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时4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见自学听讲P151学科素养课程标准学习指导1.生命观念: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原因。2.科学思维: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3.科学探究: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影响。4.社会责任:保护生物多样性。1.说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2.概述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3.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4.探讨生物进化观点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在复习中要掌握和理解相关名词概念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通过比较,理解自然选择学说、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及二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结合遗传规律计算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强化综合运用能力的训练。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拉马克的进化学说达尔文的自
2、然选择学说内容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是生物不断进化的主要原因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和适者生存意义 否定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奠定了科学生物进化论的基础使生物学第一次摆脱了神学的束缚,走上了科学的轨道科学地解释了生物的多样性和生物进化的原因评价/局限性拉马克是第一个提出比较完整的进化学说的科学家,是生物进化论的创始人对遗传和变异的本质不能做出科学的解释对生物进化的解释局限于个体水平强调物种形成都是渐变的结果,不能很好地解释物种大爆发等现象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1)种群: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2)基因库: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3
3、)基因频率: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的比率。 实例:若一个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为60%,则该种群中AA、Aa、aa的频率分别为多少?AA=A2=(60%)2=36%;Aa=2Aa=260%40%=48%;aa=a2=(40%)2=16%。(4)生物进化的实质: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2.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1)基因突变产生新的等位基因,这就可能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2)可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它包括突变和基因重组,其中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3.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1)原因:不断淘汰不利变异的基因,积累有利变异的基因。(2)结果:种群的
4、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4.隔离导致物种形成(1)隔离类型:常见的有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2)隔离实质:基因不能自由交流。(3)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4)新物种形成的标志:形成生殖隔离。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1.共同进化(1)概念:不同物种之间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2)原因: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选择和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2.生物多样性(1)内容: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2)研究生物进化历程的主要依据:化石。(3)形成原因:生物共同进化的结果。3.生物进化的历程从原核生物到真核单细胞生物,再到真核多细胞
