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浙江卷语文试题解析_第1页
2019年高考浙江卷语文试题解析_第2页
2019年高考浙江卷语文试题解析_第3页
2019年高考浙江卷语文试题解析_第4页
2019年高考浙江卷语文试题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9年高考浙江卷语文试题解析 1 1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A.不甘庸碌,不墨守成规,不畏挫.(cuocuo)折,以全部精力和才情奔向既定目标,赴汤蹈 火,不达目的决不罢休,这与激荡在他内心的狷(jucnjucn)介不羁之气是多么一致。 B.B. “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遮背着北风而行”“彤(dm)云密布,朔.(shushuo)风渐起, 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也许,水浒传中最美丽传情的文字就是雪了。 C.C. “历史”并非噱(xuxu6)头,而是“历史文化名城”的依托,一旦历史印记被急功近利 的行为粗暴抹.(m6)去,“文化”气息将荡然无存,“名

2、城”必然岌岌可危。 D.D.如果一个人能够用爱心拥抱世界,那么整个世界的灿烂和澄. .(chengcheng)净都会水驻心中, 即便身形赢.(lei)弱,也会因内心的丰盈而精神焕发、神采熠熠。 C 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字音及字形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 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选正确的还是有误的,然后逐项识别字音正误。A A 项,挫 cuocuo; ;B B 项,彤 t6ngt6ng; ;D D-,熠奕。故选 CoCo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两年,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播出的文化类综艺节目国家宝藏可谓亮点突出。该节 目以博物馆为主题,以文物为线索,每件文物绑

3、定一位与之气质相符的嘉宾,他们或娓娓道 来地讲述文物的历史,或扮成古人演绎.国宝故事,串联起国宝的前世今生。近两年来,该节 目收获了大量粉丝。许多观众表示,从国家宝藏中看到了文化自信。 【甲】近期发布的中国文化综艺白皮书显示,在关于“文化综艺节目的什么要素最 吸引你”的调查里,“精神内涵”“价值导向”成为受访者的首选,选择“节目创新性”的比 例也接近六成。【乙】白皮书还显示,相比娱乐综艺,观众对本土原创的文化类综艺节目的 满意度更高据此,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文化类综艺迎来了最好的时代。【丙】有导演认为: 文化类综艺节目传达“硬知识”并不需要站在娱乐节目的对立面,而是.需要借鉴娱乐节目,找到大众喜

4、闻乐见的形式,把“硬知识”软化,确保节目的文化表达流畅而轻快。 2 2 . .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A.妮妮道来 B.B.演绎 C.C.而是 D.D.喜闻乐见 3 3 . .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A.甲 B.B.乙 C.C.丙 2.A3.B2.A3.B 【2 2 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 要求,然后把握词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A A 项,娓娓道来,意思是连续不断不停 地说、生动地谈论。形容谈论不倦或说话动听。与后文的“讲述”语意重复。B B 项,演绎, 1 1.一种推理方法

5、,由一般原理推出关于特殊情况下的结论。2.2.铺陈;发挥。3 3.展现;表现。 这里取第三个意思,是嘉宾办成古人表演故事,使用正确。C C 项,“而是”表转折,与前面 的“并不需要”搭配和谐,使用正确。D D 项,喜闻乐见,喜欢听,乐意看。形容很受欢迎。 这里是指文化类节目要找到观众喜欢的形式,使用正确。故选 AoAo 【3 3 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标点的使用。解答此类题目,要掌握常用标点的使用方法,熟悉常用错误,再进行比对。本题 B B 项,乙处,“白皮书”属于特定称谓,应该使用引号。故选 BoBo 4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A.当人体免疫力大幅受损的情况下,“超级真

6、菌”会乘虚而入,使病情雪上加霜,加速病人死亡,因此它被贴上了“高致死率”的标签,使人闻之色变。 B.B.近年来,战狼 n n流浪地球等一批精良艺术品质和积极价值取向的文艺作品受到观 众广泛认可,这充分证明过硬品质是新时代文艺实现文化引领的基本条件。 C.C.中国的哲学蕴含于人伦日用之中,中国建筑处处体现着人伦秩序与和而不同的东方智慧, 五千年前的中华文明正是良渚大量建筑遗址的见证者。 D.D.当前,以芬太尼类物质为代表的新型毒品来势凶猛,已在一些同家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 将芬太尼类物质整类列入管制,是中国政府处理毒品问题的创新性举措。 D 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

