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园林植物种植设计发展趋势研究_第1页
现代园林植物种植设计发展趋势研究_第2页
现代园林植物种植设计发展趋势研究_第3页
现代园林植物种植设计发展趋势研究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现代园林植物种植设计发展趋势研究王凤珍(武汉理工大学 艺术与设计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摘要:植物作为园林景观环境中唯一具有生命力的自然要素,承担着美学、生态、经济等更多样、更重要的功能。科学合理的园林植物种植设计不仅要满足人们对园林景观空间环境的艺术性要求,更要体现植物种植设计的科学 性。在深入剖析古典园林、现阶段园林植物种植设计特点及其局限性的基础上,从绿量指标、生态园林、地域特 色、场所精神、空间拓展等角度,论述了现代园林植物种植设计的发展趋势,以促进其可持续发展,满足人们对现 代园林植物景观科学性与艺术性的时代需求。关键词:现代园林;植物种植设计;发展趋势文献引用:王凤珍. 现

2、代园林植物种植设计发展趋势研究J. 生态经济,2011(7):171173,184.中图分类号:S731文献标识码:AResearch on Tendency to the Modern Landscape Plants DesignWANG Fengzhen(School of Art and Design,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han Hubei 430070, China)Abstract: As unique and living natural element in landscape environment, landscape pl

3、ant takes more diverse and moreimportant function, such as aesthetic, ecological, and economic function.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landscape plant design not only meets the aesthetic demand of people, but also reflects the scientific need.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limitations of landscape plan

4、t design of classical landscape and current landscape, the paper expounds the tendency of the modern landscape plant design from green volume indicators, ecological landscape, geographical features, place spirit, space development, and to meet the demand of people that modern landscape plant design

5、has the scientific and aesthetic features.Key words: modern landscape architecture; landscape plant design; tendency园林景观环境由园林建筑、山石、植物及水体等要素组成,植物作为其中唯一一种具有生命力的要素,其自身 的生长变化及寓意能赋予空间景观环境美学、生态、经济 等价值,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目前我国关于园林植 物种植设计的研究,滞后于其空前繁荣的建设现状,且已 有的研究多侧重于植物种植设计的艺术表现形式上,如植 物的季相特征、造型等,鲜有从植物的生长规律、生态效 益等角度进

6、行研究 1。当前植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处于尴 尬地位 :装饰、点缀,附属于园林建筑、山水等。因此, 必须正确认识植物在园林景观环境中的地位与作用,以科 学发展观为指导,自觉遵循植物生物学、生态学原理,积 极促进植物种植设计可持续发展,真正实现“园林生态化、 景观大地化”的构想。了漫长的历史变革。中西方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由于地理条件、文化习俗以及审美情趣的不同而风格迥异,各具特色。 西方古典园林由于受圣经、毕达哥拉斯学派、笛卡儿唯理论等宗教、文化的影响,植物种植设计更注重理性 和实用,以人的意志为主宰,将植物的造型作为一种财富 和声望的象征,在形式上表现出行列整齐、修剪成型的以 规则式为主的风格 2

7、。到了 20 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人们 对植物景观重要性的逐渐认识,特别是生态问题成了社会 关注的焦点后,植物种植开始更多的应用于保护和改善环 境,植物种植设计更加注重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正如英国 风景园林学家科鲁斯顿(Brian Clouston)所说 :“园林设计归 根结底是植物材料的设计,其目的就是改善人类的生态环 境,其他的内容只能在一个有植物的环境中发挥作用”。我国古典园林作为东方古典园林的代表,深受儒学思 想影响,形成了“崇尚自然”、“师法自然”的造园思想,植 物种植注重其本身所特有的色、香、姿和古、奇、雅等自 然美。随着文人园林的兴起,植物种植更加注重按照其文化1植物种植设计特点及

8、现状1.1植物种植设计特点植物种植设计作为园林规划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基金项目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2010-1b-087)作者简介 :王凤珍,女,博士,讲师,主要从事景观规划设计、园林植物应用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171ECOLOGICAlLENVIRONMENT意蕴进行种植,呈现出自然式、象征性等特点。随着社会的发展,植物种植设计先后经历了“绿化”、“植物配置”、“种 植设计”、植物造景等发展历程。此后,80 年代后期提出了 生态园林的概念,到 20 世纪 90 年代末,北京市开始了园林 绿化生态效益的研究,从绿量的角度分析了植物景观的生态 效益,且对植物在不同环境

