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氧乙烷残留量检测作业指导书_第1页
环氧乙烷残留量检测作业指导书_第2页
环氧乙烷残留量检测作业指导书_第3页
环氧乙烷残留量检测作业指导书_第4页
环氧乙烷残留量检测作业指导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环氧乙烷残留量检测作业指导书一.检验液的制备制备检验液应尽量模拟产品使用过程中所经受的条件。推荐在表1中选择检验液制备方法。表1序号检验液制备方法适用产品举例1.取三套样品和玻璃烧瓶连成一循环系统,加入250ml水并保持在37±1;通过一蠕动泵作用于一段尽可能短的医用硅橡胶管上,使水以1L/h的流量循环2h,收集全部液体冷至室温作为检验液。取同体积水置于玻璃烧瓶中,不装样品同法制备空白对照液。使用时间较长的体外管路制品,如输液器、输血器等。2.取样品切成1cm长的段,加入玻璃容器中,按样品的内外总表面积(cm2与水(ml的比为2:1的比例加水,加盖后,在37±1下放置24h

2、,将样品与液体分离,冷至室温,作为检验液。取同体积水置于玻璃容器中,同法制备空白对照液。使用时间较长的体内导管。3.取样品的厚度均匀部分,切成1cm2的碎片,用水洗净后晾干,然后加入玻璃容器中,按样品的内外总表面积(cm2与水(ml的比为5:1(或2:1的比例加水,加盖后置于压力蒸汽灭菌器中,在121±1加热30min,加热结束后将样品与液体分离,冷至室温作为检验液。取同体积水置于玻璃容器中,同法制备空白对照液。使用时间很长的产品,如血袋等。4.样品中加水至公称容量,在37±1下恒温8h或1h将样品与液体分离,冷至室温,作为检验液。取同体积水置于玻璃容器中,同法制备空白对照

3、液。使用时间很短的容器类产品,如注射器等。二.检验项目及分析方法1.浊度和色泽的测定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版澄明度检查法测定浊度。用正常视力或矫正视力检测试验液的色泽。2.还原物质(易氧化物2.1方法一 - 直接滴定法2.1.1原理高锰酸钾是强氧化剂,在酸性介质中,高锰酸钾与还原物质作用,MnO4-被还原成 Mn2+:MnO4- + 8H+ +5e = Mn2+ + 4H2O 2.1.2溶液的配制a. 稀硫酸(20%:量取128ml硫酸,缓缓注入500ml水中,冷却后稀释至1000ml。b. C(Na2C2O4=0.05mol/L草酸钠溶液:称取草酸钠6.700g,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00

4、0ml。c. C(Na2C2O4=0.005mol/L草酸钠溶液:用前取0.05mol/L草酸钠溶液加水稀释10倍。d. C(KMnO4=0.02mol/L高锰酸钾标准溶液:取3.3g高锰酸钾,加水1050ml,煮沸15min,加水至1000ml,密塞后静置两天以上,用微孔玻璃漏斗过滤,摇匀。标定其浓度。e. C(KMnO4=0.002mol/L高锰酸钾标准溶液:临用前取0.02mol/L高锰酸钾标准溶液加水稀释10倍。必要时煮沸,放冷,过滤,再标定其浓度。2.1.3. 0.02mol/L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标定取105下干燥至恒重的基准草酸钠约0.2g,精确称重,加入100ml硫酸溶液(92+

5、8,搅拌使之溶解。自滴定管中迅速将25ml待标定的高锰酸钾标准溶液加入到本液中,待褪色后,加热至65,继续滴定至溶液呈微红色并保持30S不褪。当滴定终了时,溶液度应不低于55,同时做空白试验。注:每6.7mg草酸钠相当于0.02mol/L高锰酸钾标准溶液1ml。 2.1.4试验步骤取表1制备的检验液20ml,置于锥形瓶中,精确加入产品标准中规定浓度的高锰酸钾标准溶液3ml,稀硫酸5ml,加热至沸并保持微沸10min,稍冷后精确加入对应浓度的草酸钠溶液5ml,置于水浴上加热至75-80,用规定浓度的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至显微红色,并保持30S不褪色为终点,同时与同批空白对照液相比较。 2.1.5