5、生物;从异养生物到自养生物;从厌氧生物到需氧生物;从无性生殖到有性生殖;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1.“突变”不等同于“基因突变”“突变”不是基因突变的简称,而是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2.环境选择变异农田喷施农药杀灭害虫,在喷施农药之前,害虫中就存在抗农药的突变个体,喷施农药仅杀灭了不抗药的个体,抗药的个体存活下来,农药不能使害虫产生抗药性变异,只是对抗药性个体进行了选择。3.物种形成与生物进化易错点(1)物种的形成不一定都需要经过地理隔离,如多倍体的产生不经过地理隔离,直接达到生殖隔离。(2)生物进化不一定导致物种的形成: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不一定会突破物种的界
6、限,即生物进化不一定导致新物种的形成;新物种一旦形成,则说明生物肯定进化了。 4.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计算易错点(1)只要群体不发生变化,不论自由交配或自交,基因频率都不发生改变;自由交配的基因型频率不变,但自交基因型频率会发生变化。(2)根据公式计算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或X染色体上时,种群的全部等位基因数目不同。方法如下:基因位置法计算基因频率:若某基因在常染色体上:基因频率=种群内某基因总数种群个体数2100%若某基因只出现在X染色体上:基因频率=种群内某基因总数女性个体数2+男性个体数100%见自学听讲P152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1.比较分析自然选择学
7、说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基本观点遗传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内因过度繁殖为自然选择提供更多的选择材料,加剧了生存斗争变异一般是不定向的,定向的自然选择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生存斗争是自然选择的过程,是生物进化的动力适者生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自然选择过程是一个长期、缓慢、连续的过程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了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不同点没有阐明遗传变异的本质以及自然选择的作用机理,着重研究生物个体进
8、化从分子水平上阐明了自然选择对遗传变异的作用机理,强调群体进化,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共同点都能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和生物的多样性、适应性;都认为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2.物种的形成(1)物种形成的三种典型模式a.渐变式:如加拉帕戈斯群岛上13种地雀的形成。b.骤变式:主要是通过异源多倍体的染色体变异方式形成新物种,一出现便可以很快形成生殖隔离(基因频率改变)。此种方式多见于植物。c.人工创造新物种:通过植物体细胞杂交(如番茄-马铃薯)、多倍体远缘杂交(如甘蓝-萝卜)、多倍体育种(如八倍体小黑麦)等方式也可以创造新物种。(2)物种形成的三个环节(渐变式)3.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1)
9、隔离的实质: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包括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其实质是阻止生物之间的基因交流。地理隔离是物种形成的量变阶段,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质变时期。(2)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物种的形成必须经过生殖隔离,但不一定要经过地理隔离;仅有地理隔离不能产生新的物种,如东北虎和华南虎。生殖隔离才是物种形成的关键,是物种形成的最后阶段,是物种间的真正界限。生殖隔离有三种情况:不能杂交;杂交不活;活而不育,如杂种败育,杂种不育。4.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1)共同进化类型共同进化类型包含类型举例不同物种之间互利共生豆科植物与根瘤菌捕食猎豹和斑马寄生黏液病毒和兔子竞争作物与杂草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生物适应并影
10、响环境、环境影响生物原始地球上(无氧)厌氧生物光能自养型生物出现空气中有了氧气需氧生物(2)生物多样性各层次间的关系物种形成与生物进化的区别与联系:项目物种形成生物进化标志生殖隔离出现种群基因频率改变变化后的生物与原生物的关系出现新物种,质变不形成新物种,量变联系只有不同种群的基因库产生了明显差异,出现生殖隔离才形成新物种;进化不一定产生新物种,新物种的产生一定存在进化例1下图中的A、B、C表示在自然条件有差异的3个地区,地区间的黑粗线表示存在一定的地理隔离。A地区某些个体由于某种机会开始分布到B、C地区,并逐渐形成两个新物种,中的甲、乙、丙分别表示3个种群。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上述
11、过程说明地理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B.甲、乙两个种群的基因库存在较大的差异,不能进行基因交流C.乙、丙两个种群存在地理隔离,但两个种群的基因频率相同D.甲、丙种群存在生殖隔离,两个种群基因库组成完全不同解析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A项错误;据题干信息可推知:甲、乙、丙属于三个不同的物种,它们之间已形成生殖隔离,而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是基因库存在较大的差异,从而不能进行基因交流,B项正确;乙、丙两个种群之间存在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基因库存在较大的差异,两个种群的基因频率不相同,C项错误;甲、丙两个种群之间虽然存在生殖隔离,但它们都由共同的原始祖先进化而来,故它们的基因库组成中有些基因种类相
