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遥控系统设计_第1页
红外遥控系统设计_第2页
红外遥控系统设计_第3页
红外遥控系统设计_第4页
红外遥控系统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红外遥控系统设计 学生姓名 学 号 院 系专 业 指导教师 二一一年六月二日 目 录1 引言11.1 红外遥控的重要性11.2 红外遥控的发展过程及国内外现状11.3 设计思路22 红外遥控系统简介32.1 系统组成框图32.2 多路控制的红外遥控系统42.3 系统的功能实现方法42.3.1 摇控码的编码格式52.3.2 遥控码的发射62.3.3 数码帧的接收处理63 红外遥控系统的总体设计63.1所需要的器件及选择63.1.1显示器件的选择63.1.2 按键控制方式的选择73.2 发射控制系统设计73.2.1 电路设计73.2.2软件设计93.3接收控制设计113.

2、3.1电路设计123.3.2软件设计134 结论16参考文献:17致 谢:19附录1:发射程序21附录2:接收程序26附录3:红外发射接收电路总电路图32红外遥控系统设计周峰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电子信息工程系,南京 210044摘要:本文设计了一个以先进的单片机技术为核心,利用红外遥控系统来控制对象的无线红外多路遥控发射接收电路,整个系统由包括了键盘矩阵、编码调制、LED红外发送器的发射部分和LED红外光发射、解调、解码电路组成的接收电路组成,本设计电路是以红外线为传递信息媒体的短距离无线控制系统,可对8个受控对象的工作状态进行遥控,适用于工业,医疗,家用电器等设备的开启或关闭控制,也可以对一种设

3、备八种工作状态进行控制或2种设备的4种工作状态进行控制,应用十分广泛。 关键词:遥控电路 红外发射 红外接收 单片机1 引言1.1 红外遥控的重要性红外遥控是一种无线、非接触控制技术,具有抗干扰能力强,信息传输可靠,功耗低,成本低,易实现等显著优点,被诸多电子设备特别是家用电器广泛采用,并越来越多的应用到计算机系统中。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遥控技术才得到快速的发展。在遥控方式上大体经历了从有线到无线的超声波、从振动子到红外线、再到使用总线的微机红外遥控这样几个阶段。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准确无误传输信号,最终达到满意的控制效果是非常重要的。最初的无线遥控装置采用的是电磁波传输信号,

4、由于电磁波容易产生干扰,也易受干扰,因此逐渐采用超声波和红外线媒介来传输信号。与红外线相比,超声传感器频带窄,所能携带的信息量少,易受干扰而引起误动作。较为理想的是光控方式,逐渐采用红外线的遥控方式取代了超声波遥控方式,出现了红外线多功能遥控器,成为当今时代的主流。 1.2 红外遥控的发展过程及国内外现状60年代初,一些发达国家开始研究民用产品的遥控技术,但由于受当时技术条件的限制,遥控技术发展很缓慢。70年代末,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遥控技术才得到快速的发展。在遥控方式上大体经历了从有线到无线的超声波、从振动子到红外线、再到使用总线的微机红外遥控这样几个阶段。无论采用何种方式

5、,准确无误传输信号,最终达到满意的控制效果是非常重要的。最初的无线遥控装置采用的是电磁波传输信号,由于电磁波容易产生干扰,也易受干扰,因此逐渐采用超声波和红外线媒介来传输信号。与红外线相比,超声传感器频带窄,所能携带的信息量少,易受干扰而引起误动作。较为理想的是光控方式,逐渐采用红外线的遥控方式取代了超声波遥控方式,出现了红外线多功能遥控器,成为当今时代的主流。由于红外线在频谱上居于可见光之外,所以抗干扰性强,具有光波的直线传播特性,不易产生相互间的干扰,是很好的信息传输媒体。信息可以直接对红外光进行调制传输,例如,信息直接调制红外光的强弱进行传输,也可以用红外线产生一定频率的载波,再用信息对

