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司法鉴定制度改革与立法完善之构想_第1页
我国司法鉴定制度改革与立法完善之构想_第2页
我国司法鉴定制度改革与立法完善之构想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我国司法鉴定制度改革与立法完善之构想随着我国三大诉讼法典的相继颁布施行,尤其是近年来刑事诉讼法的修订和 法院庭审制度的改革,我国诉讼领域的法制化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 诉讼活动已 步入规范化运作的轨道。但是,诉讼领域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也还存在某些薄 弱环节。司法鉴定的无序状态便是其突出表现之一。建国以来,我国关于司法鉴定的立法,仅见于三部诉讼法典中的几条简单规 定(其内容主要是关于鉴定决定权的授权性规定)。司法鉴定的许多基本问题, 至今仍缺乏基本的法律依据,使得司法鉴定的机构设置、管理体制以及运行机制 呈严重的混乱局面。公、检、法、司在司法鉴定机构的设置上均是自立门户,各 自为政,形成了没有分

2、工、相互独立的几大司法鉴定组织系统。司法鉴定的运行 和管理也是各自为政,司法鉴定的决定和委托、司法鉴定的受理、司法鉴定主体 的资格确认、司法鉴定规则等均无统一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至于非专职鉴定 机构的司法鉴定活动更无规范可言。这种状态导致了大量的多头鉴定、重复鉴定、 “挂靠鉴定”、“雇请鉴定”和“自侦自鉴”、 “自检自鉴”、“自审自鉴”以 及各职能部门之间因鉴定而相互扯皮等诸多不合理现象。其结果是造成司法资源的严重浪费,加重了当事人的经济负担,损害了司法鉴定的严肃性和公正性, 影 响了对案件的及时处理和法律的正确适用,也为司法腐败行为提供了条件。总之,我国现行的司法鉴定体制及其运行机制已经严

3、重地滞后于我国法制建设的整体发展水平,与现代诉讼立法中公正与效率的价值追求相冲突。因此,改革我国现行的司法鉴定体制,通过立法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司法鉴定制度, 是当 前我国诉讼领域法制化建设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注:这一问题已引起法学界、司法界和社会的关注。已有少量专论、建议见之于学刊;大众媒体涉及这 一话题也渐趋增多。)司法鉴定体制如何改革?该确立怎样的司法鉴定制度?这是我们首先要面 对的基本问题。我们认为,兼顾公正和效率的价值追求以及保持与我国诉讼制度 的协调统一应该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公正和效率,“这二者是一切现代程序设计的共同价值准则”,(注:张正德:刑事诉讼法价值评析,载

4、中国法学1997年第4期。)也是人类设计诉 讼程序的根本出发点。司法鉴定作为鉴别、确认诉讼证据的一种重要活动,直接 关系案件事实的正确认定和法律的正确适用,也关系法律适用是否及时和社会资 源对诉讼的投入问题,应最大限度地兼顾公正与效率的价值追求。还应看到的是,由于历史传统和现实情况的差异,不同国家的诉讼立法在公 正和效率这两者间的侧重面上以及实现诉讼活动公正和效率价值的具体途径上 会有所不同,因而在诉讼制度、庭审模式等方面也会存在差异。作为诉讼辅助性 活动的司法鉴定在实现公正和效率价值的具体方式上应同本国的整个诉讼制度 协调一致。因此,我国未来的司法鉴定制度应当与我国的司法体制、诉讼制度、 庭

5、审模式保持协调统一,这也是确立司法鉴定制度应遵循的基本准则。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对确立我国的司法鉴定制度提出以下构想:(一)实现专职司法鉴定机构同公、检、法三机关的分离,建立统一的司法 鉴定管理体制司法鉴定实质上是一种服务于司法诉讼活动的技术性活动,其功能是从科学 的角度帮助司法机关确认证据。这就要求司法鉴定必须居于中立的地位,从公正 的角度提出符合客观规律和科学认识的鉴定结论。因此,从司法公正的要求看, 司法鉴定主体不应当是执行诉讼职能的司法机关。 但在我国,公安机关和人民检 察院是刑事诉讼中执行控诉职能的一方诉讼主体,对其控诉主张承担举证责任。 如果公安机关和人民检察院及其所属机构充任鉴定主

