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猪采食行为与饲喂设备的研究进展发布时间:2009-03-04 作者:cxradmin 信息来源:中国养猪第一网 点击率:54次猪的采食行为和饲喂设备对饲料的浪费量有着明显影响。据研究人员估计,通常的规模猪场供给生长肥有猪所用的全部饲料中至少有1015没有被猪食入胃内,而是在采食过程中被浪费,最终成为粪污水排出(Geoff,1997)。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的猪场仍采用传统的饲喂方式,即用水泥料槽或地面立饲喂,饲料浪费惊人,浪费率可高达饲料总供应量的20以上。本文就猪的采食行为和饲喂设备对饲料利用率和生产性能影响的一些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 采食行为及饲喂器与饲料浪费1l 采食习性与采食次数尽管在现代
2、的猪舍内,词以良好平衡的日粮,但猪还是表现出拱地觅食的特性,喂食时每次猪都力图占据食槽的有利位置,有时将两前肢踏在食槽中采食,如果食槽易于接近的话,个别猪甚至钻进食槽,站立食槽的一角,就像野猪供地觅食一样,以吻突沿着食槽供动,将食料搅弄出来,抛洒一地,造成饲料的大量浪费。猪的每天采食次数对饲料的浪费也有着明显影响。Labroue等(1999)研究认为猪白天的来食量占总采食的70,晚上占30,但60kg以上的生长肥育猪夜间采食量明显下降。对群养猪采食行为的录像观察反复地表明,猪每天去饲槽处采食的次数大大超过其必需的次数,对慢速拍摄的录像进行观察的结果表明,猪每天至少去饲槽处30次,有些猪甚至去1
3、70次之多,从录像上看到的每天中等采食次数的猪(62次)采食中约有34是多余的,来食行为有7088是多余的。Geoff(1997)研究表明,猪在刚采食之后还有一次浪费饲料的现象。在一半以上的情况下,猪在离开饲槽之前并不能完成饲料的咀嚼,造成一部分饲料从猪的口中漏到地面上形成浪费。以上资料表明,设计合理的饲喂器,达到既能保证猪群24小时随意采食,又能减少饲料浪费,将对养猪生产产生积极影响。l2采食与饮水猪的最佳饮水量有利于提高饲料的转化率,在多数情况下,猪的采食与饮水同时进行。猪的饮水量是相当大的,仔猪吃料时饮水量约为干料的2倍;成年猪的饮水量除与饲料组成有关外,很大程度取决于环境温度。吃混合料
4、的仔猪,每昼夜饮水910次,吃湿料的平均23次。干料与湿料相比,猪爱吃湿料,且花费的时间也少。吃干料的猪每次采食后就立即需要饮水,自由采食的猪通常采食与饮水交替进行,直到满足为止,当猪在采食过程中为饮水而去饮水器处时,往往嘴上会粘走一些饲料,这些饲料可能会掉在路上,或在饮水时被水冲走,造成不少饲料浪费。因而,饲喂器与饮水器的合理设置可明显减少饲料浪费。l3饲喂器与采食浪费饲喂器尺寸的长短,其实体现了两种不同的设计思想,长饲槽是基干“如果饲喂器每次仅能容纳一头猪采食则会造成猪群其它猪的挨饿”的观点,传统的思想往往将饲槽设计得很长。这种长饲槽造成的结果是猪在采食时一哄而上,加剧了来食时的激烈追逐和
5、争抢,同时此种设计使猪整个躯体都可进入饲喂器,结果造成了大量的饲料浪费。为减少这种浪费,在长饲槽的中间设置了分隔挡板,但仍未能从根本上解决群体采食时的激烈争斗问题。短饲槽设计从猪的群体等级位次理论出发,在设计饲喂器时有意识地将猪群的采食在时间上进行强制分组,对应的饲槽尺寸往往仅够一两头猪同时采食。以期通过饲槽尺寸的缩短,强制将猪群的采食按群体等级位次进行分组定位。Norman Walker(1989)曾比较了多格饲喂器(120 cm长)和单格饲喂器(2030cm)的应用效果,两种饲喂器均饲喂干料,均是料水分离,结果发现多格饲喂器的料重比为290,单格的料重比为281,单格饲喂器的饲料利用率比多
6、格饲喂器提高了310。陶朝辉等(2000)通过对猪的行为观察,结果也表明应用单格的干湿饲喂器延长了猪群的采食时间,强化了猪群采食的群体位次关系,减少了采食时的争抢,减少来食中饲料的浪费。14 饲喂器与采食量影响猪采食量的环境因素很多,如热应激、冷应激、群体大小、精神感应、生理节奏、光周期、饲养制度、饲槽类型等等。尽管已知饲槽设计可影响猪的采食量,合理的饲槽设计能减少猪个体间来食量的悬殊差异,但有关这方面的资料惊人的少。当然,饲槽设计的某些方面如高度、形状、孔大小及与社群因素的互作等都对饲料采食有影响(Baxter,1991)。(1996)研究了干或干湿料槽的使用效果。他视察发现,使用不同种料槽