6、载波进调制,接收端再去掉载波,取到信息。从信息的可靠传输来说,后一种方法更好,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大多数红外遥控器所采用的方法。由于红外线的波长远小于无线电波的波长,因此在采用红外遥控方式时,不会干扰其他电器的正常工作,也不会影响临近的无线电设备。同时,由于采用红外线遥控器件时,工作电压低,功耗小,外围电路简单,因此它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外遥控技术在这十年来得到了迅猛发展,尤其在家电领域如彩电、DVD、空调等,也在其它电子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产品的追求是使用更方便、更具智能化,红外遥控技术正是一个重点的发展方向。为了提高对红外遥控产品的开发效率以及生产厂家

7、的检测手段等,重点推出该套红外遥控编码分析仪,她犹如一台示波器,并且利用最先进的电脑技术,对红外遥控信号进行全面的分析,显示详尽的数据,编码、解码信息,使开发人员对编、解码情况一目了然,以便设计人员提高工作效率,增加产品的稳定性、可靠性。红外遥控信号分析仪采用MCS-51系列单片机为外部采样处理控制器,并与微机通信完成整个处理过程,并由微机完成作图、数据管理等等。由于各生产厂家生产了大量红外遥控专用集成电路,需要时按图搜索即可。因此,现在红外遥控在加用电器、室内近距离(小于10米)遥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红外光电器的大量出现,红外遥控已经广泛应用在家用电器,安全保卫,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的应

8、用就更加广泛了。例如电视机的遥控,音响设备的遥控,录象机的遥控,电风扇的遥控,安全保卫报警器,遥控空调器,自动水龙头,自动门等均可采用红外遥控技术来实现。1.3 设计思路本设计将要设计一个以红外线为传递信息媒体的短距离无线控制系统,并使其可对8个受控对象的工作状态进行遥控,适用于工业,医疗,家用电器等设备的开启或关闭控制,也可以对一种设备八种工作状态进行控制或2种设备的4种工作状态进行控制 。具体要求如下:(1) 遥控距离 不小于3m,即红外遥控发射机与红外接收机之间的距离不小于3m; (2) 遥控路数 8路,即可对8个受控设备进行开关控制; (3) 工作频率 40kHz,即红外发射和接收的载

9、频为40kHz; (4) 发射端可显示控制路数,接收端可显示受控状态 。 2 红外遥控系统简介红外遥控是目前家用电器中用得较多的遥控方式,在讲红外线遥控之前,首先讲一讲什么是红外线。我们知道,人的眼睛能看到的可见光按波长从长到短排列,依次为红、橙、黄、绿、青、蓝、紫。其中红光的波长范围为0.620.76m;紫光的波长范围为0.380.46m。比紫光波长还短的光叫紫外线,比红光波长还长的光叫红外线。红外线遥控就是利用波长为0.761.5m之间的近红外线来传送控制信号的。2.1 系统组成框图通用红外遥控系统由发射和接收两大部分组成,应用编/解码专用集成电路芯片来进行控制操作,如图1所示。发射部分包

10、括键盘矩阵、编码调制、LED红外发送器;接收部分包括光、电转换放大器、解调、解码电路。遥控接收器遥控发射器键 盘编码调制LED光/电放大解 调 解 码 图1 红外遥控系统发射部分的主要元件为红外发光二极管。它实际上是一只特殊的发光二极管,由于其内部材料不同于普通发光二极管,因而在其两端施加一定电压时,它便发出的是红外线而不是可见光。目前大量使用的红外发光二极管发出的红外线波长为940nm左右,外形与普通发光二极管相同,只是颜色不同。红外发光二极管一般有黑色、深蓝、透明三种颜色。判断红外发光二极管好坏的办法与判断普通二极管一样:用万用表电阻挡量一下红外发光二极管的正、反向电阻即可。红外发光二极管

11、的发光效率要用专门的仪器才能精确测定,而业余条件下只能用拉距法来粗略判定。接收部分的红外接收管是一种光敏二极管。在实际应用中要给红外接收二极管加反向偏压,它才能正常工作,亦即红外接收二极管在电路中应用时是反向运用,这样才能获得较高的灵敏度。红外接收二极管一般有圆形和方形两种。由于红外发光二极管的发射功率一般都较小(100mW左右),所以红外接收二极管接收到的信号比较微弱,因此就要增加高增益放大电路。成品红外接收头的封装大致有两种:一种采用铁皮屏蔽;一种是塑料封装。均有三只引脚,即电源正(VDD)、电源负(GND)和数据输出(VO或OUT)。成品红外接收头的优点是不需要复杂的调试和外壳屏蔽,使用

