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单元检测题(共4页)_第1页
第七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单元检测题(共4页)_第2页
第七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单元检测题(共4页)_第3页
第七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单元检测题(共4页)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7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单元检测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每小题2分,共60分)专心-专注-专业1下列哪项是拉马克的进化观点( )A同种生物不同个体之间在许多性状上存在差异B生物产生后代的数量往往超过生活条件所能承受的数量C不适应生存环境的生物会被淘汰D适应性特征的形成是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的结果2下表列出了A、B、C、D四种鸟的产卵、孵出和繁殖后代数,哪种鸟将会得到更多的进化优势?( )3原本生活在同一地域的某种群,现人为地把其分隔成A、B两个种群,如果A种群的生活环境发生变化而B种群的生活环境保持原状,则( )AA种群进化速率比B种群快BA种群进化速率比

2、B种群慢C两个种群进化速率一样 D两个种群都保持原水平不变4现代进化理论是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观点,对自然选择学说的完善和发展表现在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种群是进化的单位 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 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 隔离导致物种形成 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A B C D5某海岛上生活着一种昆虫,经调查翅的长度和个体数的关系如下图甲曲线(纵坐标为个体数量,横坐标为翅的长度),后来该小岛上经常刮大风,若干年后再进行调查,你认为最能代表此时情况的曲线是( ) A乙 B丙 C丁 D戊6隐性基因(a)可导致人

3、患一种遗传病,基因型为aa的儿童10岁前全部死亡,而基因型Aa和AA的个体都表现正常。在一个隔离的群体的第一代()中,基因a在成人中的频率为0.01,如果没有新的突变发生,在下一代()的成人中a的频率,以及()代的新生儿中杂合子(Aa)的频率的变化趋势分别是( ) A下降、上升 B上升、下降 C下降、下降 D上升、上升7据统计美洲棉尾兔的分布情况是这样的,在美国东部棉尾兔有8种,而在西部多山地区则有23个种,这说明下列哪种因素在物种的形成中起了重要作用( ) A变异 B遗传 C地理隔离 D生殖隔离8如果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产生的后代在某一环境中的生存能力或竞争能力是AA=Aaaa,则在长期的

4、选择过程中,下列能比较正确地表示A基因和a基因之间的比例变化的曲线是( )9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一种遗传病,隐性纯合子(aa)的患者不到成年就会死亡,可见这种突变基因在自然选择的压力下容易被淘汰。但是在非洲流行恶性疟疾(一种死亡率很高的疾病)的地区,带有这一突变基因的人(Aa)很多,频率也很稳定。对此现象合理解释是( ) A杂合子不易感染疟疾,显性纯合子易感染疟疾 B杂合子易感染疟疾,显性纯合子不易感染疟疾C杂合子不易感染疟疾,显性纯合子也不易感染疟疾 D杂合子易感染疟疾,显性纯合子也易感染疟疾10生物学家从某个昆虫种群中随机抽样50个个体,测得基因型为BB、Bb和bb个体分别为10个、10个和

5、30个,问b的基因频率为( )A70% B50% C25% D60%11在一个基因库中,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的比例相等,如果每一代隐性基因型的个体都不能产生后代,则( )A对基因型的比例影响很小 B会降低隐性基因的比例C会使隐性基因完全灭绝 D会提高杂合子的比例12下列关于隔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阻止了种群间的基因交流 B所有物种的形成都必定先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C遗传组成上的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 D多倍体植物的产生不需要经过地理隔离13、若一个种群中某一性状出现的频率增加,这很可能是( )A这个性状对环境有很强的适应性B该群体中具有此性状的纯合子多C这个性状的出现是由环境变化引起的

6、D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为隐性14真菌传染而使某森林所有树的颜色都变成灰白色。多年以后,不同颜色的蛾类增长率最可能的结果是下图中的15蛇岛位于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之间,面积不到1平方公里,对于岛上的腹蛇,一般认为不会再分化出新物种,这种认识的依据是( )A腹蛇不容易发生变异 B不容易形成地理隔离 C多数基因的基因频率变动不大 D环境条件变化剧烈16抗流感的疫苗,每过几年就要更换新的种类,因为流感病毒已对旧的疫苗产生了高度的抗性,这种抗性最好的解释是( )A病毒的获得性遗传 B病毒某些结构的用进废退C由于选择作用,使对疫苗有抗性的病毒被保留下来并扩大繁殖 D由于生殖隔离造成17昆虫的保护色越来越逼真,

7、它们的天敌的视觉也越来越发达,结果双方都没有取得明显的优势。说明( )A自然选择不起作用 B生物为生存而进化C双方在斗争中不分胜负 D双方相互选择共同进化18、下列关于加拉帕戈斯群岛上分布着多种地雀的原因,不正确的是A、地理隔离是形成多种地雀的重要原因 B、各岛上的不同地雀出现了不同的突变和基因重组C、地雀形态结构的改变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 D、不同地雀种群基因库组成有差异19、有关物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一个种群就是一个物种 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 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在物种的形成过程中,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是同时出现的A B C D20、自然界中新物种的形成

