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普法现状综述_第1页
我国普法现状综述_第2页
我国普法现状综述_第3页
我国普法现状综述_第4页
我国普法现状综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我国普法现状综述 钱龙超 【摘要】普法教育是建设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我国的普法教育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启动至今,从“一五普法”到“六五普法”已经进行了将近三十年,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还存在不足。本文试从我国普法现状存在的一些问题,浅谈一下个人的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普法;立法;农民 1985年1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关于在公民中基本普及法律常识的决议开始,我国的全民普法工作已经走过五个五年规划,现处于六五普法阶段,回顾二十八年的普法进程,普法内容从将宪法作为普及法律常识的基本内容到“六五普法”一突出、一加强、一深化、一推进、一坚持、五深入。即突出宪法的学习宣传;加强反腐昌廉宣

2、传教育;深化“法律八进”主题活动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坚持普法结合;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和国家基本法律,深入学习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和社会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主要方法: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紧围绕我县“十二五”规划提出的目标,坚持从实际出发实行分累指导,大力开展“法律八进”活动。可以看出普法内容逐年增加,涉及范围逐渐加大,公民的法律素养有所提升,但是普法现状还是需要改善。 一、普法现状 (一)供不应求 张艺谋导演的秋菊打官司影片的最后,秋菊望着远去的警车,“满脸的困惑不解”。“秋菊的困惑”之所以能够引起众多法学家竞相评论,其原因在于这不

3、仅是秋菊的困惑,更是中国法治建设的困惑。他批评说秋菊之所以困惑,不是因为秋菊无知,法律有知,而是秋菊有知法律无知,是因为“正式的法律制度无法理解,也没有试图理解什么是秋菊要的''说法''制度的逻辑限制了一种人人知道的知识及其他的可能性。”1著名法学家庞德说:“衡量一个国家法治是否健全,不是看它颁布了多少法律条文,而是这些法律是否深入民众的内心,并为他们所接受。”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法治国家,必须依赖于全体公民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的提高。所以,首先法律要得到大家的认同,这就要求普法主体与守法主体之间要进行交流和互动,中国法治进程遇到的最大挑战,就在于如何把“别处”的法

4、治变成中国老百姓“此世”的生活。中国的法律大都移植于“西方”法律。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截然不同,因此普通老百姓对法律的预测有时候与自己的生活习惯完全相反,正如秋菊的困惑,秋菊理解的被告都是做了坏事的人,而吴律师,严局长对秋菊进行说服“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被告不一定是坏人”的解释。其实秋菊最终进入法院是因为听到了吴局长说最终会有一个“说法”。因此,法律尽管很健全,但作为守法主体的老百姓并没有理解法律的精神与内在价值,因此普法教育的目标和方法有待改进。 (二)普法形式不够新颖活跃,群众积极性仍未调动 普法中一直沿用“一摆”(摆摊咨询)、“二赛”(知识竞赛)、“三训”(以会待训)、“四考”(开卷

5、测试)等做法逐渐流于形式。2这种偏重硬指标的做法主要源于个别单位和人员在工作中的惯性思维。仅仅为了应付普法检查,无法实现普法之根本目的,让普及对象都了解,熟悉并运用与自己息息相关的法律处理自身与社会,家庭相互关系。 (三)普法教育,农村是薄弱环节 特别是一些偏远农村,相对于城市人口而言,农民的法律素养与法律意识确实存在许多令人担忧的地方,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法盲占有较大比例,外出务工文化程度低,又没有系统学习法律,获取法律知识途径比较狭窄。主要通过法制频道,再就是报纸,墙报等不能系统掌握,看到城市灯红酒绿生活,心里容易失衡,农村进城务工人员数量逐年呈上升趋势,加上农民法律意识相对比较滞后,当权利受