12、起来如同一只三极管,非常方便。但在使用时注意成品红外接收头的载波频率。红外遥控常用的载波频率为38kHz,这是由发射端所使用的455kHz晶振来决定的。在发射端对晶振进行整数分频,分频系数一般取12,所以455kHz÷1237.9 kHz38kHz。也有一些遥控系统采用36kHz、40kHz、56kHz等,一般由发射端晶振的振荡频率来决定。此次遥控系统的设计要求载波频率为40KHz。2.2 多路控制的红外遥控系统多路控制的红外发射部分一般有许多按键,代表不同的控制功能。当发射端按下某一按键时,相应地在接收端有不同的输出状态。接收端的输出状态大致可分为脉冲、电平、自锁、互锁、数据五种形

13、式。“脉冲”输出是当按发射端按键时,接收端对应输出端输出一个“有效脉冲”,宽度一般在100ms左右。“电平”输出是指发射端按下键时,接收端对应输出端输出“有效电平”,发射端松开键时,接收端“有效电平”消失。此处的“有效脉冲”和“有效电平”,可能是高、也可能是低,取决于相应输出脚的静态状况,如静态时为低,则“高”为有效;如静态时为高,则“低”为有效。大多数情况下“高”为有效。“自锁”输出是指发射端每按一次某一个键,接收端对应输出端改变一次状态,即原来为高电平变为低电平,原来为低电平变为高电平。此种输出适合用作电源开关、静音控制等。有时亦称这种输出形式为“反相”。“互锁”输出是指多个输出互相清除,

14、在同一时间内只有一个输出有效。电视机的选台就属此种情况,其它如调光、调速、音响的输入选择等。“数据”输出是指把一些发射键编上号码,利用接收端的几个输出形成一个二进制数,来代表不同的按键输入。一般情况下,接收端除了几位数据输出外,还应有一位“数据有效”输出端,以便后级适时地来取数据。这种输出形式一般用于与单片机或微机接口。 除以上输出形式外,还有“锁存”和“暂存”两种形式。所谓“锁存”输出是指对发射端每次发的信号,接收端对应输出予以“储存”,直至收到新的信号为止;“暂存”输出与上述介绍的“电平”输出类似。2.3 系统的功能实现方法红外遥控系统是由红外遥控发射器和红外遥控接收器组成的。红外遥控发射

15、器主要是由功能指令矩阵键盘和遥控器专用大规模集成电路以及放大驱动电路三个部分组成。红外遥控接收电路主要由受光器电路和解码电路等组成。2.3.1 摇控码的编码格式遥控器采用的是脉冲个数编码,不同的脉冲个数代表了不同的码,最小的为2个脉冲,最大为是17个脉冲。为了使脉冲接收数据可靠,第一位的码宽为3ms,其余的都为1ms,遥控码数据帧间隔要大于10ms,如图2所示。调光命令码电器1的遥控输出码电器0的遥控输出码电器7的遥控输出码3ms10ms帧间隙1ms图2 P3.5端口输出编码波形图2.3.2 遥控码的发射采用的是AT89C2051 芯片。用P1口组成键盘来获取键值,用内部定时器1产生一个40K

16、Hz的软件定时中断并把其当作红外线的调制基波,当某个被控电器的电源开关被按下时,单片机先读出其键值,然后再根据键值来设定遥控码中的脉冲个数,再调制成40kHz的方波并由红外线发光管发射出去。P3.5端口的输出调制波如图2所示。2.3.3 数码帧的接收处理红外线接收器输出脉冲帧数据,第一位码的低电平将启动中断程序,实时接收数据帧。在数据帧时,将对第一位(起始位)码的码宽进行验证。如果第一位低电平码的脉宽小于2ms,就把它当作错误码处理。当间隔位的高电平脉宽大于3ms时,结束接收,然后根据累加器A中的脉冲个数,然后执行相应的输出口的操作。图3就是红外线接收器输出的一帧遥控码波形图。停止位第一位10

