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本化学九上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学设计_第1页
人教版本化学九上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学设计_第2页
人教版本化学九上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学设计_第3页
人教版本化学九上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学设计_第4页
人教版本化学九上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基本概念【探究目标】1、认识化学变化的特征,从分子原子角度,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2、知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有能量的变化,认识通过化学反应获得能量的重要性。3、初步认识常见的化学反应基本类型,并解释与日常生活相关的一些现象。【探索导航】:活动一知识梳理,形成知识结构要求:(1)浏览教材并填写下面知识网络(2)想一想,对于基础知识你还有那些不明白的地方?1、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变化类型物 理 变 化化 学 变 化 (化 学 反 应)区别概念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含义宏观:没有新物质生成。微观:分子、原子、离子之间的距离,物质的形状、大小,分子本身变,原子或离子的结合方

2、式变。宏观:有生成。微观: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本身变成其它物质,由原子或离子构成的物质,原子、离子结合方式。现象多表现、的变化。伴随、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实例联 系判断依据是否有新物质生成2、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性质类型物 理 性 质化 学 性 质概 念物质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在表现出来的性质性质确定由感知或由测知通过可知。性质内容颜色、熔点、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等。可燃性、氧化性、稳定性等。3、 化学反应的简单分类和放热、吸热现象(1) 基本反应类型:初中化学里,化学反应按反应物、生成物组成形式变化划分,主要有、 。(2)氧化反应、还原反应:(仅以得氧、失氧的观点了解)

3、氧化反应 : 物质跟发生的反应叫氧化反应。物质得氧它就被氧化了。还原反应 : 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走的反应叫还原反应。物质失氧(部分失去或全部失去)它就被还原了。例如; CuO + H2 Cu + H2O ( 被还原)( 被氧化)4、化学反应的知识结构5、常见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活动二、解题方法指导1.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只涉及物理变化(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D.爆竹一声辞旧岁,春风送暖入屠苏.下图表示的是水的两种变化,请从宏观和微观(原子和分子的观点)两个角度描述它们的变化过程。(2)(1)水的沸腾

4、 通电分解水()宏观微观()宏观微观3、“化学反应的绿色化”要求原料物质所有的原子完全被利用,全部转入期望的产品中,下列反应类型中一定符合“绿色化”要求的是( )A、分解反应 B、化合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4、关于化学反应A+B=C+D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如A、B各取5g混合,使其反应,则C和D质量之和一定为10g。B、A和B的质量比一定等于C和D的质量比。C、如A、C为单质,B、D为化合物,该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D、如C和D分别为盐和水,该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5、在一个密闭的容器内,有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如下:物质X

5、YZQ反应前质量/g22845反应后质量/g待测24014试推断该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类型为( )A、分解反应 B、化合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活动四、综合能力提升1、下列各图所示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对玻璃片呼气 B蜡烛燃烧 C湿衣晾干 D灯泡通电发光2、(2008泰安)下列四个短语,其原意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花香四溢 B海市蜃楼 C百炼成钢 D木已成舟3、AD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且有如图所示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其它反应物及多余产物均已略去)。请按要求填写下列空白:若A在常温下是一种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且C是形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之一。则:A的化学式为_

6、,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BD_。【课堂达标检测】1、右图是同学们经常使用的某品牌修正液包装标签。小明仔细阅读修正液(Correction)使用方法:使用前摇匀修正液,涂于修正处少许,待完全干后书写。注意事项:用完请及时盖上帽。严禁食用。后,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得出了该修正液的某些性质。下面小明的推测中不合理的是( )A修正液是一种溶液,均一、透明B修正液中含有的化学物质有毒C修正液的成分对纸张不具有腐蚀性D修正液的溶剂易挥发、易燃烧2、(2009泰安)物质的性质决定它的用途,还决定其保存方法。固体KOH具有以下性质:白色固体 有腐蚀性 易吸收水分 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实验室中必须将

