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站建设标准_第1页
换热站建设标准_第2页
换热站建设标准_第3页
换热站建设标准_第4页
换热站建设标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换热站工程建设标准 为保证换热站系统安全运行,保障供热质量,达到高效运行、节能降耗的目的,制定如下换热站建设标准。 一、环境要求 1、换热站内必须干净整洁,进、出通道畅通。换热站地面为混凝土地面,地面刷浅蓝色油漆,换热站内墙面刷内墙涂料。2、换热站的平面布置设置换热设备区、电气仪表区,并设置单独的值班室和控制室。 3、门、窗、墙、屋顶、设备基础按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采取隔声减振措施。4、换热站内有良好的采光、通风、防潮、防洪、防火消防设施。 5、换热站内设置连通的排水沟槽,保证管道和设备排水集中引出;站内排水不能直接排入市政排水网时,设集水坑和排水泵。6、换热站内设置足够的设备检修、拆卸空

2、间,换热器侧面离墙不小于 0.8m,周围留有宽度不小于 0.7米的通道。7、换热站内各种设备和阀门的布置便于操作和检修,站内各种水管道及设备的高处设有放气阀,低处设放水阀。8、换热站内架设的管道不得阻挡通道,不得跨越配电盘。 9、供热面积小于5万平米的换热站占地面积须200平米;供热面积 10万平米的换热站的占地面积须350平米;供热面积 20万平米的换热站占地面积须550平米。 二、安全要求 1、换热站应备有必要的消防设备和用具,如消防栓、水龙带、灭火器等。消防设备应放在易于取用的位置,并保证随时可用。2、换热站需经常检查和操作的设备不应设在高处,如必须设在高处,位置较高且超过 2米时,需经

3、常操作的设备处应设置移动扶梯、移动平台等设施; 3、换热站内设备间的门向外开,换热站长度大于 12米时设两个出口。4、换热器、水泵基础高于地面不小于 0.1m,水泵基础距墙不小于 0.7m,两台以上水泵不做联合基础,设备间距不小于 0.7m; 5、换热站的照明应保证足够的亮度。安装用于紧急情况处理和人员逃生的事故照明设施,还应备有一定数量的便携式照明工具。6、电缆在进入控制室、电缆夹层、控制柜、开关柜等处的电缆孔洞,必须用防火材料严密封闭,并在封堵处的电缆两端按规定刷防火涂料; 7、换热站及其附属设施不得存在渗水、漏水的现象。8、换热站所有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均应有良好的接地装置。使用中不准拆除

4、接地装置或对其进行任何工作。三、热机系统一般要求 1、换热站热机部分由换热器、管道阀门、安全阀、循环水泵、补水泵、除污器以及软化水补水装置组成。2、板式换热器主要零部件的材料应符合GB/T16049中的规定;密封材质:一、二次水侧为三元乙丙橡胶,框架材质: Q235-A,环氧煤沥青漆或环氧富锌漆防腐,压紧板采用整体材料,框架能力板片扩容数为 20%。 3、板式换热器换热面积应为需求的 130%,换热效率 90%以上,传热系数 K=3000-6000W/m2·。4、板式换热器的板片、压紧板、螺柱、法兰、接管、垫片等所用的材料及焊接材料,必须具备材料质量证明书。5、单台板式换热器的板片数

5、,不宜大于 150片;板换板片的材质要求不低于不锈钢 304L,板片厚度: 0.6mm。 6、板式换热器应有打压试验合格证明; 每台板式换热器必须有介质进、出口标记; 每台板式换热器应有铭牌,其内容包括名称、型号、设计压力及试验压力 (MPa)、设计温度 ()、换热器换热有效面积 (m2)、质量 (kg)、流程组合、产品制造日期制造厂名及出厂编号。 7、设备基础地脚螺栓齐全且连接紧固,水泵基础和连接水泵的管道采取软连接等隔震措施。8、管道与设备连接时,管道上宜设支吊架,以减少架在设备上的管道载荷,管道阀门符合国家有关制造标准。9、循环水泵、补水泵的台数不得少于两台,其中一台为备用;要求循环泵、

6、补水泵均采用变频调速控制。10、循环泵总流量为二级网循环水量的 105-110%;循环泵采用低噪音单级离心泵,设备噪音须低于 50分贝;水泵必须能够满足各种运行工况的需要。11、补水泵一般选两台,其中一台备用;补水泵的扬程为定压点压力加不低于 5mH2O(0.05Mpa);补水泵采用低噪音离心泵,设备噪音昼间须低于 50分贝; 水泵的流量、扬程、效率在正常运行点下不允许有负偏差。12、全自动软化水处理器控制方式采用流量型双阀双罐控制,双阀双罐,一用一备,交替供水; 交换罐材料为玻璃钢或不锈钢,其厚度应能满足强度及安全使用要求;盐罐材料其厚度应能满足强度及安全使用要求。 13、软化水箱的有效容积

