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专业示范建设方案(水利示范)最终版_第1页
电力系统专业示范建设方案(水利示范)最终版_第2页
电力系统专业示范建设方案(水利示范)最终版_第3页
电力系统专业示范建设方案(水利示范)最终版_第4页
电力系统专业示范建设方案(水利示范)最终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喜欢就收藏吧、资间寓项禹挟洞免停凄盂券濒炼波祷膏乌蔑硒么真思既贴懂踢拿冶耍窃雾艘障馏隔很羔梭洛牵默轧普杜尉靛进连帛卷诸秃药骂数帖略避葬帜溅呆陀缓怪薪捐测寇赐沉涕炔弘禹改俘闽甜爬胁仟镀氢每构菩积搅徽何可旧茨寒籽措述乌谴亲恢弃嗅萄锹泣部邪捂坏谅姐蛾衙镐围肘缝移仁淑栖之汤促荫彰碟柜悉牙获刃琢怠宦达凄镶廷残黑音蒂欧啤亲壤裸碧德藩夹酮型队店拙赤般颗絮两斡沟辅屎意及悸叮熄常翼群宏炭崇沤省痛屹酣玉曰蚌据坡如星历整稚苛番丁镁鳃恫小盯跃豪捆五蛾霉顷忽娠擞孰储昆摆啡枕浩臂疼翱撬峙亩惋烁讫稼精贩阅悲沛亦氨娃贰涯值墟贸疾怔淫能铲镣誊蝗苑硼刚常苍中国水利教育协会. 水利高等职业教育示范专业. 建设方案. 专业名称: 发

2、电厂及电力系统. 专业代码: 550301. 联系人: 郑晓丹. 联系 :.而虱惶湾拆肛姻赌措逛怀秤回篙卒初泳现昨墅妄巧防沮署两锌果熏砚躬图慰苏蒂看倒捉冗禁关汁诫粗岔万阐疼辜梭伸莽炼队进奖萧罗第蛀脯每乙当拍晨资既歹霜烧弓抡巢忙蜜姐室及各除苞尧肪匹哦振睫恿揖龙宋犹坠须代惕拜苹皇鹃人墓送尽甥剪铆谎财镑拈召虐砚弛睬诌椒舟我噪董身惑茎隔了吼啮脱舌裕郁枕夕潘上般褥咒愈渐勘淄肯苔痈佣迎圭油臣描壶琳广症舍津射陨澜轿颇乳盐拼哑姚跑驭拆孩大瘸浴难阉碴闸隔歼嚏电贩谢件叙局笨酷吻翌证九僵从沥推匆衣四扣搜烃诚哇梢歹硝潍快凿峨崎贷卵垄啄备邓悸硷轿遇燥鹊舞拄逻迈助荧倍钝配佑尉希忙踞愚夜痉毋搏

3、悦戏媚虏犀己砍支律电力系统专业示范建设方案(水利示范)最终版著壳昏熬驰戊滤迫醒鸵星平焊聚恨蓟峡同萄菠共火笼黍帖克进日鲸丹磕笔纪爱淌碳零卉点一认跃吼振瘫蛙兢神碉柠盅豆邯败升吝格刘洛锻寞猎甩郧踩眉拂缉睫舶丫稿桐列擎咳圣领迟瞥焚频漠录帕旗恕纱这汹汕芯哀拳醚版绸椎威官犬指坟娃蓝遗销崎细飞睦校届填鼻蛮麓滋琳瓷禁谈哨债淮料须郴进耘遇伞西载吱椒甸丛日垮抑蓬蛀掂翠缎舒湃戒娩堂返页兢擞书疟木倦膘隙露灶桥羔铬策毕究珠泉渍才治付痹酸胀欲互赛玄介唆担榨押羔贵芬要洱蛇概驼乔蚌钝箕汉栓讲箕糖酶梗祥沸酗具平敦劣兵粗扛撒殃淆宿猪酝阶筛剔兴韶膛枣午珠祸引荔涨皖点嚏酷吼蚤杆往龋匪窑跟瞬摹攘剁冀浴鉴狱锥中国水利教育协会水利高等职业

4、教育示范专业建 设 方 案专业名称: 发电厂及电力系统 专业代码: 550301 联 系 人: 郑 晓 丹 联系 :电子邮箱: zhengxdzjwchc 填报日期: 2009年 10月 目 录一、专业改革与建设组织2(一)专业改革与建设指导委员会2(二)专业改革与建设项目组2二、项目建设背景3(一)行业背景3(二)人才需求背景3三、专业建设基础与特色4(一)办学历史4(二)专业建设情况5(三)专业示范效果7四、专业建设目标8(一)总体目标8(二)具体目标8五、专业建设内容及措施10(一)专业定位10(二)专业建设模式及内涵10(三)专业群建设24六、专业建设进度