17、ms10ms3ms1ms1ms 图3 红外线接收器输出的一帧遥控码波形图 3 红外遥控系统的总体设计3.1所需要的器件及选择显示器件的选择在单片机应用系统中,使用的显示器主要有LED(发光二极管)和LCD(夜晶显示器)。这两种显示器成本低廉,配置灵活,与单片机接口方便。但是他们也是各有特点的:LED接口非常简单,不需要专用的驱动程序,在设计程序时也非常的简单;LCD显示的字比较丰富,也比较清楚,给人的感觉很好,但是他接口复杂,且要自己造字库,难度不小。对于万用表来说,在配置一些指示灯的前提下,只显示数字就够了,故没必要采用LCD,用LED就够了。 按键控制方式的选择由于本设计所控制的电器数目较

18、少,所以不用外接扩充键盘,直接使用单片机上的接口,直接使用8个点触式开关即可。3.2 发射控制系统设计此部分设计要求:用数码管显示所控制路数,即 按下“1”键显示数字“1”,表示对设备“1”进行控制; 按下“8”键显示数字“8”,表示对设备“8”进行控制。 在所有被控制对象处于停止状态时,数码管熄灭。3.2.1 电路设计 发射控制部分电路主要分为:按键及控制电路,显示电路,编码电路,脉码调制振荡电路,红外发射电路这5部分。电路图见附录。(1)按键及控制电路按键及控制电路由AT89C51与键盘组成,根据设计要求,此系统要求对八路信号进行遥控,因此电路采用最简单的独立式按键输入方式。八个按键表示八

19、个控制设备。按键的一端接89C51的P1(P1.0P1.7)口,另一端直接接地。这种方式的优点是编程简单,当有按键按下时P1口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说明有信号输入,89C51测试到此低电平时,将其对应的BCD码与键值送到相应的端口并行输出。(2)显示电路 在显示电路部分用到八段LED显示器。八段LED显示器由8个发光二极管组成。其中7个长形条的发光管排列成”日”字形,另一个贺点形的发光管在显示器的右下角作为显示小数点用,它能显示各种数字及部分英文字母。LED显示器有两种不同的形式:一种是8个发光二极管的阳极都连在一起的,称为共阳极LED显示器;另一种是8个发光二极管的阴极都连在一起的,称之为共阴

20、极LED显示器。如下图4所示。 +5VRX8abcdefgdP共阳极接法RX8共阴极接法 图4 数码管电路图共阴和共阳结构的LED显示器各笔划段名和安排位置时相同的。当二极管导通时,相应的笔划段发亮,由发亮的笔划段组合而显示的各种字符。8个笔划段hgfedcba对应于一个字节(8位)的D7 D6 D5 D4 D3 D2 D1 D0,于是用8位二进制就可以表示欲显示字符的字形代码。例如,对于共阴LED显示器,当公共阴极接地(为零电平),而阴极hgfedcba 各段为01110011时,显示器显示“P”字符,即对于共阴LED显示器,“P”字符的字形码是73H。如果是共阳LED显示器,公共阳极接高电

21、平,显示“P”字符的字形代码应为10001100(8CH)。设计要求用数字显示所控制的路数,即将发送的键值转换成与数码管显示相对应的字符码。选89C51的P2口作为字符码输出端口。因为51单片机I/O口输出低电平时输出的电流很小,数码管不会太亮,所以用锁存器74HC373来驱动数码管发光,显示接口电路见附图1。数码管显示18数字时,P2口应送出的字符值分别为:F9H、A4H、B0H、99H、92H、83H、F8H、80H。并用89C51的P3.4、P3.5口分别控制74HC373允许输入G与输出控制/OE。(3)编码电路编码电路有集成电路VD5026组成,它将进行的4位BCD码变换成串行的编码