12、同,有些基因种类不同,基因库组成并非完全不同,D项错误。答案B例2为控制野兔种群数量,澳洲引入一种主要由蚊子传播的兔病毒。引入初期强毒性病毒比例最高,兔被强毒性病毒感染后很快死亡,致使兔种群数量大幅度下降。兔被中毒性病毒感染后可存活一段时间。几年后中毒性病毒比例最高,兔种群数量维持在低水平。由此无法推断出()。A.病毒感染对兔种群的抗性具有选择作用B.毒性过强不利于维持病毒与兔的寄生关系C.中毒性病毒比例升高是因为兔抗病毒能力下降D.蚊子在兔和病毒之间的共同进化过程中发挥了作用解析在生存斗争中,病毒与兔之间相互选择,感染病毒后,抗性较强的兔被保留下来,抗性较差的兔死亡,A项可推断出;病毒必须寄
13、生在寄主细胞内,兔感染强毒性病毒后会很快死亡,强毒性病毒失去寄主,寄生关系难以维持,B项可推断出;兔被中毒性病毒感染后可存活一段时间,使中毒性病毒的存活时间长,繁殖代数多,导致中毒性病毒比例升高,C项不可推断出;蚊子能传播兔病毒,在兔和病毒之间的共同进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D项可推断出。答案C种群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的计算1.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的比较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定义 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的比率群体中具有某一基因型的个体所占的比例外延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基因型频率改变,基因频率不一定改变计算公式某基因的频率=(该基因的数目/该基因与其等位基因的总数)10
14、0%某基因型的频率=(该基因型的个体数/总个体数)100%影响因素突变、基因重组、自然选择、迁入和迁出、出生和死亡等突变、基因重组、自交、杂交、自然选择、迁移等2.已知基因型个体数,求基因频率:某基因频率=纯合子个数2+杂合子个数总个数2100%3.已知基因型频率,求基因频率(1)常染色体遗传中基因频率的计算:一个等位基因的频率=该等位基因纯合子的频率+1/2杂合子的频率。(2)伴X染色体遗传中基因频率的计算:XA的基因频率=2(XAXA)+(XAXa )+(XAY)/(2雌性个体数+雄性个体数)。Xa的基因频率=2(XaXa)+(XAXa )+(XaY)/(2雌性个体数+雄性个体数)。4.特
15、殊条件下,求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1)自由交配:一个个体数量极大、个体间可随机交配的理想种群中,在没有突变产生、没有迁移或基因交流、没有自然选择的条件下,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在各代间保持不变。(2)自交:种群中的个体自交时,纯合子数量增多,杂合子数量减少,基因型频率发生改变,自交过程中基因频率不变。在一个有性生殖的自然种群中,当等位基因只有两个(A和a)时,设p代表A的基因频率,q代表a的基因频率,则种群中个体产生基因型为A、a的雄配子的比例为Aa=pq,产生基因型为A、a的雌配子的比例为Aa=pq,随机交配产生的子代:(Aa)(Aa)=(pq)(pq),即AA2Aaaa=p22pqq2,AA
16、的基因型频率为p2,Aa的基因型频率为2pq,aa的基因型频率为q2。例3在人类的MN血型系统中,基因型为LMLM的个体表现为M血型,基因型为LNLN的个体表现为N血型,基因型为LMLN的个体表现为MN血型。若在一个遗传平衡的群体中,血型为MN型的人数是N型的3倍,则LN基因频率是()。A.0.4B.0.8C.0.75D.0.33解析假设LN基因频率是q,则LM基因频率是1-q,根据遗传平衡公式可知,基因型为LMLN的基因型频率=2q(1-q),基因型为LNLN的基因型频率=qq,血型为MN的人数是N型的3倍,则2q(1-q)=3 qq,则5q=2,故q=0.4,因此LN基因频率是0.4, A
17、项正确,B、C、D三项错误。答案A例4调查与外界隔绝的某岛屿上的居民的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甲和乙分别在男性和女性群体中的发病率,得到如图所示的数据。据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病的遗传方式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B.乙病的遗传方式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C.该群体中控制乙病基因的基因频率为10%D.男性个体中同时患两种遗传病的概率为2%解析由图可知,甲病的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由此得出甲病的遗传方式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A项正确;乙病的男性患者少于女性患者,由此得出乙病的遗传方式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B项正确;乙病的男性患者占10%,且乙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设控制该病的基因用XB表示),故XB