9、下的种植结构进行了定量研究, 极大地推动了植物种植设计在科学性方面的发展。1.2 植物种植设计现状随着社会经济大发展浪潮带来的人类生存环境不断恶 化等负面效应的凸出,人们的生态意识增强,植物景观在 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建设宜居城市等方面的功效日益突显, 其重要性被提上议事日程。然而受急功近利、形式上的感 官享受等“城市形象”、“政绩工程”等影响,植物种植设计 背离了科学的发展规律,在繁华的城市现代园林建设背后 出现了不科学、不理性的现象,甚至盲目的“跟风”、“模仿”, 使得植物景观的民族性、地域性、独创性缺失,人为割裂 了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如在一些城市园林建设项目上 继续单纯地延续着追求形式

10、美,不讲科学性的“大树热”、“草 坪热”,大兴“形象树”、“功利树”,或选植名贵树种,或求 大求洋,只顾形式上的视觉冲击,片面追求植物种植“立竿 见影”的景观效果,植物附属于城市园林建设而成为“装饰 品”,随挖随种或南北随行,“千园一面”。对植物种植设计 的科学认识,还只停留在概念上的重视,而植物景观所固 有的科学属性,为追随时尚或理想化的景观形式,盲目放 大了植物的观赏功能,忽视了植物本身的环境适应性、种 类多样性。吸收有毒有害气体等多种生态功能,且主要是通过叶片进行生理活动的,因此园林绿地中物质及能量流动大小主要 取决于植物叶片面积的大小,从而决定其产生生态效益的 总量大小。因此以叶面积为

11、主要标志的绿量,是决定园林 绿化生态效益大小最具实质性的因素 3。将绿量作为衡量 园林绿化建设水平的指标,重视绿化结构,改善现有绿地 种植结构不合理的现状,提高绿化建设的质量和水平,可 进一步提高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科学性。改善人们生活环境,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是园林植物种 植目的之一。一直以来,我国沿用绿地率、绿化覆盖率、 人均绿地面积、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等平面指标对园林绿地 建设水平进行定量评估,2008 年 2 月国土资源部提出要进 一步增加绿地率的比率,即绿化用地占总规划用地的百分 比。然而,绿地中不同植物种类、不同种植结构,其生态 效益差异很大 :相同绿地面积的群落绿化绿地与纯草坪绿 地的生

12、态效益相差几十倍 ;即使同一树种,由于受不同树龄, 不同生长环境等自身及外界因素影响,其生态效益也很不 同。仅仅依赖原有的平面绿化水平衡量指标,不能量化其 实际生态效益,绿量作为立体评价指标则能较好地反映不 同种类植物、不同种植结构绿地、同一植物不同生长时期、 不同生长环境的实际生态效益。因此,确立绿量指标,结 合生物科学、生态科学以及环境科学等原理和方法,优化 植物种植结构,促进植物生态效益的发挥。如陈自新等人 研究得出北京市城市园林绿地建设中,植物群落绿化中乔 木、灌木、草坪、绿地面积的最佳配植比例为:为 1:6:9:20, 即 20 平方米绿地面积上种植 1 棵乔木、6 棵灌木、9 平方

13、 米草坪 4。深圳市也对常用城市园林绿化植物的绿量及植 物群落种植结构进行了量值评估研究。上海市制定的上海 市居住区绿化建设导则规定绿地面积增大,绿化植物种类 就需增多,并对乔木、灌木比例,常绿及落叶树种比例都 进行了规范,这些都是切实从植物种植结构上,从绿量角 度增强园林建设中植物种植设计的科学性。2.1.2 合理配置,促进生态园林实现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人们的环保意识、生态意识 也得到了显著提高,且依据我国的自然地理条件、气候等基 本国情,植物种植设计应坚持以乔木为主体,乔、灌、草结 合的立体绿化发展模式。在当前科学发展观、低碳经济的时 代背景下,生态园林日渐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

14、生态园林的概念很多,普遍认可的是 :生态园林是继 承和发展传统园林的经验,遵循生态学的原理,建设多层次、 多结构、多功能的科学植物群落,建立人类、动物、植物 相联系的新秩序,从而改善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提高环 境质量,实现园林建设的生态美、科学美、文化美和艺术 美 5。建设生态园林可以为人们提供良性循环的生活环境,2现代植物种植设计趋势植物种植设计伴随着园林建设的发展,经历了一段漫长而复杂的成长过程,在各个时期体现出了不同的社会特征及时代内涵。在人们日益关注人居环境质量的今天,植 物种植设计在继承和发扬中西方传统造园思想精髓的基础 上,应遵循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原则,实现园林建设的生态 效益、社会

