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考复习化学基础知识强化练习——专题七:碳和碳的氧化物(解析版)_第1页
2020中考复习化学基础知识强化练习——专题七:碳和碳的氧化物(解析版)_第2页
2020中考复习化学基础知识强化练习——专题七:碳和碳的氧化物(解析版)_第3页
2020中考复习化学基础知识强化练习——专题七:碳和碳的氧化物(解析版)_第4页
2020中考复习化学基础知识强化练习——专题七:碳和碳的氧化物(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0中考复习 化学基础知识强化练习专题七:碳和碳的氧化物考点一:碳单质的性质1我国古代某些画家、书法家用墨(用炭黑等制成)绘制或书写的字画能够保存至今而不变色的原因是A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B炭黑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C部分炭黑转变成了更稳定的物质D碳单质不溶于水2下图分别为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结构示意图,结合示意图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有的碳单质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B金刚石、石墨和C60的化学性质相似C构成金刚石、石墨的原子不同D石墨转化成金刚石是物理变化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C60可用作超导材料B木炭可用作电池电极C石墨可用于制铅笔芯D金刚石可用于裁割玻璃4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

2、的说法,正确的是AC60是一种新型化合物B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可以淡化海水C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但可以作为植物的气体肥料D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的单质,两者碳原子排列方式相同5碳和碳的氧化物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1)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金刚石硬度的是_(填序号,下同);利用石墨导电性的是_。A玻璃刻刀 B铅笔芯 C钻探机的钻头 D干电池的电极(2)金刚石、石墨和C60等碳的单质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原因是_。(3)炭雕是活性炭成型技术与传统雕刻工艺的完美结合,因为活性炭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具有_能力。所以,炭雕既可以美化居住环境,又可以净化室内空气。(4)二氧化碳是可以利用的重要资源。如

3、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制造金刚石,其化学反应为:3CO2+4NaC(金刚石)+2X,X的化学式为_,反应涉及到的物质属于单质的为_(填化学式)。考点二:碳的化合物1近年来地球气候逐渐变暖,科学家们认为这是“温室效应”所致。下列气体进入大气层不能导致温室效应的是AO3BCO2CCH4DN22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ACO2COBCO2CaCO3CCOCO2 DCOH2CO33已知A是一种有毒气体,能与人体中血红蛋白结合使其失去携氧能力,D为红色单质,A、B、C、D四种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以在室内放置一盆水来吸收A气体B其中D物质是一种非金属单质CB的化学式为CuOD

4、反应中的B物质被氧化4导致人“煤气中毒”的物质是A氮气B氧气C一氧化碳D二氧化碳5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在加压低温条件下变为“干冰”(固态二氧化碳俗称“干冰”),它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常用作灭火剂,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在生活中它还是制汽水的原料。关于上述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物理性质描述的是B属于化学性质描述的是C属于化学变化的是D属于物理变化的6关于CO和CO2的说法正确的是A组成:都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分子构成也相同B性质;常温下均为无色气体,且都有毒C用途:CO可以用来灭火,CO2可以做化工原料D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7“低碳生活

5、”倡导我们在生活中所耗用的能量、材料要尽量减少,从而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A教科书循环使用B多使用电子邮箱、QQ等即时通讯工具C冬天为了更暖和,把室内空调温度设置到最高D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等出行方式8下列依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9草酸亚铁晶体(FeC2O42H2O)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FeC2O42H2OFeO+CO+CO2+2H2O。通过如图装置验证该反应得到的气体产物,其说法错误的是A中固体无水硫酸铜变蓝,可验证原气体产物中有水蒸气B中固体由黑色变红色,可验证原气体产物中有一氧化碳C中石灰水变浑浊,可验证原气体产物中有

6、二氧化碳D中尾气可点燃,可验证原气体产物中有一氧化碳10.下列物质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是一种紫黑色固体,在加热的条件下能生成B、D、E三种物质;B和无色溶液F混合后也能产生D;B和G均是黑色固体,D和J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D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J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和也可用于灭火。回答下列问题:(1)D的化学符号是_,M的化学符号是_。(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受热分解:_;D+GJ的反应:_;B和无色溶液F混合:_,该反应属于_(填“化合”或“分解”)反应。考点三:二氧化碳的制取1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和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进行比较,下列说法不正