18、Y占10%,XB的基因频率为10%,C项正确;甲病和乙病的致病基因都在X染色体上,则控制这两种遗传病的基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D项不正确。答案D1.抗病毒等抗性基因在使用杀菌剂、抗病毒药物之前就已经产生,杀菌剂、抗病毒药物的使用起到的是选择作用。2.红绿色盲等X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在男性和女性中相等。3.在杂交育种等过程中,人工选择的实质与生物进化过程中自然选择的实质相同。1.(2018年海南高考)为判断生活在不同地区的两个种群的鸟是否属于同一物种,下列做法合理的是()。A.了解这两个种群所在地区之间的距离后做出判断B.观察这两个种群个体之间是否存在生殖隔离现象C.将两个种群置于相同环
19、境条件下,比较其死亡率D.将两个种群置于相同环境条件下,比较其出生率解析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若两个种群之间形成了生殖隔离,即两者不能交配,或交配的后代不育,则两个种群属于不同物种,A、C、D项不合理,B项合理。答案B2.(2016年江苏高考)下图是某昆虫基因pen突变产生抗药性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杀虫剂与靶位点结合形成抗药靶位点B.基因pen的自然突变是定向的C.基因pen的突变为昆虫进化提供了原材料D.野生型昆虫和pen基因突变型昆虫之间存在生殖隔离解析杀虫剂不能与抗药靶位点结合,抗药靶位点是pen基因突变后形成的;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为昆
20、虫进化提供原材料;野生型昆虫和pen基因突变型昆虫属于同一物种,二者不存在生殖隔离。答案C3.(2013年天津高考)家蝇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产生抗性,原因是神经细胞膜上某通道蛋白中的一个亮氨酸替换为苯丙氨酸。下表是对某市不同地区家蝇种群的敏感性和抗性基因型频率调查分析的结果。家蝇种群来源敏感性纯合子(%)抗性杂合子(%)抗性纯合子(%)甲地区78202乙地区64324丙地区8415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上述通道蛋白中氨基酸的改变是基因碱基对缺失的结果B.甲地区家蝇种群中抗性基因频率为22%C.比较三地区抗性基因频率可知乙地区抗性基因突变率最高D.丙地区敏感性基因频率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解析
21、本题考查基因突变、生物进化等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分析图表获取信息、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根据题干信息,该基因突变导致氨基酸发生了替换,但氨基酸数目没有发生改变,因此该基因突变是碱基对替换的结果,A项错误;甲地区抗性基因的基因频率=2%+(1/2)20%=12%,B项错误;比较三个地区抗性基因的基因频率可知乙地区抗性基因频率最高,但不能得出该地区抗性基因突变率最高,C项错误;丙地区敏感性基因频率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项正确。答案D见高效训练P591.(2018年银川模拟)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A.捕食关系会降低物种的多样性B.盲鱼眼睛的退化是长期黑暗诱导基因突变的结果C.一个
22、种群的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会影响另一个种群的基因频率D.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主要作用是使种群间停止基因交流解析捕食者的捕食降低了被捕食者的种间竞争,从而使更多的被捕食者可以生存,客观上起到了促进种群发展的作用,被捕食者的多样性得以维持,不会降低物种的多样性,A项错误;盲鱼眼睛的退化是黑暗环境定向选择的结果,是自然选择决定的,B项错误;一个种群和另一个种群生活的地域不同,自然环境不一样,它们之间存在着地理隔离,因此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不会影响对方的基因频率,C项错误;隔离是指不同种群间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基因不能自由交流的现象,可见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主要作用是使种群间停止基因交流,D项正确。答案D2.
23、(2018年临沂模拟)甲海岛上的某种鸟部分迁徙到相互隔绝的乙、丙两海岛上,下图表示刚迁入时和多年后决定羽毛颜色相关基因的调查结果(B黑色、B1黄色、b灰色)。下列推测正确的是()。A.三个海岛上的这种鸟因长期地理隔离从而产生生殖隔离B.鸟类迁入新岛屿后与天敌和无机环境共同进化C.甲、丙两个岛屿的环境相同决定羽毛颜色朝着相同方向进化D.乙岛上B1基因的出现是羽毛颜色基因发生定向突变的结果解析题中信息不足以判断三个海岛上的鸟之间产生了生殖隔离,A项错误;鸟类在迁入新岛屿后会与新岛屿上的天敌和无机环境相互适应,共同进化,B项正确;由图可知,迁徙若干年后,甲岛屿上B基因频率从34%上升至68%,丙岛屿
24、上B基因频率从79%下降至68%,可推断这两个岛屿上的环境不同,进化的方向也不同,C项错误;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乙岛屿的环境不可能促进羽毛颜色基因发生定向突变,而只是对其进行了定向选择,D项错误。答案B3.下列有关种群和物种的叙述,正确的是()。A.同一种群内的个体间可以相互交配产生后代,同一物种的个体间也能相互交配产生后代B.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物种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C.种群的基因频率总是在不断地变化发展,物种的基因频率往往保持不变D.物种基因库中的基因一般不如种群基因库中的基因丰富解析同一种群内的个体都是同一物种,可以相互交配产生后代,A项正确;物种是指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