6、到侵害时候不知道拿法律武器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甚至在落后地区,农民解决问题不是靠法律而是靠家族势力等等说明普法对象,农民、农村是关键,要想普法就不要留死角。 (四)普法主体和经费问题 现在由于没有明确的普法责任人,导致了普法工作一旦完成不佳,各个机关相互扯皮,互相推诿,到底谁应该在普法工作中处于实施主体的地位,司法机关,行政机关,还是检察机关,应当明确下来,监督、检查工作又该由谁实施,普法应达到什么标准,由相关机关按此标准进行评价评论。再有就是普法经费不足,相关机关无法展开,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普法主体不明确原因,因此普法实施主体和监督主体的明确至关重要。 二、针对我国普法存在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一

7、)任何一个地区或国度,要实现“法治”之目标,首先必须有一套完善的立法秩序,确保良法的崛起 3虽然中共中央宣传部,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前五次五年普法教育均发布了通知,颁布了决议,这些决议仍过于笼统,可操作性明显不足,普法实施与监督机关不明确,所以制定普法明确实施机关和监督机关,责任到岗到人,严抓、紧抓,普法工作才可以提升。 (二)普法的教育重点放在农村,普法形式要多样化 要提高普法教育的效果,加快法治建设的步伐必须把普法教育的重点放在农村。我国人口众多农民占了大多数,因此农民成了普法宣传重点宣传对象,加上农民负担问题、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相继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进一步充分说明了加强农村普法教育工作

8、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做好新时期普法工作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要以农民生产生活需要为出发点,特别是要针对建设新农村的迫切需要和广大农民的现实需求,宣传与农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二是要努力创新普法教育形式,把深刻的法律规范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现出来例如以小品,戏剧的形式,让老百姓参与、互动!只有农民群众的法律意识提高了,整个社会的法治水平才有有望提高。4 (三)普法主体要与普法对象互动 普法教育并不是普法主体单方面加大力度就可以成功的,需要与普法对象互动,正如“秋菊的困惑”不算进行普法,因为受体的要求没有得到,也就是没有满足受体的需要,正如西南政法大学法学一位教授说:“手术成功了,但是

9、病人死了。”这是医疗史上的一个讽刺,但是,我们将法律的接受和遵守寄予作为“纽带”的“普法”技巧,或者当我们的法律实施更多从“供体”的视角和立场上着眼,而忽视“受体”的话,这种类似的讽喻可能以另外一种表达出现我们社会之中。因此要想让法律走入人们的心灵,必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深入了解老百姓的所需,以群众可以接受的方式去理解,为此要针对不同的普法对象建立不同的普法机制。例如,针对农民可以以“戏剧、广播、形式进行传播”必要时可以编织成方言与老百姓互动做到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针对大学生可以进行模拟法庭,假期进行法律方面实践。“组织法律三下乡活动”等等进行普及。总之考虑受体的接受程度和

10、接受方式进行互动,才能成功。 (四)加大普法建设,宣传宪法、宪政,普及宪政知识 宪政是以宪法为前提,以民主政治为核心,以法治为基石,以保障人权为目的的政治形态或政治过程。宪政的基本思想包括民主、法治、人权。我国在1982年宪法的基础上进行了四次修宪,每次修宪完成后,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均将宪法修正案作为宣传教育重点,但是效果并不是很佳,并且由于建国初期为了使公检法能够运转,有好多没有学习法律的工作人员直接分配到公检法系统,这一原因也导致了我国司水平和执法水平不高,甚至现在还有好多执法人员法律观念和法律认知水平一般,对宪法的重要性认识不够重视,宪政观念还没完全吸收,因此即便进行普法也因为自己经验和水平限制导致效果不佳,因此我们更要大力宣传宪政,宣传宪法,树立宪法意识和宪法权威,从对司法和执法人员普及宪法做起,具体方法可以让研究宪法方面学者对司法和执法人员定期进行培训,以闭卷考试方式结课。然后再由他们向普通群众传播,让每个公民都知道宪法赋予的权利,让侵害人权的案件终止,让群众监督执法和司法,增强普通群众人权观念,让公民善于运用法律维护自己合法权益。 三、结语 “以法治国”是我国治国方略,“普法”是必要环节和重要步骤,“普法”的效果至关重要,只有了解法律,人才可以预测自己的行为和别人的行为,大家都以同样的方式理解法律,遵守共同规则,才可以“定分之争”。“普法”是一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