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两首》说课稿_第1页
《宋词两首》说课稿_第2页
《宋词两首》说课稿_第3页
《宋词两首》说课稿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宋词两首说课稿一、教材分析:(一)教材所处的地位及作用:宋词两首是高中二年级三册第六单元中的必读课文,包括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柳永的雨霖铃 。本单元是词曲诵读单元,在职高语文的教学序列中,纵向是承接第一册的古诗诵读,横向都突出古文教学的总目标:通过诵读、品味、积累、感悟,让学生接受古代优秀文化的熏陶,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宋词是宋代文学的代表样式,成就巨大,影响深远。编者选取了最有代表性的两首词:柳永的雨霖铃属于婉约派的代表作之一,而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则是豪放派的代表作。两首词风格迥异,人们曾这样评论:读柳永词,须岁妙龄女郎,手持红牙简板,浅斟低唱“杨柳岸晓风残月” ;而吟苏学士词,

2、则须关西大汉,手持铜琶琶、铁棹板,高吟“大江东去”。编者把他们安排在同一篇课文中,旨在通过鲜明的对比,突出他们各自不同的风格和独特的个性。使学生提高品评和鉴赏能力,更好地把握和吸收我们传统文化的精髓。职高生需要文学修养的培养,其中关键在于审美能力的培养。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合格的人才的心理结构包括智力结构(认识)、伦理结构(意志) 、审美结构(情感)这三方面。认知教育和情感教育是相辅相成的,根据现代教学论中的“情知对称理论” ,语文教学要让学生从语文所负载的认知形象中去完善自己的人格和陶养优美的情操,使他们成为情知对称的,个性得到发展的完善的人。(二)课文内容分析:念奴娇是苏轼中年因“乌台诗案

3、”贬官黄州时所作。在此期间,他写下了四篇有名的文章:前、后赤壁赋、记承天寺夜游及本文赤壁怀古。本词上阕描绘眼前壮丽的长江景色,“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短短的 13 个字,使人的视听受到强烈的震撼,仿佛使人回到三国时期的战乱纷争的年代。面对此景,在词的下阕中,作者很自然的发怀古之幽思,赤壁之战的英雄们出现在作者的脑亮太完美了,完美得叫人无法望其项背,况且诸葛亮没有英雄美人的故事。此外,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悲剧性结局,既不符合前面的雄壮的景物描写的特征,其伤感与悲凉也会超越后文的“一尊还酹江月”。作者只看好周瑜,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寥寥13个字,写出了一个风

4、流潇洒、指挥若定的儒将形象。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明显,它可以很自然的使读者联想到作者自己,壮志未酬,贬官黄州,两鬓发白,无所建树,不免悲从中来,发出“人生如梦”的感慨。这是壮志难酬的感慨,这是悲壮苍凉的无奈。这种情感千百年来之所以能够震撼每一个读者的心灵,除了这种情感本身的普遍性之外,还与这种情感在本词中得以充分表达有关。这种情感依靠什么得以充分传达出来的呢?一是借长江之景抒情,借壮阔之景抒悲壮之怀;二是借英雄周瑜反衬,形成强烈反差,情感得以自然而然地流露。全词写景、怀古、抒怀,三者完美结合,浑然一体。在群星璀璨的北宋词坛上,柳永是耀眼的明星之一。南宋叶梦得在 避暑录话 中记有 “凡有井水饮处皆能

5、歌柳词”即为证明。在不胜枚举的柳词中, 雨霖铃是流传最广的佳作之一。后人有“晓风残月柳三变,滴粉揉酥左与言”的谑语。柳永,原名三变,字耆卿。少年时到汴京应试,由于擅长词曲,熟悉了许多歌妓,并替她们填词作曲,表现了一种浪子作风。当时有人在仁宗面前举荐他,仁宗只批了四个字说:“且去填词” 。柳永在受了打击之后,别无出路,就只好以开玩笑的态度,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 ,在汴京、苏州、杭州等都市过着一种流浪生活。由于失意无聊,流连坊曲,在乐工和歌妓们的鼓舞之下,这位精通音律的词人,才创作出大量适合歌唱的新乐府(慢词) ,受到广大市民的欢迎。雨霖铃是柳永仕途失意又失去爱情慰藉之时,心情抑郁,生活前途更感