7、确的是A气体发生装置可能相同B反应都不需加热C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相同D都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2下列有关CO2实验的图示正确的是3为了检验在氢气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中是否混入一氧化碳,用如下装置进行实验(1)装置A中的氢氧化钠溶液能够除去混合气体中的二氧化碳气体,已知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与氢氧化钙相似,则A中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_(提示:此反应生成物中没有沉淀);装置B中盛放的试剂是石灰水,目的是_。(2)装置C中氧化铜一定发生的反应方程式是_,现象是_。(3)当观察到_现象时,说明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一氧化碳,此时装置C中氧化铜发生的另一个反应的方程式是_。(4)如果混合气体中有一氧化碳,应该在D

8、装置的排气管口采取的措施是_。4如图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见装置,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用A装置制取氧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用C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比用B装置的突出优点是_。(3)D装置在实验室中有多种用途:若用D装置检验二氧化碳,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若用D装置收集二氧化碳,验证二氧化碳已经收集满的方法是_。(4)实验室可用次氯酸钠固体粉末和浓盐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取氯气,氯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有毒,可与水反应。据此你认为实验室制取较多量的氯气时,最好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如果用D装置收集氯气,气体应从_(填“a”或“b”)口进。5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用大理石和盐酸反应制取CO2

9、,将制得的气体通入新制的饱和澄清石灰水时,发现有气泡冒出,但一段时间后仍不变浑浊。对此展开了探究活动。【提出问题】澄清石灰水未变浑浊的原因是什么?【猜想与假设】制得气体中无CO2;与盐酸的浓度有关。【进行实验】初步实验实验1小组同学取等量原试剂瓶中澄清石灰水于试管内进行实验依据初步结论,深入探究实验2:实验3:125 mL集气瓶中充入不同体积CO2进行实验【解释与结论】(3)实验2的目的是_。(4)有一定量HCl气体存在时,请解释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原因是_。【反思与评价】(5)由实验3可知,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时,为了得到准确的实验现象,加入二氧化碳的量不能过少也不能过多。得出此结论所依

10、据的现象是_。2020中考复习 化学基础知识强化练习专题七:碳和碳的氧化物参考答案考点一:碳单质的性质1我国古代某些画家、书法家用墨(用炭黑等制成)绘制或书写的字画能够保存至今而不变色的原因是A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B炭黑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C部分炭黑转变成了更稳定的物质D碳单质不溶于水【答案】A【解析】我国古代某些画家、书法家用墨(用炭黑等制成)绘制或书写的字画能够保存至今而不变色,是因为墨的主要成分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故选A。2下图分别为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结构示意图,结合示意图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有的碳单质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B金刚石、石墨和C60的化学性质相似C构成金刚石

11、、石墨的原子不同D石墨转化成金刚石是物理变化【答案】B【解析】A、C60是由C60分子构成的,故A不正确;B、金刚石、石墨和C60均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则化学性质相似,故B正确;C、构成金刚石、石墨的都是碳原子,故C不正确;D、石墨转化成金刚石,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故D不正确。故选B。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C60可用作超导材料B木炭可用作电池电极C石墨可用于制铅笔芯D金刚石可用于裁割玻璃【答案】B【解析】A、C60具有金属光泽,有许多优异性能,如超导、强磁性、耐高压、抗化学腐蚀、在光、电、磁等领域有潜在的应用前景,故A正确;B、石墨用作电池的电极,是因为石墨具有导电性,木炭导电性较差,故

12、B错误;C、石墨很软且在纸上划过会留下痕迹,故可用于制作铅笔芯,故C正确;D、金刚石是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可用于裁割玻璃,故D正确。故选B。4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C60是一种新型化合物B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可以淡化海水C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但可以作为植物的气体肥料D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的单质,两者碳原子排列方式相同【答案】C【解析】A、C60是单质,不是化合物,故A错误;B、活性炭只能吸附色素和异味及部分可溶性杂质,不能淡化海水,故B错误;C、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二氧化碳参与植物的光全作用,可以作为植物的气体肥料,故C正确;D、金刚石和石墨是不同的单质,两者碳原子排列

