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匹多莫德联合伐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_第1页
浅论匹多莫德联合伐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_第2页
浅论匹多莫德联合伐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_第3页
浅论匹多莫德联合伐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论匹多莫德联合伐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         【摘要】  目的 观察匹多莫德联合伐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 116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72例每日予盐酸伐昔洛韦胶囊0.3 bid同时予匹多莫德片0.8g bid 共7天;对照组44例每日予盐酸伐昔洛韦胶囊0.3 bid 共7天。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平均止疱时间、止痛时间、结痂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且无后遗神经痛发生。结论 匹多莫德联合伐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比单用伐昔洛韦治疗

2、带状疱疹起效更快、疗程更短、疗效更好。 【关键词】  带状疱疹;匹多莫德;伐昔洛韦Observation on the Curative Effect of Pidotimod Combined with Valaciclovir on Herpes ZosterWang Yiying, Department of Dermotology, Chengdu Hospital of Panzhihua Iron and Steel Group, Chengdu, Sichuan Province 610069, P.R.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

3、v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pidotimod combined with valaciclovir on herpes zoster.Methods 116 cases with herpes zoster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2 groups: observation group (n=72) and control group (n=44); valaciclovir hudrochloride capsules of 0.3g once, twice a day, were given to patients in both g

4、roups while pidotimod tablets of 0.8g once, twice a day were added to patients in observation group; the course of both groups lasted for 7 days.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much superior to that in control group (P0.01); the average time of blister elimination, analgesi

5、a and incrustation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much short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P0.05), and no post herpetic neuralgia occurred in observation group. Conclusions Pidotimod combined with valaciclovir is of quicker effect-taking, shorter course and better effect in treating herpes zoster.KEYWORDS

6、 pidotimod valaciclovir treatment herpes zoster curative effect带状疱疹是一种皮肤科常见病、多发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好发于春秋季节,成人多见。临床表现为在一定神经分布区域发生红斑及簇集水疱,沿神经分布,排列成带状,发生于身体一侧不超过中线,伴患侧神经痛。临床治疗常用抗病毒、营养神经、止痛、对症等治疗。该病患者大多因疼痛难忍而就诊,及时控制病情非常关键。我科于2008年12月至2009年12月采用匹多莫德联合伐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72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116例患者均来自我科门诊,具有

7、典型带状疱疹临床症状和体征1。入选标准:病程在15天以内,年龄在18周岁以上,性别不限,两周内未经任何内服、外用抗病毒及免疫调节药物治疗。排除标准:妊娠及哺乳期妇女,该组药物成分过敏者,有严重心、肝、肾、内分泌或血液系统疾病者,皮损合并感染者均不予入选。将11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72例,男42例,女30例,年龄1962岁,平均年龄43.35±16.01岁,病程215天,平均4.08±1.01天,皮损分布于腰腹部24例,胸背部22例,头颈部15例,四肢8例,骶尾部3例;对照组44例男26例,女18例,年龄1864岁,平均年龄45.13±12.97岁,病程31

8、4天,平均4.3±1天,皮损分布于腰腹部16例,胸背部14例,头颈部8例,四肢5例,骶尾部1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轻重等各方面无显着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1.2 治疗方法 观察组72例每日予盐酸伐昔洛韦胶囊0.3 bid同时予匹多莫德片(商品名:万适宁)0.8g bid 共7天;对照组44例每日予盐酸伐昔洛韦胶囊0.3 bid 共7天。两组均同时肌注VitB12 0.5mg qd营养神经,口服吲哚美辛25mg tid止痛,局部外用黄连炉甘石洗剂 qid消炎、干燥、收敛皮疹。观察患者症状、体征的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并记录止痛、止疱、结痂时间。1.3 观察指标及疗效

9、判断标准 以皮损的自觉症状(痛痒)和体征(红斑、丘疹、水疱等)来进行评分,两项指标评估时按4级评分法:0级=无,1级=轻度,2级=中度,3级=重度。止痛时间为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的时间,止疱时间为原有水疱无增大、无新水疱出现的时间,结痂时间为水疱开始干涸、结痂的时间。疗程结束未痊愈的患者继续随访观察。疗效指数=(治疗前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100%。以疗效指数为判定依据,痊愈为皮疹完全消退,仅留色素沉着斑或干燥痂皮,局部痛痒感消失,疗效指数为100%;显效为皮疹大部分消退,局部痛痒明显减轻,疗效指数为70%;有效为皮疹部分消退,局部痛痒减轻,疗效指数为30%69%;无效