7、答此类题目,应先浏览划线句,然 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 修饰成分。然后比对选项,找出选项间的不同之处再比较。本题 A A 项,“当的情况下” 结构混乱,句式杂糅,应改为“在的情况下”或“当的时候”。B B 项,谓语残缺,“精 良艺术品质”前应加“具有”。C C 项,“文明是遗址的见证者”不合逻辑,应是“遗址是文明的见证者”。故选 D D。 5 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 1515 个字。 考古学是利用古人遗迹遗物重建古代历史的学科,尽管先民的物质遗存作为古史研究的直接

8、 史料有益于重建古代物质文化的历史,但仅满足于人类物质文化历史的建设, 理由很简单,人类社会的历史不仅包括物质文化历史,也应包括精神文化的历史,我们不仅 要关心古人是如彳 SS生活的,这意味着真正的考古学研究,同时更要通过这些物质遗存研究先民精神文化的成果。 既要揭示先民的物质创造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解答此类题目,首先阅读语段, 分析空缺处前后的句子,关注语意上的联系,做到补写的句子与前后句语意完整连贯,内容 贴切,合乎逻辑。本段主要阐述的是我们不仅应该关注物质文化历史,也应该关注精神文化 历史。根据横线前的“但仅满足于人类物质文化历史的建设”以及横线后的“人

9、类社会的历 史不仅包括物质文化历史,也应包括精神文化的历史”,可知第一空应填写“显然不足以重 建一部完整的历史;第二空,据“我们不仅要关心古人是如何生活的”可知后面应用“更” 呼应“不仅”,用“思想”呼应“生活”,即“更要关心他们是如何思想的;第三空,据“同 时更要通过这些物质遗存研究先民精神文化的成果”可知,用“既要”呼应“更要”,用“物 质”呼应“精神”,即“既要揭示先民的物质创造”。 二、现代文阅读(共 303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苗绣,苗族的刺绣。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楚绣、与湘绩、汉绣同流而异源。古代苗族妇女 养蚕主要是为了获得制作刺绣使用的丝线。苗绣主要用于装饰

10、衣服,也用在裤脚和鞋面。在 衣服上以栏杆形式围在肩膀和袖口。黔东向苗族的盛装刺绣,衣饰部位不是栏杆形式。苗绣 针法有平绣、辫绣、结绣、缠绣、绐绣、贴花、抽花、打子、堆花等十几种,其中辫绣、结 绣是苗绣中特有。辫绣是先将 8 8 根或 1212 根同色丝线纳成“辫子”,然后再回旋缀于底布成 花,多用于“男性之衣”(“鸟爸”)的盛装中,绣品风格粗犷凝重。结绣则将丝线在针头挽 (1)(1) . .显然不足以重建一部完整的历史 (2)(2) . .更要关心他们是如何思想的 (3)(3) . . 数结,然后抽针,如此反复插满成花。苗绣图案多是鸟、鱼、花、果子。在盛装的大型图案 中,出现庞大、凶猛的动物,

11、如龙、大象、狮子等。龙在苗绣中有虫龙、水龙、牛龙等形态。 黔东南苗绣图案中的蝴蝶多被解释为与神话传说中的图腾有关。苗绣一般先在绣布上绘或贴 上图案。黔东南苗族妇女不直接在衣物上刺绣,而是先制成与装饰部位大小相同的绣件,再 缀到衣物上相关部位,这样一方面便于操作,也便于单独取下来保护或替换。 (摘编自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大辞典西南地区卷) 材料二: 苗绣是苗族人的文化读本。从启蒙开始,苗族人就可以从苗绣里学习生活常识,认识草 木动物,学习纺线耕田,了解节日习俗,解读神话、宇宙天体等,无所不可。乍一看这本“书”, 罗列的事物真不少,率性随意,缺乏归纳,但如果仔细阅读,你便会发现,它所表现的内容 也都是

12、经过了严格选择的,而且不乏思想深度。苗族先人把祖祖辈辈获得的人生智慧,都隐 藏在一个个生动鲜活的苗绣故事中。 苗绣一直无声无息深藏不露,2020 世纪后半叶才逐渐被发现。有趣的是,它被发现的时 间与读图时代几乎同步,苗绣本身的艺术特质和读图时代的美学趣味显然不谋而合。神秘的 气息,独特的想象,呆萌的造型,饱满的情感,让我们惊叹相见恨晚。 (摘编自解如光十指春风一绣千年,人民日报20192019 年 2 2 月 2323 日) 材料三: 目前,民间手工技艺的主导传播形式多依托出版物或博物馆等相对静态的媒介,传播途 径单一。实际上,民间手工艺的文化形态非常丰富。以苗绣为例,其非物质文化形态至少包

