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治水,努力实现重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_第1页
依法治水,努力实现重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_第2页
依法治水,努力实现重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_第3页
依法治水,努力实现重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_第4页
依法治水,努力实现重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依法治水,努力实现重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纪念第十一届“世界水日”座谈会上的讲话重庆市水利局局长 朱宪生(2003年3月20日)各位领导、专家,新闻界的朋友们:1993年1月18日,为提高公众的水忧患意识,联合国第47届大会作出决定,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联合国要求各国根据国情,在这一天就水资源的开发和保护,以及实施二十一世纪议程提出的建议,开展纪念活动。今年3月22日是第十一届“世界水日”,3月22日28日是第十六届“中国水周”。今年联合国确定 “世界水日”的主题是“未来之水”,我国“中国水周”活动的主题为“依法治水,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今天,我们邀请了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和

2、市级有关部门领导以及市水利学会的常务理事、部分水利专家、新闻单位记者,召开纪念3·22“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座谈会,共同分析我市在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方面存在的不足,共同商讨实现我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办法。下面,我谈三个方面的意见,供大家参考。一、充分认识水资源的重要作用和我市水资源的严峻现状 2002年8月,联合国在约翰内斯堡召开了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水资源问题成为世界首脑和参会各方广泛关注的焦点,水资源问题被列为21世纪世界需要重点解决的五大问题之首。这次会议围绕水与发展、水与环境、水与管理三大领域进行了讨论,强调水资源的短缺是人类面对的一个最严峻的挑战。会议确定了

3、缓解水资源短缺的行动计划时间表,呼吁世界各国加紧行动,保证2015年使无法得到安全饮用水的人口减少一半。水资源问题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至关重要。粮食和能源不足,可以找到替代品或发挥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优势来缓解国内市场供需失衡的压力,但水却不能靠进口来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只能依靠本国合理开发、优化配置、高效利用、有效保护和科学管理来逐步加以解决。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能源、交通、水资源一度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经过改革开放,能源、交通问题都得到了较好的解决,但干旱缺水、洪涝灾害频发、水环境恶化等水问题依然严重。我国是世界上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之一: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约2200立方米

4、,只有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目前全国668座城市中,有400多座缺水,年缺水量60多亿立方米;全国有近50%的河段、90%的城市水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根据中国工程院提出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报告,全国目前缺水总量约为300亿400亿立方米,到2030年国民经济需水总量将增加1400亿立方米;全国污水排放总量到2030年增加到850亿1060亿立方米,我国水资源紧缺的形势将进一步加剧。党中央、国务院已经将粮食、石油和水确定为三大战略资源,明确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支撑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问题。就我市而言,水资源在开发利用和管理、保护等方面的现状不容乐观、矛盾突出:一是水资源短缺,用水

5、浪费大。我市人均占有当地水资源量为1651立方米,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3,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1/6,属中度缺水地区。另一方面用水浪费相当严重,全市万元工业产值用水量达172 立方米,水重复利用率仅为30。二是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供需矛盾大。全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总体水平大体只占当地水资源量的7.6%,过境水量的0.59%,全市水利化程度也仅为39%,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3个百分点。预计到2015年将缺水61.35亿立方米,供需矛盾十分突出。三是水环境日益恶化。2002年我市污水排放总量为14.7亿吨(不含火电排放量),长江、嘉陵江重庆段河流水质状况以类、类为主,特别是枯水期的水质状况更差。全市

6、集雨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的207条次级河流有1/4以上被严重污染并基本丧失了水资源的使用功能,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的供需矛盾。 四是洪旱灾害严重,抗灾减灾能力弱。一方面市域内的长江、嘉陵江、乌江过境洪水几乎年年成灾,中小河流山洪频发,汛期地质灾害点多面广。另一方面,全市均属易旱区,十年九旱,受旱人口多、面积大,年年都有不同区域的农业减产减收和人畜饮水难、中小城镇供水难的情况发生。五是水资源管理体制不顺。管水量的不管水质,管水源的不管供水和排水,管取水的不管计划节约用水。水资源管理体制被人为分割、肢解,严重影响了水资源的统筹规划和综合平衡,影响了水资源综合效益的发挥,水事秩序比较混乱。综上所述,

7、以干旱缺水严重、洪涝灾害频发、水土流失和水污染为主要特征的水问题已成为我国和我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这些问题将更加突出。因此,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已成为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必须解决好的战略问题。二、新形势对加强水利工作,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党的十六大精神和江泽民主席交办给我市的“四件大事”,审时度势,明确提出了“富民兴渝,加快建设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总体奋斗目标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三步走”发展战略,对重庆水利工作提出了更高

8、的要求。水利事业的发展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直接关系到重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无论是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还是不断增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无论是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业生产结构调整,还是百万移民、百万扶贫、老工业基地改造、三峡库区生态环境建设、以及推进城市化进程,都与水利密切相关,都需要水利事业为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提供安全可靠的供水保障、有效的防洪减灾安全保障、良好的水土保持和水环境保障。此外,全社会对水的认识和对水的期盼值也越来越高:缺水地区迫切渴望尽早解决用水问题,有水地区希望用上优质水,工农业生产希望有安全的用水保障,人民生活希望有一个良好的水环境,经济

9、社会发展取得的财富需要更安全的防洪保安体系。因此,今后一个时期我市的水利工作,要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围绕可持续发展水利这一主线,进一步理清和调整水利发展思路,通过加强法制、改革体制、调整机制,逐步建立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加快水利事业的发展,努力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把我市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提供良好的水保障。三、依法治水,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一)进一步提高认识,坚持依法行政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使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

