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实训总结报告_第1页
测量实训总结报告_第2页
测量实训总结报告_第3页
测量实训总结报告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ZHEJIANG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COLLEGE工程测量教学实习成果(说明书、报告、论文)系别 :建筑工程系专业 :建筑工程技术班级:建工 10-2姓名 :陈佳洁指导老师:陈苇小组:2学号:201027088前言一、 实训的目的教学实训是测量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除验证课堂理论外,也是巩固和深化课堂所学知识有机结合的重要环节,加深对工程测量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独立工作和实际操作能力,为今后解决实际工程中相关测量工作问题打下基础。二、实训的任务1、培养学生热爱专业、热爱集体和艰苦奋斗的精神,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以及爱护仪器、团结协作

2、的职业道德。2、掌握传统测绘仪器(水准仪)的使用方法。3、每组完成小区域控制测量。4、每组完成一条道路的纵横断面测量和土方量的计算。5、完成全站仪、水准仪放样方角点及高程点。三、实训的内容1 、每组完成小区域控制测量2 、每组完成一条道路的纵横断面测量和土方量的计算3 、完成全站仪、水准仪放样房角点及高程点四、测区包括教学区教学楼、道路、花台、车库、操场、实验楼等主要建筑物。实训过程第一部分 : 区域平面控制测量1、要求(1)由于测区范围很小,故采用独立直角坐标系,以闭合导线形式建立图根级的平面控制网。(2)用 5全站仪施测。(3)精度要求:方位角闭合差10n,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为 11400

3、0.2 、外业工作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包括:踏勘选点及埋设标志、角度测量、边长测量。1】选点、做标记a导线点应均匀分布, 导线边长应大致相等, 避免前后边长相差太大。b控制点应选在土质坚实、 便于保存标志和安置仪器、 视野开阔便于施测部的地方,相邻导线点间通视良好,便于测角量距。C图根控制点个数不少于6。d逆时针方向对闭合导线点进行编号。e控制点选定后,立即做好标志。2】测距导线边长用 5全站仪施测, 单程测 2 测回,照准一次读 2 次为一测回。同一测回 2 次读数之差应小于 20mm,测回间较差应小于 30mm。3】水平角观测水平角用全站仪观测两个测回。半测回角值差±40,各测回角

4、值较差(测回互测)±24。3、内业计算将校核过的外业观测数据填入导线坐标计算表中,进行导线坐标的计算。a角度闭合差容许值为± 40 n;b导线相对闭合差应 1/4000 ;c角度取至秒d边长、坐标标增量及坐标均记至厘米。测量数据见下表:闭合导线坐标计算表边长增量计算值 (m)调整后增量 (m)坐标 (m)点名观测角值方位角(m) xyx yxyff xf yf 容40 nf DK D第二部分:道路纵横断面测量(水准仪)和土方量的计算(一)纵断面测量1. 选择长约 100m至 200m的起伏路段,方向用花杆定线, 用皮尺丈量,每 20 米一里程桩,做标记,并标注桩号。在地形变

5、化处打加桩。加桩距离量至少至分米。2. 在路段起、中、终点附近分别选定水准点 BM1、A、B,假定水准点 BM1的高程,用四等水准测量的方法由BM1出发,经过 A、B 后回到 BM1的闭合水准路线,得到A、 B两点的高程。限差要求如下:四等水准的视距 100 米,视距差± 3 米,视距累积差± 10米, K+黑- 红± 3mm,红黑面高差之差±5mm。观测程序为后后前前,三丝均能咋水准尺上读数。水准路线的高差闭合允许值f± 20Lmm。3. 如图 7-1 ,在距 BM1和 A 大致等距的地方安置水准仪,先读取后视点 BM1上水准尺的读数并记入后

6、视栏; 依次在各里程桩处的地面上竖立水准尺并读数(可读至 cm),将读数记入中视栏;最后讲水准尺立于 A 上,记录 A 的俄读书,将读数记入前视栏。4. 在距转点 A 和转点 B 大致等远的地方安置水准仪,先读取后视点 A上水准仪的读数并记入后视栏; 依次在本站各里程桩处的地面上竖立水准尺并读取读数(一般可致 cm),将各读数记入中视栏;最后记录前视点 B,并将转点 2 的读数记入前视栏。5. 计算测出的水准点 BM1、B 间的高差,并与水准点间的已知高差进行符合,看是否满足精度要求:h 测=后视读数前视读数6. 计算各中桩的地面高程。视线高程后视点高程后视读数前视点高程视线高程前视读数中桩地

