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水电检测教材_第1页
建筑水电检测教材_第2页
建筑水电检测教材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广西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人员岗前培训教材建筑物附属设备安装工程检测(理论部分)广西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二0五年四月第一章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检测 . 错误! 未定义书签。第二章 建筑电气工程(绝缘电阻、接地电阻)检测 . 8第二章 建筑电气工程(绝缘电阻、接地电阻)检测 建筑物附属设备安装工程检测中电气工程检测内容包括 1kV 以下低压线路、电气设备 (电动机、灯具、开关、插座等)和防雷接地系统检测。本章主要讲低压线路绝缘电阻检测 和防雷接地电阻检测。第一节 绝缘电阻检测建筑电气火灾时有发生, 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由于安装问题导致漏电发热造成的。 为保证 建筑电气的安装工程质量,特进行绝缘电阻检测

2、。本检测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中 1KV 以下配电装置和低压线路的绝缘电阻检测。一、基本概念1、绝缘电阻定义 ( 详参操作教材 P7)2、低压的定义额定电压交流1KV和以下、直流15KV和以下的称为低压电器设备、器具和材料。3、绝缘电阻检测的目的 (详参操作教材 P7)4、绝缘电阻检测的类型 (详参操作教材 P7)二、检测依据(一)检测依据1 、建筑电气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303-2002;2、设计文件。(二)应掌握的相关规范1、GB50303-2002建筑电气工程质量施工验收规范中电线、电缆穿管和线槽敷线的 主控项目:? 三相或单相的交流单芯电缆,不得单独穿于钢导管内。? 不同回路、

3、不同电压等级和交流与直流的电线,不应穿于同一导管内;同一交流回 路的电线应穿于同一导管内,且管内电线不得有接头。2、一般项目:? 电线电缆穿管前,应清除管内杂物和积水,管口应有保护措施,不进入接线盒(箱) 的垂直管口穿入电线、电缆后,管口应密封。? 当采用多项供电时,同一建筑物、构筑物的电线绝缘层颜色选择应一致,即保护地线(PE线)应是黄绿相间色,零线用淡蓝色;相线用A相-黄色,B相-绿色,C相 - 红色。3、 普通灯具的绝缘电阻值不小于2MQO4、 开关、插座绝缘电阻值不小于5MIQo5、 封闭、插接式母线每段母线组对接续前,绝缘电阻测试合格,绝缘电阻值大于20M Qo6、 低压电线和电缆,

4、线间和线对地间的绝缘电阻值必须大于0.5M Qo7、成套配电柜、控制柜(屏台)动力、照明配电箱(线间、线对地)绝缘电阻值,馈 电线路必须大于 0.5MQ;二次回路必须大于 1MQo8、 电动机、电加热器、电动执行机构绝缘电阻值应大于0.5M Qo9、 柴油发电机组至低压配电柜馈电线路(相间、相对地)电阻值应大于0.5MQo10、建筑物景观照明灯具和庭院灯具,每套灯具的导电部分对地绝缘电阻值大于三、现场检测取样方法工程项目竣工交付前, 必须在建筑物的低压电线和电缆线路中进行电气线路绝缘电阻检 测。检测应从线路始端一直到线路末端,其中应包括照明开关、插座等低压电器。 一个单位工程为一个验收批。抽检

5、比例:多层建筑按其总回路的10%抽测,高层、小高层按其总回路的 5%抽测。(为使其直观, 便于分辨, 其中住宅楼不以回路而以户为单位抽测)四、检测方法和结果判定 (详参操作教材 P8P12)测量绝缘电阻时, 在无特殊要求的情况下, 应采用绝缘电阻测试表 (兆欧表) 进行测量,其电压等级应按下列规定执行:100V以下的电气设备或回路采用250V兆欧表;500V1000V的电气设备或回路采用 500V兆欧表;3000V500V的电气设备或回路采用1000V兆欧表。兆欧表有机械式和数字式两种。应检查仪表计量鉴定是否有效。第二节 防雷接地电阻检测建筑防雷对建筑物的安全来说是致关重要的, 为保证建筑物防

6、雷系统的质量, 特开展防 雷接地检测。本检测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防雷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检测。一、基本概念1 、接地电阻定义 ( 详参操作教材 P7)2、接地种类 (详参操作教材 P8) 本检测项目主要检测防雷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3、建筑物的防雷等级和防雷措施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使用性质、影响后果等将建筑划分为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防 雷建筑物,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防护等级最高。常见的雷电作用可分为三类:直击雷、感应雷、雷电波侵入。 从防雷要求来说,建筑物应有防直击雷、感应雷和防雷电波侵入的措施。 防止直接雷击的主要措施: 设法引导雷击时雷电流按预先安排好的通道泻入大地, 从而 避免雷云向被