13、含三种:苗绣中的图案,苗绣的针法和绣法,苗绣中承载的文化等。这些丰富的内容仅仅依 靠静态形式传播显然是不够全面和详尽的。尤其是苗绣的刺绣技法十分复杂,无法仅仅依靠 静态形式记录,借助摄像和三维动画等形式能更好地记录和还原刺绣复杂的过程。另外,传 承主体的口述记录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传承的一种重要形式,利用视频记录显然比单纯用文字记录更为方便、生动、鲜活。移动互联网上灵活多样的数字化观看模式可以改变传 统出版物和博物馆等媒介相对静态和单一的展示方式,观众能进行个性化的选择,深入、反 复地观看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摘编自罗丹民间手工艺遗产基于移动终端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研究) 7,7,下列对材料

14、中“苗绣”的相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A.楚绣是苗绣、湘绣、汉绣共同的“祖先”,苗绣主要用于装饰衣服,古代苗族妇女养蚕主要是为了获得制作刺绣使用的丝线。 B,B,黔东南苗族的盛装刺绣部位特别,妇女先制成与装饰部位大小相同的绣件,再将其以栏 杆形式缀在肩膀、袖口、裤脚和鞋面。 C.C.苗绣日常服饰的图案包括鸟、鱼、花、果子、龙、大象、狮子等,在表现刺绣对象时, 苗绣呈现造型上的呆萌特点。 D.D.苗绣这本“书”罗列事物看似随意,但实际上表现的内容经过严格选择,不乏思想深度, 苗族人从小就可以从中学习文化。 8,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A.苗绣中的一些图案承载了丰

15、富的文化内涵,如黔东南苗绣图案中的蝴蝶多被解释为与神 话传说中的图腾有关。 8 8 . .苗绣在 2020 世纪后半叶逐渐被人们发现,主要是因为它与时俱进,改变了自身的审美特质, 契合了读图时代的审美趣味。 C,C,苗绣的文化形态丰富,它的传播形式也应多样化,除了依托传统出版物和博物馆等媒介, 还可以借助移动互联网。 D,D,借助视频手段记录和还原苗族刺绣的复杂过程,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传承的一种形 式,其优点是人们可以反复观看。 9 9 .根据上述材料,概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苗绣的另外两方面特点。 (1)(1)图案:具有丰富的艺术特质. (2)(2)针法和绣法:- (3)(3)承载的文化

16、: 7.D8.B7.D8.B 9.(1).9.(1).种类多,技法复杂;还有两种特有针法(2).(2).凝聚了苗族人祖祖辈辈的人生智 慧(或:是苗族人的文化读本) 【7 7 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 明确题干的要求,如“下列对材料中苗绣的相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正 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A A 选项篡改 文意,“楚绣是苗绣、湘绣、汉绣共同的祖先,错误,由原文“苗绣,苗族的刺绣。其 历史可以追溯到楚绣,与湘绣、汉绣同流而异源。”可知,是“同流而异源”,所以是不同的 祖先。B

17、 B 选项篡改文意,“再将其以栏杆形式缀在肩膀、袖口、裤脚和鞋面”错误,由原文 “黔东南苗族的盛装刺绣,衣饰部位不是栏杆形式。”可知,不可能“以栏杆形式缀在肩膀、 袖口、裤脚和鞋面”。C C 选项张冠李戴,“苗绣日常服饰的图案包括鸟、鱼、花、果子、龙、 大象、狮子等,”错误,由原文“在盛装的大型图案中,出现庞大、凶猛的动物,如龙、大 象、狮子等。”可知,“龙、大象、狮子等”是在“盛装的大型图案中”,而不是“日常服饰 的图案”。故选 D D。 【8 8 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时要在原文中找对应句。 先在选项中选定需要“定位”的关键词语,依据选定的“关

18、键词”寻找、确定选项在原文中 的对应句。然后将选项与对应句进行比较,比较选项和对应句时,应找到二者表述存在差异 的地方,符合原文意思的是正确选项,否则是错误选项。B B 选项曲解文意,“主要是因为它 与时俱进,改变了自身的审美特质,契合了读图时代的审美趣味。”错误,由原文“有趣的 是,它被发现的时间与读图时代几乎同步,苗绣本身的艺术特质和读图时代的美学趣味显然 不谋而合。”可知,苗绣并没有“改变了自身的审美特质”,只是“不谋而合”。故选 BoBo 【9 9 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筛选和归纳能力。解答此类题型,考生通读所有材料,然 后根据题目要求对材料进行筛选整合。由原文“苗绣