7、可满足 1-1.5小时的正常补水量;软化水箱严密不漏水,并进行防腐处理。14、除污器应能除去2.0mm的微粒,滤网应使用不锈钢。手动反冲洗除污器应在供水状态下能连续反冲洗,不断排污。可在系统不停机的情况下随时反冲排污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过滤器必须安装旁通管路及关断阀门。 15、除污器外表面应涂铁红酚醛底漆二道,蓝色面漆一道;每个除污器应附有铭牌,标有:编号、产品系列号、制造年月、公称直径、公称压力、极限温度、受压部件的材料代号、生产厂家的名称或商标。16、进出换热器前的管道上均须设置压力表,进换热器前的管道上(一次网供水管和二次网回水管)均要加设除污器; 17、换热站根据小区形式分高低区供热,

8、一、二次网各区供、回水管道均加装温度、压力变送器,并在控制室内设置温度集中显示屏。18、管道和管道附件等应进行保温;保温后的外表面温度不得大于50; 保温外护层应为可拆卸式的结构;站内管道及附件保温应采用岩棉材质,外层包镀锌铁皮。19、站内管道保温必须完整,管道色环、介质流向、介质名称清晰明确,站内设备标识、铭牌清晰。20、管道系统DN150及以下管道采用无缝钢管或直缝钢管,DN200以上的采用双面埋弧螺旋钢管。21、管道焊接必须符合压力管道焊接标准,须进行焊口探伤及管道水压试验。22、换热站一次侧关断阀门应采用球阀或蝶阀,二次侧管段阀门应采用球阀或蝶阀;循环泵的出、入口均为蝶阀。球阀(蝶阀)

9、应为法兰连接,密封应为金属密封或弹性密封。23、每个阀门均应附有铭牌,标有:阀门编号、产品系列号、制造年月、公称直径、公称压力、极限温度、受压部件的材料代号、生产厂家的名称或商标。24、换热站热机设备须有明确、详细的设备台帐。 四、控制系统一般要求 1、换热站控制系统应由可编程控制器、变频器、监测仪表等组成,完成数据采集、就地显示、自动控制、故障报警等功能。 2、换热站内一次网加装流量计量装置,二次网及补水系统均加装流量计量装置。 3、补水系统通过变频定压的方式进行控制;换热站内应有停泵、换热器故障、站内漏水报警等报告措施。 4、所有控制系统内通信线缆均采用 0.5或 1.0屏蔽线缆,线缆要沿

10、专用桥架敷设。 5、变频器箱体应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和严密的结构,并具备通风装置。箱内弱电及强电系统应独立设置。 6、换热站自控系统应包含以下参数:一次网供、回水温度、 二次网供、回水温度、 一次网供、回水压力、二次网供、回水压力 一次网除污器后压力二次网除污器后压力室外温度 一次网瞬时流量;二次网瞬时流量;水箱水位;补水流量; 循环泵变频器频率;补水泵变频器频率;循环泵运行电流;循环泵运行状态;补水泵运行状态。 五、计量仪表一般要求 1、换热站要具有压力表和温度表等就地仪表,就地仪表安装应符合本规范要求。2、仪表需安装在便于观察处。 3、在设备或管道上安装取源部件的开孔和焊接工作,必须在设备或

11、管道的防腐、衬里和压力试验前进行;取源部件安装完毕后,应随同设备和管道进行压力试验。4、流量取源部件在管道上安装时应符合下列规定:流量取源部件上、下游直管段的最小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并符合产品技术文件的有关要求;在规定的直管段最小长度范围内,不得设置其他取源部件或检测元件。5、站内应加装就地显示补水流量计。六、电气系统一般要求 1、换热站可采用双路互备电源或单路电源,电源最大允许电流为站内设备运行电流的 1.2倍。2、站内电源应设专用接地网,且接地电阻不得大于 4。 3、配电室门、窗应关闭密合,且必须为由内向外打开。 4、配电室内应配备数量适当、合格可用的消防器材,放置位置有明显标记。5、380V(或 220V)电气电缆必须与仪表、通讯等要求避免电磁干扰的弱电线缆隔离敷设。6、电气线路宜采用金属穿管或架空的专用电缆桥架敷设,接线处不得裸露电线(电缆),不得采用明线敷设。 7、电动机电缆出口部分套装蛇皮管,两端必须分别插入电缆穿管和电动机接线盒内。8、电动机、控制器、接触器、制动器等电气设备经检查和调试完毕,校验合格;安全保护装置经模拟试验和调整完毕,检验合格。声光信号装置显示正确、清晰可靠。 9、电动机、控制柜、配电箱、电缆穿管、电缆桥架等所有电气设备外壳均应与接地网牢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