7、保护的建筑物放电。防止雷电感应的主要措施: 建筑物内部所有金属部件以和突出建筑物的所有金属部件均 应通过接地装置与大地做可靠连接。防止雷电波侵入的主要措施: 低压线路宜全线或不小于 50m的一段用金属铠装电缆直接 埋地引入建筑物, 并将电缆外皮接地; 在架空线路与电缆连接处或架空线入户端应装避雷器 或保护间隙,并应与绝缘子铁脚连在一起接到防雷接地装置上。一、二类民用建筑物应有防止这三种雷电波侵入的措施和保护, 三类民用建筑物主要应 有防直击雷和防雷电波侵入的措施。4、防雷装置防雷装置是用以对某一空间进行雷电效应防护的整套装置, 它由外部防雷装置、 内部防 雷装置两部分组成。在特定情况下,防雷装

8、置可以仅包括外部防雷装置或内部防雷装置。外部防雷装置由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组成,主要用于防护直接雷击的防雷装置。除外部防雷装雷外, 所有其他附加设施均为内部防雷装雷, 主要用于减小和防护雷电流在需 要防护空间内所产生的电磁效应。二、检测依据1、建筑电气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303-2002;2、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GB/T 21431 2008;3、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 50057-2000 ;4、设计文件。测试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三、现场检测取样方法工程项目竣工交付前, 必须对建筑物的防雷接地系统进行检测。 检测方法: 根据设计文 件要求,通过对防雷引下线

9、、接地装置测试点或者避雷带进行接地电阻检测一个防雷接地系统为一个验收批。一个验收批检测不少于1个点。四、检测方法和结果判定1、环境要求:被检测对象周围环境温度不宜低于 5 C,空气相对湿度不宜大于 80%检测准备:预先熟悉图纸,了解图纸的设计要求;现场查看,确定抽检部 位和数量,并将准备检测的接地极清洁干净。3 、检测仪器采用接地电阻测试仪,有手摇式、数字式和钳口式几种,见图3。应检查仪表计量鉴定是否有效。(1)ZC-8 型接地电阻测试仪工作原理:是根据电位差计算原理工作的,如图1所示。图中E为接地电极,P和C分 别为电位和电流辅助电极,被测电阻Rx接在E与P之间。测量时手摇发电机输出电流 I

10、,流经电流互感器 TA的一次线圈、接地极E、辅助电极C而构成一个闭合回路,在接地电阻 Rx上产生的压降为IRx ;同时,由电流互感器二次线圈产生的电流为nl ,n为电流互感器变比,二次电流经过电位器 Rp 产生的压降为 nIRp ,检流计测量的电压为 IRx 与 nIRp 的压 降之差。当检流计指针偏转调节为零时,则有IRx = nIRp,即Rx = nRp。可见,被测的接地电阻是由互感器变比n和电位器电阻Rp所决定,与辅助电极 Rp和Rc无关。优缺点:该表适用范围广,操作简单,无需工作电源,但较笨重,不利于携带;测量 时需选取辅助电极, 对于高层建筑, 需从楼顶引线至地面取辅助点进行测量。

11、而电梯的机房 多数是在顶层,因此,用该表测量时会较为困难。ZC-E仪表工作原理L H一P川41MODEL-4141仪表工作原理手摇式 数字式 钳口式图3 接地电阻仪( 2)数字式 MODEL-4141 型地环仪工作原理: 该仪表由日本进口, 是目前较为先进的接地测量仪表, 它是根据伏安法计算 原理工作的,如图 2所示。测量使用时先接上工作电源U (交流 100220V),再将接地表 笔接触所需检测的地线或电气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假设为A点),当指示灯显示正确时,按下测试按钮,仪表显示整个系统的接地电阻值。当测试钮按下时,仪表内便与整个电网、 地网构成一个闭合回路。假设流过的电流为I,则接地电阻

12、 Rx = Rt + RA + RTA=U/I。其中RT为变压器处的接地电阻,RA为A点对地的接地电阻,RTA为变压器与A点之间的土壤电阻。如果变压器与A点距离较远,RTA可能影响较大。优缺点:该表体积小,携带方便,操作简单,读数准确,无需选取辅助电极,对于高层 建筑的接地测量尤为方便。 但是测量时需外接工作电源, 且工作电源的线路中不能经过漏电 开关,否则会引起漏电保护跳闸,电源被切断,测量无法完成。( 3)钳口式 PROVA-5601 接地电阻仪 特点:非接触式测量接地电阻,安全、快速; 不必使用辅助接地棒,不须中断待测设备之接地; 双重保护绝缘;抗干扰,精度高; 适用于各种接地测量 。4

13、、检测方法(1)ZC-8 型接地电阻仪使用方法 (详参操作教材 P10)(2)数字式 MODEL-4141 型地环仪使用方法测量使用时先接上工作电源U (交流100220V),再将接地表笔接触所需检测的部位(防雷网或接地测试点) ,当指示灯显示正确时,按下测试按钮,仪表显示整个系统的接地 电阻值。测量使用时先接上工作电源U (交流100220V),再将接地表笔接触所需检测的部位(防雷网或接地测试点) ,当指示灯显示正确时,按下测试按钮,仪表显示整个系统的接地 电阻值。( 3)钳口式 PROVA-5601 接地电阻仪 选择所要检测的接地线钳入钳口,按下测试按钮,读数即可。5、技术要求与结果判定