8、方式最常见的是通过长期的地理隔离而达到生殖隔离。这种方式不需要下列环节综合作用的A、提供进化原材料的突变和基因重组 B、使种群基因库中基因定向变异的特殊环境C、使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的自然选择 D、阻断不同种群间发生基因交流的隔离21、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进化过程中霉菌比细菌出现早B、进化过程中蓝藻比需氧细菌出现早C、有性生殖生物比无性生殖生物进化得慢D、具羊膜的动物必定生活在陆地上22、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中,符合以自然选择学说为基础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有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B、基因重组导致种群的基因频率改变C、两个种群间的隔离一旦形成,即可出现新的物种D、自然选择导致突

9、变,从而使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23、下列各项生物进化观点中,不是达尔文提出的是A、突变和基因重组是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B、有利变异可通过遗传与自然选择逐步积累与加强C、生存斗争是生物进化的动力 D、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24、果蝇的卵细胞中约有104个基因,假定果蝇的每个基因的突变频率都是105,对于一个约有1010个个体的果蝇种群来说,每一代出现的基因突变数将是A、109B、2×109C、1010 D、2×101025、埃及斑坟是传播登革热病毒的媒介之一。有一地区在密集喷洒杀虫剂后,此蚊种群量减少了99%,但是一年后,该种群又恢复到原来的数量,此时再度喷洒相同量的杀虫剂

10、后,仅杀死了40%的斑蚊。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杀虫剂导致斑蚊基因突变产生抗药性基因 B、斑蚊体内累积的杀虫剂增加了自身的抗药性C、原来的斑蚊种群中少数个体有抗药性基因 D、第一年的斑蚊种群没有基因突变26、某校共有学生1600人,色盲遗传病调查研究后发现,该群体中色盲基因的频率是6.8%,780名女生中有患者23人,携带者52人,男生中色盲的人数约为A、120 B、119C、64 D、5627、我国首只“虎狮兽”2002年在南京红山动物园诞生,“虎狮兽”是由雄虎和母狮杂交产生的后代。下列对此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A、虎狮兽属于动物中的一个新物种 B、虎狮兽再与虎或狮杂交,均能生出杂种后代C、雄虎

11、与母狮能杂交且能产生后代,所以不属于生殖隔离D、虎狮兽无繁殖能力,因为其细胞核中无同源染色体28、下列关于基因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一个种群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做这个种群的基因库B、生物个体会死亡,但基因库却因种群个体的繁殖而代代相传C、种群中每个个体含有种群基因库的全部基因D、基因突变可改变基因库的组成29、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方向问题的叙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种群中生物个体的变异是定向的B、种群的基因频率的改变是定向的C、自然选择是定向的D、生物的进化是定向的30、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物代谢类型是A、自养型,需氧型 B、自养型,厌氧型 C、异养型,需氧型 D、异养型,厌氧型二、非选择题(每空

12、2分,共40分)31植物的抗逆性是指植物在不利的环境条件下出现的如抗寒、抗冻、抗盐、抗病虫等的抗逆性状。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一种植物出现的优良抗逆性状,在自然状态下很难转移到其他种类的植物体内,主要是因为存在 。(2)自然界抗性基因的来源是_。(3)在不利的环境条件下,许多植物发生遗传变异,以适应恶劣的环境条件,表现出一些抗逆性,如抗寒性,这说明突变的有害和有利并不是绝对的,它取决于_。32果蝇是常用的遗传学研究的试验材料,据资料显示,果蝇约有104对基因,现有一黑腹果蝇的野生种群,约有107个个体,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1)假定该种群中每个基因的突变率都是105,那么在该种群中每一代出

13、现的基因突变数是_。(2)已知果蝇白眼(b)为隐性基因,该种群每2500只果蝇中有一只白眼果蝇,白眼b基因的基因频率为_。(3)假定残翅(v)的基因突变率为105,由于在正常环境条件下,残翅果蝇难以生存,结果长翅(V)类型个体逐渐增多,V基因频率也随之升高,经过许多代后,长翅类型成为该种群中常见类型。与其他突变类型相比,残翅个体数要少得多,由此可见,在生物进化过程中,_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33英国曼彻斯特地区的桦尺蠖在19世纪中期以前,体色几乎都是浅色的,在20 世纪中期,由于环境污染,黑色桦尺蠖却成了常见类型。杂交实验表明,桦尺蠖的体色受一对等位基因S和s控制,黑色

14、(S)对(s)是显性。在19世纪以前,桦尺蠖种群中S基因频率很低,在5%以下,而到了20世纪则上升到了95%,运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对发生这种变化的正确解释是:(1)在19 世纪时,环境未被煤烟熏黑,适应环境的_色个体得以生存繁衍,故种群中_基因频率在这时较高。(2)在20世纪中期,工厂排出的黑烟使环境发生变化,更适于_色个体生存繁衍,故_基因频率不断增高。(3)这一事实说明,生物的变异是_的,_可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导致生物进化朝着一定方向进行。(4)曼彻斯特地区的桦尺蠖,虽然种群中浅色个体不断减少,黑色突变个体类型迅速发展,整个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并没有新的物种形成,原因是_。34在一个可自由交配的种群中,如AA个体占18 %,Aa个体占82 %,假定隐性纯合子全部淘汰:(1)请计算该种群中A和a的基因频率。A =_,a =_。(2)试计算该种群下代AA和Aa个体的比例。AA =_,Aa =_。(3)试计算下下代AA和Aa个体的比例。AA =_,Aa =_。(4)证明下下代隐性类型的频率将从0.17降到大约0.084。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1-5 DBACD 6-10 CCAAA 11-15 BBADB 16-20 CDCB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