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__专刊和副刊编辑_第1页
第八章__专刊和副刊编辑_第2页
第八章__专刊和副刊编辑_第3页
第八章__专刊和副刊编辑_第4页
第八章__专刊和副刊编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脑力激荡的磁场谈副刊 大地副刊由人民日报文艺部主办,每周二推出。历来秉承厚重高雅的文化气质,品评自有尺度、闲谈不失智慧。 南方日报海风 解放日报朝花副刊 我国报纸先有副刊先有副刊,后有专刊后有专刊,专刊由副刊演专刊由副刊演化而来化而来. 副刊的先导 世纪初,近代第一份中文报刊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就载有随笔、杂谈、诗词、小品等。 年11月日起, 上海字林沪报字林沪报把副刊类文字印成单张,作为报纸的“附张”逐日随报赠送。 这个“附张” 定名为消闲报消闲报,有固定的刊期和版面,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副刊。副刊是以富有文艺色彩的消闲类文字起家的。 进入世纪以后,许多报纸都设有副刊。有的是另附一张,有的是在整

2、张报纸上辟出一个版或其中部分版面作为副刊。但是“副刊”这个名称出现较晚。年月日北京晨报将载有文艺作品的第版改为四个版的单张出版。最初拟定刊名为“晨报附镌”,但为其写刊头的书法家以隶书中没有“附”字为由,将其改为“副”字。由于“镌”字欠通俗,晨报副镌从年起改称“晨报副刊”。从此,“副刊副刊”这个名称逐渐在这个名称逐渐在全国通行起来。全国通行起来。 最早的副刊多是一些文人“谈狐说鬼”、“艳冶娱情”一类的内容。报上刊登这些消闲小品,都是无足轻重的,在版面安排上又往往放在新闻、评论的后面,所以人们把副刊戏称为“报屁股报屁股”。 阐述理论观点,传播知识,本来就是副刊中的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3、读者对这部分内容的需求越来越多,因此从副刊中又衍化出各种专刊从副刊中又衍化出各种专刊。 中国的这类专刊发韧于“五四”时期,流行于世纪年代。此后,专刊一直与副刊并行发展。 辛亥革命前后,资产阶级革命派利用报纸进行革命宣传,开始注意副刊的作用。“五四”运动前后,一些著名副刊,如晨报副刊、民国日报的觉悟副刊和京报副刊等,成为提倡新文化、传播新思想的重要思想文化阵地。 从新中国成立到世纪年代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报纸副刊、专刊的格局没有多大变化。当时的报纸一般多是四版,文艺色彩较浓的综合性副刊,处于主导地位。 现在报纸的副刊、专刊一般已占据了报纸除广告以外的 版面。所以有人说,现在专刊和副刊是报纸的“半壁

4、江山”。 报纸是以刊载新闻为主的连续出版物。一般把载有新闻及其评论的新闻版称为正刊正刊。 把延伸新闻,提供理论、知识和文化享受的各版称为专刊和副刊。 关于副刊,历来就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说法。广义的副刊,包括综合性副刊和专门性副刊。专门性副刊即专刊。专门性副刊即专刊。 专、副刊虽然都是对新闻的延伸,但两者的含义是不同的。 副刊副刊是报纸上用文学体裁反映社会,文艺色彩较浓,能给读者提供美的享受的固定版面,定期出版,一般有刊名。(大地副刊) 专刊专刊则是报纸上用文章形式(一般不用文学体裁和消息体裁)深入阐释新闻事件和社会热点,阐发理论见解,介绍各种知识的固定版面,定期出版,一般有刊名。 此外,为纪念、

5、庆祝和介绍某个特定对象偶尔推出的专页、专版、特刊,其性质类似专刊的,亦可称为专刊。 按照选材范围、题材性质、内容配置的结构方式以及表现方法的综合因素分类, 专刊有新闻性专刊新闻性专刊、学术性专刊学术性专刊、服务性服务性专刊专刊和社会性专刊社会性专刊等; 副刊有综合性副刊综合性副刊和文艺副刊文艺副刊等。 是对某一领域的重要新闻事件或热点问题提供背景解释、深人剖析的专刊。 侧重从事实方面对现实生活所发生的变动提供解释和剖析,不同于新闻版对新闻所作的简洁、迅速的报告。只要是出于阐释、剖析的需要,古今中外所发生的事实均可在选用之列。 现在一些报纸在经济、科教、政法、军事、文化等各领域中有这类专刊。 文