6、暗淡无光。因而所写之景所抒之情均凄凉低沉。上阕写情人难分难舍、依依惜别的场面,以写景为主,但字字含情;下阕想象别后的生活场景,抒发痛苦之情。寒蝉雨歇,烟波暮霭,晓风残月,都是黯淡而凄凉的景:执手相看,多情离别,风情无处说,抒发的低沉伤感的情。景中见情,以情带景,环境气氛和主体情感融为一体,刻划出一对恋人依依惜别难分难舍的情景。情景交融、缠绵婉约是这首词的最大特点。(三)根据大纲要求和课文内容,确定本文的教学目标为:知识目标: 1 了解宋词的风格特点.。2、背诵这两首词。能力目标:学习本文情景相结合的写作特点;情感目标:理解词人抒发情感,丰富学生的感情世界;文言文的教学注重学生的积累、感悟,并且

7、本单元课文多为名家名篇,因此本单元需继续加强课文的诵读。只有通过多读多记,才能对文言文实词有较丰富的积累,才能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四)课时安排:两课时。(五)教学重点、难点确立:重点:情与景的自然结合第一课时难点:如何理解“人生如梦”。有人说“人生如梦”表达了作者消极颓废的处世态度,其实不然。本词表现了苏轼复杂矛盾的思想。苏轼深受儒、道、佛三家思想影响,他一方面仰慕屈原、诸葛亮、陆贽等经世济时的人物,希望尊主忧国,渴望建功立业;一方面又酷爱陶潜,追慕老庄,在险恶的政治逆境中能够保持超然物外的旷达态度。又跟和尚亲密往来,精通禅学。儒、道、佛三家思想,本来是矛盾的,但苏轼习惯于把政治思想和人生

8、思想区别对待,采用“外儒内道”的形式,把它们统一起来,从而构成了苏轼世界观中既有积极进取的精神,又交织着齐生死、等是非的虚无态度。这首词中壮丽江山、英雄业绩,既激起了他豪迈奋发之情,也加深了他的思想矛盾,使他产生“人生如梦”的感慨。这首词具有感奋和感伤的双重色彩。苏轼的感伤是由于建功立业的激切热望不能实现而萌发的,我们应当更多地体会他对事业对人生的激情和思索,而不是伤感。 “人生如梦” 反过来也可以激发我们对人生的追求,这也正是这首词的理趣所在。从语言上体会这首词,也是“奋”压倒了“伤”。意境壮阔,风格豪放,反映了苏轼的宽阔胸襟。第二课时难点:赏析“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是柳永的名

9、句,历来脍炙人口。妙就妙在问得清晰明白,答得含蓄生动,似答非答,韵味无穷。更妙的还在于景物鲜明且又含情。“杨柳岸”“晓风”“残月”三项景点十分和谐地融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层次分明、幽静而开阔的意境,引人入胜。另外古人有折柳相送的习俗。“留”和“柳”谐音,折柳相送是希望对方留下来,古代文人写离别之情往往要写到杨柳,诗经 .采薇“昔人往矣,杨柳依依”写得就是离别之情。更兼风月关情,何况是拂晓之凉风,黎明之残月。因而,“杨柳岸晓风残月”明写实景,暗写别情,显得含蓄而有余味。二、 教学方法:(一)诵读法和比较法是本课教学的主要方法。我把诵读作为教学重点的原因有两个:1、 诵读教学,古已有之。我国古代的语