13、方式不同,故D错误。故选C。5碳和碳的氧化物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1)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金刚石硬度的是_(填序号,下同);利用石墨导电性的是_。A玻璃刻刀 B铅笔芯 C钻探机的钻头 D干电池的电极(2)金刚石、石墨和C60等碳的单质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原因是_。(3)炭雕是活性炭成型技术与传统雕刻工艺的完美结合,因为活性炭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具有_能力。所以,炭雕既可以美化居住环境,又可以净化室内空气。(4)二氧化碳是可以利用的重要资源。如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制造金刚石,其化学反应为:3CO2+4NaC(金刚石)+2X,X的化学式为_,反应涉及到的物质属于单质的为_(填化学式)。【答案

14、】(1)AC D(2)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3)吸附(4)Na2CO3 Na、C【解析】(1)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可用于制作玻璃刀、钻探机的钻头,故选AC;石墨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可用作电极,故选D。(2)金刚石、石墨和C60等碳的单质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决定它们的性质不同。(3)炭雕是活性炭成型技术与传统雕刻工艺的完美结合,是因为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异味和色素,净化室内空气,故活性炭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具有吸附能力。(4)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制造金刚石,其化学反应为:3CO2+4NaC(金刚石)+2X,反应物中碳、氧、钠原子个数分别为3、6、4,反应后的生成

15、物中碳、氧、钠原子个数分别为1、0、0,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2X中含有4个钠原子、2个碳原子和6个氧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2个钠原子、1个碳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Na2CO3,反应涉及到的物质属于单质的为Na、C。考点二:碳的化合物1近年来地球气候逐渐变暖,科学家们认为这是“温室效应”所致。下列气体进入大气层不能导致温室效应的是AO3BCO2CCH4DN2【答案】D【解析】A、臭氧进入大气层能导致温室效应,不符合题意;B、二氧化碳是主要的温室气体,进入大气层能导致温室效应,不符合题意;C、甲烷进入大气层能导致温室效应,不符合题意;D、氮气不是温室气体

16、,进入大气层,不能导致温室效应,符合题意。故选D。2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ACO2COBCO2CaCO3CCOCO2 DCOH2CO3【答案】D【解析】A、CO2和碳高温生成CO,能一步实现转化,故A不符合题意;B、CO2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CaCO3,能一步实现转化,故B不符合题意;C、CO和氧气点燃生成CO2,能一步实现转化,故C不符合题意;D、CO和氧气点燃生成CO2,CO2和水反应生成H2CO3,不能一步实现转化,故D符合题意。故选D。3已知A是一种有毒气体,能与人体中血红蛋白结合使其失去携氧能力,D为红色单质,A、B、C、D四种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

17、以在室内放置一盆水来吸收A气体B其中D物质是一种非金属单质CB的化学式为CuOD反应中的B物质被氧化【答案】C【解析】A是一种有毒气体,能与人体中血红蛋白结合使其失去携氧能力,A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还原性,A+BC+D,D为红色单质,则D是铜,B是氧化铜,C是二氧化碳。A、A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有毒,难溶于水、不与水反应,在室内放置一盆水不能吸收A气体,此选项错误;B、其中D物质是铜,铜是一种金属单质,此选项错误;C、根据以上的分析可知,B的化学式为CuO,此选项正确;D、反应中的B物质是氧化铜,在反应中氧化铜被还原,此选项错误。故选C。4导致人“煤气中毒”的物质是A氮气B氧气C一

18、氧化碳D二氧化碳【答案】C【解析】一氧化碳极易与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不能很好地与氧气结合,失去了携氧能力,造成生物体内缺氧,而发生中毒。故选C。5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在加压低温条件下变为“干冰”(固态二氧化碳俗称“干冰”),它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常用作灭火剂,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在生活中它还是制汽水的原料。关于上述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物理性质描述的是B属于化学性质描述的是C属于化学变化的是D属于物理变化的【答案】A【解析】物理性质是不通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的性质,化学性质是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的性质,化学变化是由新物质生成的变