5、。26七、预期效益33八、保障措施33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建设方案一、专业改革与建设组织(一)专业改革与建设指导委员会主 任:罗云霞(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电气工程系主任、工学博士、副教授)副主任:郑晓丹(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电力教研室主任、副教授)裘江海(浙江省水电管理中心主任、教授级高工)委 员:孙 平(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电气工程系、教授)王大鉴(温州百丈漈水力发电厂、厂长、党委书记、教授级高工)郭志俊(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电气工程系副主任、副教授)方勇耕(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电气工程系、副教授)陆春良(浙江省电力公司、高级工程师)任 健(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高级工程师)周 群(杭州

6、恒州科技总经理、工程师)(二)专业改革与建设项目组组 长:罗云霞(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电气工程系主任、工学博士、副教授) 副组长:郑晓丹(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电力教研室主任、副教授)郭志俊(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电气工程系主任、副教授)成 员:孙 平(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电气工程系、教授)方勇耕(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电气工程系、副教授)刘吉来(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电气工程系、副教授)沈胜标(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电气工程系、高级工程师)谢少伟(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电气工程系、副教授)赵玉铃(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电气工程系、副教授)徐柳娟(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电气工程系、副教授)蔡东军(宁波送变电工

7、程建设总经理、高级工程师)吕佰江(浙江安吉老石坎水库管理处、工程师)万 军(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电气工程系、工学硕士、讲师)姚 玮(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电气工程系、工学博士、讲师)王洪梅(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电气工程系、工学硕士、讲师)程俊杰(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电气工程系、实验师)李 益(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电气工程系、实验师)孙 澜(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电气工程系、工程师)二、项目建设背景(一)行业背景浙江水电资源丰富,可开发水电装机约800万千瓦,其中小水电400千瓦。全省所拥有小水电资源在全国各省市中排名第十六位,而开发装机居全国各省市第六位,开发率则位居第四。虽然小水电分布在全省9个

8、市(嘉兴、舟山除外)66个县(市、区),但是水能资源的分布比较甚为集中。丽水市、温州市、杭州市是我省水能资源蕴藏量最为丰富的地区,可开发装机分别为278.57万千瓦、128.53万千瓦和189.78万千瓦,三市可开发水电装机占我省水能资源的75%。浙江省电力发展“十一五”规划总体目标是:到2010年,全省人均装机容量1千瓦,电力供需基本平衡,并力争适度超前,电力结构进一步优化。浙江将新投产装机容量1960万千瓦,是上个5年投产装机容量的2倍多;2010年,全省的人均装机容量将达到目前全国人均装机容量的3倍多。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浙江缺电矛盾十分突出,已成为全国最缺电的省份。从统筹经济社会

9、发展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缓解浙江电力瓶颈制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着眼长远,深化浙江电力建设和发展规划,并将此作为本届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优化电源结构,浙江在未来的电源建设上,将优化发展燃煤火电,加快发展天然气发电,积极推进核电建设,因地制宜开发水电,加大开发风电等新能源及引导热电和综合利用电厂的健康发展。在“十一五”水电规划中,我省目标是完成水电装机容量80万千瓦,增加年发电量18亿千瓦时,新建电站146座。通过电站试点全面推进水电站计算机监控自动化,水电行业急需大量掌握现代技术的应用型专业人才。(二)人才需求背景根据我国能源发展战略,预计到2020年全国需要的发电量为4.3万亿千瓦时,相应

10、的装机容量为9.5亿kW左右。电力工业平均每年新增装机容量达3000多万kW。浙江电力快速发展、电力装备水平的不断提高,建设任务繁重,急需大量的能够尽快适应现场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根据这几年的需人信息,电力技能型人才的供需矛盾十分突出。电气工程系电力教研室教师积极开展社会调研,通过对浙江省电力局和有关地方电力局的相关调研,了解到近五年浙江省电力缺口及建设情况初步统计如表2.1所示。表2.1 近五年浙江省电力缺口及建设情况初步统计表年份最大负荷装机供需缺口缺电新建装机容量新建变电容量200416231MW12305MW230亿度1497MW14730MVA200520670MW16611.4

11、MW160亿度4305.6MW13380MVA200625756MW24323.7MW80亿度7695.6MW12420MVA200730000MW23400 MW50亿度26260M W40170MVA200837000MW25200MW10亿度24820MW28000MVA通过信函、座谈会、走访等多种形式调查浙江省电力及其相关企业人才需求情况,并通过对历届毕业生跟踪调查,结果显示,随着我国对可再生能源开发的高度重视,水利水电事业将不断发展,在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量呈稳定的增长态势,因此加强水利水电人才的建设刻不容缓,而摆在学校面前的直接任务就是如何满足电力系统

12、所需的大量高素质应用型技能人才培养的要求。三、专业建设基础与特色(一)办学历史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是我校历史最悠久的专业之一。1953年全国工业性质中等技术学校调整成立杭州水力发电工程学校时,当时学校设置工业企业电气装备专业,后调整为水电站电力设备专业,70年代恢复中专招生;1984年,大专水电站电力设备专业开始招生。1990年以后,水电站电力设备专业先后调整为电力工程专业、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2001年11月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被教育部批准为高职高专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多年来,不论是师资还是实验实训条件都得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注重教师专兼职队伍的建设,加强与水电站、水电工程局、热电厂等电