15、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大化。2.1 适地适树,从结构上提高植物种植设计科学内涵植物种植设计,建设部颁布的行业标准园林基本术语 标准(CJJ/T91-2002)将其定义为 :按照植物生态习性和园 林规划设计要求,合理配置各种植物,以发挥它们的园林 功能和观赏特性的设计活动。可见,植物种植设计应遵循 植物自身的生长规律,从生物科学、生态科学的角度,完 善植物种植设计的结构与形式。2.1.1 确立绿量指标,优化植物种植结构植物具有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阻滞尘埃,调节 小气候环境温度、湿度,降低噪音,防风固沙、涵养水源,172生态环境生态经济 2011年 第7期 总第241期ECOLOGICAL ECON

16、OMY建立科学的人工植物群落结构、时间结构、空间结构和生物链结构,主要有观赏型人工植物群落、保健型人工植物 群落、环保型人工植物群落、知识型人工植物群落、生产 型人工植物群落、文化环境型人工植物群落及文化娱乐型 人工植物群落等类型。观赏型人工植物群落即选择观赏性 较强的植物进行配植,如各种观赏花灌木的充分利用,主 要用于观赏需要 ;保健型人工植物群落即选择有香味、能 杀灭病菌的植物配植成“森林浴场”,如疗养院、医院等地 的景观绿化,国外这方面的经验较多 ;环保型人工植物群 落即选择深根性、抗风力强的植物配植成防风林、水源涵 养林等,尤其海边城市应加强 ;知识型人工植物群落即加 强植物的科学普及

17、,让游人参与认识植物、欣赏植物并保 护植物 ;生产型人工植物群落即在适当地段种植有经济价 值的植物形成的林带,实现并推动园林结合生产 ;文化环 境型人工植物群落及文化娱乐型人工植物群落即继承并发 展古代文人赋予一些观赏的思想感情,营造良好的陶冶人 们性情的植物景观。建设科学的人工植物群落不仅能继承 和发扬我国传统园林的优势,更能满足现代园林发展的生 态需求,实现环境友好型的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目标。苏 雪痕教授在植物造景中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从自然 群落的组成成分、群落外貌、群落结构、种间关系等方面 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如 “:国槐珍珠梅紫花地丁、油松 丁香 + 白玉棠剪股颖”(北京地区)科学性

18、与艺术性完美 结合的人工栽培景观群落模式,为提高我国植物景观设计 的水平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2.2 优化整合,实现植物景观功能多样性园林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包括建筑营建、叠山、理水 和植物种植等四大部分,植物作为其中具有生命力的要素, 不仅具有美学、生态及经济等功能,且还能从系统的角度, 优化整合园林各组分优势,充分实现园林景观的现代意义。2.2.1 体现整体性植物在我国传统园林中没有形成整体景观结构,更多 的是作为配景,通过孤植、对植、丛植等表现形式与建筑、 山石、水体等配合形成局部景观,这于大尺度的现代园林 景观建设是相悖的。作为构成现代园林景观的重要组分,植物种植设计必 须在尊重地域、尊

19、重基址自然、地理条件的基础上,立足 于构建园林景观整体性,将整个景观作为一个有机的生态 系统进行分析研究。同时,现代园林植物景观要实现多样 性,应由形态、功能不同的绿地类型组成,这种思想从根 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植物种植设计方法,主张用景观生态学 原理来指导植物种植设计。如在系统研究园林景观其他组 成的特点、优势的基础上,依据景观生态学原理,应用植 物的形态、功能、物种多样性,通过版块、廊道、基底等形式,将建筑、地形、水体等有机整合,实现园林景观的整体性。2.2.2 体现地域性美国学者加纳姆(H. L. Garnharm)在维护场所精神 城市特色的保护过程一书中说 :形体环境特征和面貌是识 别城市

20、的主要成分之一,且主要表现在城市的山水风景、 城市景观及主要建筑和绿化空间特色以及材料的使用上 6。 不同地域由于自然、地理条件不同生长着不同的植物种类, 不同植物种类以其特有的形态、质感、色彩,在竖向上所 表现出来空间范围和围合感是不同的,不但具有丰富和分 割园林环境空间的作用,还能营造场所精神,体现地方文化、 民族风格。在现代园林植物种植设计中,植物种类选择应 以乡土植物为主,适应性强的外来树种为辅,形成稳定的 近自然植物群落,建立起具有地方特色的、体现地方风貌 的植物群落,从而构建具有地域特色的园林绿地景观,成 为地域特征识别的重要标志。2.2.3 体现延续性在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极