6、结果计算还原物质(易氧化物含量以消耗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量表示,按式(1计算: Vs VoV = Cs (1Co式中: V 消耗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体积,ml。Vs 检验液消耗滴定液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体积,ml。Vo 空白液消耗滴定液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体积,ml。Cs 滴定液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实际浓度,mol/L。Co 标准中规定的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2.2方法二间接滴定法 2.2.1原理水浸液中含有的还原物质在酸性条件下加热时,被高锰酸钾氧化,过量的高锰酸钾将碘化钾氧化成碘,而碘被硫代硫酸钠还原。 2.2.2溶液的配制a. 稀硫酸(20%:量取128ml硫酸,缓缓注入500ml水

7、中,冷却后稀释至1000ml。b. C(KMnO4= 0.02mol/L高锰酸钾标准溶液:同2.1.2 d.。c. C(KMnO4= 0.002mol/L高锰酸钾标准溶液:同2.1.2e.。d. 淀粉指示液:取0.5g淀粉溶于100ml水中,加热煮沸后冷却备用。e. C(Na2S2O3 = 0.1mol/L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称取26g硫代硫酸钠(Na2S2O35H2O或16g无水硫代硫酸钠,溶于1000ml水中,缓缓煮沸10min,冷却,加水至1000ml。置两周后过滤,标定其浓度。 f. C(Na2S2O3 = 0.01mol/L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临用前取0.1mol/L硫代硫酸钠标准溶

8、液用新煮沸并冷却的水稀释10倍。2.2.3. C(Na2S2O3 = 0.1mol/L硫代硫酸钠溶液的标定称取0.15g于120烘干至恒重的基准重铬酸钾,精确称重,置于碘量瓶中,溶于25ml水,加2g碘化钾及20ml稀硫酸(20%,摇匀,于暗处放置10min。加水150ml,用配制好硫代硫酸钠溶液C(Na2S2O3 = 0.1mol/L滴定,近终点时加3ml,淀粉指示液(5g/L,继续滴定到溶液由蓝色变为亮绿色。同时作空白试验。2.2.4试验步骤取表1制备的检验液10ml,加入250ml碘量瓶中,加1ml稀硫酸和10ml产品标准中规定浓度的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煮沸3min,迅速冷却,加0.1g碘

9、化钾,密塞,摇匀。立即用相同浓度的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至淡黄色,再加0.25m l淀粉指示液,继续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至无色。用同样的方法滴定空白对照液。2.2.5结果计算还原物质(易氧化物的含量以消耗高锰酸钾溶液的量表示,计算公式为: Vo VsV = Cs (2Co式中: V 消耗高锰酸钾溶液的体积,ml。Vs 检验液消耗滴定液硫代硫酸钠溶液的体积。Vo 空白液消耗滴定液硫代硫酸钠溶液的体积,ml。Cs 滴定液硫代硫酸钠溶液的实际浓度,mol/L。Co 标准中规定的高锰酸钾C(1/5KMnO4溶液的浓度。3.氯化物 3.1原理氯离子在酸性条件下与硝酸银反应生产氯化银沉淀。3.2溶液的

10、配制a. 氯化钠标准贮备液:称取110干燥恒重的氯化钠0.165g置于容量瓶中加水适量,使溶解并稀释至1000ml,摇匀,即得100ug/ml氯的标准贮备液。b. 氯化钠标准溶液:临用前精确量取氯化钠标准贮备液稀释至所需浓度。c. 硝酸银试液:取硝酸银1.75g,加水适量溶解并稀释至100ml,摇匀。d. 稀硝酸:取105ml硝酸,用水稀释至1000ml。3.3试验步骤取表1的检验液10ml,加入50ml纳氏比色管中,加10ml稀硝酸(溶液若不澄清,过滤,滤液置于50ml纳氏比色管中,加水使成约40ml,即得供试液。取10ml氯化钠标准溶液置另一50ml纳氏比色管中,加入10ml稀硝酸,加水使

11、成约40ml,摇匀,即得标准对照液。在以上两试管中分别加入硝酸银试液1ml,用水稀释至50ml,在暗处放置5min,置黑色背景上,从比色管上方观察供试液与标准对照液比浊。供试液如带颜色,除另有规定外,可取供试溶液两份,分置50ml纳氏比色管中,一份中加硝酸银试液1.0ml,摇匀,放置10min,如显浑浊,可反复过滤,至滤液完全澄清,再加规定量的标准氯化钠溶液与水适量使成50ml,摇匀,在暗处放置5min,作为对照液;另一份中加硝酸银试液1.0ml与水适量使成50ml,摇匀在暗处放置5min,按上述方法与对照溶液比较,即得。4.酸碱度4.1方法一取表1制备的检验液与空白对照液,用酸度计分别测定其