22、信号。其功能是将并行的4位BCD码转换成串行输出信号,经调制以后发射。将89C51单片机P3口的P3.3P3.0直接接到VD5026的数据输入D3D0端,另外用P3.5接发射指令。(4)脉冲调制振荡电路为了提高传输信号的抗干扰能力,还需要将编码信号调制在较高频率的载波上发射。本课题要求载波频率为40KHz,故可采用CMOS门电路构成的脉冲调制电路。当编码信号A为高电平时,振荡器工作,输出为载频信号;当编码信号为低电平时,振荡器不工作,输出为低电平。输出的编码调制信号波形如下图5中的B所示。 A B图5 编码调制波形图脉码调制振荡电路见下图6所示。 图6 脉码调制振荡电路图(5)红外发射电路红外

23、发射电路由放大电路和红外发射管组成。G3、G4为隔离级,其作用是减少发射时的大电流对振荡级的影响;三极管对发射信号进行电流放大。当G4输出为高电平时,三极管导通,红外管工作,当G4输出为低电平时,三极管截止,红外管不工作。图7 红外发射电路图3.2.2软件设计 在编程之前要先画程序流程图。画程序流程图是程序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决定成败的关键部分。画程序流程图的过程就是进行程序的逻辑设计过程,这中间的任何错误或忽视均将导致程序出错或可靠性下降。因此,真正的程序设计过程是流程图设计,而上机编程是将设计好的程序流程图转换成程序设计语言而已。正确的流程图画法是先粗后细、一步一个足印,只考虑逻辑

24、结构和算法,不考虑或少考虑具体指令。这样画流程图就可以集中精力考虑程序的结构,从根本上保证程序的合理性和可靠性。接下来就是进行指令代换,这时只要消除语法错误,一般就能顺利编出源程序。下图8发射的主程序,首先初始化程序,然后调用键扫描处理子程序:开始初始化调用键扫描处理子程序图8 遥控发射主程序扫键过程:首先判断控制键是否按下,若有控制键按下则进行逐行扫描,照P口值查找键号。后按照键号转至相应的发射程序如下图9所示:1扫描按键按下键返回逐行扫描,按P口值查键号按键号转至相应的发射程序图9程序流程图 按键流程图 扫键过程红外信号发射过程如下图10所示:首先装入发射脉冲个数(发射时为3ms脉冲,停发

25、时为1ms脉冲),此时若发射脉冲个数为1则返回主程序,若不为1则发1ms脉冲,然后停发1ms脉冲,这样便结束整个发射过程。在实践中,采用红外线遥控方式时,由于受遥控距离,角度等影响,使用效果不是很好,如采用调频或调幅发射接收码,可提高遥控距离,并且没有角度影响。(程序见附录)YN发射开始装入发射脉冲数(R1)发3ms脉冲停发1ms(R1)-1=0?返回开始停发1ms图10程序流程图 发射流程图 红外信号发射过程 3.3接收控制设计 接收控制部分的设计要求:用8个LED的亮、灭表示相应设备的开关状态 某个LED亮该被控对象处于开启状态 某个LED灭该被控对象处于停止状态3.3.1电路设计接收控制

26、部分主要有:红外接收、解调电路,解码电路,控制电路三部分。(1)红外接收、解调电路红外接收电路通常由一片专用集成电路和少量外围器件组成。我们采用了应用最为广泛的芯片CX20106,图11是由CX20106组成的红外接收、解调电路。红外接收管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从CX20106的1脚输入,经前置放大器、限幅放大器放大后送至带通滤波器,带通滤波器的中心频率与红外发射载波频率相同。检波器、积分器组成解调电路,对接收信号进行解调。施密特触发器对解调输出信号进行整形,从7脚输出,该输出为集电极开路电路,因此要接上拉电阻。所有红外遥控器的输出都是用编码后串行数据对3840kHz的方波进行脉冲幅度调制而产

27、生的。如果直接对已调波进行测量,由于单片机的指令周期是微秒(s)级,而已调波的脉宽只有20多s,会产生很大的误差。因此先要对已调波进行解调,对解调后的波形进行测量。 图11 红外接收解调电路(2)解码电路解码电路的功能是将解调后的串行数据进行解调,使其成为BCD控制代码,并使控制代码进行输出。VD5027是与VD5026配对使用的通用接收解码器。收到的串行数据从VD5027的14脚输入,经数据提取电路判断后与序列发生器产生的本地地址码亿比特一比特地进行校验。如果第一次接收到的地址码和本地地址码相符,则将紧接着收到的4位数据马储存在内部4bit移位寄存器中(不移到输出锁存器)。当第二次收到的地址

