在百家争鸣的时代,要阐明自己的观点,维护自己的立场,批评其他学派,就不得不进行论辩。事实上,好辩不仅是孟子的特征,墨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等莫不如此。先秦说理文的论辩术,由墨

2、子开始,逐步走向成熟。墨子采用了类比推理、归纳推理等逻辑方法。其论辩中的逻辑思辨色彩,对先秦说理文的定型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墨家重质轻文,墨子文章质朴无华,缺乏文采,不够生动,从而使其论辩文虽逻辑严谨,文学意味却不浓。孟子的论辩文,在逻辑上也许不如墨子严谨,但却更具有艺术的表现力,具有文学散文的性质(一一)知人论世,开阔视野知人论世,开阔视野(二二)通通读读文本,疏通字词文本,疏通字词进进 入入 课课 堂堂(一一)精精读读文本,质疑析疑文本,质疑析疑1如何理解“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答:这是孟子总结历史与现实的经验教训,提出的著名主张。他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条件的比较,认为在战争

3、中有利的自然条件不如有利的地理条件,有利的地理条件不如人心所向的内部团结,这就强调了战争胜负的关键在于民心的向背。在战争胜负问题上,孟子通过对战争双方天时、地利、人和等条件的比较,认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当然,这只是在三者相比较的意义上而言的,并不是否认天时、地利的自然条件和地理条件。孟子认为,战争的胜负不仅在于天时、地利等自然、地理条件的对比,而且更重要的是在于民心所向的内部团结。孟子这一思想,在中国历史上具有积极的进步意义。2如何理解“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答:君子把仁放在心上,把礼放在心上。仁人就能去爱别人,有礼的人就

4、能做到尊敬别人。爱别人的人,别人也爱他。尊敬别人的人,别人也尊敬他。这句话是说,要想得到别人的爱,首先要懂得付出爱;要想得到别人的尊敬,首先要尊敬别人。如果得不到别人的爱和尊敬,就应首先反省自己,是否把仁和礼放在了心上。3如何理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答:敬重自家的长辈从而推广到敬重别人家的长辈,爱护自家的孩子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家的孩子。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天下可以运转于掌上,也就是说,成就王业就像拨弄掌中的东西一样容易。这句话强调了“推恩”对于统治者的重要性。4孟子所描绘的齐国的未来是什么样子的?答: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

5、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二二)教师点拨,引领思路教师点拨,引领思路1孟子是如何论述“人和”的重要性的?孟子高度重视“人和”。他在第1则选文中说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天时”是指有利于攻守的天气时令方面的条件。“地利”是指有利于攻守的地理方面的条件,应当还包括兵甲和粮食等方面的优势(孟子接下来说到地利的种种因素,即包括城、护城河、兵革、米粟等)。“人和”就是指上下一心、精诚团结。孟子认为,天时的重要性比不上地利,地利的重要性比不上人的精诚团结。接下来,他举了两个

6、例子来作说明:“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这是一个例子。边长三里的内城,边长七里的外城,敌兵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敌兵包围起来攻打它,一定能够得到好的天时(因为他们可以选择有利于战争的天气条件来发起进攻);然而假如这蕞尔小城得到了地利,比如城墙高而且坚,护城河宽而且深,武器装备比敌兵精良,甲胄比敌兵牢固,粮食比敌兵充足等,那么敌兵就不能取胜,这就是天时不如地利。有人问“三里之城,七里之郭”有什么地利可言。其实,孟子所说的地利本来不只包括城池大小这一个方面,不能理解得过于偏狭。“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

7、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这是第二个例子。城墙很高,护城河很深,兵器很锐利,甲胄很坚实,粮食很充足,这简直是得尽了地利了。但是城中之人不能众志成城,纷纷离弃了自己的城池。所以得到地利又怎么样呢?地利不如人和。孟子更进一步发挥说:“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意思是指,限制人民不靠国家的疆界,使国家坚固不靠山河的险要,威行天下不靠兵器、甲胄的精良。所谓国家疆界、险要的山河、精良的兵器和甲胄等,都是地利方面的因素,起不了最根本的作用。起最根本作用的是人和。2作为国君来说,怎样才能做到“人和”?那么,怎样才能得到人和呢?孟子简洁有力地说:“得道者多助,失

8、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意思是得到道的国君,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丧失了道的国君,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帮助、支持者少到了极点,连父母兄弟等亲属都会背叛他;帮助、支持者多到了极点,全天下的人都会顺从他。这正反两个方面的道理不难理解。关键是要弄明白什么是“得道”,什么是“失道”。孟子说过:“孔子曰:道二,仁与不仁而已矣。”(孟子离娄上)即道说到底只有两种,就是仁和不仁。孟子说的“得道者”自然是指有仁德、践履仁的国君,“失道者”自然是没有仁德、背离仁的国君。 对他来说,国君有仁德、践履仁是达到人和的根本,而人和的最高境界则是普天之下的人都顺从他;与之截然相反的情形,则是