7、,饲料采食量变化范围约15与干料槽相比,使用简单的湿干料槽时,猪的采食量增加5。2 猪用饲喂设备的发展与探索21 饲槽阶段较早的饲喂器是一种竞310mm,高150 mm,长6002 000mm的饲槽(UFU551021970),其材料据法国国家标准应用镀锌钢板。在我国,出于设备成本的考虑,许多猪场用相对廉价的混凝土浇注了类似的饲槽(在尺寸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饲喂时,一般由饲养员手工直接向饲槽加料。尽管设备资金投入低,但这类饲槽普遍存在三大缺点:(1)饲料浪费大;(2)饲喂效果差,易产生激烈争抢和“饥饱不均”现象;(3)人工强度大。22 自动料箱阶段鉴于饲喂过程中饲料的大量浪费,稍后一个时期
8、的饲喂器在外观和结构上作了一定的改进。比较典型的是在饲槽上方增加了一个料箱,料箱用以存贮饲料,因而改善了原饲槽的缺料状况。同时,料箱的引入也使饲喂得以从间断性分餐方式转变到连续性方式。另外,为防止采食过程中的争抢,同时也考虑到猪的强弱,一方面在饲槽中设置了隔板,隔开猪的采食位置及视线;另一方面把长饲槽缩短,以期所有猪都能较好地采食。在我国,仍然是出于成本的考虑,一些猪场因陋就简,在饲槽上设置了一块倾斜的水泥板用以储存饲料,以达到料箱的连续性饲喂的效果、然而此种水铜板饲槽的饲喂效果仍是很不理想。23 干料自动饲喂系统干料自动饲喂系统具有灵活、可靠、操作管理方便运行费用低等特点。根据专家设置系统饲
9、喂的曲线,干料自动饲喂系统可以自动按生长无数调节饲料方,并可将不同配方和配料量的饲料准确地送润不同的猪栏,从而使猪场可以施行多阶段配料甚明一阶段不同配料,以改善饲料转化率并可以有犯减少排泄物中氮和磷的含量。干料自动饲喂系统还具有其他一些优点,如在系统里设置的加药器,可油药物加抗生素、维生素和某些粉状或颗粒状的饲料剂精确地加进饲料,治疗疾病,方便快捷。电脑系统存的大量饲喂数据,可以随时打印出来、便于做统计分析,制定更佳的饲喂方案但是,适用于万头猪场的干料自动饲喂系统,即使配套部分国产化设备,仅设备费用也需60多万元,这对经济实力较弱,猪粮比偏低的我国工厂化猪来说也是难以普及的。24 液态饲喂系统
10、近年来,国外的大量研究和生产实践表明,采汁液态饲料饲喂生长肥育猪,其适口性好,消化吸收率高,无粉尘,减少了猪的呼吸道疾病,还可充分利用各种饲料资源(如食品厂的下脚料、酒厂的酒糟等),降低成本;猪的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率提高512。湿喂或饲喂粥状食物是增加采食量的有效方式,有研究表明,将料水以重量比1:1的比例混合时,可以增加仔猪的采食速度(Gonyou,2000)。Chae等(1997)研究发现粉料干喂与湿喂相比,日增重和饲料利用率均偏低,采食量也有较大差异。湿喂提高采食最可能是由于刚断奶仔猪尚未适应饲喂和饮水,而湿喂与哺乳方式相似,湿喂的另一益处是可以避免于饲料对肠壁的损害。液态自动饲喂系统
11、结构较复杂,要求有较高的管理水平,而且设备费用高,适用于万头猪场的液态自动饲喂系统,其设备费用超过100万元且用工大而难于很好利用,由于我国经济水平较低,劳动力便宜,所以到目前为止,饲料自动饲喂系统在我国工厂化猪场的应用还屈指可数。25 电子饲喂系统电子饲喂系统采用计算机作为控制系统,在饲槽上方2030mm处设计了感应器(sensor),感应器感应饲槽是否已空。如果已空,则马上出料,否则不出料,以强迫猪吃光饲槽中的饲料。另外,计算机和根据猪采食的时间节律,把每天的供给量按少量多次的方式饲喂(如每天12-14餐),这样就较好地符合了猪采食的时间节律。据估计,这种符合猪采食节律的饲喂方式每天至少多
12、获得50g的增重(PigIntenraL,1997)。计算机还可通过一段时间的每栏的饲喂数据的积累及相应模型的建立,可以对猪群的健康加以示警,并改变相应的饲喂量。随着微电子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可以预见,在不远的将来,将出现能实现个别饲喂及工程化饲喂的智能化程度更高的饲喂系统。26 干湿饲喂器自动饲喂系统和电子饲喂系统投资大,需要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现阶段在我国推广应用还有许多制约因素,而猪干湿饲喂器是一种最近研制,投资少、效果好,适合于我国:二厂化猪场应用的一种饲喂设备。猪干湿饲喂器主要用于保育猪和生长肥育猪的饲喂,该设备是一种把猪采食和饮水在空间位点上设计在一起的、形状和结构