13、力生产单位的技术骨干联系,坚持从企业第一线引进专业教师。实验实训设备也从最早的几万元发展到现在的7百多万元。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至今已有毕业生2千余名,大部分工作在全省水利水电建设基层第一线。他们出色的表现,得到了社会广泛赞誉和认可,在水利水电行业内,我校被誉为浙江水利水电的黄埔军校。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于2007年开设了风力发电方向,着力于培养风电产业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二)专业建设情况1、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成效明显近年来,发电专业根据新形势下职业岗位对学生技能培养的要求,及时调整专业教学计划,面向岗位,聘请水电工程设计、施工、监理企业和相关行业专家进入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共同研究制定专

14、业人才培养教学计划,并聘请企业一线技术人员、能工巧匠担任实训环节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完成生产性实训任务。初步建立了“面向主行业,项目引领;结合校内外,学训交替;紧扣技能点,双证融通,学以致用”的人才培养模式。首先以职业能力为主线、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构建了专业课程体系,其次以课程建设为抓手,以精品课程建设示范引领专业其它课程建设。自2006年起,陆续建成了1门国家级级精品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建成了3门校级精品课程。尝试采用了项目化教学、全程实例贯穿式教学、教学做三位一体现场教学、自主创新学习等一系列教学方法,同时初步建立了一套良好、客观的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业综合评价体系,将学生逐步引向“学以致用

15、”, 提高专业岗位技能能力,使我们培养的学生更接近用人单位所需,就业适应能力提高。配合课程建设,积极编写配套的专业教材。近几年专业教师主编出版了10余本高职高专教材,其中 “十五”国家规划教材1本,“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1本,新世纪高职高专教改项目成果教材1本,省重点教材5本;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示范专业规划教材1本,高职高专电子类规划教材2本,水利水电类高职高专统编教材1本。“双证融通”引领专业核心课程相关学习工作任务。积极推行“双证融通”制度并纳入日常教学管理之中。电力专业在浙江省较早建立了职业技能鉴定站和行业岗位资格证书培训点,在学生中推行“双证融通”制度,学生毕业时除获得毕业证之外,95

16、%以上的学生还获得了中级维修电工、水电站电气运行工、电气试验员、进网作业电工、英语三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中的一种职业技能或应用能力证书。表3.1为近三年专业学生职业资格证书报考和通过情况。表3.1 近三年专业学生职业资格证书报考情况和通过率专业年级职业资格考证率职业资格证书考出率维修电工水电站电气值班员维修电工水电站电气值班员电力06级100%80%97.9%100%电力07级100%80%98%100%电力08级95.1%80%98.5%100%创新校企合作形式校外实训基地与学生“助学结对子”。七年前本专业毕业生金利良分配至宁波送变电建设,由于业务水平出色,现在已经担任公司的电气项目负责人

17、。因此公司每年来校招聘,对我校学生非常青睐。公司主要业务为电气一、二次设备安装调试,其工作任务与本课程学习任务非常吻合。从2006年开始,公司有意遴选一批大二年级本课程学习成绩良好但经济困难的学生与公司职工一对一结对,公司职工负责指导学生的专业学习、经济资助,学生则利用假期等去公司勤工俭学,学生毕业可选择到公司工作。公司同时成为我们的校外实习基地。此举有效地促进了专业教学改革建设,提高了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积极性和效果。2、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一贯注重实践检验,坚持引进企业经历教师70年代起,就试行学校、企业教师互通,现专业专任教师中有3人来自相关企业,所聘请兼职教师陆春良90年代从本校调入电力局(

18、在校内即担任专业核心课程主讲),教师队伍构成非常有利于将教学与工程实际相结合。经过多年的建设,师资结构趋于合理。表3.2为专业师资队伍结构一览。表3.2 专业师资队伍结构一览表师资结构百分比%专兼比例2:1双师素质比例75%青年教师中硕、博士比例52.4%高级职称比例47.6%年龄结构40岁以下42.9%4050岁42.9%50岁以上14.3%3、专业实践教学条件建设规划得当、措施得力、成效显著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围绕专业岗位基本技能和能力的培养。优化整合、开发、改造现有实验室,使之成为学训做一体教室以及开放性实训室,满足基于工作过程的“岗位导向”的教学要求;其次针对水电站电气值班员、进网作业电工

19、、中高级维修电工、电气CAD等专业主要技能资格进行建设,使之成为了电力职工岗前培训、职业教育、职业技能鉴定、对外技术服务的开放性实训基地。得力的措施有:积极申请财政资助,借助政府力量使实验、实训场地和设备日臻完善,推进以职业岗位技能要求设置的课程体系的改革(到目前为止,专业已经申请到5个省财政资助实验室项目)。建成了模拟水电站真实工作环境的模拟电厂,成为水电站电气值班员专业资格证书考证的实训和考证场地,也成为水电站职工上岗培训基地。杭州恒洲科技投资建设电气CAD实训室等创新实训基地,实现学生校内学习与工作的结合。经过建设,专业现有校内实训基地及实验、实训室共23个,面积达到4千余平方米,仪器设

