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课堂读图训练的具体方案和策略_第1页
实施课堂读图训练的具体方案和策略_第2页
实施课堂读图训练的具体方案和策略_第3页
实施课堂读图训练的具体方案和策略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实施课堂读图训练的具体方案和策略通过对学生读图能力的现状及原因的分析,加上地理教学离不开地图,地图在地理教学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组教师十分重视训练学生的读图能力,寻找培养学生读图技能的具体方法,初步确立实施课堂读图训练的具体方案和策略,并在教学中进行试验。具体参照执行的方案和策略如下: 第一步:培养学科兴趣。教师要在学生进入初中,开始接触地理学科时,就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学科兴趣的培养,因此教师要上好第一节课与同学们谈地理,为学生介绍我们的学科,把地理学科的趣味性及重要性给学生讲清楚。学生对本学科感兴趣了,才谈得上进一步的读图培养。第二步:介绍地图的基本知识。七年级地理上册的第一单元中的第三节

2、地图是我们初步培养学生读图能力的基础,这一节为我们介绍了地图的基本知识,包括地图的基本概念、地图的基本要素。(1)从概念入手,要为学生讲清楚什么是地图,地图是怎么来的,它的作用是什么(尤其要强调地图、图片等直观内容, 能更有效的形成地理观念, 能使学生更容易、也更牢固的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2)讲解地图的三要素,即比例尺、方向、图例,这三个要素的讲解需要教师花较多的时间,因此要在课标规定的基础上多加些课时,帮助学生掌握读图的基本技能。(3)教师在教学内容上应当加上一部分:地图类型的介绍,尤其是对常用的地图主题分类进行介绍,要学生知道什么是如地形图、政区图、山河与气候等自然地

3、理分布图、资源、能源、人口、城市等人文地理分布图,并且借助地图册把不同主题地图的主要内容、用途、判读方法教给学生,使得学生知道在学习中如何选正确的地图,如何才能获取正确的知识。第三步:在教学各环节中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具体做法如下: 1 教师在教学中,严格要求学生做到两点:一、人人有图:学生上课时要将地理课本、地图册和地图填充图册放在手边,以便随时翻看。二、时时用图:即上课时每节课都要使用地图册以及利用对应的地图。2. 引导学生去认识地图: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读图和析图的一般程序。 (1)弄清所读地图的比例尺、方向和图例注记,这是读图的根本。弄清比例尺,才能使图中抽象的距离在脑海中产生实际概念

4、;图上方向的正确认识才能保证用图的正确性;图例注记的理解才能保证所读的地理事物名称的正确,也帮助在地图上迅速找到目标。只有这样在能保证读图顺利和正确。(2)明确要素,引导读图。一幅地图中所蕴含的地理信息是十分丰富的,因此,教学中,应根据教学目标,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通过读图,感知所需要的信息。 (3)确定目标,引发读图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的重要一环。因此,制订适当的读图目标,让学生思索,能激发求知欲,调动积极性。如:“中国的交通业”中,主要铁路干线及铁路枢纽,名称多,记忆难,可确定起点和目的地,让学生设置几条旅游路线,这样,不仅能激发学

5、生的兴趣,还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3.通过地理教学,使学生掌握读图与析图的典型方法(1)形状观察法,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图形的轮廓、形状,看看是否有明显好记的特征,再根据观察出的形状特征把图形记住。如黄河的干流形状象汉字“几”字、意大利的轮廓象长筒靴,这些方法能帮学生轻松地判读出有关图形,从而为进一步解答有关问题奠定良好基础。(2)重点突破法,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读出图中的重点与关键点,并把它牢记,这些关键点,往往成为今后读图析图的“切入点”。(3)对比归纳法,某些地理图有着明显的相似性,如七年级上册里的等高线图、等温线图、等降水量线图,因此教学过程中,要把它们有机地联系