28、码仍与本地地址码相符,则将新收到的数据码于上一次储存的数据码加以比较,若两次相同则控制逻辑电路使有效传输输出端VT为高电平,4比特移位积存器中的数据码转移到输出锁锁存器,并且在输出锁存器保留,直到新的数据代替它。保留在锁存器的数据经缓冲器后输出,同时有效传输输出端VT保持高电平。若两次不相同或4个数据周期内没收到信号,则VT为低电平。电路连接见附录。(3)控制电路控制电路有89C51与八个发光二极管组成,二极管的亮、灭表示设备的工作状态:亮说明受控设备开启,灭说明受控设备停止。二极管连接在89C51的P2口,在编程时,89C51将收到的四位BCD码转换二极管的控制信号来使二极管发光或熄灭,证明

29、设备的受控情况。P2.7P2.0分别控制18路信号,每次只有一路信号输出,所以二极管每次只有一只发光。3.3.2软件设计 同样的在接收部分主要有译码即解码程序设计和控制程序设计。通常,红外遥控器将遥控信号(二进制脉冲码)调制在40KHz的载波上,经缓冲放大后送至红外发光二极管,产生红外信号发射出去。将上述的遥控编码脉冲对频率为40KHz(周期为26.3ms)的载波信号进行脉幅调制(PAM),再经缓冲放大后送到红外发光管,将遥控信号发射出去。根据遥控信号编码和发射过程,遥控信号的识别即解码过程是去除40KHz载波信号后识别出二进制脉冲码中的0和1。由MCS51 系列单片机AT89S52、一体化红

30、外接收头、存储器、还原调制与红外发光管驱动电路组成。一体化红外接收头采用SIEMENS SFH 506-38 ,它负责红外遥控信号的解调。将调制在40kHz上的红外脉冲信号解调后再输入到AT89C51的INT0(P3.2)引脚,由单片机进行高电平与低电平宽度的测量。遥控信号的还原是通过P3.1输入二进制脉冲码的高电平与低电平及维持时间,当接收头接收信号时,单片机产生中断,并在P3.1口记下脉冲的个数,并通过数码管显示用电设备的个数。遥控接收部分的主程序及初始化及延时过程如下图12所示:首先初始化,然后按照显示亮度数据设定调光脉冲延时值,看P3.0口的脉冲是否为0,若不为0则调入延时程序,此时P

31、2.7口输出调光脉冲然后返回;若为0则直接返回。Y N开始 初始化按显示亮度数据设定调光脉冲延迟值P3.0=0?调延时程序P2.7口输出调光脉冲图12接收部分的主程序及初始化及延时过程中断过程如下图13所示:首先判断低电平脉宽度是否大于2ms,若脉宽不到2ms,则中断返回:若低电平大于2ms,则接收并对低电平脉冲计数,接下来看判断高电平脉宽度是否大于3ms,若脉宽不到3ms,则返回上一接收计数过程:若电平脉宽大于3ms,则按照脉冲个数至对应功能程序。此时中断返回。(程序见附录)YY中断开始低电平脉宽>2ms?接收并对低电平脉冲计数高电平脉宽>3ms?按脉冲个数至对应的功能程序中断返

32、回NN图13中断过程NNYYY是否接收到检验低电平是否为3msA-1=0? 接收到1ms脉冲停1ms返回错误图14程序流程图 接收流程图4 结论本篇设计详细介绍了基于单片机的红外遥控开关的工作原理、基本结构;分析了红外遥控技术的原理,清晰的总结出红外发射电路和接收电路的工作原理和技术要求。并针对其特点,采用脉冲个数编码方法,通过设定码宽和遥控码数据帧间隔,成功解决了数据帧接收时的可靠问题。遥控装置大多对某一设备进行单独控制,而在本设计中的红外遥控电路设计了多个控制按键,可以对不同的设备,也可以对同一设备的多个功能进行不同的控制。基本符合技术要求。 本红外多路遥控发射,接收系统是以红外线为传送信