6、体提供鉴定结论,并用作定案的根据,无异于是用基于自身的主观认识并由自己制造的证据证明自己的诉讼 主张,这与其在刑事诉讼中所处的地位和所执行的职能是不符的,难保其鉴定结论的客观公正。尽管刑事诉讼法设立了回避制度、检察、侦查人员不能充当本案 的鉴定人,但这并不能从制度上防止检察、 侦查人员以及部门主义思想对同属本 机关的鉴定人员发生这样那样的影响,妨碍其作出客观公正的鉴定结论。人民法院在诉讼中执行着审判职能, 本居于诉讼的中立地位。但是对诉讼证 据进行审查判断是人民法院审判活动的重要内容, 而诉讼证据的最终采信权也归 属于审判机关。如果人民法院既充当司法鉴定的主体, 又行使对该司法鉴定结论 的审查

7、判断权和采信权,也会有损司法鉴定的公正性。实践中,许多徇私枉法案 的发生就是与审判机关的“自审自鉴”相的。可见,实现司法鉴定机构同公、检、法机关的分离,是司法公正的内在要求。 同时,这种分离也可避免司法鉴定机构的重复设置以及司法实践中的多头鉴定, 符合效率的价值准则。从现实情况看,实现这种分离对人民法院来说,当不会有困难。因为我国的 审判模式已发生重大变革,人民法院的职能已经单一化、法官已不再承担收集证 据和举证的责任。原先为收集证据和举证而自行设置的鉴定机构对于审判职能的实现而言,已没有多少实际意义对于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而言,实现这种分离会有一定难度。因为公安机 关和检察机关在行使侦查职能

8、的过程中,必须要有专业鉴定人员对解决案件涉及 到的专门性问题提供帮助。尤其是公安机关的侦查活动中需要通过鉴定的专门性 问题是大量的,而且公安机关已建立起与这种需要相适应的力量雄厚的刑事技术 鉴定队伍。如果将这支队伍从公安机关中分离出来, 将严重影响公安机关的侦查 工作。对此,我们的意见是,作为侦查措施的检验和鉴定同在诉讼中作为定案根 据的司法鉴定应当区别开来。为防止概念混淆,我们不妨把前者称为“侦查鉴 定”,把后者称为“司法鉴定”。侦查鉴定结论只为案件的侦查提供根据, 而不 能直接用作审判中的定案根据。相应地,侦查鉴定机构与司法鉴定机构也应当区 分开来,前者归属于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的侦查部门,

9、后者则应当纳入司法鉴定 组织系统之中,以实现司法鉴定主体同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的分离。这就是说, 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现有的刑事技术鉴定队伍原则上予以保留,但不应作为专职司法鉴定机构。其具有鉴定资格的工作人员只在法院聘请鉴定的情况下,才担任临时性的司法鉴定工作。在实现司法鉴定机构同公、检、法机关分离的基础上,应将司法鉴定管理权 统一于某一职能部门。我们认为,对司法鉴定的管理职能应交由司法行政机关行 使。这一方面是因为司法行政机关不直接参与诉讼活动,独立于诉讼之外;另一方面是因为对司法鉴定的管理是与司法行政机关的性质和职能相符合的。司法行政机关对司法鉴定的统一管理分两种情况:一是对专职司法鉴定机构

10、实行全面管理,包括鉴定机构的设置、鉴定人资格的审定和取消、鉴定人的业务 培训和职称晋升、鉴定标准的制定等等;二是对非专职鉴定机构(如医院、会计 师事务所、审计事务所、公安机关的刑事技术部门等)的司法鉴定活动进行业务 管理,主要是核准其司法鉴定资格和对其司法鉴定活动进行业务指导和监督。这种统一管理将有助于改变目前司法鉴定的无序状态, 为司法鉴定公正和效率价值 的实现提供体制上的保障。(二)建立一元化的三级专职司法鉴定机构,实行两级终鉴制专职司法鉴定机构是按照行政机构的模式建立,还是按照市场化的模式设 置,是两种不同的思路。按前一种思路,专职司法鉴定机构应纳入国家机构中, 作为司法行政机关的一个业