25、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种群是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基本单位,B项错误;种群的基因频率不是一成不变的,物种的基因频率也是不断变化的,C项错误;物种基因库是同一物种的各个种群基因的总和,种群基因库是指该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前者比后者更丰富,D项错误。答案A4.(2018年皖南八校联考)考古学家发现,长尾巴恐龙是目前已知的体形最大的窃蛋龙,其前肢具有流苏状羽毛,头上有像母鸡一样的冠毛,拥有鸵鸟般细长的双腿,前肢有尖锐的爪子,与鸟类有密切渊源,科学家戏称其为“来自地狱的鸡”。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窃蛋龙的翅膀由于长期不用而逐渐退化,形成前肢B.窃蛋龙的基因库与鸟类
26、的基因库存在一定的相似性C.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不同种类的窃蛋龙应构成一个种群D.在窃蛋龙进化历程中,基因型频率逐渐发生改变是其进化的实质解析“翅膀由于长期不用而逐渐退化,形成前肢”是拉马克的用进废退学说,不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A项错误;“窃蛋龙与鸟类有密切渊源”且该恐龙前肢有羽毛,头上有冠毛,所以窃蛋龙与鸟类的基因库应存在一定的相似性,B项正确;不同种类的窃蛋龙不能构成一个种群,C项错误;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D项错误。答案B5.同种动物的三个种群,初始个体数依次为26、260和2600,并存在地理隔离。A、a是等位基因,下图分别表示以上三个种群A基因频率的变化,相
27、关叙述错误的是()。A.种群越小,基因的丧失对该基因频率的影响越大B.种群在125代时,aa个体约占总数的25%C.150代后,三个种群之间可能出现生殖隔离D.自然选择使A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解析由图可以直接看出,三个种群的A基因起始频率差别不大,但经过自然选择后,种群(26个个体)的A基因频率变化最大,种群(2600个个体)的A基因频率变化最小,说明种群越小,基因的丧失对该基因频率的影响越大,A项正确;种群在125代时,A的基因频率为75%,则a的基因频率为25%,aa个体的基因型频率为25%25%=6.25%,B项错误;长期地理隔离后,基因频率可能发生较大的差异而导致生殖隔离,C项正确;不
28、同的环境选择下,A的基因频率发生了较大的改变,故自然选择能使A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D项正确。答案B6.下列四组图是关于生物进化方面的证据。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图甲中四种地雀喙的差异是由不同食物的刺激所致的不同变异B.图乙中昆虫的两类翅形的形成是对环境的主动适应C.图丙是两种体色的桦尺蛾,它们的性状分化证实了物种形成的机制D.图丁中的捕食关系对捕食者和被捕食者都是有益的,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解析图甲中四种地雀喙的差异、图乙中昆虫的两类翅形的形成以及图丙中两种体色的桦尺蛾的性状分化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产生生殖隔离,而不是性状分化,A、B、C三项错误;捕食
29、者所吃掉的大多是被捕食者中年老、病弱或年幼的个体,客观上起到促进种群发展的作用,所以捕食关系对捕食者和被捕食者都是有益的,而且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这样就会避免出现一种或少数几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占绝对优势的局面,为其他物种的形成腾出空间,所以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D项正确。答案D7.将杂合豌豆植株(只考虑一对等位基因)分别种植在两个不同的区域。经过连续自交n代后,每一代杂合子出现的概率均为1/2n。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分析,两个豌豆种群在这些年中()。A.没有发生基因型频率的改变B.没有发生生物进化C.产生了生殖隔离D.体现了自然选择解析在杂合子连续自交过程中,纯合子逐渐
30、增多,杂合子逐渐减少,基因型频率每一代都不一样,A项错误;由于题目中没有涉及环境的选择作用和两个区域植株的杂交情况,所以B项正确,C、D两项错误。答案B8.人类高胆固醇血症由一对等位基因H和h控制,其中HH个体为正常人,Hh个体血液中胆固醇含量偏高,为正常人的2倍;hh个体血液中胆固醇含量高,为正常人的5倍,一般幼年时就死亡。在人群中,每500人中有一个Hh个体。一对夫妇曾生育过一个血液中胆固醇含量高的孩子,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该夫妇再生一个孩子,其可能的表现型有2种B.该夫妇再生一个血液正常孩子的概率是1/4C.在现有人群中,Hh基因型频率为1/500D.预测在人群中,h基因频率将会
31、逐渐降低解析据题意“一对夫妇曾生育过一个血液中胆固醇含量高的孩子”,推测出该夫妇的基因型为Hh,他们再生一个孩子,其可能的表现型有3种。该夫妇再生一个血液正常孩子(HH)的概率是1/4。由于在人群中,每500人中有一个Hh个体,故Hh基因型频率为1/500。hh个体一般在幼年时死亡,因此在人群中,h基因频率将会逐渐降低。答案A9.栽培番茄含有来自野生番茄的Mi-1抗虫基因,该基因使番茄产生对根结线虫(侵染番茄的根部)、长管蚜和烟粉虱三种害虫的抗性。下列相关推论错误的是()。Mi-1抗虫基因的产生是野生番茄长期适应环境的结果长期种植含Mi-1基因的番茄,土壤中根结线虫的数量会越来越少能在含Mi-