10、文教育,从蒙学教育到经学教育都特别重视诵读,要求学生反复诵读,整体地感受、品味文章。要以诵读指导为主线来贯穿全部教学活动。讲课不必面面俱到,视诵读情况的需要来定,以保证学生有充足的诵读时间,从而达到当堂成诵或基本成诵。这样教才是“既见树又见林”,不至于把课文讲得支离破碎,也使学生学得有趣味。2、 两首词短小精悍,情真意切。读一遍需一、两分钟左右,有反复诵读的条件和可能。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朗读方法。朗读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有朗读录音, 教师范读, 学生齐读,学生分组读,学生个别读等。(二)第一课时教学还采用比较法。诗词的鉴赏离不开比较,在比较中让学生发现异同,在比较中让学生明白孰优孰劣。1在分析

11、景物描写时,设问:长江有汹涌的时候,也有平静的时候,作者为什么写长江壮阔之景,而不写长江平静之景?通过比较,得出景物特点及写景的目的。2在分析咏史用典时,设问:赤壁之战中的英雄很多,如孙权、诸葛亮、刘备等等,作者为什么只写到周瑜,而不写其他人呢?通过比较,让学生体会用典的自然贴切。3在分析情感的抒发时,在提出“人生如梦”是否消极颓废的问题后,引导学生将陆游的诉衷情、辛弃疾的破阵子与本词进行比较,目的是为了深入理解本词情感的复杂性。(二)第二课时把赏析词的画意美作为切入点,根据循序渐进的教育原则,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设置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既承前启后,上下勾连,又一环扣一环,一层深一层

12、的阶梯式问题,引导他们深入地把握词的内涵。“美文需要美教” ,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才能使他们接受美的陶冶。屏幕显示:别离图1、 画一:概括画面题目。说出妙处。2、 画二:渲染画面气氛。讨论几种构思。3、 画三:比较画面意境。补充虚写的景。(四)第一课时播放录音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第二课时使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接受美的熏陶。三、学生学法指导:职高学生在背诵上,缺乏方法指导,容易死记硬背,长期下去对学习语文极为不利。还有一些则缺乏兴趣,有逃避学习、背诵的倾向,需要良好习惯的养成。下面我再谈谈如何指导学生背诵。理解是识记的必要条件。理解了的东西识记起来比较迅速和牢固,这是因为它与过去已经掌握的知识

13、,与人的过去的经验发生了内容丰富的联想。我们要力使背诵成为反复朗读,深刻理解课文内容的自然结果。另外在背诵过程中,要尽量使多种感官参与,使背诵过程成为有看、听、说、做的联合活动,这样就会使多种感觉道的信息到达大脑皮层,留下“同一意义”的痕迹,并与视觉区、 听觉区、言语区、 动觉区等建立起广泛的神经联系,从而加强记忆的效果。应当教学生养成背诵时心、眼、口、手并用,做到心想、眼看、口诵、手写同步进行的习惯。具体我是用这种方法指导学生课堂背诵的。我在黑板上写出写景、怀古、抒怀的关键词,我要求学生记住,用它们作为记诵全文的支撑点。先用速记法,给学生两三分钟的时间速记,我要求他们先把逐字逐句的译文记住,

14、然后还原成文言文,这也一举两得,既背了课文,又复习了字词翻译。然后用回忆法,先让女生读,男生听,回忆刚才所背的。再让男生读,女生回忆。最后是偷看法,学生齐背课文,不必把书合上。每个学生不要管别人如何背,只要一心背自己的,实在记不起的,偷看一下课文,加深印象。课后应当通过严格的背诵检查制度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背诵习惯。可采用课前齐背法、教师抽查法、默写检查法等等。最后,教师还可以通过 鼓励 提前完成背诵者的方法给予学生正面的刺激,形成良好的背诵氛围。四、第一课时: 念奴娇教学程序:(一) 导入:宋词和唐诗一样, 在我国古典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苏轼的词开一豪放壮阔词风的先河,一扫过去词作的脂粉气、