21、大地拓展了植物种植 设计的思路。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运用,使现代建筑拥 有宽敞的空间、流动的空气、明亮的光环境以及稳定的温 湿度,为植物生长、发育提供了必要的光照、温度、水肥 等条件,这些极大地促进了植物景观的空间使用范围。从 在室内陈设植物到现在的可在建筑底层、中间层、屋顶种 植植物,既可增加绿地率、缓解城市“热岛效应”,还可美 化、软化生硬的、没有生机的建筑空间,为人们创造愉悦 身心的空间环境。同时,由于我国园林植物特有的人文底蕴, 使其价值不仅表现在改善室内外空间环境质量、产生经济 效益等方面,在意境营造、寓意象征等方面也发挥着不可 替代的作用,如从创造室内外绿色空间延续到人们思想情 感

22、的寄托。3结语现代城市运动也影响到园林景观设计,使其遵循的原则和表现形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表现在植物种植设计中,产生了多元化倾向。英国风景园林师科鲁斯顿指出植物种 植设计应体现四个方面 :保存性、观赏性、多样性和经济 性 6。保存性即对基地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与完善 ;观赏 性是园林建设中植物种植设计有别于其他绿化的显著性特 征,构建优美的植物景观供人们观赏是植物种植设计的基 本任务 ;多样性是要形成稳定的植物群落结构、多样的景 观形式 ;经济性体现在对于人工绿化的后期维护与管理上。 因此,植物种植设计不仅要遵循其自身的发展规律,更要 从系统的角度,综合应用其他相关学科知识,促进植物种( 下转

23、184 页 )173NATURE AND HUMANITIES放权有偿分配和交易机制 ;建立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的政府问责制和企业责任制,推行环境维护和服务的市场化、 社会化,探索绿色国民经济核算 ;开展区域生态环境共建, 探索建立区域生态补偿机制,推动建立流域综合治理协调 机制 ;开展企业的能源计量和排污剂量,鼓励企业进行 ISO14000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环境标志产品认证。(3)建立环境信息数据库,开展环境信息综合管理。将环评审批、排污申报、环境统计、环境监测、环境设施 运行信息等纳入数据库,对环境信息的采集、汇集、加工、 共享和公开实行统一管理 ;推行环境质量和污染源自动监 测,定期开展

24、生态环境质量调查,建立环境监测预警体系, 建立信息共享机制,为环境监督管理提供依据 ;定期发布 环境状况公报,公开区域环境质量、环境污染及治理状况 ; 建立企业环境信息报告制度,建立企业环保信用体系,鼓 励企业间相互监督。(4)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推动绿色社区创建。借鉴新 加坡社区管理经验,制订绿色社区创建标准和实施方案, 定期开展绿色社区、绿色园区、绿色企业、绿色学校、 绿色家庭等绿色创建活动,引导社区居民自治,鼓励公众 参与 20。建立全民绿色教育系统,定期组织环境教育和培 训,宣传环保节能生活和消费理念,提高居民环保意识, 维护良好社区环境。成立环境志愿组织,组织环境志愿服 务,开展年度环

25、境人物评选,促进整个城市环境文化的 形成。参考文献 :1A guide to green government EB/OL. http:/www.sdinfo.gc.ca/reports/en/ggg/Default.cfm.2 李会太. 西方企业绿色管理的外在诱因J. 生态经济,2007 (5):8083.3沈海滨. “绿色政府”评价及其建设研究D. 天津:天津大学,2005. 4Greening of government part of this database has a number of green procurement tools aimed at improving the

26、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of the Australian Government EB/OL. .au/industry/sustainable/greening-govt/index.html.5叶林顺,邓玉瑜. 绿色政策运行机制的方法研究J. 环境科学与技 术,2004,27(4):4043.6 付永胜,朱杰. 绿色行政体系的建设研究J. 环境保护,2004 (12):1821.7彭海珍. 中国环境政策体系改革的思路探讨J. 科学管理研究,2006,24(1):2528.8马小明,赵月炜. 环境管制政策的局限性与变革自愿性环境政

27、 策的兴起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15(6):1923. 9张兵生. 政府绿色管理:基本依据、构建路径和战略着力点J. 中国行政管理,2007(4):811.10刘银凤. 我国政府在环境保护中的再造J. 中国环境管理丛书,2004(3):46.11苑琳,崔树民. 科学发展框架下的政府绿色管理2006进展、 特点与走势J. 中国行政管理,2007(4):1214.12王习元,陆根法,袁增伟. 我国绿色政府模式研究J. 生态经 济,2005(6):2830,34.13Glasson J, Therivel R, Chadwic A k. Introduction to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M. Third Edition. New York: Routledge, 2005.14马军惠. 中国政府环境保护管理体系的改善研究以我国水污染为例D. 西安:西北大学,2008.15Jacob K, Volkery A. Instruments for environmental policy integration in 30 OECD-Countries EB/OL. http:/www.uea.ac.uk/ env/cserge/events/epi2/Jac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