19、针法有平绣、辫绣、结绣、缠绣、绐绣、 贴花、抽花、打子、堆花等十几种,其中辫绣、结绣是苗绣中特有。”可知,苗绣在针法和 绣法上的特点是:种类多,技法复杂,还有两种特有针法。由原文“苗绣是苗族人的文化读 本。”和“苗族先人把祖祖辈辈获得的人生智慧,都隐藏在一个生动鲜活的苗绣故事中。”可 知,苗绣在承载的文化方面的特点是:凝聚了苗族人祖祖辈辈的人生智慧或者是苗族人的文 化读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呼兰河传(节选) 萧红 邻居家磨房里边住着冯歪嘴子。 那磨房的窗子临着我家的后园。我家的后园四周的墙根上,都种着倭瓜、西葫芦或是黄 瓜等类会爬蔓子的植物;倭瓜爬上墙头了,在墙头上开起花来了,有的

20、竟越过了高墙爬到街上去,向着大街开了一朵火黄的黄花。 因此那磨房的窗子上,也就爬满了那顶会爬蔓子的黄瓜了。黄瓜的小细蔓,细得像银丝 似的,太阳一来了的时候,那小细蔓闪眼湛亮,那蔓梢干净得好像用黄蜡抽成的丝子, 黄瓜秧上伸出来无数的这样的丝子。丝蔓的尖顶每棵都是掉转头来向回卷曲着,好像是说它 们虽然勇敢,大树,野草,墙头,窗根,到处的乱爬,但到底它们也怀着恐惧的心理。 太阳一出来了,那些在夜里冷清清的丝蔓,一变而为温暖了。于是它们向前发展的速率 更快了,好像眼看着那丝蔓就长了,就向前跑去了。因为种在磨房窗根下的黄瓜秧,一天爬 上了窗台,两天爬上了窗根,等到第三天就在窗根上开花了。 再过几天,一不

21、留心,那黄瓜梗经过了磨房的窗子,爬上房顶去了。 后来那黄瓜秧就像它们彼此招呼着似的,成群结队地就都一齐把那磨房的窗给蒙住了。 从此那磨房里边的磨馆就见不着天日了。磨房就有一张窗子,而今被黄瓜掩遮得风雨不 透。从此那磨房里黑沉沉的,园里,园外,分成两个世界了。冯歪嘴子就被分到花园以外去 了。 但是从外边看起来,那窗子实在好看,开花的开花,结果的结果。满窗是黄瓜了。 还有一棵倭瓜秧,也顺着磨房的窗子爬到房顶去了,就在房檐上结了一个大倭瓜。那倭 瓜不像是从秧子上长出来的,好像是由人搬着坐在那屋瓦上晒太阳似的。实在好看。 夏天,我在后园玩的时候,冯歪嘴子就喊我,他向我要黄瓜。 我就摘了黄瓜,从窗子递进

22、去。那窗子被黄瓜秧封闭得严密得很,冯歪嘴子用手扒开那 满窗的叶子,从一条小缝中伸出手来把黄瓜拿进去。 有时候, 他停止了打他的梆子。 他问我, 黄瓜长了多大了?西红柿红了没有?他与这后园只隔了一张窗子,就像关着多远似的。 祖父在园子里的时候,他和祖父谈话。他说拉着磨的小驴,驴蹄子坏了,一走一痴。祖 父说请个兽医给它看看。冯至嘴子说,看过了,也不见好。祖父问那驴吃的什么药?冯歪嘴子说是吃的黄瓜子一棵 拌高梁醋。 冯至嘴子在窗里,祖父在窗外,祖父看不见冯歪嘴子,冯歪嘴子看不见祖父。 有的时候,祖父走远了,回屋去了,只剩下我一个人在磨房的墙根下边坐着玩,我听到了冯歪嘴子还说: “老太爷今年没下乡去看

23、看哪!” 有的时候,我听了这话,我故意的不出声,听听他往下还说什么。 有的时候,我心里觉得可笑,忍也不能忍住,我就跳了起来了,用手敲打着窗子,笑得我把窗上挂着的黄瓜都敲打掉了。而后我一溜烟地跑进屋去,把这情形告诉了祖父。祖父也 一样和我似的,笑得不能停了,眼睛笑出眼泪来。但是总是说,不要笑啦,不要笑啦,看他听见。有的时候祖父竟把后门关起来再笑。祖父怕冯歪嘴子听见了不好意思。 秋天,大榆树的叶子黄了,墙头上的狗尾草干倒了,园里一天一天地荒凉起来了。 这时候冯歪嘴子的窗子也露出来了。因为那些纠缠缠的黄瓜秧也都鬻败了,舍弃了窗模 而脱落下来了。 于是站在后因里就可看到冯歪嘴子,扒着窗子就可以看到在拉