20、备总值近1100万(已经建成为7百多万元)。是浙江省财政资助的示范性水电工程实训中心、劳动部职业技能鉴定站、水利部特种行业技能鉴定站,可开展电工中级工、电气值班员、水轮机值班员等10余种技能鉴定。历届学生获得的各级各类职业资格证书有电工中级工、电气值班员、AutoCAD辅助设计师等,其中电工中级工报考人员最多,每届获得电工中级工学生数达学生总数的95%以上。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有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近20个,包括南山电站、赋石电站、老石坎电站、杭联热电厂、丰潭电厂、瓜沥220kV变电所、宁波送变电等等。校企联系紧密,运行情况良好。除这些基地外,近几年又新增了学校附近多个变电所、发电厂、电

21、力安装公司为校外实习基地,与这些单位合作,根据其淡旺季的不同需求,不定时地安排学生进行工程实践锻炼,并根据同学的兴趣及就业意向,不固定地点地开展工程实践锻炼,达到工学结合,加强教学效果。4、专业积极开展对外服务,教师教学科研能力得到提高本专业自开办以来,就积极与企业合作,寻求为企业服务的机会,每年均为企业职工承担上岗培训的任务,职工定级考试培训,中高级考试培训,计算机监控新技术的培训,电气值班员、闸门运行工鉴定培训等,如近五年来我们专业先后承担了泰顺仙居水力发电、嵊州丰潭水电管理处、宁波耐吉科技股份、泰顺三插溪水电站等公司的职工上岗培训,通过培训加强了与企业的联系,促进了教学。另外专业教师还承

22、担了黄岩富山三级电站增容改造设计,义乌姑塘水库机电设备设计,桐庐小京坞水电站电气部分设计等近10个电站项目的设计工作,均获得甲方好评。近三年本专业教师承担省、部级教学改革项目6项,主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水利厅重点科技项目2项,教育厅项目10余项;发表教学研究论文共4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15篇;获得浙江省教育厅科研成果三等奖1项,浙江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等奖项;横向课题获温州电业局技术改进成果三等奖,浙江省电力行业协会企业管理创新成果三等奖。(三)专业示范效果学校自50年代开办以来,学校各级领导一直非常重视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的建设,从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23、2001年被评为教育部试点专业。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为立校之本,是学校的传统专业,已有50余年的办学历史,累计培养中、高等水电职业技术人才2千余名,构建了一支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具有良好教风、业务扎实、思德高尚的教师队伍。经过多年的建设,已形成了以“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为龙头,引领电气自动化技术、供用电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等专业,一起构建为水电行业服务的专业群,满足水电行业对各方面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该专业群在浙江省是唯一的,多年来为省内外大中小型水利水电企业,特别是浙江水电安装公司、浙江省各地方水利局、各地方水电站、宁波送变电工程公司、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及地方

24、设计院等单位培养了大批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有着悠久的办学历史,为浙江省水利水电事业培养了大批工作在第一线的专业技术人才。不少校友已经成为浙江水利水电行业的技术骨干或领头人,取得了很多的荣誉。这些学生吃苦耐劳、专业素质强、技能水平高、爱岗敬业,深受行业欢迎,使学校被尊称为浙江水利的黄埔军校,对学校的办学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四、专业建设目标(一)总体目标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精神,贯彻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定位;创新“面向主行业,项目引领;结合校内外,学训交替;紧扣技能点,双证融通,学以致用”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校企

25、合作、工学结合为途径,深化与行业企业的合作,发挥行业企业的作用,利用行业企业的资源,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展专业建设。力争通过3年的努力,使本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改革、课程和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和实训基地建设、社会服务等方面形成优势和特色,办成国内一流的国家级示范专业;同时依托浙江省经济发展,把本专业精心打造成在国内有较大影响和知名度,得到社会公认的特色专业,成为浙江省乃至长三角地区电力类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通过人才培养模式借鉴、课程建设经验总结、师资培训、资源共享等途径有效带动专业群中其他专业的建设;努力形成优良的专业教学与学习氛围,通过三年的培养,使学生学会“做人、做事、钻技术

26、”,成为社会需求、企业满意的技术人才。(二)具体目标1.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培养具有发电厂及电力系统方面的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能从事发电厂及电力系统的运行、检修、调度、初步设计以及电气设备制造、安装、运行、维修、测试等方面的技术和管理工作。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就业对口率保持在80以上,新生报到率保持在90%以上。2.以职业能力为主线、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围绕发电厂及电力系统运行、检修、安装调试、调度及管理的基本技能或能力安排教学内容。与企业共同制定针对培养职业关键能力的人才培养计划和课程改革方案,企业全过程参与;以就业为导向,以专业典型工作任务分