6、字丰实,新闻性、阐释性强。 探讨各类学术和理论问题的专刊。 它偏重从理论上对社会和业界普遍关注的问题进行研讨和剖析,阐发对人类未知领域的新见解,传播科学前沿的新知识。 知识性、思辨性、探索性和争鸣性比较强。 为读者提供各类服务性信息和知识的专刊。 它偏重从实用性方面提供有关衣食住行、吃喝玩乐、卫生保健、求学就业、交友择偶等方面的信息与相关的知识。 实用性强。 以观察社会、探索人生为主要内容的专刊。 它以生动的事例和深刻的哲理,着重从品德修养方面探讨人生的真谛,探讨人间应该有什么样的亲情、友情和爱情。 教化性和情感性都比较强。 以文学形式反映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副刊。 面向较为广泛的读者,具有普遍

7、兴趣。 既带有文艺色彩,又有综合性。 主要刊登杂文、散文、诗歌、报告文学、小说(短篇或长篇连载)、书评、剧评、影视评论、书简、科学小品、美术作品。 一般篇幅较短,注重侧面选材,以小见大。 专门反映文艺界人士及其创作活动的副刊。 由于其限于文艺一个领域,有别于上述综合性副刊。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少年)对于文艺界人士的成长历程和敬业精神,创作的过程及其成果,向来是很感兴趣的,因此刊载这类内容的文艺性副刊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和愉悦性。 周末版又称星期刊,是周末出版的带有休闲性质的大型副刊或专刊。所谓大型,至少包括两个版,一般为三四个版。文化娱乐是其必备的内容,此外还有读书、家务、探亲、访友、保健以至当日新

8、闻等项。 周末版实际上也是一种周刊,但它的内容比较周末版实际上也是一种周刊,但它的内容比较特殊(偏重在文化和娱乐休闲方面)特殊(偏重在文化和娱乐休闲方面) 是每周出版一次的大型专刊。每期至少两个版。与一般专刊的不同之处在于容量大,系统性强,各版之间有紧密的联系,形成了一个整体。大周刊多是按专业领域来划分,如经济周刊、科技周刊、政法周刊、军事周刊、社会周刊和生活周刊等。 从选材范围来看,从选材范围来看,专刊限定在一个专门的领域,即限定在某一专题或专业的领域,副刊,特别是综合性副刊,则是反映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 从题材的性质来看从题材的性质来看,专刊的新闻性从总体看比副刊强。专刊可以直接对新闻事件

9、提供背景的解释和理论上的剖析,而且比较系统;副刊只能是以小见大、侧面取材,抓住一个由头生发开来,新闻性自然比不上专刊。专刊的题材性质严肃,副刊的题材比较轻松。 从表现形式来看从表现形式来看,专刊的文字平实、直白;副刊的文字绚丽多彩,富于变化。这是因为两种刊物所反映的内容和选用的体裁不同。 从稿件配置的结构方式来看从稿件配置的结构方式来看,专刊常常被用来作深度剖析,因此喜欢用集纳的方法,即围绕一个共同的主题,各篇稿件分别从不同侧面展示这一主题,稿件之间的联系十分紧密,整版内聚力很强。副刊则不同,它要求一个版丰富多彩,内容避免单一化。稿件配置的结构方式通常是综合式的。 光明日报前总编辑穆欣有一段这

10、样的论述: “我们报纸的专刊、副刊它的性质类似期刊,却又不是独立存在,而是作为本报版面的组成部分。也可以说,它是报纸中的期刊,因为它是定期出现的专科性刊物而它不同于一般杂志的地方,则是能够更为及时地、更为紧密地与当前的宣传任务和宣传重点相互配合,强化思想理论工作,有利于促进对现实问题的探讨研究。” 纯文学体裁纯文学体裁a.杂文 b散文 c.诗歌 d.小说 e.文艺评论和书刊评论 新闻与文学结合的边缘体裁新闻与文学结合的边缘体裁(如报告文学和大特写) 理论文章和实用性文章理论文章和实用性文章 短小灵活的其他品种短小灵活的其他品种 A杂文杂文 杂文是一种带有文艺色彩的政论,以泼辣、锋利、短小、活泼