33、息媒体的短距离无线控制系统,可对八个受控对象的工作状态进行遥控。此系统由发射和接收两部分组成,发射部分完成遥控指令的发射,接收部分完成遥控指令的实施,设计时可将其分开设计。发射控制部分电路主要分为:(1)键盘及其代码产生电路 产生表示控制信号的BCD代码; (2) 编码电路 对控制信号代码和地址代码进行编码,并转换成串行发送数据; (3)显示器 标明受控对象及其受控状态类别; (4) 调制振荡电路 产生频率为40kHz的振荡信号,并由发送的数据对其进行脉冲调制,形成发射信号; (5) 红外发射电路 将编码信号调制到高频信号上并将高频信号进行功率放大,使天线上获得满足要求的发射功率,并转换成红外

34、光信号; (6) 红外接收电路 将接收到的红外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并放大,解调出串行数据; (7)解码电路 将接收到的串行数据转换成控制信号; (8) 译码电路 将控制代码译成控制信号; (9)控制电路 对受控设备进行开关控制。在电路图设计过程中,应尽量使电路简单化,以方便硬件的顺利进行,本次设计用伟福仿真器编程、调试与仿真。编程结束先用伟福软件模拟器进行调试,调试成功之后再连接硬件,进行软硬件联合调试。但是本电路也有不完善的地方,它只能单通道实现对多个设备的控制,即它不能同时控制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设备。由于时间和本人水平的制约,本设计可能还存在着某些不足之处!希望各位专家、学者和同学们给予指

35、正。 参考文献:1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组委会.第五届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获奖作品选编,第1版,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年,P10-17.2康华光,陈大钦.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第4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四版,P82-155.3康华光,邹寿彬.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第4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四版, P83-155.4李锦春,蔡仁明.常用晶体二极管、大功率三极管手册,人民邮电出版社,1981年,第一版, P23-55.5黄智伟,王彦,陈文光.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训练教程,第1版,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年,P304-P314.6吴金戌,沈庆阳,郭庭吉.8051单片

36、机实践与应用,第1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P147-167.7青木英彦.模拟电路的设计与制作,第1版,科学出版社,2005年, 119-131.8李广弟,朱月秀,王秀山.单片机基础,第2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1年,P13-71.9梅丽风,王艳秋,张军等.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第1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P296-323.10何立民.单片机应用文集,第一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1, P1-310.11何立民.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系统配置与接口技术,第2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5,P31-175.12赵亮,侯国锐.单片机C语言编程与实例,第一版,人民邮

37、电出版社,2003.9, P1-152.13刘胜利.新型显示器电路分析,第一版,电子工业出版社,1999,P122-344.14胡伟.单片机C程序设计及应用实例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7,P1-247.15实用电子元器件手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2,P1-21.16李广弟等.单片机基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2.6,P1-223.17 Michael A. Miller. Data and Network Communications,第一版,科学出版社,2002年18 J.Bhasker著,徐振林译.Verilog HDL硬件描述语言,第一版,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年致

38、 谢:毕业设计是我大学学习生活的最后一项学习任务,是对我大学四年学习的综合考核。而也为了使我的综合素质技能可以有一个很大的提高,这次毕业设计,我选择了行鸿彦教授所带的这个比较具有实用性的有意思的课题红外遥控电路设计。在为期两个多月的毕业设计过程中,我不仅较为系统的复习了以前学的知识,而且又学习了许多新知识,使我的知识结构更加系统化,也更加完善。同时,也提高了我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次毕业设计能够顺利地完成,首先要感谢我的指导老师行鸿彦教授。行教授严谨的治学态度,深厚的学术造诣以及忘我的工作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行老师的严格要求和孜孜不倦的教导是我完成这次毕业设计的重要保证,他给予

39、了我很大的帮助和支持,在课题研究期间,行老师提供了很多指导性的意见,对存在的问题给予细心的分析并提出许多宝贵的意见,使我受益匪浅。在此谨向导师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我要感谢给予我帮助和支持的同组同学们,感谢电子与信息工程系的老师为我们做毕业设计提供的各方面的帮助!同时,我要感谢我的母校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特别是在我即将踏上工作岗位时,给了我这样一个锻炼、学习的机会,使我加深了对以前知识的理解,拓宽了知识面,也提高了我对所学知识的综合的应用能力。在整个设计制作过程当中,我感觉收获非常大,我获得的不仅是理论上的收获,还有实践中的丰收,同时还有的就是同学们之间的合作精神。在此,祝愿我院日后蓬勃发展,成为