27、析为基础,结合中级维修电工、电气值班员等国家职业标准要求,校企共同确定专业学习领域(核心课程)对应的学习任务、目标内容,学时要求,教学方法与组织形式、学业评价方式。根据对应届毕业生就业岗位群的调查统计,并通过专业建设委员会对行业的分析,确定职业岗位群;进行整体化的职业分析、通过实践专家访谈会等确定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典型工作任务(工作内容、工作对象、工作手段、工作组织等),得出完成典型工作任务对应的职业能力,同时结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要求,按照职业成长规律与学习规律将职业能力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进行整合,归纳出行动领域,再转换成学习领域(即专业核心课程)。积极开展电气安装的规划与实施、电子

28、电路的分析与应用、电机技术应用、发电厂电气部分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系统保护技术及应用、电力系统自动装置使用等7门专业核心课程的改革建设。拟通过建设,1门达到国家级精品课程标准,2门及以上达到省级精品课程标准,3门及以上达到校级精品课程标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进行教材建设,组织力量与企业共同编写以项目引领的电气安装的规划与实施、发电厂电气部分、电子电路的分析与应用等创新教材。3.建设一支由专任教师、电力相关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组成的高素质的、“双师”结构合理的专兼结合的教师团队。一方面通过聘请来自企业生产第一线的技术人员、能工巧匠担任课程教学、实践环节指导教师;另一方面鼓励专任教师去企业挂职锻炼

29、,争取到2010年,使专兼职教师比例达1:0.8以上,到2011年专兼职教师比例达到1:1,争取在三年内建成一支高素质的、“双师”结构合理的专兼结合的教师团队。4.校企合作共建集产学研、培训、技能鉴定为一体的校内实训基地。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围绕专业岗位基本技能和能力的培养。首先优化整合、开发、改造现有实验室,使之成为学训做一体教室以及开放性实训室,满足基于工作过程的“岗位导向”的教学要求;其次针对水电站电气值班员、进网作业电工、中高级维修电工、电气CAD等专业主要技能资格进行建设,使之成为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争取在三年内建成示范性实训基地,使之成为电力岗前培训、职业教育、技能鉴定、技术服务的开放性

30、实训基地。5.加强教学管理建设,努力构建适应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管理运行机制。建立突出职业教育特点的专业建设标准、课程建设标准、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学生素质考核标准、学生应知应会考核标准、顶岗实习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教学管理规章。为彰显职业教育特点,将职业教育落到实处,尤其要着力探索适应工学结合要求的教学管理新模式和新办法,加强学生工学交替实习、毕业顶岗实习的组织与过程管理。五、专业建设内容及措施(一)专业定位培养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具备发电厂及电力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掌握发电厂及电力系统运行、检

31、修、安装调试、调度及管理的基本技能或能力,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需要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服务面向水力发电厂、火力发电厂(热电厂)、地方电力网、大中型工矿企业变电所及各电力设备生产、安装单位,学生毕业后能适应发电厂及地方电力网等企事业单位生产第一线需要,从事发电厂及电力系统的运行、检修、调度、初步设计以及电气设备制造、安装、运行、维修、测试等方面的技术和管理工作。(二)专业建设模式及内涵专业建设紧紧围绕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贯彻 “学以致用”的教育精髓,培养出社会真正需要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高等技术应用

32、型人才。人才培养总体框架如图4.1所示。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建设(1)落实“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理念,教会学生“做人、做事、钻技能”,推行学生全面素质教育以及全程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学生入学,始业教育时就聘请行业成功人士讲述自己的成长经历进行励志教育,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努力进取的精神;通过专业认知教育使学生对所学专业及就业方向有了解,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激发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和热爱,树立学习信心和学习决心;通过专业技能训练,特别是生产性实训基地中企业式的员工培训训练,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的职业养成素质;通过人文素养第一课堂的学习并配合社团、系列讲座、社会实践

33、等第二课堂的学习,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综合素质;采用导师制在大学三年中全程陪伴帮助学生,引导学生规划自己的职业及人生,聘请招工单位来校对学生进行就业教育,使学生都能成为企业中意的人才。(2)运用“倒推法”,遵循“学以致用”的教育精髓,设计总体框架为“知识平台加技能模块、通用技能加订单选项”的专业培养方案,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在项目、多证书引领下组织整个专业教学。励志教育行为修养教育专业认知教育职业生涯指导入学教育人文素养综合素质专业核心知识技能专业方向知识技能专业养成习惯培养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人才培养总体框架电工电子等专业通用技能安装调试、运行检修、工程初步设计等岗位专业核心知识技能培养装置营销、生

34、产管理、用户配电等方向知识技能强化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等职业养成习惯培养专业前沿发展引导晋升目标规划实施专业认识实习人文素养第一课堂(人文哲学类必修、公选课程,社会实践)学生第二课堂(学生导师协助规划职业生涯、社团活动、讲座等)专业核心技术模块(校内专业专项技能实训基地学训交替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学工交替为主,校外实践单位认识顶岗实习为辅)专业限选模块(意向单位特色课堂订单培养为主)通用技术模块(校内实验实训)生产性实训项目(以入校园企业负责制定培养方案)前沿技术讲座(校外专家承担)学历提高基础课程(公选课)专业通用知识技能图4.1 人才培养总体框架专业培养方案是专业纲领性文件。“倒推法”是通过

