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C550-700I型浆液循环泵A级检修作业指导书(1)_第1页
LC550-700I型浆液循环泵A级检修作业指导书(1)_第2页
LC550-700I型浆液循环泵A级检修作业指导书(1)_第3页
LC550-700I型浆液循环泵A级检修作业指导书(1)_第4页
LC550-700I型浆液循环泵A级检修作业指导书(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大唐国际陡河发电厂企业标准Q/CDTIDHTP 20102010-8-1实施 大唐国际陡河发电厂 发布2008-03-01发布2010-7-6发布LC550-700I型浆液循环泵A级检修作业指导书作业项目: 作业日期: 批 准: 王 力 审 核: 唐保银 编 制: 冯佳勇 Q/IDHTP*; 目 次1范围22本指导书涉及的资料和图纸23安全措施24备品备件准备25现场准备及工具26检修工序及质量标准47检修记录68泵试运(品质再鉴定)69不符合项目处理单710完工报告单811质量签证单9LC550-700I型浆液循环泵A级检修作业指导书1 范围本指导书适用LC550-700I型浆液循环泵A级

2、检修工作。2 本指导书涉及的资料和图纸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LC550-700I型浆液循环泵检修工艺规程LC550-700I型浆液循环泵设备技术标准LC550-700I型浆液循环泵使用说明书LC550-700I型浆液循环泵安装说明书及图纸3 安全措施3.1 严格执行电业安全工作规程。3.2 解体前必须确认动力源已切断、系统可靠隔绝、泵体放水完毕等安全措施已经执行。3.3 拆开的管路、法

3、兰等敞口部位要封闭好。3.4 使用大锤时,严禁单手操作、严禁戴手套操作,使用前检查锤头的固定情况,防止飞出伤人。3.5 使用电动工器具必须配用漏电保护器。3.6 使用电动工器具必须带绝缘手套。3.7 检修现场严禁吸烟,一经发现严格处理。3.8 检修时所有工作人员要认真负责,杜绝带情绪和饮酒后作业。3.9 拆卸轴承时要防止损坏轴承及碰伤轴径。3.10 回装时,认真检查泵内部无任何异物。3.11 每天开工前工作负责人向工作班成员及民工交代安全注意事项,工作结束后,总结当天的安全工作情况。4 备品备件准备序号名称物资编码规格型号单位数量备注1O形密封圈O形密封圈26.5×3.55个1氟橡胶

4、2O形密封圈O形密封圈40×2.65个1 氟橡胶3O形密封圈O形密封圈765×7个1氟橡胶4O形密封圈O形密封圈755×7个2氟橡胶5O形密封圈O形密封圈132×3.55个1氟橡胶6O形密封圈O形密封圈150×3.55个2氟橡胶7O形密封圈O形密封圈330×5.3个1氟橡胶8O形密封圈O形密封圈150×3.55个2 氟橡胶9O形密封圈O形密封圈495×7个2 丁腈橡胶10O形密封圈O形密封圈487×7个1 丁腈橡胶11O形密封圈O形密封圈125×3.55个1 丁腈橡胶12O形密封圈O形密封圈32

5、5×5.3个2丁腈橡胶13O形密封圈O形密封圈400×7个1 丁腈橡胶14O形密封圈O形密封圈345×5.3个1 丁腈橡胶15机械密封套1 16四点角接触球轴承QJ326N2 P5盘1进口17圆柱滚子轴承NU226EC3 P5盘2进口18后轴承盖个1 TH20019前轴承压盖个1TH20020托架个1 TH20021支架个1TH20022轴承箱台123耐磨板个1Cr30A24叶轮个1Cr30A25后泵盖个1Cr30A26叶轮封盖个1Cr30A27轴帽垫个1 Cr30A28叶轮螺栓个1 Cr30A29轴根1 45#5 现场准备及工具5.1 现场准备一、材料类序号名称

6、型号单位数量备注1.洗油/公斤502.黄油/公斤53.螺栓松动剂/桶104.二硫化钼喷剂进口桶25.密封胶703、704袋106.胶皮3mm公斤507.塑料布/米208.白布带/盘29.生料带/盘410.破布/公斤5011.白布/米512.砂布#100张2013.黄铜皮0.10mm公斤1014.黄铜皮0.15mm公斤1015.黄铜皮0.20mm公斤1016.黄铜皮0.50mm公斤1017.不锈钢皮0.10mm公斤1018.不锈钢皮0.15mm公斤10二、工具类1.活搬手8把12.活搬手10把13.活搬手12把14.活搬手15把15.梅花搬子1214把16.梅花搬子1417把17.梅花搬子171

7、9把18.梅花搬子2427把19.梅花搬子3032把110.叉口扳手1214把111.叉口扳手1417把112.叉口扳手1719把113.叉口扳手2427把114.叉口扳手3032把115.内六角扳手3-19mm套116.管钳子300mm个117.拔轮器300-500mm个118.撬棍/根219.塞尺300mm把120.套筒扳手/套121.敲击扳手M30mm个122.敲击扳手M36mm个123.敲击扳手M41mm个124.敲击扳手M46mm个125.铜棒/根226.手锤2磅个127.大锤12磅个128.平口改锥8个229.十字改锥8个230.什锦锉5-7组套131.手拉葫芦1T、2T台432.