40、一所独具风格的综合性大学。祝愿母校的将来更美好!最后,我要再一次感谢所有在此期间帮助过我的人,我衷心的祝福你们!Infrared remote control system designZhou FengDepartment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 Technology,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Nanjing 210044 AbstractThe advanced microcontroller technology was used as the core i

41、n this design, which using infrared remote control system to control object wireless infrared multi-channel summarized at last, the entire system was combined with the launch part including the keyboard matrix, coding modulation, LED infrared transmitter and the receiving circuit including LED infra

42、red emission, and demodulation, decoding circuit. This circuit design is to transfer information media infrared short-range wireless control system, it can be remotely controlled 8 control object working condition and it is suitable for industrial, medical, household appliances, and other equipment

43、open or close control, it can also be a kind of equipment for eight work state control or two equipment control four working status, it is used widely. KEY WORDS: Remote controlling circuit Infrared emission Infrared receiving SCM 附录1:发射程序首先,初始化定时器,定时为频率为40KHz的时间段。当按下某一按键时,发送数据1,就开始工作。同时定时器溢出,也就是定时器

44、记满了,执行定时器中断,中断程序如下:INTT1: CPL P3.5 ;40KHZ红外线遥控信号产生 RETI ;中断返回由此就产生了40KHZ的载波信号。当发送数据0时,定时器不工作。发送程序如下:REMOTE: MOV R1,A ;装入发射脉冲个数 LJMP OUT3 ;转第一个码发射处理OUT: MOV R0,#55H;1MS宽低电平发射控制数据OUT1: SETB ET1 ;开T1中断 SETB TR1 ;开启定时器T1 NOP ;延时 NOP NOP NOP NOP DJNZ R0,OUT1 ;时间不到转OUT1再循环 MOV R0,#32H ;1MS高电平间隙控制数据OUT2: C

45、LR TR1 ;关定时器T1 CLR ET1 ;关T1中断 CLR P3.5 ;关脉冲输出 NOP ;空操作延时 NOP NOP NOP NOP NOP NOP NOP NOP NOP NOP DJNZ R0,OUT2 ;时间不到转OUT2再循环 DJNZ R1,OUT ;脉冲未发完,转OUT再循环发射 LCALL DL500MS ; RET ;OUT3: MOV R0,#0FFH ;装发谢3MS宽控制数据 LJMP OUT1 ;转OUT1 ORG 0000H ;程序执行开始地址AJMP START ;跳至START执行 ORG 001BH ;定时器T1中断入口地址LJMP INTT1 ;跳至

46、INTT1中断服务程序ORG 0030HSTART: MOV SP,#70H ;设堆栈基址为70H CLR P3.5 ;关遥控输出 MOV IE,#00H ;关所有中断 MOV IP,#01H ;设优先级 MOV TMOD,#22H;8位自动重装初值模式 MOV TH1,#0F3H;定时为13微秒初值 MOV TL1,#0F3H; SETB EA ;开总中断允许;键盘 MOV P1,#0FFHJIAN: LCALL DELAY2 MOV A,P1 CJNE A,#0FFH,JIAN1 LJMP JIAN JIAN1:MOV A,P1 CJNE A,#0FEH,JIAN2 LJMP MN4 JIAN2:MOV A,P1 CJNE A,#0FDH,JIAN3 LJMP MN0JIAN3:MOV A,P1 CJNE A,#0FBH,JIAN4 LJMP MN6JIAN4:MOV A,P1 CJNE A,#0F7H,JIAN5 LJMP MN2JIAN5:MOV A,P1 CJNE A,#0EFH,JIAN6 LJMP MN5JIAN6:MOV A,P1 CJNE A,#0DFH,JIAN7 LJMP MN1JIAN7:MOV A,P1 CJNE A,#0BFH,JIAN8 LJMP MN3JIAN8:MOV 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