7、它密封保存的主要原因是( ) A B C D. 3、(2009泰安)锂元素(元素符号为Li)及其所形成的化合物。在通讯和航空航天领域中具有极其重要的用途。它的化合物氢氧化锂(LiOH)是一种易溶于水的白色固体,有辣味,具有强碱性和腐蚀性。 (1)写出氢氧化锂的一条物理性质;(2)下表是部分物质的溶解性表运用此溶解性表并结合你对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的理解,阴离子阳离子OH-CO32-SO42-NO3-Ba2+溶不不溶Cu2+不不溶溶Li+溶微溶溶溶从表中选出一种盐,该盐能和LiOH发生复分解反应,请你写出该盐的化学式。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课后反思】本节课的知识哪些掌握了,还有哪些没有掌握?学习

8、到了那些方法?错题错在什么地方?认真将错题改到改错本上了吗?溶液【探究目标】1、掌握溶液、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及相互转化;2、了解结晶和蒸发结晶、及降温结晶的方法分离混合物。3、记住溶解度的概念,理解其含义;4、知道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因素,能正确使用溶解度曲线。5、掌握溶液的配置、溶质质量分数的有关公式。活动一基础知识回顾要求:(1)浏览教材并填写下面知识网络(2)想一想,对于基础知识你还有那些不明白的地方?(一)溶液1、概念:叫做溶液。2、溶液的基本特征:、注意:(1)溶液不一定无色(2)某溶液中溶质的种类可以只一种,也可以是两种或两种以上(3)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溶液的

9、体积溶质的体积溶剂的体积(4)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水是最常用的溶剂4、溶解时放热、吸热现象溶解吸热:如溶解(扩散过程中吸收热量>水合过程中放出热量)溶解放热:如、溶解(溶解扩散过程中吸收热量<水合过程中放出热量)溶解没有明显热现象:如NaCl(扩散过程中吸收热量水合过程中放出热量)(二)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1、概念:(1)饱和溶液:(定义) 。(2)不饱和溶液:(定义) 。2、判断方法:看有无不溶物或继续加入该溶质,看能否溶解3、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化注:Ca(OH)2和气体等除外4、结晶(1)概念:。(2)结晶方法:;(三)溶解性:一种物质(溶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

10、(溶剂)里的能力称为溶解性。不同的物质在同一溶剂中溶解性不同。如常温下高锰酸钾易溶于水,而碘不易溶于水。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如常温下碘不易溶于水,却易溶于汽油。(四)溶解度1、固体的溶解度(1)定义:。四要素:条件:标准:状态:单位: (2)溶解度的含义:20时NaCl的溶液度为36g的含义:(3)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溶质、溶剂的性质(或种类)温度(4)溶解度曲线表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溶解度曲线上的每一个点表示溶质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溶液必然是饱和溶液。两条曲线交叉点表示。在溶解度曲线下方的点,则表示。2、溶解性和固体溶解度的关系溶解性易溶可

11、溶微溶难溶20的溶解度/g(五)溶质的质量分数1、公式: 2、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1)用固体配制:步骤:、仪器:、(2)用浓溶液稀释(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步骤:、仪器:、3、浓、稀溶液与饱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关系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如饱和的石灰水溶液就是稀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在一定温度时,同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要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六)乳浊液、乳化作用形成的混合物叫做乳浊液(不稳定,分层)。乳化剂所起的作用称为乳化作用。如:洗涤剂对植物油有乳化作用,它能使植物油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而不能聚集成大的油珠。活动二、典例剖析1、下图是同学们经常使用的某品牌修正液包装标签

12、。小明仔细阅读后,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得出了该修正液的某些性质。下面小明的推测中不合理的是()。A修正液是一种溶液,均一、透明B修正液中含有的化学物质有毒C修正液的成分对纸张不具有腐蚀性D修正液的溶剂易挥发、易燃烧解析:从修正液使用前摇匀,可知修正液不是均一的,所以不是溶液。2、20时,NaCl溶解于水的实验数据如下表。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中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 B20时10g水最多能溶解4g NaClC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解析:从表格中的数据可知:20时,10克水中能溶解NaCl ,都是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3、A图表示的是硝酸钾和氢氧化钙的