24、磨的小驴。那小驴竖着耳 朵,戴着眼平。走了三五步就响一次鼻子,每一抬脚那只后腿就有点痛,每一停下来,小驴就用三条腿站着。 冯歪嘴子说小驴的一条腿坏了。 这窗子上的黄瓜秩一干掉了,磨房里的冯歪嘴子就天天可以看到的。 冯至嘴子喝酒了,冯歪嘴子睡觉了,冯歪嘴子打柳子了,冯歪嘴子拉胡琴了,冯歪嘴子 唱唱本了,冯歪嘴子摇风车了。只要一执着那窗台,就什么都可以看见的。 一到了秋天,新鲜粘米一下来的时候,冯歪嘴子就三天一拉磨,两天一粒粘糕。黄米粘糕,撒上大云豆。一层黄,一层红,黄的金黄,红的通红。三个铜板一条,两个铜板一片的用刀切着卖。愿意加红糖的有红糖,愿意加白糖的有白糖。加了糖不另要钱。 冯至嘴子推着单

25、轮车在街上一走,小孩子们就在后边跟了一大帮,有的花钱买,有的围 着看。 祖父最喜欢吃这粘糕,母亲也喜欢,而我更喜欢。母亲有时让老厨子去买,有的时候让 我去买。 不过买了来是有数的,一人只能吃手掌那么大的一片,不准多吃,吃多了怕不能消化。 祖父一边吃着,一边说够了够了,意思是怕我多吃。母亲吃完了也说够了,意思是怕我还要 买。其实我真的觉得不够,觉得再吃两块也还不多呢!不过经别人这样一说,我也就没有什 么办法了,也就不好意思喊着再去买,但是实在话是没有吃够的。 当我在大门外玩的时候,推着单轮车的冯歪嘴子总是在那块粘糕上切下一片来送给我 吃,于是我就接受了。 当我在院子里玩的时候,冯至嘴子一喊着“粘

26、糕”“粘糕”地从大墙外经过,我就爬上 墙头去了。 因为西南角上的那段土墙,因为年久了出了一个豁,我就扒着那墙豁往外看着。果然冯歪嘴子推着粘糕的单轮车由远而近了。来到我的旁边,就问着: “要吃一片吗?” 而我也不说吃,也不说不吃。但我也不从墙头上下来,还是若无其事地呆在那里。 冯至嘴子把车子一停,于是切好一片粘糕送上来了。 1010 . .简析文中画线部分的语言特点。 1111 . .结合故事情节,概括“我”的形象。 1212 . .分析本文叙述上的特征。 1313 . .如果给本文拟一个标题,你会选“磨房里外”还是“冯歪嘴子”?为什么? 1010 . .使用拟人修辞手法,写出黄瓜蔓蓬勃的生命活

27、力。句式上长短交错,使语言生动活 泼。每句都用“了”字,反复强调黄瓜生长迅速。语调轻快,传达出叙述者的喜悦之情。 1111 . .给冯歪嘴子摘递黄瓜,可见“我”的友善。“故意的不出声”表现出调皮,逗冯歪嘴子说话, 可爱的一面。想吃粘糕,又听话,可见“我”的乖巧。想吃粘糕又呆在那里 不说话,表现出矜持的一面。 1212 . .用第一人称,显得真实、自然、亲切。通过孩子的视角,呈现天真有趣、温暖美好 的一面。按照时间顺序自然展开,叙述散文化,节奏舒缓。注重场景的细节描绘,细腻、 生动、传神。 1313 . .选“磨房里外”。 理由:交代故事发生的空间。小说通过“磨房里外”来架构故事情节。富有意蕴:

28、磨 房外的后园是个童话般的美好世界,磨房内则是艰难的现实世界,但“我”与冯歪嘴子能够 友好相处。 选“冯歪嘴子”。 理由:他是本文的主人公,以此为题,可突出人物形象。本文通过冯歪嘴子这一形象牵 出小说其他人物,串联故事情节。关涉小说主旨:寄托了对善良又寂寞的底层劳动者的亲 近和同情。 【1010 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品味文学作品句子中精彩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赏析句子,首先指出句 子运用的手法,然后结合具体内容分析是如何运用该手法的,最后指出句子运用该手法有什 么表达效果,或者表达什么情感。句子“一天爬上了窗台,两天爬上了窗根”,使用拟人修 辞手法,写出黄瓜蔓蓬勃的生命活力。句子“再过几