12、PH值,以两者之差作为检验结果。4.2方法二 4.2.1溶液的配制a. C(NaOH=0.1mo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取澄清的氢氧化钠溶液5.6ml,加新沸过的冷水使成1000ml,摇匀。b. C(NaOH=0.01mo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临用前取0.1mo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加水稀释10倍。c. C(HCl=0.1mol/L盐酸标准溶液:取HCl 9.0ml,加水适量使成1000ml,摇匀。d. C(HCl=0.01mol/L盐酸标准溶液:临用前取0.1mol/L盐酸标准溶液加水稀释10倍。e. Tashiro指示剂:溶解0.2g甲基红和0.1g亚甲基蓝于100ml乙醇中95%(V/

13、V。4.2.2试验步骤将0.1mlTashiro指示剂加入内有20ml检验液的烧瓶中,如果溶液颜色呈紫色,则用C(NaOH=0.01mol/L的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如果呈绿色,则用C(HCl=0.01mol/L的盐酸标准溶液滴定,直至呈灰色。以消耗0.01mo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或盐酸标准溶液的体积(以毫升为单位作为检验结果。5.蒸发残渣5.1试验步骤蒸发皿预先在105干燥恒重,精确称重。取表1检验液50ml加入蒸发皿中,在水浴上蒸干并在105恒温箱中干燥至恒重。同法测定空白对照液。5.2结果计算w = (w12w11(w02w01×1000(3式中 w 蒸发残渣的质量,mg。w

14、11未加入检验液的蒸发皿质量,g。w12加入检验液蒸发皿质量,g。w01未加入空白液的蒸发皿质量,g。w02加入空白液的蒸发皿质量,g。6.重金属总含量6.1方法一6.1.1原理在弱酸性溶液中,铅、铬、铜、锌等重金属与硫代乙酰胺作用生成不溶性有色硫化物。以铅为代表制备标准溶液进行比色,测定重金属的总含量。6.1.2试剂及溶液配制a. 酚酞指示液:取1g酚酞,加乙醇100ml。b. 乙酸盐缓冲液(PH3.5:取乙酸铵25g,加水25ml溶解后,加盐酸液(7mol/L38ml,用盐酸液(2mol/L或氨溶液(5mol/L准确调节PH值3.5(电位法指示,用水稀释至100ml,即得。c. 硫代乙酰胺

15、试液:取硫代乙酰胺4g,加水使溶解成100ml,置冰箱中保存。临用前取混合液由氢氧化钠(1mol/L15ml,水 5.0ml及甘油20ml组成5.0ml,加上述硫代乙酰胺溶液1.0ml,置水浴上加热20S,冷却,立即使用。d. 铅标准贮备液:称取110干燥恒重的硝酸铅0.1598g置1000ml容量瓶中加硝酸5ml与水50ml,溶解后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标准贮备液,铅的浓度为100g/ml。e. 铅标准溶液:临用前,精确量取铅标准贮备液稀释至所需浓度。 6.1.3试验步骤取表1制备的检验液50ml于50ml的纳氏比色管中,另取一50ml纳氏比色管,加入铅标准液1ml,加水稀释至50ml,

16、于上述两只比色管中分别加入乙酸盐缓冲液(PH3.5各2ml,再分别加入硫代乙酰胺试液各2ml,摇匀,放置2min。置白色背景下从上方观察,比较颜色深浅。6.2方法二6.2.1原理在碱性溶液中,铅、铬、铜、锌等重金属能与硫化钠作用生成不溶性有色硫化物。以铅为代表制备标准溶液进行比色,测定重金属总含量。6.2.2溶液的配制a. 氢氧化钠试液:取氢氧化钠4.3g,加水使溶解成100ml,即得。b. 硫化钠试液:取硫化钠1g,加水使溶解成10ml,即得。c. 铅标准贮备液:同6.1.2d。d. 铅标准溶6.1.2e。6.2.3试验步骤取表1制备的检验液50ml于50ml纳氏比色管中,另取一50ml纳氏