14、(详参操作教材 P11)6、实例现以 ZC-8 型接地电阻测试仪举例说明防雷接地电阻检测。有一建筑物,楼高七层,屋面用12镀锌圆钢明敷防雷网,在建筑物四角土 0以上80cm 有 4 个防雷测试点。建筑物地处郊区,地势开阔,四周有植被,检测天气为晴天,一周前下 过雨。图纸上接地电阻值不大于1QO首先选择使用 ZC-8 型接地电阻测试仪检测测试点的接地电阻值。将测试点清洁干净, 表面油漆、杂物去除,仪表测试端和测试点用夹子接触紧密,将20m与40m辅助接地棒打好,仪表接线接好,调零。表盘刻度调到最大档位,最大刻度,120转/分钟匀速摇动手柄,移动表盘,使指针居中,然后读数,为2.2。然后乘以档位0

15、.1,实测值结果为2.2 X 0.1=0.22Qo根据季节系数表格选定季节系数为1.5,则最后结果为1.5 X 0.22=0.33 Q。检测结果0.33 QV设计值1.0 Q,则该测试点接地电阻值符合设计要求,结果判定为合格。五、接地电阻值检测的心得与实例1 、在无法使用探棒时测量接地电阻 接地电阻测量时,常常会遇到混凝土路面,探棒无法打人,过去我们用冲击电钻,装上 长柄钻,在混凝土路面上钻两个孔,把深棒插人后测量。该方法既费时费力又影响环境。通 过学习、实践、摸索和比对,我们发现在混凝土路面上不用钻孔,用在混凝土路面上铺两块 钢板(250mm X 250mm )进行测量也是个可行的办法。用金

16、属板铺在混凝土路面上代替探棒插入地中, 对电流棒而言, 钢板和混凝土路面之间 的接触电阻会影响注人电流的量, 并影响到电压探棒和接地极之间的电压值, 但其比值不变 (Rg = U/1),因此电流探棒的接触电阻不影响测值;电压探棒亦存在接触电阻,但此接触 电阻与电压表的输人阻抗相比可忽略不计。 我们选取了某工程对同一接地极用两种方法进行 测量。 探棒插入地中和钢板铺在混凝土测量的结果相同。 实验证明: 铺钢板可代替探棒插人 地中,这就给我们测量接地电阻值带来了方便2、有干扰时测量接地电阻的实例接地电阻值测量时, 若地中存在杂散电流或接地极中存在电网的漏电电流时,会给测量带来误差。 南京地铁工程施

17、工时, 在电源接地线和隧道主钢筋之间就测得直流 0.7V 的电压, 此时列车所需的直流高压电尚未接人, 若接入, 其杂散电流肯定也会对接地电阻测量带来误 差,并且杂散电流越大,误差就越大。为此,我们特别选取了某工程做了试验:选用万用表测量联合接地网的电位,我们在相距接地网20m 外插人一电压探棒,用万用表电压档测量接地网引出点与电压探棒之间的电位差,不管是直流还是交流, 其电压都为零,表明接地网中不存在足以影响接地电阻的干扰电流,然后我们在相距电压探棒20m 外插入一电流探棒,用 ZC29 型接地电阻测试仪测出接地网的接地电阻力 0.25Q。为了了解干扰对接地电阻测量的影响, 我们用另一台接地

18、电阻测试仪作为干扰源, 该测 试仪的 E 端子接接地网的引出点, C 端子接在插人地中距接地网 15m 的另一电流探棒上。 当作为干扰源的接地电阻测试仪摇动手摇发电机的手柄时,就产生一个约3V (用万用表测得)的 100Hz 左右的交流电, 此时用另一台接地电阻测试仪测量接地网的电阻值(正常接法 ),结果呈现电阻偏高,且读数不稳定的现象(12Q)。我们认为,读数偏高是由于接地网与电压探棒之间受两个电源电势叠加成分的影响; 而读数不稳, 则是由于两台测试仪手摇发电 机转速不同步所致。 这一试验告诉我们, 测量接地极电阻值前, 首先要检查接地极中是否存 在干扰源,测量时,若读数不稳定要检查原因。对联合接地网,一旦投入使用后,要复测接地电阻值,往往会遇到无法停电的困难。只 要电源投人使用, 线路中要避免漏电是不可能的, 因为即使线路绝缘再高, 仍会产生漏电 (包 括线地间的容性电流) ,此漏电电流就会流人接地网中,就会对测量造成误差、因此此时最 好不要测量,如果要测量就应反复进行多次检测并比对以求得准确的测量数据3、关于探棒(极)间的距离对测量结果的影响问题关于探棒 (极) 间的距离对测量结果的影响的问题, 是通过某工程接地网采用几种不同 探棒位置的方案进行测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