29、天,一不留心,那黄瓜梗经过了磨房的 窗子,爬上房顶去了。”句式上长短交错,使语言生动活泼。句子中有“快了”、“长了”“跑 去了”、“开花了”等,每句都用“了”字,反复强调黄瓜生长迅速。句子“后来那黄瓜秧就 像它们彼此招呼着似得,成群结队地就都一起把那磨房的窗给蒙住了。 叙述者的喜悦之情。 语调轻快,传达出 【1111 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赏析作品人物形象的的能力。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征要从两点入手:一 是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和气质等,因为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 响着人物的性格;二是结合小说对人物语言、外貌行动和心理的直接描写,以及对环境、与 他人的关系等的间接描写来

30、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由原文“我就摘了黄瓜,从窗 子递进去。”可知,给冯歪嘴子摘递黄瓜,可见“我”地友善。由原文“有的时候,我听了 这话,我故意的不出声,听听他往下还说什么。”可知,“故意的不出声”,逗冯歪嘴子说话, 表现出“我”调皮可爱的一面。由原文“其实我真的觉得不够,觉得再吃两块也还不多呢! 不过经别人这样一说,我也就没有什么办法了,也就不好意思喊着再去买,但是实在话是没 有吃够的。”可知,想吃粘糕,又听话,可见“我”的乖巧。由原文“而我也不说吃,也不 说不吃。但我也不从墙头上下来,还是若无其事地呆在那里。”可知,“我”想吃粘糕又呆在 那里不说话,表现出矜持的一面。 【1212

31、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赏析小说的叙事技巧的能力。解答本题时要“三抓一想”,一抓作者 的写作视角,首先确定作者是运用第几人称进行叙述的,然后要根据人称的表达效果,结合 具体内容分析其作用。二抓小说的叙述方式,阅读作品,了解其叙述方式,然后分析具体的 表达效果。三抓小说的叙事线索,首先确定叙述线索,是单线还是双线,然后根据具体线索 分析其作用。一“想”作品的叙述背景,叙述背景主要起衬托人物、渲染气氛的作用,有的 背景还富有象征意义,在分析时考虑这方面的作用。由原文“那磨房的窗子临着我家的后园。 我家的后园四周的墙根上,”可知,文章运用第一人称,显得真实、自然、亲切。由原文“有 的时候,我听

32、了这话,我故意的不出声,听听他往下还说什么。有的时候,我心里觉得可笑, 忍也不能忍住,我就跳了起来了,用手敲打着窗子,笑得我把窗上挂着的黄瓜都敲打掉了。 可知,文章通过孩子的视角,呈现天真有趣、温暖美好的一面。文章从“夏天”到“秋天” 按照时间顺序自然展开,叙述散文化,节奏舒缓。由原文“从此那磨房里面的磨信就见不着 天日了。磨房就有一张窗子,而今被黄瓜掩遮得风雨不透。从此那磨房里黑黑沉沉的,园里, 园外,分成两个世界了。”可知,文章注重场景的细节描绘,细腻、生动、传神。 【1313 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探究文章标题的能力。解答时要思考标题自身义(表层含义)和在文中的 含义(引申义、比喻

33、义象征义等),思考标题是否点明写作对象的特点或写作内容,是否表达 作者的感情和态度,是否揭示文章的主旨或哲理,是否是文章的线索和结构思路。本题不管 是选“磨房里外”还是“冯歪嘴子”都可以,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如果选“磨房里外”为标 题,理由可以从交代文章发生的背景、构建故事情节和“里外”的深层含义来考虑。如果选 “冯歪嘴子”为标题,可以从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故事情节和文章主旨方面考虑。 【点睛】有的作品的标题,直接点出了作者所写作的对象。解答时要特别关注其对象的特点, 探究作者为何写这一对象。有的则在对象前添加了修饰性或者限制性词语,组成偏正结构的 标题。解答时,更要注意对象前面的修饰语,同时结合