10、为皮疹消退30%或加重,局部痛痒无减轻,疗效指数30%。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计数资料用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 果2.1 两组带状疱疹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72例患者临床痊愈率为83.33%,总有效率为88.89%;显效的4例患者、有效的4例患者和无效的2例患者延长治疗周期后均达到了临床痊愈,皮损消退,未遗留后遗神经痛。对照组44例患者临床痊愈率为40.91%,总有效率为61.36%;显效的9例患者和有效的14例患者延长治疗周期后达到了临床痊愈,皮损消退,未遗留后遗神经痛;无

11、效的3例患者经延长治疗周期后,皮损消退,2例遗留后遗神经痛。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见表1。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表2 两组患者症状、体征改善时间比较2.3 不良反应 治疗组及对照组均有2例患者服药后有轻度恶心、胃部不适等症状,未予处理,均能坚持治疗。         3 讨 论带状疱疹是一种病毒性皮肤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在无或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初次感染后,在临床上表现为水痘或隐性感染,以后此病毒进入皮肤的感觉神经末梢,沿脊髓后根或三叉神经节的神经纤维向中心移动,持久地潜伏于脊

12、髓后根神经节的神经元中。在各种诱因刺激下,再活动,并生长繁殖,使受侵犯的神经节发炎坏死,引起神经痛。同时再活动的病毒沿周围神经纤维移动到皮肤,产生带状疱疹特有的节段性水疱疹。激发带状疱疹的原因,目前尚未完全清楚。在细胞免疫应答方面,特异性细胞免疫抑制可能是病毒再激活的原因。有资料表明,带状疱疹患者存在CD4+细胞、CD4+/ CD8+比值显着降低、CD8+细胞明显升高的免疫功能低下现象。因此在抗病毒治疗的同时联合应用免疫促进药物是有必要的。免疫功能的强弱是抗感染治疗的主要内在因素,决定了对细菌、病毒等防御和清除的效能,与感染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抗感染免疫应答有三个主要阶段,分别为识别阶

13、段、激活阶段、效应阶段。免疫应答效能有逐级链式放大的效应。具有抗原加工处理与传递作用的免疫识别阶段是抗感染免疫应答的起始环节,其效能最终决定免疫应答的整体水平。树突细胞和巨噬细胞是最主要的两类抗原递呈细胞,最先捕获入侵的微生物,通过加工处理抗原,将抗原传递给特异性淋巴细胞,是淋巴细胞活化、增生、发挥效应的始动环节,相当于抗感染免疫应答的控制阀。不同的免疫药物对免疫应答过程不同阶段的作用各有侧重点,目前市售的口服免疫药物大多作用于激活阶段和效应阶段。匹多莫德为一种全化学合成的二肽类免疫促进剂,由焦谷氨酸和硫代脯氨酸缩合而成。它既能促进非特异性免疫反应又能促进特异性免疫反应。它还同时作用于抗感染免

14、疫应答的识别、激活、效应三个阶段。可增强树突细胞和巨噬细胞的活性与抗原递呈能力;迅速提高中性粒细胞的细胞活性,增强其吞噬活性,提高其趋化性;激活自然杀伤细胞;促进有丝分裂原引起的淋巴细胞增殖,使免疫功能低下时降低的辅助性T细胞(CD4+)与抑制性T细胞(CD8+)的比值升高恢复正常;通过刺激白介素-2和-干扰素在内的多种细胞因子释放,增强细胞和体液免疫水平6-7。匹多莫德尽管无直接的抗菌及抗病毒活性,但通过对机体的免疫功能的促进可发挥显着的治疗细菌及病毒感染的疗效。本组研究用匹多莫德联合伐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与单用伐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比较,总有效率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平均止疱时间、止

15、痛时间、结痂时间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且未发生后遗神经痛。笔者认为匹多莫德联合伐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较单用伐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起效更快、疗程更短、疗效更好。本组研究中观察组及对照组均有2例患者服药后有轻度恶心、胃部不适等症状,发生这些不良反应是由何种原因引起,还需做进一步的研究。【参考文献】  1 赵 辩.临床皮肤病学M.第3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300-302. 李慧珠,吴晓初,李和莲.万乃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J.中华皮肤科杂志,1999,32(3):217. 郭淑兰,孙 青,李诚菊,等.带状疱疹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测定J.临床皮肤科杂志,1999,28(1) :24. 邵传森,朱圣禾.临床疾病与免疫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87-88. 高晓明.医学免疫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