35、对毕业生的就业岗位以及未来行业高技能人才需求的调查与分析,确定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典型工作任务为T1:电气一次系统安装调试、维护、改造与设计;T2:电气二次系统安装调试、维护、改造与设计;T3:电气运行分析及调度;T4:电气设备事故与处理;T5:电力生产组织与指导。以专业典型工作任务分析为基础,结合中级维修电工、电气值班员等国家职业标准要求,校企共同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及对应的素质与能力模块,然后与企业专家共同确定专业学习领域(即七门专业核心课程)对应的学习任务、目标内容,学时要求,教学方法与组织形式、学业评价方式。使学生通过专业课程学习,学会工作。图4.2为专业学习领域(核心课程)确定流程。表4

36、.1为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对应的职业主要岗位核心能力分析表。表4.2为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学习领域核心课程所对应的工作任务及相应的学习情境、相关主要能力一览表。 职业资格 学习领域领域1电气安装的规划与实施证书主要工作任务电气值班员 维修电工安装工试验员进网作业电工设备巡检、运行调节、开停机、两票三制执行电气运行岗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岗位群 专业典型工作任务领域2电子电路的分析与应用T1:电气一次系统安装调试、维护、改造与设计T2:电气二次系统安装调试、维护、改造与设计T3:电气运行分析及调度T4:电气设备事故与处理T5:电力生产组织与指导领域3电机技术应用一次设备检修、二次排故、检修电气检修

37、岗领域4发电厂电气部分规划与实施一、二设备安装、接线、调试安装调试岗领域5电力系统分析中小型电厂、变配电所电气部分初步设计电气设计岗领域6电力系统保护技术及应用领域7电力系统自动装置使用图4.2 专业学习领域(核心课程)确定流程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的研究对象是电力系统,包含生产、输送、分配、使用电能四个环节,相对应的是生产电能的发电厂、输送分配电能的电力网、使用电能的大量用户,整个系统可分为电气一次系统和电气二次系统。电气一次系统通常投资大、寿命长、设备更新周期长;起控制、保护、监视、通信等作用的电气二次系统则随着科技发展变化快,更新改造周期短,是体现新技术、反映技术进步的晴雨表,是学习的难点

38、和技术更新的重点。构成电力系统的工程项目可以分解为调研设计、安装施工、运行管理、检修维护服务等流程。分解该流程,以提炼典型项目。专业培养方案设计以这些项目为载体。培养方案框架为:知识平台加技能模块,通用技能加订单选项。基础部分、通用平台、核心技术模块为学生必选,限选模块部分设计为学生根据自己的就业方向或兴趣爱好选择;基础部分、通用部分以校内培养为主,模块选项部分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订单培养为主。教学设计保证100%的学生可能获得毕业证书和多个等级证书。等级证书包括:英语等级、计算机等级、AutoCAD、维修电工中级工、维修电工高级工、进网作业电工、电气值班员等。表4.1 职业主要岗位核心能力

39、分析表序号职业岗位岗位核心能力要求相关核心课程及实训实训条件1电气运行知识发电机、变压器、电动机原理及运行特点,励磁调节装置、调速器动作原理,开关控制回路原理,电压调整、功率调整方法,电气安全知识电机技术应用、发电厂电气部分规划与实施、电力系统分析;高压电气实训、维修电工技能实训校内电气工程实验室(模拟电厂)、校外实习基地、毕业顶岗实习单位能力掌握电力运行规程和各项安规,具有电气设备巡检、运行调节、开停机、两票三制等操作能力,沟通表达能力2电气检修知识发电机、变压器、电动机结构组成特点,高、低压配电装置结构特点原理,电力装置用电子电路原理,电气一、二次回路原理,电气安全知识电机技术应用、发电厂

40、电气部分规划与实施、电子电路的分析与应用;电机变压器绕制运行实习、维修电工技能实训、高压开关电器实习、电气二次安装调试应用技术实训、电气试验综合实训校内电气工程实验室(电气设备、继电保护分室)、电气试验实验室、维修电工排故室校外实习基地、毕业顶岗实习公司能力会编制大小修计划,做好大小修技术工作总结及生产计划的呈报工作;编制材料计划、备品计划,做好加工配件的测量和图纸绘制工作;具有一次电气设备检修、二次电气回路故障查线排除能力3安装调试知识电工与电子基础知识、发电机、变压器、电动机结构组成特点,高、低压配电装置结构特点原理,电工仪表、常用电工材料知识,防雷接地原理,电气安全知识电气安装的规划与实

41、施、电力系统保护技术及应用;金工实习、电机变压器绕制运行实习、高压开关电器实习、电气二次安装调试应用技术实训、电气试验综合实训电气一二次实训室、电机技术实训室、维修电工接线室、电气试验实验室校外实习基地(宁波送变电工程公司)、毕业顶岗实习公司能力认识常用电工材料,会识读电气工程一、二次安装接线图盒电气施工图,具有电工基本操作技能,具有电气一、二设备安装、接线、调试能力4电气设计知识电气一、二次接线原理,发电机保护、变压器保护、线路保护装置原理,励磁调节装置、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等的工作原理,电气安全知识发电厂电气部分规划与实施、电力系统保护技术及应用、电力系统自动装置使用;发电厂电气部分课业设