8、吊带/根233.钢丝绳3/8英寸根234.卡环20个235.游标卡尺800mm 0.02mm个136.游标卡尺150mm 0.02mm个137.外径千分尺0-25mm个138.外径千分尺150-250mm个139.百分表0-10mm块440.磁力表座200mm个441.V型铁付15.2 工作准备 在检修作业现场地面铺好胶皮,做好作业区的物理隔离。 开工前组织工作成员学习作业文件,对成员进行分工,并进行安全和技术交底,工作组成员开工前组织工作成员学习作业文件,对成员进行分工,并进行安全和技术交底,工作组成员应熟知工作内容及危险点的控制措施,掌握本作业指导书全部内容。动火工作票办理完毕。W15.3

9、 确认工器具、备品配件、材料准备好,检验合格W25.4 办理相关工作票 检修负责人与运行人员共同确认工作票安全措施已执行。 检查验证工作票、试验票。 动火工作票办理完毕。H15.5 作业流程6 检修工序及质量标准6.1 泵体附件拆除 拆除辅助管道、吸入口管道、恒位油盅及仪表,将管线加封加堵。 拆除联轴器中间节,测量联轴器与电机之间的间隙并做好记录。 锁定机械密封的轴向位置。6.2 泵解体前拉式拆卸 前泵盖、耐磨板的拆卸:把前泵盖法兰上的吊环螺钉紧固并挂吊在起重机械上。用扳手松开与泵体 之间的联接螺柱,借助于顶起螺钉将前泵盖顶出,注意要使前泵盖与耐磨板一起从泵体上脱离。 叶轮的拆卸:拆卸叶轮之前

10、,先依次拆卸叶轮封盖螺栓、叶轮封盖、轴帽垫螺栓、轴帽垫,借助于叶轮安装和拆卸设备,利用叶轮上的拆卸螺纹孔对叶轮进行拆卸。建议冷态拆卸,必要时加热拆卸。 机械密封的拆卸:拆卸之前先要在套筒凸槽中安装起定位夹。用安装测规或者定距片检查机械密封的轴向间隙,用六角型凹头螺钉 拆卸拼合夹紧环,拆除六角型螺母,用顶起螺丝拆除整个机械密封。 转子及承载部件的拆卸:用吊环螺钉把泵转子吊挂在起重装置,松开托架与支架之间的螺栓,松开 托架与泵体之间的螺柱,用起顶螺钉将托架与转子部件从泵体上顶出,把泵的转子水平放置于铺有橡胶板的安全空旷地带。注意不得将支架连同拆卸。6.3 泵解体后拉式拆卸 泵转子及承载部件的拆卸:

11、用吊环螺钉把泵转子吊挂在起重装置,松开托架与支架之间的螺栓,松开托架与泵体之间的螺柱,用起顶螺钉将托架与转子部件(包括叶轮)从泵体上顶出,把泵的转子水平放置于铺有橡胶板的安全空旷地带。注意不得将支架连同拆卸。 叶轮与机封的拆卸方式与上面一样。 后泵盖的拆卸:将吊环螺钉安装在后泵盖上预留的螺纹孔内,用吊环螺钉把后泵盖吊挂在起重装置上,松开托架与后泵盖之间的联接螺柱,用起顶螺钉将后泵盖与托架分离。 托架的拆卸:松开托架与轴承箱之间的径向锁紧螺栓,松开后轴承端调整杆上的螺母,用扳手反拧夹在托架与轴承箱之间的调整杆螺母将托架与轴承箱分离。如果拆卸困难,可通过托架上的注油孔用高压油腔往里注油脂。 轴承组

12、件的拆卸:拆除前轴承压盖,拆除后轴承压盖,拆除锁紧圆螺母及止动垫圈,将轴从轴承箱中朝后轴承端退出。6.4 各部零件清扫测量修理 清扫叶轮、耐磨板、口坏、各部通流部件污垢。 清扫泵轴、键、锁母、止滑垫、轴承室、螺栓、联轴器。 检查叶轮是否有裂纹、损坏现象,测量各级叶轮与轴的配合尺寸并记录。 标准:叶轮与轴的间隙0-0.03mm。 检查耐磨板、泵壳是否有裂纹、砂眼、汽蚀等缺陷,进行补焊处理。 检查轴承内、外套圈及滚珠有无裂纹、腐蚀、麻点、重皮等缺陷,检查珠架磨损情况,用塞尺测量 轴承间隙。标准:新轴承间隙为0.026-0.035mm,最大使用间隙不超过0.15mm。 测量轴承与轴的配合尺。 标准:

13、最大紧力0.012mm,最大间隙0.011mm。 测量轴承外套与轴承座的配合间隙。标准:轴承外套与轴承座的配合间隙0-0.05mm,与端盖的间隙为0-0.05mm。 测量半联轴器与轴的配合尺寸。 测量轴的弯曲度,并校正。 标准±0.03 对合格的零件进行清理以备回装,对不符合质量标准的零部件应进行更换。 修键及配键。标准:键装在轴上无松动感,键顶有0.2-0.4mm的间隙。 轴磨损时可进行喷镀处理和更换,叶轮与耐磨板磨损时更换。 H26.5 泵回装 相反顺序回装各零部件,注意叶轮与耐磨板的间隙,泵转子的轴向位移值。 标准:叶轮和耐磨板的密封间隙1.6mm。叶轮的间隙调整3.0mm。

14、机械密封安装时,动、静环密封面是否有刮痕、缺口、微小损伤。 机械密封支座,密封、装配表面清洁干净,用白布清理干净。 检查所有相关的机械密设备的尺寸,所有的前沿棱角要有正确的的导角。 E-合成橡胶O形密封环和弯管不允许使用矿物油和油脂润滑,腐蚀胶圈。 硅-合成橡胶O形密封环不允许使用硅油和油脂润滑,腐蚀胶圈。 密封表面不允许使用油或油脂来润滑。 沿轴滑动密封装置至合适的位置,均匀地拧紧螺栓,螺母及紧固件,。 完成密封定位后,拆卸定位卡,用手转动泵轴是否灵活。标准:机械密封压缩量6-8mm。(机械密封形式为集装式) 回装叶轮时将叶轮内孔和轴颈处清洁干净,键槽处清洁干净,用白布清理干净。 将轴颈涂抹

15、润滑油脂,起吊叶轮平稳将叶轮装到位置,键槽对正后将两个方形键用铜棒和木棒轻微打入位置。 将叶轮内孔部位涂抹白色润滑脂或二硫化钼润滑脂并填充满后,回装叶轮内压盖。 回装叶轮内压盖前将“O”胶圈使用406胶水粘接在内压盖凹槽内,防止回装时“O”胶圈脱落。回装完成后,内部涂抹白色润滑脂或二硫化钼润滑脂并填充满后,回装叶轮外压盖。 回装叶轮封堵外压盖前将“O”胶圈使用406胶水粘接在内压盖凹槽内,防止回装时“O”胶圈脱落。 连接泵体入口管道短节,相关管线及仪表。 泵与电机找中心。 电机找正: 标准:联轴器间隙与修前测量数据为准,轴向偏差0.10mm,径向偏差0.10mm。 连接联轴器螺丝,安装联轴器防

16、护罩。W3 6.6 现场清理 收拾工具、更换下的备件和材料。 标牌指示正确齐全。 清理检修现场,做好现场卫生。 押回工作票,试泵。W46.7 工作票终结 恢复管道,拆除脚手架。 撤出全部检修人员,清点人员和工具,办理工作票终结手续。H37 检修记录7.1 循环泵检修记录序号内容技术标准修前记录人修后记录人1.叶轮与轴详见6.42.轴承间隙详见6.43.轴弯曲值详见6.44.叶轮与耐磨板间隙详见6.55.联轴器中心值详见6.57.2 备品备件检验记录序号产品名称规格检验内容检查记录检查人/日期检查结果合格不合格8 循环泵试运记录 设备名称点检项目标 准记录时间#机循环泵轴承振动0.06mm轴承温

17、度径向小于60推力连接管路及附件泄漏情况无泄漏文明卫生标牌齐全、设备见本色 检修负责人: 监理: 点检: 运行人员:注: “”表示垂直方向、“”表示水平方向、“”表示轴向9 设备检修不符合项目处理单不符合项事实陈述检修负责人(签字) 检修单位负责人(签字):日期: 年 月 日 日期: 年 月 日纠正、预防措施: 返工 返修 让步接受 报废设备部点检员(签字):日期: 年 月 日 纠正、预防措施意见: 同意 不同意设备部部长(签字):日期: 年 月 日纠正、预防措施完成情况:检修负责人(签字): 日期: 年 月 日纠正和预防措施验证意见:监理(签字): 日期: 年 月 日 纠正和预防措施验证意见:设备部点检(签字):日期: 年 月 日10 完工报告单项目名称检验级别A级工作负责人检修单位一、 计划检修时间 年 月 日 时 至 年 月 日 时实际检修时间 年 月 日 时 至 年 月 日 时二、检修中进行的主要工作三、检修中发现并消除的主要缺陷四、尚未消除的缺陷及未消缺的原因五、技术记录情况六、设备变更或改进情况,异动报告和图纸修改情况七、质量监督点执行情况本项目设置H点 个,W点 个; 检验合格的H点 个,W点 个;八、设备和人身安全情况九、主要备品配件、材料消耗记录名 称规格型号实耗量备 注十、检查与检验意见检修工作负责人 合格 不合格签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