11、为特点,能直接而迅速地反映现实生活,具有强烈的战斗性,被称为“匕首和投枪”。在专、副刊中,特别是综合性副刊中,杂文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质量高的杂文常放在副刊的头条位置,被视为副刊的旗帜。 鲁迅的杂文大部分发表在报纸的副刊上。黎烈文主编申报、自由谈副刊,发表了鲁迅等一批进步作家的杂文,有力地抨击了帝国主义和国内反动势力,在副刊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新中国成立后,副刊上的杂文在继承鲁迅的优良传统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 B、散文、散文 散文的篇幅较短,笔法灵活,长于叙事、抒情和议论,能迅速反映现实生活,被称作“文学的轻骑兵”,是综合性副刊和文艺副刊中常用的一种文体。 C诗歌诗歌 诗歌是综合性副刊和文

12、艺副刊的主要体裁之一。由于诗歌语言凝炼,富有节奏韵律,感情丰富,想象力丰富,能高度集中反映现实生活,颇受读者的喜爱。如延安解放日报就曾刊登过李季的叙事长诗王贵与李香香,人民日报曾刊登过贺敬之的长诗雷锋之歌,都受到读者的欢迎。 D小说小说 小说是叙事性的文学体裁,是通过塑造人物来反映社会生活,因此也是报纸副刊常用的体裁之一。中国现代和当代小说家的一些名作,有不少是在报纸副刊上发表的。中国第一篇现代短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就是由晨报副刊发表的。金庸神雕侠侣在明报创刊号连载 分期连载分期连载是副刊发表长篇作品所采用的方法。适合连载的小说,除了题材新颖、有社会意义而外,情节要富有曲折性。每期自为起讫,而

13、且最好末尾留下悬念,能够吸引读者听“下回分解”。每期所载内容虽有相对独立性,但又要服从整篇小说的主旨。 长篇连载长篇连载的作品,有的是作家单为某个副刊所写,一般说来比较适合报纸的要求。鲁迅的阿正传就是单为晨报副刊所写。如果选用作家已写成的长篇作品,其体式最好也是符合连载要求的。 E文艺评论和书刊评论文艺评论和书刊评论 副刊上发表的文艺评论,包括文学影视、戏剧、音乐、舞蹈和美术等各方面的评论。其中刊登数量较多的是影视评论和戏剧评论。 书刊评论、影视评论、戏剧评论统称为副刊的“三评”。 专、副刊中纪实类的文字所占的比重相当大。 用于报告事实的通讯和调查报告,多为专刊所采用。 新闻与文学相结合的边缘

14、体裁如报告文学和大特写,则常为专、副刊所共用。 报告文学报告文学是用文学手法报道具有新闻性的人物和事件。新闻性与文学性相结合,是它的特点。如谁是最可爱的人、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和哥德巴赫猜想。 选用这些作品,除了要注重主题的社会意义而外,还应重视新闻的真实性和文学的感染力。 大特写大特写是近年来备受青睐的一种文体。 大特写的“大”是指题材的广度和深度。通常它所表现的时间跨度长、空间跨度大,所写问题重大,表现事物采取全方位、多侧面的视角。它是将新闻的真实、文学的审美、史学的铺叙、哲学的沉思和社会学的分析融为一体。它既包容新闻语言的准确精练,又包容文学语言的形象生动,富有色彩。 理论文章理论文章是

15、理论专刊的主角。编辑选用这类文章要注意处理学术性与指导性、理论性与现实针对性、高品味与通俗化的关系。学术上超前性的探索与对现行政策作理论上的阐释报纸上的理论文章,要有一定的深度,但必须要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这些都是办刊中所应把握的编辑思想。 实用性文章实用性文章是实用性专刊的主角。这类文章平实,简洁,提供应用性较强的信息和经验。选用这类文章,贵在实用。有时这类文章所介绍的信息和经验,往往涉及到有关的厂家和商家,在为读者提供服务的同时。也在客观上为这些企业树立了良好形象,起到广告的作用。但编辑在选用这类稿件的出发点应是为读者提供服务,不能以“为读者”的名义作幌子,实际上是为企业作广告。 专、副刊为了内容的补充、情趣的调剂和长短的搭配,都需要一些短小的作品。如:言论集锦、寓言、谚语、谜语、对联、篆刻、书法以及各类动态。 此外,各类绘画(漫画、速写、宣传画、连环画、插图)以及照片等,也都是专、副刊常备的品种。图文并茂,既是新闻版也是专、副刊所应追求的。 组稿的对象 为专、副刊撰稿的人,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专家,一类是群众作者。前者,在某一领域有较深造诣,发言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同时,驾驭文字的能力也较强。群众作者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写作能力的一般投稿者。专业方面的造诣和文字方面的表达能力均不及专家,但他们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