7、面高程视线高程中视读数数据如下表:纵断面测量记录表测点后视读数视线高前视读数 (m)高 程备注( m)(m)中间点转 点(m)检核:已知h理HBM2H BM1h 测后视读数前视读数 =f hh测h理f h容40 L(二)横断面测量横断面用水准仪与水准尺施测,与中线垂直的方向用目估确定,用水准尺倒下横放量距,左右方向各测6 米,施测时应注意选择地形变化点,若地形无明显变化,可每3 米测一点,水准尺读数一律至厘米,距离量至分米。如图 8-1 所示,安置水准仪后,以中线桩地面高程点为后视,以中线桩两侧横断面地形特征点为前视,标尺读数至厘米。 用皮尺分别量出各特征点到中线桩的水平距离,量至分米。横断面

8、测量记录表前视读数(高差)左边后视读数前视读数(高差)右边距离中心桩号(高程)距离第三部分:施工放样1. 在实训场地选定 A、B两点,令 A(100.00 ,100.00 ),AB对应的方位角为 90°。2. 设计建筑物轴线点 P1 和 P2 点,设计坐标为:P1(110.00,110.001),P2(130.00,130.00)。3. 在 A 点安置仪器,用 B 点定向,放样出两个房屋角点 P1 和 P2 点。把全站仪安置在 A 点,输入 A 点坐标;瞄准后视点 B,输入 B 点坐标或方位角进行定向;然后将待放样点 P 点的设计坐标输入全站仪,即可自动计算出测设数据:水平角及水平距

9、离 DAP。首先测设水平角度,转动全站仪的照焦部,使dHA变为0°0000,将照准部制动; 在视线方向上调整棱镜位置, 直至 dHD 变为零,此时距离为 DAP,这样就得到了地面点 P。心得与体会2011 年 9 月 8 日早上 8 点半由陈苇老师给我们做了工程测量实习动员大会,我们建筑工程专业的同学在陈老师的带领下在校园里进行为期一周的工程测量实训。我们班共有47 人,分 6 个小组。我们以寝室为单位分组。我们是2班2组。现在,为期一周的实训已经结束了, 通过这次实训, 让我深刻的明白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 由于是在夏季, 又加上这些天刚好赶上高温天气,烈日当头,但在实习过程中,

10、 同学们都表现出了较高的工作热情和协作精神。不畏酷暑,甚至废寝忘食。白天测数据,晚上加紧描点等。密切合作,互相互学。很认真地进行了测绘工作,并较好地完成了实习任务。通过测量实训,也有一些心得体会。首先测量学是一项精确的工作,在学习工程测量这一门课程的过程中, 使我在脑海中形成了一个基本的、理论的测量学轮廓, 而实习的目的, 就在于要将这些理论与实际工程联系起来。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地面点位的科学,从本质上讲,测量学主要完成的任务就是确定地面目标在三维空间的位置以及随时间的变化。 在信息社会里,测量学的作用日益重要,测量成果做为地球信息系统的基础,提供了最基本的空间位置信息。构建信息

11、高速公路、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及各种专题的和专业的地理信息系统,均迫切要求建立具有统一标准, 可共享的测量数据库和测量成果信息系统。 因此测量成为获取和更新基础地理信息最可靠, 最准确的手段。作为建筑工程系的学生, 我们要学习测量的各个方面。 测绘学基础就是这些专业知识的基础。通过这次实训,我学到了测量的实际能力, 更有面对困难的忍耐力;为了尽快尽质的完成任务,我们每一天都在加班的努力,尽管很累,很辛苦,可我们还是克服了种种困难, 同时我们也在实习中感觉到了充实,也学到了小组之间的团结、 默契,更锻炼了自己很多测绘的能力。首先,是熟悉了水准仪、全站仪的用途,熟练了水准仪、全站仪的各种使用方法, 掌

12、握了仪器的检验和校正方法。 其次,在对数据的检查和矫正的过程中, 明白了各种测量误差的来源, 其主要有三个方面:仪器误差(仪器本身所决定,属客观误差来源)、观测误差(由于人员的技术水平而造成,属于主观误差来源)、外界影响误差(受到如温度、大气折射等外界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因素又时时处于变动中而难以控制, 属于可变动误差来源) 。这样更好了解了如何避免测量结果错误,最大限度的减少测量误差的方法,即要作到:(1)在仪器选择上要选择精度较高的合适仪器。在仪器精度有限的前提下通过机械回转等方法消除误差。(2)提高自身的工程测量水平,掌握正确的方法,规范操作。降低误差水平。(3)通过各种处理数据的数学方法如:距离测量中的温度改正、尺长改正,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校正数值等来减少误差。除了熟悉了仪器的使用和明白了其原理掌握误差的来源和减少措施,还应掌握一套科学的测量方法, 在测量中要遵循一定的测量原则,如:“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由高级到低级”的工作原则,并做到“步步有检核”。这样做不但可以防止误差的积累,及时发现错误,更可以提高测量的效率及精确度。通过实训,真正学到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东西, 比如对测量仪器的操作、整平,对中更加熟练, 学会了数字化地形图的绘制和碎部的测量等课堂上无法学到且做到的东西,但在实训过程中,我做到了,虽说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