11、务部门。 按后一种思路,专职司法鉴定机构应作为民 间组织(类似于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其运行机制完全市场化。我们认 为,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应当与司法鉴定的决定权起来。司法鉴定的市场化需要 司法鉴定决定权、委托权的自由化,即由当事人自由行使司法鉴定的决定权、 委 托权。从我国的立法规定看,司法鉴定的决定权是由司法职能部门统一行使的, 其中,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的司法鉴定决定权都由审判机关行使; 刑事诉讼中 的司法鉴定决定权分别由公、检、法三机关行使(改革后也应该统一由法院行使)。(注:刑事诉讼法对此未作明确规定,但其本旨是将鉴定决定权赋予公、检、法 三机关。)应当说,这样规定与我国诉讼模式

12、的总体特征和我国法治的实际状况 是适合的,具有合理性(见后述)。在这种情况下,司法鉴定的完全市场化将很 难实行,专职司法鉴定机构的自我生存将难于实现。 而且,法院在决定司法鉴定 上的专权与司法鉴定受理上的市场化相结合,难免会产生新的司法腐败。因此, 我们主张专职司法鉴定机构应统一设置于司法行政机关中, 组成一元化的专职司 法鉴定组织系统。但应注意的是,专职司法鉴定机构不能对司法鉴定的受理实行垄断。司法行 政机关也应充分利用社会各界的技术力量, 对具备条件的科研机构、院校、医院 和其他职能部门应赋予其司法鉴定的主体资格,以充分实现效率的价值追求。在司法鉴定组织体系中,司法鉴定机构应分级设置。我们

13、主张分为三级,即 国家级、省级和地市级司法鉴定机构。考虑到司法鉴定的严肃性、专门性和高技 术性,县级司法行政机关不宜设专职司法鉴定机构。 如有必要,地市级司法行政 机关可在某些地区设置司法鉴定分支机构。三级鉴定机构在人员的职能结构、鉴 定范围以及鉴定结论的效力上应有所区别。在鉴级制度上,实行两级终鉴制,即每一审级可进行两级司法鉴定, 对初鉴 定如有疑议,可申请由上一级司法鉴定机构进行复鉴定, 复鉴定为该审级的终局 鉴定。这与我国的两审终审的审判制度相一致。 但需要说明的是,两级终鉴是就 一个审级而言的,即在第一审程序中即可进行两级鉴定, 如果进入第二审,还可 再次实行两级鉴定。这种每一审级的两

14、级终鉴制足以为司法鉴定的公正性提供鉴 级制度上的保障,也兼顾了诉讼的效率价值。(三)对司法鉴定的主体资格实行以司法鉴定管理机构的预先审定为主、以法官临时审查为辅的制度司法鉴定所涉及的都是专业性很强的专门性问题, 因而对司法鉴定机构和鉴 定人员的专业技能的要求是很高的。 为保证司法鉴定结论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就 需要确认司法鉴定主体的资格。对司法鉴定主体资格的确认在国际上主要有两种方式:大陆法系国家多采用 预先确定方式,即由有关机关预先确定享有司法鉴定权的人员和单位,并登记造册。只有被列入名册的人员和单位才能受理司法鉴定。英美法系国家多采用法官 临时审定方式,即当事人选聘的鉴定人是否具备鉴定资格

15、,由法官在诉讼过程中临时确认。还有的国家是兼取两种做法,既由国家明确规定享有司法鉴定权的人 员和机构,又允许民间专业机构和人员从事司法鉴定工作。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我们主张我国司法鉴定主体资格的确认主要应采取预 先审定的方式。凡是专职司法鉴定机构都由司法行政机关统一设置; 其他可以从 事司法鉴定的机构及其鉴定人员的司法鉴定资格也应由司法行政机关预先统一 审定,并登记造册。对诉讼中涉及需要进行司法鉴定的专门性问题,只要有相应 的法定司法鉴定机构(包括专职司法鉴定机构和由司法行政机关审定的兼职司法 鉴定机构),均只能由法定机构及其法定人员进行鉴定。但是,司法实践中需要 进行司法鉴定的专门性问题在范

16、围上是十分广泛的。法定鉴定机构对某些不常见 的专门性问题无鉴定能力的情况是难于避免的。对这类问题只能由非法定机构、 非法定人员进行鉴定,这种情况下,其鉴定资格就应当由法官在诉讼中临时审定。(四)司法鉴定的决定权、委托权由法官行使,同时赋予当事人司法鉴定申 请权和申请回避权司法鉴定是由法官决定和委托,还是由当事人决定和委托,在不同国家的立 法上是有差异的。与职权主义诉讼制度相适应,大陆法系国家通常实行由法官决 定和委托鉴定的制度。而实行当事人主义诉讼制度的英美法系国家,通常采用由 当事人自行决定和委托鉴定的制度。(注:罗亚平、郝红光:中外司法鉴定人制 度比较研究,载公安大学学报1998年第6期。