17、比色管,加入铅标准液1ml,加水稀释至50ml,于上述两只比色管中分别加入氢氧化钠试液5ml,再分别加入硫化钠试液5滴,摇匀,置白色背景下从上方观察,比较颜色深浅。7.紫外吸收取表1制备的检验液,用0.45m的微孔滤膜过滤,在5h内用1cm检验池以空白对照液为参比在规定的波长范围内测定吸光度。8.铵8.1原理铵离子在碱性溶液中能与纳氏试剂反应生成黄色物质,通过与标准对照液比色,知其含量多少。8.2溶液配制a. C(NaOH=3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称取12.0g氢氧化钠,用水溶解并稀释至100ml。b. 纳氏试剂(碱性碘化汞钾试液:取碘化钾10g,加水10ml溶解后,缓缓加入二氯化汞的饱和

18、水溶液,随加随搅拌,至生成的红色沉淀不再溶解,加氢氧化钾30g溶解后,再加二氯化汞的饱和水溶液1ml或1ml以上,并用适量的水稀释使成200ml,静置,使沉淀,即得,同时倾取上清液使用。C.氯化铵标准贮备液:精确称取0.300g氯化铵,用水溶解并稀释至100ml,即得含NH4+ 1.0g/L的标准贮备液。d. 氯化铵标准溶液:临用前,精确量取氯化铵标准贮备液稀释至所需浓度。 8.3试验步骤取表1制备的检验液10ml置于一具塞比色管中,另取10ml氯化铵标准溶液置于另一比色管中,于上述两管中各加入1ml氢氧化钠溶液和1ml纳氏试剂,混合均匀,5min后,比较上述两支比色管中溶液颜色的深浅。9.部

19、分重金属元素(比色分析法9.1锌 9.1.1原理锌与锌试剂反应显色在620nm处测定吸光度。9.1.2溶液的配制a. 0.1mol/L氯化钾溶液:称取7.455g氯化钾,加水稀释至1000ml。b.0.1mol/L氢氧化钠溶液:称取4.000g氢氧化钠,加水稀释至1000ml。c. 硼酸氯化钾缓冲液(PH=9.0:称取硼酸3.090g加0.1mol/L氯化钾溶液500ml使溶解,再加0.1mol/L氢氧化钠溶液210ml,即得。d. 氢氧化钠试液:称取4.00g氢氧化钠,用水溶解,稀释至100ml。e. 稀盐酸:取 25ml 盐酸,用水稀释至 100ml。 f. 锌试剂溶液:取 0.130g

20、锌试剂,加 2ml 氢氧化钠试液溶解,用水稀释至 100ml。 g. 锌标准贮备液:称取在 120干燥恒重的氧化锌 0.1246g 加稀盐酸使之溶 解,用氢氧化钠试液调 PH 值至 7。用水稀释至 1000ml,摇匀,即得锌的标准贮 备液。锌的浓度为 100 g/ml。 h. 锌标准溶液:临用前精确量取锌标准贮备液稀释至所需浓度。 9.1.3 试验步骤 取表 1 制备的检验液 5ml 置 10ml 量瓶中, 2ml 硼酸氯化钾缓冲液与 0.6ml 加 锌试剂溶液,用水稀释至刻度。取 5ml 锌标准溶液,同法制成标准对照液,摇 匀,放置 1h,置 1cm 吸收池中,在 620nm 波长处测定吸光

21、度。以空白液调零 点。 9.1.4 结果计算 根据测得吸光度值, 按式(4)计算检验液相应重金属含量: As Cs= Cr (4 Ar 式中:Cs检验液相应重金属的浓度, g/ml; Cr标准对照液相应重金属的浓度, g/ml; As检验液吸光度; Ar标准对照液吸光度。 9.2 铅 9.2.1 原理 铅离子在弱碱性(PH8.6-11)条件下与双硫腙三氯甲烷溶液生成红色络合 物。 9.2.2 试剂及溶液的配制 a. 0.1%双硫腙三氯甲烷贮备液:称取 0.10g 双硫腙溶解于三氯甲烷中, 稀释至 100ml,贮存于棕色瓶中,置冰箱内保存。如双硫腙不纯,可用下述 方法纯化: 称取 0.20g 双