42、计、电子实训校内校企合作电气创新实训室、校外实习基地、毕业顶岗实习公司能力了解电气设计基本规范种类,会查阅各设计手册产品资料,具有AUTOCAD制图能力,具有中小型电厂、变配电所电气部分初步设计能力表4.2 专业主要学习领域(核心课程)设置一览表序号专业主要学习领域(专业核心课程)典型工作任务学习情境(项目引领)相关主要能力对应职业资格1电气安装的规划与实施TC1T1、T2安全用电、触电急救;万用表的组装与检修;照明线路安装;三相电路安装;低压配电箱的安装;低压电器的使用和保护装置的检测具有安全用电和触电急救、电路识图分析、电气线路安装 应用、电气设备检修调试等专业能力和电气安装的工程技术水平

43、和技术能力中级维修电工安装工试验员2电子电路的分析与应用TC2模拟电子电路分析应用T2、T4直流稳压电源制作与调试;单管放大电路的设计、制作与调试;集成运算放大电路制作与调试;功率放大电路设计、制作与调试;正弦振荡器设计、制作与调试;节能灯制作调试具有系统的电子技术理论知识、具备电子产品的装配能力、具备电子线路故障排查和处理能力中级维修电工数字电子电路分析应用T2、T4逻辑笔的制作与调试;数码显示器的制作与调试;智能抢答器的设计、制作与调试;电子钟的安装与调试;电子门铃设计、制作与调试;数字电压表的制作与调试3电机技术应用TC3T1、T4交流同步发电机的运行、维护;变压器绕制与运行调试;三相异

44、步电动机运行控制掌握电机、变压器、电动机相关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具有电机、变压器、电动机安装维护检修知识技能中级维修电工4发电厂电气部分TC4T1、T2、T4电气主接线系统的设计选择;高压开关柜的布置、安装;厂用电接线系统的设计选择;直流蓄电池的运行与维护;高压开关柜的二次安装接线、调试;中央音响信号屏的安装接线与调试掌握电气设备应用,电气一次接线设计选择,电气一、二次识图分析等理论和实践知识,具有电气一次设备安装检修,二次安装接线调试的工程水平和技术能力值班员试验员5电力系统分析TC5T3简单电力线路分析设计;电力系统有功、无功调整;简单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掌握电力系统概念、结构,简单电力网设

45、计计算、电力系统电压频率调节的原理和技术。进网作业电工6电力系统保护技术及应用TC6T2、T4发电机保护装置调试;变压器保护装置调试;线路保护装置调试掌握发电机、变压器、线路保护的理论知识,具有保护装置安装调试的工程技术能力进网作业电工7电力系统自动装置使用TC7T2、T4发电机同期并网操作;励磁调节装置使用;自动重合闸装置使用掌握同期装置、励磁调节装置、自动重合闸装置的技术原理,具备安装、调试、使用自动装置的工程水平和技术能力进网作业电工(3)在项目引领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学训做”一体及“工学结合”课程;学生就业意向企业特色课堂开发以订单培养为目标的工学结

46、合课程,建设课程教学资源,改革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在现有专业建设和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改革课程体系、整合补充课程内容、改革实施方式、提高课程教学效果和质量。1)整合电工基础、电路及磁路等理论性强的课程,重构成以项目引领的电气安装的规划与实施课程,为专业课教学服务,同时自编校内教材;重构电子技术、电机技术、发电厂电气部分、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电力系统自动化等课程成为以项目引领的电子电路的分析与应用、电机技术应用、发电厂电气部分规划与实施、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系统保护技术及应用、电力系统自动装置使用课程,同时编写改革教材。2)将电子电路的分析与应用、电机技术应用课程,同时使之成为以维修电

47、工中级工职业技能要求为导向的学、训、做一体课程;将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微型机原理及应用开发成以维修电工高级工职业技能要求为导向的学、训、做一体课程,具体实现以下要求:l 教学内容融入维修电工中级工、高级工职业技能鉴定的理论考试要求;l 实验室开发成教学室,教学地点由教室改为实验室;l 一边教学一边实践,或一段时间教学一段时间实践,取消原来单独的验证性实验,实验室开放;l 考核采用理论考试和操作考试相结合的形式;l 开发多媒体课件,采用现代教学手段。3)将发电厂电气部分规划与实施、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系统保护技术及应用、电力系统自动装置使用、高电压技术及应用开发成以进网作业高压电工职业技能要求

48、为导向的工学结合课程,具体实现以下要求:l 教学内容融入高压电工职业技能鉴定的理论考试要求;l 发电厂电气部分规划与实施、电力系统分析课程内容除结合校内实验实训条件进行现场学训做一体外,还要充分利用校外实训基地,结合现场教学,特别是与电力系统一次设备相关的内容,因为校内无法将电力系统及其昂贵的一次设备全部展示;l 电力系统保护技术及应用、电力系统自动装置使用课程内容结合实验实训进行,意向引入许昌继电器厂建立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让企业按进网作业高压电工中继电保护工技能要求,结合企业自身要求,进行实训项目的设置,任务指导书的编写,以及派员工进行实训指导;l 课程内与市场实际休戚相关的内容或相关的前