34、文章内容仔细揣摩其内在的意蕴朋确 作者的观点和态度。有些标题是以句子为标题的,它常常就是作者表达的主旨或揭示的哲理, 在这些标题中要特别注意表达感情的词语,这些词语往往是作者对对象的主体特征或内在感 情的一种概括,要结合文章内容准确理解其含义。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 4040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宗子相集序 (明)王世负 呜呼!此广陵宗臣子相之诗若文。武昌吴国伦传之,而吴郡王世贞为之序,曰:昔在建 安,二曹龙奋,公转角立。爱至潘陆衍藻,太冲修质,沈宋丽尔,必简岳岳,李杜并驱,龙标脱衔。古之豪杰于辞者,往往志有所相合而不相下,气有所不相入而.相为用,则岂尽人力 哉?盖亦有造物微旨矣

35、。 日,余与李攀龙于鳞燕中游也,子相抉吴生暨天目徐生来。子相才高而气雄,自喜甚, 尝从吴一再论诗,不胜,覆酒盂,啮之裂,归而淫思竟日夕,至喀喀呕血也。当其所极意, 神与才傅,天窍自发,叩之冷然中.五声,而诵之爽然风露袭于腋而投于咽,然当其所极意而 尤不已,则理不必天地有,而语不必千古道者,亦间离得之。夫以于鳞.之材,然不敢尽斥矩 镀而创其好,即何论世贞哉?子相独时时不屑也,曰宁瑕无碱。余则无以难,子相也。诸善 子相者,谓子相超津筏而上之;少年间是非子相者,谓子相欲途津而弃其筏。然雅非子相指 也。充吾结撰之思,际吾才之界,以.与物境会。境合则吾收其全瑜,不合则吾姑取其瑜而任 瑕。字不得累句,句不

36、得累篇,吾时时上弱,以次驰天下之中下者,有一不胜,而无再不胜, 如是耳。今其篇章其在,即使公、太冲、必简、龙标小自贬损,而附于诸贤之骥,子相甘之 哉。 子相于文笔尤奇,第其力足以破冗腐,成一家言,夺今之耳观者,而大趣乃在北地李先 生。以壬柑之诗足无憾于一法乃往徒屈法而便其才其文足尽于才乃往往屈方而就法面区丕假生一 以没悲夫然县是不朽矣。 世之立功名、尚通显者,日讥善文士无毛发之用。子相独不然。为考功郎有声,以不 能附会,非久出参藩落。属有岛寇事,在席吏民,调兵食,规摹为.一方冠。既又佐其案 为儒生师帅。比死,家祀而人哭之,则子相居恒不铎,谓:“麒麟风皇,宁能并鸡犬用乎? 不得之,不能为圣世。吾

37、厌吾鸡犬,行去矣!”于鳞大赏之,为诗曰:“一为麟风言,三叹加 飨食。”其曾偶持论若此。 (选自弃州山人四部稿,有期节) 【注】宗子相:宗臣(15251525- -15601560),字子相,与李攀龙(字于鳞)、王世贞、吴国伦等 六人合称明代“后七子”。矩钱:犹规则、法度。碱:似玉的石头。考功郎:吏部官 员。参:这里指担任布政参议。岛寇事:指倭寇侵扰福建沿海。 1414 .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A.叩之泠然中,五声 B.B.余则无以难,子相也 C.C.字不得累,句 D.D.以不能附.会. 1515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A.气有所

38、不相入而,相为用。 B.B.夫以于鳞之.材 C.C.以与物境会 D.D.规摹为一方冠 1616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A.文章起笔就勾画了从建安到盛唐群雄争胜诗坛景象,为下文高度评判宗臣的才华和成 就提供了一个气势恢宏的文学史背景。 B.B.宗臣凭着才气能做到“理不必天地有,而语不必千古道”,而李攀龙和王世贞都不能达到 这样的境界,所以宗臣对他们两人很不屑。 C.C.宗臣也有治世才能,任职地方能保境安民,又能“为儒生师帅”。他曾担任的考功郎属于 中:符合。 难:诘问。 累:积累。 附会:依附(权贵) 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夫人之相与 不赂者以.路者丧 君为我

39、呼入 京官,“出参闺藩”是离开京城到福建任职。 D.D.文章将议论与描写结合,使阐发主张和塑造人物相得益彰。对宗臣与人论诗时动作的描写,虽只寥寥数笔,其形象就跃然纸上。 1717 .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以子相之诗足无憾于法乃往往屈法而伸其才其文足尽于才乃往往屈才而就法而又不假年以 没悲夫然具是不朽矣 1818 .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1)则岂尽人力哉?盖亦有造物微旨矣。 (2)(2)世之立功名、尚通显者,日讥薄文士无毛发之用。 14.C15.A16.B14.C15.A16.B 1717 . .以子相之诗足无憾于法/乃往往屈法而伸其才/ /其文足尽于才/