22、硫腙, 溶于 100ml 三氯甲烷, 经脱脂棉过滤于 250ml 漏斗中,每次用 20ml 3%(V/V氨水反复萃取数次,直至三氯甲烷相几乎无绿 色为止。合并水相至另一分液漏斗中,每次用 10ml 三氯甲烷洗涤水相两次。 弃去三氯甲烷相,水相用 10%(V/V硫酸酸化至双硫腙析出,再每次用 100ml 三氯甲烷萃取两次,合并三氯甲烷相,倒入棕色瓶中。 b. 吸光度 0.15(透光率 70%的双硫腙三氯甲烷溶液:临用前取适量双硫腙 三氯甲烷贮备液,用三氯甲烷稀释至吸光度为 0.15(波长 510nm,1cm 比色 皿。 c. 酚红指示液:称取 0.1g 酚红,溶于 100ml 乙醇中即得。 d.

23、 50%柠檬酸铵溶液:取 50g 柠檬酸铵溶于 100ml 水中,以酚红为指示剂, 用氨水碱化 (PH8.5-9,用双硫腙贮备液提取,每次 20ml,至双硫腙绿色不 变为止。弃去三氯甲烷层,水层再用三氯甲烷分次洗涤,每次 25ml,至三氯 甲烷层无色为止,弃去三氯甲烷层,取水层。 e. 10%氰化钾溶液:称取 10g 氰化钾溶于水中,并稀释至 100ml。若试剂不 纯,应先将 10g 氰化钾溶于 20ml 水中,按 50%柠檬酸铵溶液纯化的方法进行 纯化后稀释至 100ml。 f. 10%盐酸羟胺溶液:取 10g 盐酸羟胺溶于水中,稀释至 100ml,如试剂 不纯,按 50%柠檬酸铵溶液纯化的

24、方法进行纯化。 g. 铅标准贮备液:称取 0.1598g 经 110干燥恒重的硝酸铅,溶于 5ml 硝酸和 50ml 水中,溶解后用水稀释至 1000ml,摇匀,作为铅标准贮备液,铅 的浓度为 100 g/ml。 h. 铅标准溶液:临用前精确量取铅标准贮备液,稀释至所需浓度。 9.2.3 试验步骤 取表 1 制备的检验液 50ml,加入 250ml 分液漏斗中,另取 1ml 铅标准溶液 加入另一支 250ml 分液漏斗中,加空白对照液稀释至 50ml。向两支分液漏斗 中各加 0.2ml 盐酸、3 滴酚红指示液,2 滴盐酸羟胺溶液,2ml 柠檬酸铵溶液, 混匀。用氨水调节 PH 值至 8.5-9

25、(溶液 由黄色变成红色) ,加入 1ml 氰化钾 溶液,10ml 双硫腙三氯甲烷溶液,振摇 2min,静置分层。放出双硫腙三氯甲 烷液于比色管中,在 20-60min 内用分光光度计在 510nm 处测定吸收度,以空 白液调零点。 9.2.4 结果计算 根据测得吸光度值,按式(4)计算检验液相应重金属含量。 10.环氧乙烷残留量分析方法(比色分析法) 10.1 原理 环氧乙烷在酸性条件下水解成乙二醇,乙二醇经高碘酸氧化生成甲醛,甲醛与 品红一亚硫酸试液反应产生紫红色化合物,通过比色分析可求得环氧乙烷含 量。 10.2 溶液配制 a. 0.1mol/L 盐酸:取 9ml 盐酸稀释至 1000ml。 b. 0.5%高碘酸溶液:称取高碘酸 0.5g,稀释至 100ml。 c. 硫代硫酸钠溶液:称取硫代硫酸钠 1g,稀释至 100ml。 d. 10%亚硫酸钠溶液:称取 10.0g 无水亚硫酸钠,溶解后稀释至 100ml。 e. 品红亚硫酸试液:称取 0.1g 品红,加入 120ml 热水溶解,冷却后加 入 10%亚硫酸钠溶液 20ml,盐酸 2ml 置于暗处。试液应无色,若发现有 微红色,应重新配制。 f. 乙二醇标准贮备液:取一外部干燥、清洁的 50ml 容量瓶,加水约 30ml, 精确称重。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