32、1基因的番茄植株上生长的长管蚜和烟粉虱种群基因频率会发生变化三种害虫与番茄之间的寄生关系促进了它们的共同进化A.B.C.D.解析Mi-1抗虫基因的产生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野生番茄抗虫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故错误;长期种植含Mi-1抗虫基因的番茄,土壤中的根结线虫可能会产生对抗虫特性有抗性的种类,这种线虫可能会越来越多,错误;能在含Mi-1基因的番茄植株上生长的害虫,说明产生了针对抗虫蛋白的抗性基因突变,种群的基因频率一定发生了改变,正确;三种害虫与番茄之间的关系能促进它们共同进化,正确。答案A10.2013年3月,澳大利亚詹姆士库克大学的研究人员在麦维尔角地区发现一种独特的壁
33、虎(壁虎甲)。它有一条像叶片一样宽大的尾巴,修长的身形和四肢,还有一双巨大的眼睛,而这些特征利于该壁虎很好地适应丛林环境。请回答下列问题:(1)麦维尔角地区还有一种普通壁虎,若普通壁虎与壁虎甲能交配且也能产生后代,则普通壁虎与壁虎甲(填“一定”或“不一定”)属于同一物种,理由是。(2)与普通壁虎相比,壁虎甲的形态发生较大变化,按照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如何解释?。(3)壁虎甲的某一相对性状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和a控制,抽样调查得知,当年雌雄个体的比例为11,雌性个体中XAXA、XAXa、XaXa 三种基因型个体所占比例依次为60%、30%和10%,雄性个体中XAY、XaY两种基因型各占50%
34、。该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约为(用分数表示)。不含A基因的个体易被天敌捕食,致使该种群中这对等位基因频率的变化情况是,由此说明该壁虎种群在不断地发生进化。答案(1)不一定若后代可育,则普通壁虎与壁虎甲属于同一物种,否则,属于不同物种(2)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3)2/3A基因频率逐渐变大,a基因频率逐渐变小11.根据下列材料回答有关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问题:材料一:某种蛾易被蝙蝠捕食,千百万年之后,此种蛾中的一部分当感受到蝙蝠的超声波时,便会运用复杂的飞行模式,逃脱危险,其身体也发生了一些其他改变。当人工使变化后的蛾与祖先蛾交配后,产出的受精卵不具有生命力。材料二:蛙是一种幼体生活于水中,成体可生
35、活于水中或陆地的动物。由于剧烈的地质变化,使某种蛙生活的水体分开,蛙被隔离为两个种群。千百万年之后,这两个种群不能自然交配。(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材料一中的这种蛾已经发生了进化,原因是。(2)材料二中的这两个种群是否已经进化为两个不同的物种?,理由是。(3)在材料一中,蛾复杂飞行模式的形成是的结果。(4)在材料二中,若发生剧烈地质变化后,其中一个蛙种群生活的水体逐渐干涸,种群中个体数减少,导致该种群的变小。(5)下表为某基因在种群A和B中的基因型个体数。基因型A种群(个)B种群(个)XDXD2000XDXd50160XdXd100200XDY1800XdY17027
36、0D基因在A种群中的频率为。你认为造成B种群的基因型分布最可能的原因是。就D基因而言,A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填“大于”“等于”或“小于”)B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利用表中数据陈述判断依据:。解析(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当人工使变化后的蛾与祖先蛾交配后,产出的受精卵不具有生命力,说明两个蛾种群之间已经出现了生殖隔离,而生殖隔离是种群基因频率变化到一定程度的结果,生物进化的过程实质上就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过程。(2)材料二中的这两个种群在千百万年之后不能自然交配,说明已经出现了生殖隔离,即已经进化为两个不同的物种。(3)在材料一中,蛾复杂飞行模式的形成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4)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作这个种群的基因库。材料二中如果一个蛙种群生活的水体逐渐干涸,种群中个体数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教案
- 假牙套市场需求与消费特点分析
- 升降机操作装置产业运行及前景预测报告
- 寿司手工制作器产业深度调研及未来发展现状趋势
- 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上册期末语法复习
- 制造罐头食品行业经营分析报告
- 剃须后用面霜产业运行及前景预测报告
- 化妆用维生素A乳霜市场发展预测和趋势分析
- 健身踏板产业链招商引资的调研报告
- 食品配送企业卫生管理体系方案
- 餐饮服务和管理说课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市公开课获奖课件
- DB21T 3314-2020 生物炭直接还田技术规程
- 股骨颈骨折课件课件
- (中职)化工总控工应会技能基础模块1 化工生产准备-1-化工生产过程认知教学课件
- 小学主管后勤副校长岗位职责共3篇 学校后勤副校长岗位职责
- 钎探数据记录
- 施工电梯安装(拆卸)安全技术交底
- 北京应急指挥系统建设
-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秋天》精品课件【最新】
- 以“政府绩效与公众信任”为主题撰写一篇小论文6篇
- 捅马蜂窝-完整版获奖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