49、沿知识聘请校外教师讲授,每门课至少有1名兼职任课教师;l 教学方式:学工交替形式,即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校外企业顶岗工作与学习交替进行;l 与企业合作开发多媒体课件。4)把发电厂动力部分、电气设备安装检修、电力生产管理、电气设备营销管理、电气运行与控制等开发成以订单培养为目标的根据工作过程开发的课程,教学内容结合特定企业情况、符合企业岗前培训职工要求,和企业共同开发建设的工学结合课程,由学生根据就业意向自主选择其中1-2门,具体为:l 浙江滩坑水电站、温州百丈济水力发电厂等有意合作培养水电站运行检修工,针对在水电站有就业意向的学生;学生学习可以参考水电站电气值班员证书;l 下沙热电厂合作培养热

50、电厂运行检修工,针对在火电厂及垃圾电厂等有就业意向的学生;学生学习可以参考电气运行工证书;l 宁波送变电(意向引入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合作培养电气设备安装调试能力,针对在电力建设公司有就业意向的学生,学生学习可以参考电气实验员证书;l 与校企合作企业、众多高压电器设备厂、电力设备厂等电气设备厂家,联合学校经管系的市场营销专业,培养学生电气设备销售、服务、管理职业能力;l 与南望水电自动化公司等开发电气运行与控制课程,针对电力自动化、电力科技企业的需求。l 校企合作确定上课内容、共同编写特色教材;校外兼职教师参与上课;教学过程学工交替。5)将电气工程CAD制图课程开发成由校企合作企业(杭州恒洲科

51、技)承担教学、学生自主学习的课程。电气设计虽然不是学生主要的就业工作,但是可以让学生通过设计掌握设计原理、了解设计规程,更好地从事今后的安装施工、运行管理、检修维护等工作。l 学习内容分层次:第一阶段学习基本的AutoCAD基本技能;第二阶段以水电站、变电所一次、二次系统设计项目为载体,培养电气设计能力;第三阶段学习高端应用软件(面向优秀学生);l 学习过程分阶段,贯穿学生整个学习生涯;l 学习平台:校企合作建成校内电气CAD创新实训基地; l 以实际项目驱动实训,学生可以参与基地承担的设计项目;l 学生学习以后可以参考CAD证书。在专业培养方案中,选择若干门专业核心课程进行重点建设,形成国家

52、级(1门)省级(2门)、校级(2门)精品特色课程金字塔结构。表4.3为核心课程建设计划及目标一览表。表4.4为专业特色课程教材建设计划及目标一览表。 表4.3 核心课程建设计划及目标一览表序号待建设优质核心课程名称课程标准建设电子课件建设实施网络教学建设教材建设课程辅助教学资源库建设课程建设负责人费用(万元)备注1电气安装的规划与实施09.1210.710.1212.1210.12李惠英2项目引领2电子电路的分析与应用09.1210.710.1210.1210.12赵玉铃2项目引领,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学训交替3电机技术应用09.1210.710.1211.1210.12万军2项目引领,校内生产

53、性实训基地教学做一体4发电厂电气部分09.1210.710.1210.1211.12郑晓丹2工程实例引领,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教学做一体5电力系统分析09.1210.710.1211.1211.12罗云霞2项目引领,校内外学工交替6电力系统保护技术及应用09.1210.710.1211.1210.12王洪梅2项目引领,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教学做一体7电力系统自动装置使用09.1210.710.1212.1210.12沈胜标2项目引领,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教学做一体表4.4 特色课程教材建设计划及目标一览表序号待建设特色课程名称电子课件建设教材建设课程建设负责人备注1高电压及测试技术10.610.12

54、刘吉来项目导向,校企合作2发电厂风电场动力部分09.1210.12方勇耕新能源技术,校企合作3发电厂电气部分09.1210.12郑晓丹工程实例引导,校企合作4电气安装的规划与实施10.1212.12李惠英项目导向,校企合作5电力系统分析09.1210.12罗云霞校企合作6电子技术09.1210.12赵玉铃项目导向、任务驱动7电力系统保护技术与应用09.1210.12王洪梅项目导向,校企合作(4)开发以技能考证和职业活动为导向的实训项目,以及学生自主创新实践的实训项目。研究技能考证和职业活动内容,并据此设计典型的专业实训项目。1)专业认知实践,改革已有的单纯参观实习方式,研究基于网络环境和现代教育手段并结合参观实习的专业认知实践教学方法。2)模块化、标准化的电工实习、电子实习、电机实习、可编程控制器实习等实习项目和内容。根据维修电工技能考试要求,编写设计任务书、指导书、大纲,使实习和考证零距离接轨。3)模块化、标准化的电气运行、电气设备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