17、)后一种情况下, 双方当事 人就同一问题可分别委托鉴定人,鉴定人对委托人具有一定的从属性,因而丧失 了中立地位。各自的鉴定结论都用作诉讼中的证据。 法官对双方鉴定结论的审查 判断是通过庭审中双方对各自对方鉴定结论的盘诘、质证活动来实现的。在我国,虽然刑事诉讼法的修订和法院庭审制度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了 当事人主义诉讼制度的某些做法,完善了三种诉讼职能的分工,双方当事人在诉 讼中的地位有所加强,但整个诉讼制度的总体特征仍然是职权主义的。 尤其是在 刑事诉讼中,控、辩双方的地位并不完全平等,控、辩双方的对抗程度同英美法 系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实行当事人委托鉴定制度,司法 鉴定

18、的公正价值将难以实现,同时也有悖于效率的价值准则。因此,我们认为我 国现行立法将司法鉴定的决定权、委托权集中于法院是适当的。需要指出的是, 现行刑事诉讼法对刑事诉讼中司法鉴定决定权的归属规定不明确,实践中是公、 检、法三机关均在行使。改革后,刑事诉讼中的司法鉴定决定权、委托权也应当 由法院统一行使。在由法官决定、委托司法鉴定的情况下,当事人的司法鉴定申请权和回避申 请权应切实得到保障。当事人的司法鉴定申请权包括提请决定司法鉴定申请权和 复鉴定申请权。对当事人的司法鉴定申请,法官应予接受,无正当理由不得拒绝, 也不得将自己对鉴定结论正确与否的判断作为是否接受当事人申请复鉴定的根 据。另外,应要求

19、法官在委托司法鉴定机构和鉴定人之前征求双方当事人对鉴定机构和鉴定人的意见,以此作为对法官行使司法鉴定委托权的一种制约手段,防止可能发生的“暗箱”操作。(五)规定司法鉴定人员具有出庭接受质证的义务, 赋予当事人委托专业人 员出庭质证的权利任何证据都必须经过法庭质证才能被用作定案的根据。 司法鉴定结论是鉴定 人对鉴定客体的主观认识,属出清证据,而且涉及的是专门性问题。因此,对司 法鉴定结论的法庭质证,只有在鉴定人出席法庭的情况下才能有效地进行。同时, 也只有具有相关专业知识的人才能对鉴定人的鉴定结论展开实质性的质证活动。 这就需要将出庭接受质证作为鉴定人的一项法定义务;同时还要赋予当事人委托具有相

20、关专门知识的人员出席法庭进行质证的权利,以便从专业技术的角度对鉴定人的鉴定和法院的审判活动进行有效的制约与监督。司法鉴定制度的改革与规范化建设需要通过系统化的立法来实现。这种系统化的立法也将面临一些值得探讨的基本问题。(一)关于统一立法与分散立法司法鉴定的统一立法是指制定一部同时适用于刑事诉讼、 民事诉讼和行政诉 讼的统一的司法鉴定法。分散立法则是指通过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 讼法分别对三种诉讼中的司法鉴定作立法规定。 在国际上,分散立法是一种较常 见的立法模式。这倒不是因为分散立法优越于统一立法,而是因为立法传统使然。在当今社会,由于人类活动领域的不断拓展和科技的飞速进步, 诉讼中司法 鉴定的运用将起来越普遍和重要。另一方面,社会的法治化也对诉讼活动的规范 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情况下,对司法鉴定分散立法已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发 展的需要。可以预言,制定统一的司法鉴定法将成为世界各国立法的发展趋势。在我国,对司法鉴定的统一立法具有更为现实的基础。(1 )我国现行的三大诉讼法典对司法鉴定均未作系统化规定, 这为统一立法留下了余地,也使得进 行统一立法更为迫切。(2 )三大诉讼法典不可能因为需要增加司法鉴定的立法 内容而同时修订,而且分别修订也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