19、化,物理变化是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A、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均不通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则属于物理性质描述的是,故A正确;B、它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属于化学性质;常用作灭火剂,属于二氧化碳的用途,故B不正确;C、在加压低温条件下变为“干冰”(固态二氧化碳俗称“干冰”)属于物理变化,它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属于化学性质,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属于化学变化,故C不正确;D、常用作灭火剂属于用途,在生活中它还是制汽水的原料属于二氧化碳的用途,故D不正确。故选A。6关于CO和CO2的说法正确的是A组成:都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分子构成也相同B性质;常温下均为无色气体,且都有毒C用

20、途:CO可以用来灭火,CO2可以做化工原料D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答案】D【解析】A、CO和CO2的都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分子构成不相同,故A错误;B、CO和CO2常温下均为无色气体,CO有毒,CO2无毒,故B错误;C、CO具有可燃性,不可以用来灭火,CO2可以做化工原料,故C错误;D、CO和CO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CO和O2点燃生成CO2,CO2和C高温生成CO,故D正确。故选D。7“低碳生活”倡导我们在生活中所耗用的能量、材料要尽量减少,从而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A教科书循环使用B多使用电子邮箱、QQ等即时通讯工具C冬天为了更暖和,把室

21、内空调温度设置到最高D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等出行方式【答案】C【解析】A、教科书循环使用可以减少森林的砍伐,树木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循环使用会减少木材的消耗,符合“低碳生活”理念,不符合题意;B、多用电邮、QQ等即时通讯工具,能节约纸张,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选项符合“低碳生活”理念,不符合题意;C、冬天为了更暖和,把室内空调温度设置到最高,要消耗大量的电能,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符合题意;D、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等出行方式,能减少燃油、燃气等交通工具的使用,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符合“低碳生活”理念,不符合题意。故选C。8下列依据实验目的所设计

22、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答案】C【解析】A、二氧化碳、二氧化硫通入石蕊试液中,都能使溶液变红色,该选项设计不正确;B、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无色气体,观察颜色不能区分两种物质,该选项设计不正确;C、通入石灰水中时,二氧化碳能被吸收,一氧化碳不能被吸收,该选项设计正确;D、除去一氧化碳的同时,引入了新的杂质氧气,该选项设计不正确。故选C。9草酸亚铁晶体(FeC2O42H2O)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FeC2O42H2OFeO+CO+CO2+2H2O。通过如图装置验证该反应得到的气体产物,其说法错误的是A中固体无水硫酸铜变蓝,可验证原气体产物中有水蒸气B中固体由黑色变红色,可验证原气体产物中有一氧

23、化碳C中石灰水变浑浊,可验证原气体产物中有二氧化碳D中尾气可点燃,可验证原气体产物中有一氧化碳【答案】C【解析】A、水能使无水硫酸铜变蓝色,故A正确;B、中固体由黑色变红色,即氧化铜和一氧化碳发生还原反应生成铜,故B正确;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无法确定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引起的还是原混合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引起的,故C错误;D、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中尾气可点燃,可验证原气体产物中有一氧化碳,故D正确。故选C。10.下列物质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是一种紫黑色固体,在加热的条件下能生成B、D、E三种物质;B和无色溶液F混合后也能产生D;B和G均是黑

24、色固体,D和J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D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J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和也可用于灭火。回答下列问题:(1)D的化学符号是_,M的化学符号是_。(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受热分解:_;D+GJ的反应:_;B和无色溶液F混合:_,该反应属于_(填“化合”或“分解”)反应。【答案】(1)O2 CaCO3(2)2KMnO4K2MnO4+MnO2+O2 C+O2CO22H2O22H2O+O2 分解反应【解析】(1)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J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和也可用于灭火,能使澄清石灰水L变浑浊,所以J为二氧化碳,L是氢氧化钙,黑色固体G可以在D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所以G为碳,D为氧气,A