40、乃往往屈才而就法/而又不假年以没/悲夫/然具不朽矣 1818 . .(1)(1)那么难道都是人的力量(造成的)吗?大概也有上天精妙的意图吧。 ( (2)2)世间那些成就功业名声、崇尚通达显赫的人,常常讥笑鄙视文人没有丝毫的用处。 【1515 题解析】 可机械、盲目。A A 项,“而”都我裳折;B B 项,助词,的/ /助词,主谓之间无意义;C C 项,目【1414 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唱 断它的语境义,联系以前所学知识也是判断正误的 复”,这句话意思是:字不得在句中重复。故选 解答此题,除了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 用法, 能力层级为 C C

41、。很多虚词的用 法和意义都会随其在句中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以可以通过 差异、位置不同来判断虚词 意思。同时还要结合具体语境,在准01句意的基 立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切不 词放入上下文推 ,累息为重 的连词,来/ /介词,因为;D D 项,动词,成为/ /介词,给,替。故选 AoAo 【1616 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的 形象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从人物、时间、地点、 事件的混淆和关键词语的误译等角度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B B 项,“宗臣对他们两个很 不屑”张冠李戴,原文说“以于鳞之材,然不敢

42、尽斥矩矮而创其好,即何论世贞哉?子相独 时时不屑也”,意思是,凭借于鳞之才华仍不敢尽弃法度而独创自己所好,更何况王世贞呢? 宗子相却经常不屑于这样做。宗臣不屑的是“矩矮”。故选 B B。 【1717 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时抓住句子中的重要名词和虚词,根据其在句子 中充当的成分和在句子中所起到的作用,可以判断出断句的正确划分;同时注意句子中对仗 的地方,根据句式特点断句是最简洁的方法。“乃往往屈法而伸其才”“乃往往屈才而就法” 句式整齐,之前和之后断开;“悲夫”表示感叹,之前和之后断开;这句话意思是:他认为 宗子相的诗歌,完全没有违背常理,却常常改变常理而尽展其才华,

43、他的诗文完全展现了他 的才华,竟然经常压抑自己的才华而屈就常理,但寿命不长就去世了,可悲啊,然而他们都 永垂不朽了。 【1818 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能力。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 才能做到不失分。平时训练随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得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1 1) 要点:岂,难道;造物者,上天;微,精深,精妙;旨,意义,目的。(2 2)要点:尚,崇 尚;薄,轻视;毛发之用,微小的用处。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早秋过龙武李将军书斋 (唐)王建 高树蝉声秋巷里,朱门

44、冷静似闲居。 重装墨画数茎竹,长著香兼一架书。 语笑侍儿知礼数,吟哦野客任狂疏。 就中爱读英雄传,欲立功勋恐不如。 1919 . .诗题中“过”字的意思是。首联中一词点出了李将的地位。 2020 . .全诗是如何运用多种手法塑造李将军的独特形象的?请结合诗句分析。 1919 . .造访朱门 2020 . .通过环境描写,如“高树蝉声”“冷静似闲居”和“重装墨画”“香兼一架书”,分别 写出了将军住处的清幽安静和书斋的素净雅致,表现了将军的文人趣味。运用衬托,用“侍 儿知礼数”衬托将军的文化修养。通过“吟哦”“任狂疏”“爱读英雄传”等动作、神态描 写,写出了李将军的豪放和志趣。 【1919 题解析

45、】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借助诗歌的词、句理解诗句大意, 然后才能准确作答。题目的意思是,早秋时节去到龙武李将军书斋去拜访他,“过”的意思 为“拜访”。首联的意思是,蝉声从树梢传来,深巷中的红漆大门前如此的冷清,好像主人在闲居之中。“朱门”指贵族豪富之家,这一词点出了李将军的地位。 【2020 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作品文学形象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题,应先明确人物描写手 法一一直接描写和侧面烘托,然后结合相关诗句,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特点。诗歌前两联属 于环境描写,首联描写了李将军宅院的外部环境,“蝉声”“秋巷”“冷静”渲染了清幽宁谧 的氛围,从而烘托出宅院主人的闲适高雅;颔联描写室内家居布置,“数茎竹”“一架书”表 现了室主人的高雅意趣;而颈联第一句描写有礼节的侍从,是为了衬托李将军的知礼有涵养。 这些诗句都属于侧面描写。最后三句则是对李将军的直接描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