13、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B图中甲、乙试管分别盛有硝酸钾和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试管底部均有未溶解的固体。向烧杯中加入一种物质后,甲试管中的固体减少,乙试管中的固体增加,则加入的物质不可能是()A浓硫酸B氢氧化钠 C氧化钙D氯化钠解析:向烧杯中加入一种物质后,甲试管中的固体减少,乙试管中的固体增加,根据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知:加入的物质溶于水应放热或与水反应放热,浓硫酸、氢氧化钠溶于水都放热,氧化钙与水反应放热。4、下图是X、Y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t1时X的溶解度大于Y的溶解度 Bt2时X的溶解度等于Y的溶解度Ct3时X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2时,变为不饱和溶液Dt1时

14、Y的不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变为饱和溶液解析:t1时X的溶解度小于Y的溶解度;t3时X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2时,会析出晶体,仍为饱和溶液;t1时Y的不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溶解度增大,仍为不饱和溶液。5、下图中M、N分别表示二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试根据图中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A点表示M、N二种物质在t1时均达到饱和BM、N二种饱和溶液,当温度从t1降至t2时,一定析出相同质量的晶体C同处A点的相同质量的M、N二种溶液,当温度从t1降至t2 后,剩余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D0时,M、N具有相同的溶解度解析:图中A点表示M这种物质在t1时均达到饱和,但N这种物质在t1时为

15、不饱和溶液;M、N二种饱和溶液,当温度从t1降至t2时,都会析出晶体,尽管N的溶解度降低比M多,但两种溶液的总量不知道谁大,所以M、N二种溶液谁析出晶体的质量大是无法比较的;0时, N的溶解度显然比M的溶解度小。6、向20的饱和澄清石灰水(甲溶液)中投入适量的氧化钙粉末,充分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溶液温度末冷却到20时,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B溶液温度末冷却到20时,溶质质量分数比甲溶液大C溶液温度恢复到20时,溶液质量比甲溶液小D溶液温度恢复到20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和甲溶液的相等解析: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而且放热。由于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溶液温度末冷却到20时,

16、溶液中还要析出氢氧化钙,溶质质量分数比甲溶液小。活动三、综合能力提升1、右图为A物质的溶解度曲线。M、N两点分别表示A物质的两种溶液。下列做法不能实现M、N间的相互转化的是(A从溶液中析出时不带结晶水)A从NM:先向N中加入适量固体A再降温B从NM:先将N降温再加入适量固体AC从MN:先将M降温再将其升温D从MN:先将M升温再将其蒸发掉部分水2、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t1时,甲、乙各30g分别加入70g水中均能恰好完全 溶解Bt2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t2时,在lO0g水中放入60g甲,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7.5Dt2时,分别在1

17、00g水中各溶解20g甲、乙,同时降低温度,甲先达到饱和3、要配制100g 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A将10g氯化钠固体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盘上称量B量取90ml水时,俯视读数C为加快固体溶解,用温度计搅拌溶液D将配好的溶液倒入细口瓶中,盖紧瓶塞,并贴上标签【课堂达标检测】基础题:1下列物质中既存在离子又存在分子的是 ( )A氯化钠晶体 B金刚石C氯化钠溶液 D液氧2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后,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不变B在溶液里进行的化学反应,通常比较快C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D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

18、溶质质量分数可能不变3用氯化钠配制l0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现有下列操作:溶解;称取氯化钠;过滤;量取水;计算;蒸发结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 (B) (C) (D)4现有60的饱和NaCl溶液,与该溶液有关的量有:水的质量;溶液中溶质NaCl的质量;NaCl的质量分数;60时NaCl的溶解度:溶液的质量。用序号填空:(1)将该饱和溶液稀释,不变的量有: ;(2)将该饱和溶液降温至20,一定变化的量有。提升题:5右图为氯化钠、碳酸钠(俗称纯碱)在水中的溶解度曲 线。(1)当温度为10时,碳酸钠的溶解度为;(2)当温度时,氯化钠的溶解度大于碳酸钠的溶解度;(3)生活在盐湖附近的人们习惯“夏天晒盐,冬天捞碱”。请你解释原因:“夏天晒盐”;“冬天捞碱”。6右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t1时,向两只盛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