6、起来,让学生作比较,“同中求异、异中寻同”,归纳出它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从而是学生掌握一大类图的判读方法。(4)点、线、面结合法,有些图必须从点(港口、矿产地、城市等)、线(山脉、河流、铁路线等)、面(国家、省区、自然带等)之间的相对位置来帮助记忆和判读。(5)暗示地图填注法,让学生在暗示地图上填注城市、河流、山脉、矿产、铁路等名称,是提高学生读图、填图能力的良好方法,不仅可帮助学生记忆地理分布知识,而且还能帮助学生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6)简图绘制法 引导学生绘制有关教学用图是提高学生识图、析图能力的有效方法。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鼓励、指导学生绘制有关简图,如世界海陆分布略图、山河分布

7、示意图、等压线图、统计图等。学生通过亲自动手绘制简图,能加深对所绘图中地理知识的理解,对掌握一些绘图的基本技能也很有实践价值。 4.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新课、复习旧课、回答问题、课外作业等各个环节中进行读图、用图、填图和绘图的练习。 (1)讲授新课练读图。 在讲授新课时,首先让学生查看相关的地图,然后找出该地区所处的纬度位置和地理特征,所有这些特征及所涉及的地理事物名称,都能在图上反映出来。因此,如果能掌握了读图方法和养成良好的读图习惯,学生将不再惧怕上新课,并且在头脑中会产生一幅幅地图的表象,学习会得心应手,地图知识也会运用自如了。(2)课堂提问练用图。地理知识概括起来,一般都分

8、属于四类知识,即名称概念、地理特征、分布与发展规律,成因与原理。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要不失时机地让学生指图说明地理特征、基本原理,分析地理分布规律和相互关系,这是培养学生运用地图进行地理思维的重要途径。(3)课外作业练填图。在学生的课外作业中,适当填绘一定数量的地图,是复习巩固所学地理知识的重要环节,是把所学的地理知识再现在图上,用以强化学生记忆的最有效办法。 5.在读图中培养学生的能力:(1)形象思维的培养:教师在遇到学生读图时候,第一步要求学生先读地图的图例,图例是对各种地理事物的形象的简化,图例的设置就是人们形象思维的结果。熟悉了图例,学生才会懂得地图中各种符号或颜色的意义。认识图例就

9、体现了一种形象思维的过程。有的地图比较简单,学生能很快地明白地图要说的主要意思。如“中国人口分布图”,先带领学生熟悉图中各种颜色代表的人口密度,然后让学生从整幅图上去观察东、西部人口密度的差异,从而得出东部人口密度比西部人口密度大的结论,然后教师再进一步让学生阅读地图,找出我国人口分布最密集的是哪些地方。经过这样层层深入的学习,学生就可以了解我国人口分布的主要特征。这样由学生自己总结得来的知识,比起教师的讲解的效果要好的多。(2)逻辑思维的培养:有的地图比较繁杂,图中有许多地理事物,这就需要教师先对这些事物进行分类处理,以一定的逻辑顺序组织起来,再向学生讲授。如“中国地形图”的判读,图中有山脉

10、、高原、平原、盆地,还有丘陵、河流等。若教师不先分类,学生将无从下手。在教学中可以先让学生看整幅地图的颜色,大体分为三种,从而知道我国地势分为三级。再借助立体的“中国地形图”,让学生感知地势西高东低的特征。如果不借助地图,而只是让学生凭空想象,他们将无法得出我国的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的特征。接着就是对各种地形区位置的认识,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从各种地形的特征来分析它们所处的位置。如平原的海拔一般较低,根据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的特征,让学生预测平原将出现在东部还是西部,再通过与地图进行比较发现,我国的平原在第三级阶梯。通过这种比较直接的推理和对照事实的比较来加深学生的印象。然后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顺序,让学生对各个地形区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如认识我国的四大盆地时,可以按照从北往南的顺序;而认识四大高原时可以按照从第一级阶梯到第二级阶梯由北往南的顺序。(3)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结合:当教师在告诉学生某些地理名词时,还可以讲述一些当地的地理特征,或者让学生通过一些照片、谚语去感受各个地形区的特征。经过多次强调,在学生的头脑中就会有各类地形区位置的图像,以后在填图时就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