9、众叛亲离。总之,谁赢得了人和,谁就赢得了主动;“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得天下顺从的人来攻打遭亲属反叛的人(必定取胜),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无不胜。3作为“君子”,如何营造“人和”的社会关系?在第2则选文中,孟子说:“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君子跟一般人不同,他之所以跟一般人不同,是因为他的居心,君子居心于仁,居心于礼。居心于仁就是仁者,居心于礼就是有礼者,“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而照一般的情理,“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但是难免也有例外。要是面对这种例外,君子会怎么做呢?孟子说:“有人于此,其待我以横逆,则君子必自反

10、也:我必不仁也,必无礼也,此物奚宜至哉?”君子虽然敬人爱人,但是仍然有人对他横暴不顺理。那他一定会反躬自问:我一定是不仁的,一定是无礼的,不然的话这事怎么会到来呢?(不然怎么会遭到这种事呢?)“其自反而仁矣,自反而有礼矣,其横逆由是也”,这是说君子反躬自问自己是仁的,自己是有礼的,可是那人的横暴不顺理却还是这样。那君子怎么办呢?孟子说:“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忠。”君子依然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他反躬自问:我一定是不忠的。这里的“忠”跟现在所理解的一般意义不同。孟子滕文公上:“教人以善谓之忠”;朱熹孟子集注说:“忠者,尽己之谓。”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五十七云:“忠者,尽己也。尽己者,仁礼无一毫不尽。

11、”这恐怕才是孟子所说的意思。“不忠”就是没有尽心竭力,没有尽仁尽礼。“自反而忠矣,其横逆由是也”,是指自己反省自己是忠的,可是那人的横暴不顺理还是这样。面临这种情况,君子会怎么办呢?“君子曰:此亦妄人也已矣。 如此,则与禽兽奚择哉?于禽兽又何难焉?”“妄人”就是无知妄为的人。“与禽兽奚择”就是跟禽兽怎么区别、有什么区别。“于禽兽又何难焉”是说对于禽兽又有什么值得计较的呢。4孟子的论辩说理有何技巧?(1)层进论证。如:第一章先推倒天时,“天时不如地利”。确立了地利的意义,进而推倒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将人和的意义烘托出来。最终得出结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层层深入,条理井然。(2)对比

12、论证。如:“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孰轻孰重,对比鲜明,说服力强。(3)运用排比,增强气势,有一气呵成之感如:“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4)运用描写,使论据充分、具体,令人信服。如:“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诉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之?”三言两语便使欲称霸天下的齐宣王侧身倾耳:“吾惛,不能进于是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

13、试之。”对王道、对孟子的主张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本课所录选文从不同方面阐述了孟子的“人和”思想。孟子不仅从天时、地利、人和的比较中得出了人和最为重要的结论,而且还从一般的社会成员和君王(统治者)两个方面具体阐述了达到“人和”的具体办法。孟子认为,就一般的社会成员而言,心存“仁”“礼”,凡事从严要求自己、反省自己、不与别人计较是构筑人和社会关系的重要条件。就统治者来说,以仁爱人,以礼敬人,凡事从自身找原因,力求身正,并且怀有推恩之心,发政施仁,利民之产,就一定能达到人和而王天下。D 【解析】A组,假设连词,如果/第三人称代词,他;B组,表修饰的连词/表因果的连词;C组,介词,到/介词,在;D组,

14、均为介词,拿、用。A 【解析】A组,两个“忧”均为动词,当“担心、忧虑”讲。B组,前一个“老”与“者”构成名词性结构,作主语,“老”为定语,是形容词,当“年老”讲;后一个“老”带了宾语“吾老”,是形容词作动词,当“敬重”讲。C组,两个“御”均是动词,但根据句意,前一个“御”当“治理”讲,而后一个“御”当“抵挡”讲。D组,两个“治”均为动词,但依句意,前一个“治”当“讲求学习”讲,而后一个“治”当“治理”讲。C 4分析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不同类的一项是()A申之以孝悌之义B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诉于王C委而去之,是天时不如地利也D其待我以横逆【解析】A、B、D三项均为介宾短语作状语时,后置;C项

15、为省略句,省略了“委而去之”的主语:守城之人。C5下列有关古代官制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郎中令,是皇帝的侍从护卫官,主要掌管宫殿门户等,属于九卿之一。虽然级别不算很高,但是多为皇帝的亲信之人担任。B行在,也称行在所。第一释义指天子所在的地方。第二释义专指天子巡行所到之地。C黜:指罢免官职,古代表示罢免官职的词还有:夺、除、免、去、废等。D“赠”又叫“追赠”,指古代皇帝为已经去世的官员及其亲属给予的加封。 【解析】“除”指任命、授予官职。C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

16、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B B 8下列对本段内容层次分析不当的一项是()A开头至“罔民而可为也”为第一层,论无恒产导致民乱政暴,反面论证“制民之产”的必要。B“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奚暇治礼义哉”为第二层,古今对比论证“制民之产”的必要。C“王欲行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为第三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