25、是一种紫黑色固体,在加热的条件下能生成B、E、氧气三种物质,结合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药品和方法可知,A是高锰酸钾,B是黑色固体,B和F的溶液混合后也能产生氧气,所以B是二氧化锰,E为锰酸钾,二氧化碳可以和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M,且M可以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所以M为碳酸钙,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D是O2,M是CaCO3。(2)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D是氧气,G是碳,J是二氧化碳,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O2;B是二氧化锰,F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6、:2H2O22H2O+O2,该反应的特点是一变多,故是分解反应。考点三:二氧化碳的制取1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和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进行比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气体发生装置可能相同B反应都不需加热C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相同D都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答案】C【解析】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是利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根据反应条件和原理,选择固液不加热型发生装置,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密度大,溶于水,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用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制取氧气,根据反应条件和原理,选择固液不加热型发生装置,氧气密度比空气密度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难溶于水,还可以用排水法收集。

27、A、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气体发生装置都可以用固液不加热型发生装置,A选项正确;B、反应都不需加热,B选项正确;C、制取氧气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不属于分解反应,基本反应类型不同,C选项不正确;D、都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D选项正确。故选C。2下列有关CO2实验的图示正确的是【答案】D【解析】A、制取二氧化碳时,长颈漏斗要伸入液面以下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下端逸出,故A不正确;B、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如果用的话也要短进长出,故B不正确;C、验满时要把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而不是伸入集气瓶内,故C不正确;D、通过观察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就可以验证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

28、,故D正确。故选D。3为了检验在氢气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中是否混入一氧化碳,用如下装置进行实验(1)装置A中的氢氧化钠溶液能够除去混合气体中的二氧化碳气体,已知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与氢氧化钙相似,则A中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_(提示:此反应生成物中没有沉淀);装置B中盛放的试剂是石灰水,目的是_。(2)装置C中氧化铜一定发生的反应方程式是_,现象是_。(3)当观察到_现象时,说明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一氧化碳,此时装置C中氧化铜发生的另一个反应的方程式是_。(4)如果混合气体中有一氧化碳,应该在D装置的排气管口采取的措施是_。【答案】(1)2NaOH+CO2Na2CO3+H2O 检验混合气体中的二氧化碳

29、是否被完全吸收(2)H2+CuOCu+H2O 粉末由黑色变成红色(3)C处粉末由黑色变成红色,D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O+CuOCu+CO2(4)点燃(或收集)【解析】(1)该混合气体中有二氧化碳,为了避免引起干扰,所以应该先把二氧化碳吸收完,A装置目的就是吸收二氧化碳,氢氧化钠溶液能够除去混合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澄清石灰水常用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B装置中盛放澄清石灰水是用来检验混合气体中二氧化碳是否吸收完全。(2)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氢气,所以装置C中氧化铜一定发生的反应方程式是H2+CuOCu+H2O;C中的现象是黑色的氧化铜变

30、成红色的铜。(3)因为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会生成二氧化碳,所以当C处由黑色变成红色,D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时,说明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一氧化碳,此时装置C中氧化铜一定发生的另一个反应方程式是CO+CuOCu+CO2。(4)从防止过量的一氧化碳污染空气角度考虑,如果混合气体中含有一氧化碳,应在D装置的排气管口采取的措施是点燃(或收集)。4如图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见装置,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用A装置制取氧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用C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比用B装置的突出优点是_。(3)D装置在实验室中有多种用途:若用D装置检验二氧化碳,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若用D装置收集二氧化

31、碳,验证二氧化碳已经收集满的方法是_。(4)实验室可用次氯酸钠固体粉末和浓盐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取氯气,氯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有毒,可与水反应。据此你认为实验室制取较多量的氯气时,最好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如果用D装置收集氯气,气体应从_(填“a”或“b”)口进。【答案】(1)2KClO32KCl +3O2(2)能够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3)CO2+Ca(OH)2H2O+CaCO3 把燃着的木条放在b导管口,若木条熄灭则集满 (4)B a【解析】(1)装置A中有酒精灯,试管口没有棉花,则是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及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KClO32KCl +3O2。(2)关闭C装置中的活塞,二氧化碳不能排出,试管内气体增多,压强变大,将稀盐酸压进长颈漏斗中,液面下降,使稀盐酸与多孔塑料板上的石灰石不再接触,反应停止;打开活塞,二氧化碳排出,试管内压强变小,长颈漏斗中的稀盐酸进入试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