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物理1.4人耳听不到的声音_教学设计_第1页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1.4人耳听不到的声音_教学设计_第2页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1.4人耳听不到的声音_教学设计_第3页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1.4人耳听不到的声音_教学设计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4人耳听不到的声音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超声波的特点;2.知道超声波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3.了解次声波的特点及其危害。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刚刚接触物理学习,有强烈的兴趣和学习动机,但学生的积累层次不同,在学习过声音的相关知识后学习本节内容,在生活中对超声波和次声波有一定的了解,也形成了一定的前概念。三、教学重难点1.超声波的特点及其应用。2.次声波的来源及其危害。四、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用多媒体播放蓝猫淘气三千问中火山、地震暴发前夕,自然界的动物引颈倾听,然后立即四处逃散后的片断。猜一猜:1.火山、地震暴发之前,自然界中的动物有什么异常反应?2.它们是通过途径获得这种

2、信息?人类为什么不能?通过讨论、交流引入新课。(板书课题:人耳听不见的声音)1.探究“人耳听觉的频率范围”师:我们通过前面的学习,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现在请同学们将自己右手在空中快速来回摆动,我们能观察到手在振动,振动的物体一定发出声音,但你不能不能听到你手振动所产生的“声音”?为什么?学生讨论回答:过渡设问:在实际生活中,象这样的现象还有没有?。引导学生就生活中的生物去寻找师点评引导:人耳听觉的频率范围是有限的多媒体播放:蜜蜂、蝴蝶在花上飞舞。师:人能听见蜜蜂飞时翅膀振动发出的嗡嗡声,但能不能听见蝴蝶飞行时翅膀振动所发出的声音?学生讨论:各自发表看法。教师:点评回答情况。(屏幕显示下

3、列内容,学生自主阅读、学习)(1)人耳能听到的声波的频率范围:20Hz20000Hz;(2)频率高于20000Hz长声波叫做超声波;(3)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叫做次声波;(4)人和一些动物听觉的频率范围表。过渡:与耳听声音相比,超声波具有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等特点,因而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2.超声波在生活中的应用看一看:用多媒体播放声呐形成的声波、胎儿的B超图像,超声波速度测定器。动脑思考:(1)教材中五幅超声波的应用分别利用了超声波的什么特点?生:共同讨论分析,说出自己的看法。师:总评总结。(2)实际生活中超声波的作用还有哪些?学生:根据自己课前查找的相关资料,发表

4、看法。教师:点评回答情况。3.次声波播放犬笛片段:驯犬员一吹犬笛,狗在很远很远的地方就可以“听”到,并立刻奔向驯犬员所在的地方设问:影片中的犬笛发出的是一种什么声波?为什么能穿越高山、森林,传得很远很远?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声音潜伏在我们身边?人耳能不能听见?学生分组讨论:引出结论:(1)铁笛发出的是次声波,频率在20HZ以下,它能很容易绕过障碍物,传得很远很远,而且无孔不入。(2)火山爆发、地震、核爆炸都产生相伴随的次声波。乘坐火车、汽车、轮船和飞机时感觉疲倦,这也是因为它们摆动产生了次声波的缘故,所以次声波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过渡:对自然现象产生的次声波进行分析研究,可以更深入地认识这些现象

5、的特征和规律。利用这些规律,用于对地震、台风、火山爆发等的监测和预报。例如:根据大气核爆炸产生的强大的次声波,我们可以侦察到哪个国家在什么地点,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进行了多大能量的核爆炸。有关这方面的知识和应用,请同学们课后查找相关的资料,并写出相应的调查总结报告。活动。教学反思:通过一节课的教学后发现,学生对于物理学习的兴趣很高,爱动手做实验,探究问题。存在的问题是合作交流不深入,对于教师提出的问题,小组交流讨论后,语言表述总结不到位;同时动手实验研究点较单一,不能用同样的器材做出不一样的效果,以后教学时自己应在实验创新方面下工夫;同时教师自己在学生的实验设计与创新性上引导的少,导致学生利用

6、身边物体发生不能多样化,课堂的气氛应更热闹些。当堂测试1.人耳能听到的声音叫可听声,通常可听声的频率范围在 Hz至 Hz之间。2.频率高于可听声的声波叫          ,频率低于可听声的声波叫          。3.蝴蝶飞行时,翅膀每秒钟振动五六次,人之所以听不到蝴蝶飞行的声音是因为(      )A.声音的频率太低B.声音的响度太小C.蝴蝶飞行不发声D.翅膀振

7、幅太小了4.超声波是人耳听不见的声音,但它有着广泛的应用.在下列设备中,不是利用超声波工作的是(    ) A.B超成像   B.声纳测距    C.听诊器  D.超声波清洗器5.生活在海边的渔民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风和日丽,平静的海面上出现一把把小小的“降落伞”水母。它们在近海处悠闲自得地升降、漂游,忽然水母像接受到什么命令似的,纷纷离开海岸,游向大海。不一会儿,狂风呼啸,波涛汹涌,风暴来临了。就画线部分,以下解释合理的是( )A.水母接收到了次声波B.水母接收到了超声波C.水母感受到了空气温度的突然变

8、化D.水母感受到了海水温度的变化6.300年前,意大利科学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在房间里挂了许多铃铛,然后让蝙蝠在房间中自由飞翔。第一次未对蝙蝠有任何限制,铃铛未响;第二次蒙住蝙蝠的眼睛,铃铛也未响;第三次塞住蝙蝠的耳朵,房间中的铃铛响了。下列不是该实验所研究的问题是(      )A.蝙蝠飞行靠什么躲避障碍物的B.眼睛对蝙蝠飞行是否起作用C.耳朵对蝙蝠飞行是否起作用D.铃铛是怎样发声的7.关于地震有些动物比人提前感觉到,是因为地震时伴有        声波产生;医生用的“B超”是利用         声波获得信息8.噪声已经成为严重污染源,极大地阻碍了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防噪已成为日常课题.“轻手轻脚过楼道”是在       减弱噪声,而用空心砖砌墙则是在      减弱噪声.9.如图是楼梯中的一部分,从A到B是长短不同的铁护栏.一个同学用一根小木棒迅速从B到A逐一敲过铁护栏栏 杆,此过程中,一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