10、到了国家根本大法的保障。党的十六大报告对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把各项行政管理工作置于法制化的轨道上,用统一的法定的规范和行为准则来处理各种权利和利益关系,才有可能从根本上提高行政效率,保证政府行为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依法行政落实到水利工作中,就必须坚持依法治水。目前,国家先后颁布了水法、水土保持法、防洪法等水利方面的法律4部、行政法规20部,水利部制定了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90余件;市人大颁布了4部地方性水法规,市人民政府先后颁布了20余件政府规章、规范性文件;市水利局与有关部门联合发布了10余件部门规范性文件。这些法律法规涉及到水资源、水利工程

11、、水土保持、河道、地方电力等方面的管理和监督。我们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坚持以依法治水为指导思想来构架和完善新时期的治水思路。这不仅是依法行政的客观要求,更是总结多年来治水经验教训的必然选择。(二)依法治水,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利工作必须坚持依法治水,认真贯彻实施水利法律、法规。要结合转变政府职能,按照加强宏观调控、依法行政、有效监督的要求,突出重点,制定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抓好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配置、节约和保护等各项工作,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1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工作。要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必须从体制上改变水资源管理被人为分割的矛盾。统一管理水资源,遵

12、循了水资源的客观属性,有利于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合理开发和节约保护,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我们将按照王鸿举市长于2003年1月8日在重庆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所提出的“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方针,健全资源有偿使用机制,确保资源合理开发和永续利用”,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团结协作,按照水资源统一管理与有关部门职责分工相衔接的原则,改变多龙管水的现状,实现水资源管理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开创水资源管理的新局面。2加强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宏观管理工作。经济社会的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急剧增长,缺水和水污染的压力在不断增加。为了合理开发、利用、配置、节约和保护水资源,减少用水

13、矛盾,使经济社会的发展与水资源的状况相适应,必须强化水资源的宏观管理。对我市来说,应当建立一个包括面(流域、区域)、线(河道)、点(城市、建设项目);长期、中期、年度相结合的、比较完整的水资源流域宏观管理体系。开发、利用、节约、保护水资源和防治水害,应当统一制定流域规划、区域规划。针对长期以来存在的水资源规划执行得不够好的情况,要强化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要切实加强水资源流域综合规划的实施和监督。在我市建设任何水工程,必须符合流域综合规划,其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报请批准前,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坚持对水工程的建设是否符合流域综合规划进行审查并签署意见。3加强水资源合理配置的管理工作。要按照水资源供需

14、协调、综合平衡、保护生态的原则加强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重大建设项目的布局,都应当与我市水资源条件、当地水资源条件和防洪要求相适应,并进行科学论证;在水资源不足地区,应当对城市规模和建设耗水量大的工业、农业和服务业项目加以限制;应当依据水的供求现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流域规划、区域规划,按照水资源供需协调、综合平衡、保护生态、厉行节约、合理开源的原则,加快制定水中长期供求规划;抓紧制定我市的水量分配方案和旱情紧急情况下的水量调度预案以及年度水量分配方案和调度计划。 4加强节约用水管理工作。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

15、突出,缺水范围不断扩大,缺水程度日趋严重;同时,由于人们水资源观念淡薄、水价不合理、节水措施不落实,导致水的利用效率低下、水资源浪费和水污染严重等问题。因此,必须把节水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在具体工作中要突出重点,全面推进节水工作:一是尽快编制完成重庆市节约用水规划,明确节水思路、重点、主要措施;二是尽快研究制定主要行业用水定额,实现节水管理科学化;三是大力推广节水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提高节水工作的技术含量,提高用水的传输效率,提高用水的重复利用率;四是建立合理的水价机制,使水价真正成为节水的经济杠杆;五是逐步建立多元化的节水投融资渠道,增加投入,加快节水工程建设,提高用水效率;六是建立生

16、产、生活和生态节水科学管理体系,开展节水型社会的创建活动。只有这样,才能使节水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提出的客观要求相适应,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5认真加强水资源保护工作。水环境的污染将进一步加剧水资源紧缺的形势。要彻底改变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中重开源、轻保护,重经济效益、轻生态效益和环境保护的习惯做法,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强化水资源保护工作,扭转目前存在的水源污染严重、生态环境破坏的被动局面。我们将加强与环保部门的衔接与协作,坚持实行江河、湖泊的水功能区划制度,由水行政主管部门按照水功能区对水质的要求和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核定水域纳污能力,向环保部门提出水域限制排污总量意见。同时,要坚

17、持对水功能区的水质状况进行监测,发现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超过控制指标的,或者水功能区的水质未达到水域使用功能对水质要求的,及时报告市人民政府采取治理措施,并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通报;要切实加强对排污口的管理和控制,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要严格禁止设置排污口,在江河、湖泊新建、改建或者扩大排污口,必须坚持经过有管辖权的水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后,再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该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进行审批。加强水资源保护工作,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三)突出重点、讲求实效,依法规范我市各种水事活动要围绕建立安全可靠的水资源供给与高效利用体系、有效的水环境治理保护体系、完善的防洪安全保障体系和科学高

18、效的水资源节约、配置、管理体系等四大保障体系这一目标,研究制定完善地方水法规体系,全面加强水资源的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大水行政执法力度,维护良好的水事秩序,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围绕水利热点、难点问题,进一步加大政策调研工作 结合我市实际,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对水资源统一管理、节约用水、水资源合理配置、排污口管理、水资源保护、河道建设项目管理、河道采砂管理、水管单位制度改革创新等方面的内容,进行深入调研,争取出一批政策研究成果。 2进一步加强立法工作,为实现重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奠定坚实基础 依法治水,立法是前提。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要积极争取修订重庆市水资源管理条例和重庆市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办法,争取出台重庆市节约用水管理办法、重庆市水功能区划管理办法、重庆市涉河建设项目管理办法、重庆市河道砂石资源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重庆市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