15、缠绵情,他的词作是宋代词坛上一颗闪亮的璀璨明珠。有人这样评论:读柳永词,须岁妙龄女郎,手持红牙简板,浅斟低唱“杨柳岸晓风残月”;而吟苏学士词,则须关西大汉,手持铜琶琶、铁棹板,高吟“大江东去”。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豪放壮阔词风的代表作。当时,那么,这首词在写景抒情方面是怎样体现他豪放壮阔的风格呢?我们还是先“读”为快吧!对苏词风格作初步了解,将抽象的词的风格具体化,形象化,激发情感,创设氛围。用悬念式疑问激起学生探究其奥秘的愿望。(二)学生放声朗读、听录音、自由诵读。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让学生充分地感知内容的基础上,才能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提高他们积极思维的兴趣,才能把外界的影响内化到自己的

16、心理结构中。把大部分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做时间的主人,以朗读为主线贯穿全课始终,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使学生全方位地融入其中,享受读书的乐趣。(三)学生翻译课文,正义(四)分析课文。写景:赤壁景物1、指导学生描绘出赤壁之景:绘声绘色2、指导学生概括出景物特点:壮阔宏大3、比较一:为什么不写长江平静之景?比较明确写景的作用。板书如下:乱险怪形夸张穿高峭惊汹涌声比拟壮阔宏大拍水石相击卷狂澜奔腾形比喻雪水色纯白色咏史:英雄周瑜1、周瑜形象的特点?风流儒雅,少年得志3、 比较二:把周瑜换成孙权或诸葛亮好不好?比较作者与周瑜形象的区别板书如下:项目年龄婚姻外貌职位际遇基调周瑜24 岁幸福美满英俊儒雅东吴

17、都督功成名就感奋苏轼47 岁屡遭不幸早生华发团练副使功业未就感伤抒怀:1、作者苏轼“人生如梦”的感叹是否消极?与前面的壮阔之景和英雄周瑜是否协调?(见上说明)2、比较三:将本文与陆游的诉衷情、辛弃疾的破阵子比较,体会这种情感的复杂性。3、教师适当引导、点拨,并适时进行情感和思想教育归纳总结: 本文特点:写景咏史 抒怀三者完美统一的。(五)指导背诵全词,布置作业。第二课时教学程序:(一)导入柳永的词以其真挚敏感的心灵和一腔真情,为古往今来的读者营造了一个个温馨的情感世界,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他被后人誉为婉约派的宗师。俄国著名评论家别林斯基说:“诗人是用形象和图画说话的,大凡一首好的诗或词,都

18、是诗中有画,具有自己独特的意境、风格。 ”今天我们学习柳永最负盛名的词作雨就是一幅优美的画。为本课诗画相结合的教学作铺垫,用诗意的语言引导学生目注神驰,观此思彼,展开想象和联想, 使学生进入到了自己参与创设的一个如诗如画的艺术境界之中。巴班斯基说过:“教学过程中创造引人入胜的情景- 可以称作情感刺激方法之一。”(二)屏幕显示,配音朗读。学生自由读,教师范读。(见上说明)(三)学生翻译,正义。(四)意境赏析柳词的画意美屏幕显示。1、 设疑:拟一个传神的标题。(执手相看)回答:标题妙在何处?(一切尽在不言中)自画别离图,关键画出人的握手而别。目的在于把步把握中心是别离。这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而设计的,学生个人的回答视文学功底而不同,教师重点评优劣。2、 设疑:选择那些景物去渲染?讨论:几种方案。(兰舟、长亭、江水、寒蝉)按照创作运思的规律,指导学生如何构思,把握景物对突现主题的作用,并学会运用到写作的实践中来。多种场景的设置,让学生学会选材、剪裁,并拓展思路,灵活运用各种表现手法。3、 设疑:我们还能补充哪些虚写的景?赏析杨柳岸晓风残月。此题可面对基础好一点的同学,此问比上一题迈了一步,在思维上有跨度。但通过深入挖掘,能使好的学生进一步了解虚实相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