13、设计充分考虑猪采食行为特点、适于养猪生产机械化且自动化要求的饲喂设备。猪干湿饲喂器有以下特点:(1)集成料与水。该设备把猪的采食和饮水在空间位点上集成在一起,猪无需在采食过程中为饮水而做位移。而传统饲喂设备依自动饮水器常被设计安装在运动场内或猪栏的另一边,在采食过程中,猪需要饮水时,就不得不做饲喂器到饮水器之间的往返位移,从而增加了饲料浪费的可能,也多消耗了能量。料充分考虑采食行为。猪采食时常有拱食、前脚跨入及争斗行为,而这些行为是引起采食时饲料大量浪费的主要原因。猪干湿饲喂器在饲槽形状、结构设计时充分考虑到了猪采食的不良行为。能使猪改变不良的来食行为,而达到减少饲料浪费的目的。(3)有利于合
14、理群体分级,减少采食争斗。任何一个猪的群体,都存在着群体的位次关系,不同猪个体在群体中的位次顺序造成了采食时的争斗、抢食。猪干湿饲喂器在形状和结构方面的特定设计,使猪在采食时能以较小规模分组,使猪群的采食在时间上得以排序,从而减少了采食时的争斗,也减少了饲喂时饥饱不均。3 干湿饲喂器的应用研究31 干湿饲喂器的节料效果Pattersion(1989)报道肥育猪使用饲喂器自由采食颗粒料,相对于喂料槽湿喂和水泥板饲喂,有最高的生长率和胴体产出率,但背膘较厚。宫胁耕平(1994)研究了传统饲喂器和不同类型的干湿饲喂器的节料效果,发现在整个育肥期,试验组的料重比分别为33和35,对照组的为364,试验
15、组的料重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Miyawah(1996)通过对259头生长肥育猪的五次饲养试验表明,干湿饲喂器与传统自由采食料槽相比可明显提高饲料转化率,提高幅度在69。Wdser(1990)研究表明,单格的干湿饲喂器与单格的干饲喂器相比,能使39kg到877 kg的生长肥育猪的每天采食量从 219kg增加到237kg(P001);单格干湿饲喂器可提高粉料的转化率35(P005),但对颗粒料无影响。陈安国等(1999)研究表明应用该干湿饲喂器的饲料利用率比传统饲槽组提高了回189(P005)。陶朝辉等(2000)研究表明于湿饲喂器与水泥板饲槽相比可使2035kg、2060 kg、2090
16、kg不同饲养阶段的生长肥育猪饲料转化率分别提高281(P001、384(P001)、659(P001)。32 干湿饲喂器对日增重的影响Walker(1990)研究表明,干湿饲喂器可增加猪对饲料的采食量,能使饲喂粉料的猪生长速度提高10(P005),颗粒料提高3。Mereheke农业研究室的试验发现对25100kg的生长肥有猪,应用干湿饲喂器(single-space wet/dryfeeder)比传统饲槽的干喂,平均日增重提高10。陈安国等(1999)的试验表明,对于饲喂粉料的生长肥有猪,应用干湿饲喂器平均日增重比传统饲槽提高1187(P005)。33 干湿饲喂器对猪胭体品质的影响Walker(1990)研究表明,干湿饲喂器与干饲喂器相比能使猪的背膘厚从 129mm增加到 140mm(P001)。但Chae(2000)研究认为应用干湿饲喂器对现代基因型猪的屠宰率、背膘厚无影响。洪奇华(2001)试验结果表明,应用于湿饲喂器和水泥料槽对试验猪胴体性状元明显影响。肉质分析表明应用干湿饲喂器和水泥料槽对试验猪背最长肌的pH、滴水损失、粗蛋白质含量、肌内脂肪、肌肉颜色均无明显影响(P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上海汽车租赁合同协议书
- 2025年户外广告牌设计制作安装合同
- 工矿产品购销合同条例
- 药物治疗了吗复习测试卷含答案
- 20251月合同补充的办公区域氡气浓度检测条款
- 手房过户交易合同
- 公寓地毯维修合同范本
- 甘肃省天水市12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检测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 (15)-小升初语文【多音字】通关提升训练
- (2)-18个文言虚词用法及举例
- 《我不是药神》剧本
- JJF 1101-2019《环境试验设备温度、湿度校准规范》规程
- 社区文体活动广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新时代高职生创新创业教育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第三章-春秋战国时代的城市课件
- 医务人员职业健康安全健康-课件
- 医学文献检索重点
- 病区药品规范化管理与问题对策黄池桃
- 螺纹塞规操作规程
- 2023年北京天文馆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应急救援队伍单兵体能训练项目要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