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食品化学ppt迟玉洁4 图图4.1 磷脂的结构磷脂的结构 图图4.2 神经鞘磷脂的结构神经鞘磷脂的结构CH2OCR1OCH2CH2OPOMOOMHCH2CH2N(CH3)3CH2CHCOOHCH2CH2NH3HONH3OHHOOHOHOH卵磷脂脑磷脂磷脂酰丝氨酸磷脂酸肌醇(R1,R2为相同或不同的脂肪酸基)磷脂酸H3C(H2C)12H2CCHCHCHCH2OHNHCOROPOHOOCH2CH2N(CH3)3OH硫酸的形式存在,在植物组织中以甘油磺酸的形式存在。 3、衍生脂类:它是具有脂类一般性质挺立 类或复合脂类的衍生物,它包括:脂肪酸:有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甾醇(固醇):如胆固醇、羊毛甾
2、醇、谷甾醇等,它们具有以下的基本结构: 有一部分固醇是以 酯的形式存在。脂肪醇:碳数不低于8个的高级醇烃类:包括直链烃、鲨烯和类胡萝卜类各类脂溶性维生素:如VA、VD、VE、VK 在以上脂类中以单纯脂质中的三酰甘油最为丰富, 最为重要,它是动、植物细胞贮脂的主要组成成分, 一般把在常温下呈液态的三酰甘油叫作油(Oil), 而把呈固态的三酰甘油称作脂肪(Fat)。 二、脂类的作用 脂类在人体内具有重要的营养及生理作用。 1.提供必需的脂肪酸, 2.供给热能, 3.作为脂溶性维生素的载体, 4.是机体细胞膜的成分, 5.脂肪和油还是食品加工过程中的重要原料, 6.使食品具有适宜的口感和重要的风味前
3、体,在加工 过程中产生香味物质。4.2 油脂的组成、结构及性质一、组成组成 油脂也称三酰甘油,是由甘油与脂肪酸形成的酯,甘油与脂肪酸的性质为: 1.甘油:能溶于水和乙醇、不溶于有机溶剂;全部酯化后不溶于水、溶于有机溶剂;部分酯化则同时具有亲水基和疏水基,有乳化作用。它在高温下与脱水剂如KHSO4、CaCl2共热时可生成具有刺激性气味的丙烯醛,是其鉴别的特征反应:CH2OHCHOHCH2OHKHSO4CH2CHCHO+2H2O2.脂肪酸 :已知天然脂肪酸有80多种。 (1)组成油脂的脂肪酸分为三种类型 *水溶性挥发性脂肪酸:分子中碳原子数在10以下的脂肪酸 ,在常温下为液态,主要有丁酸、己酸、辛
4、酸及癸酸,多存在与椰子奶和奶油中;* 非水溶性挥发性脂肪酸:主要为月桂酸(十二碳烯酸);*非水溶性非挥发性脂肪酸:主要含饱和与不饱和脂肪酸。 (2)其特点一般为直链偶数碳链,无论饱和、不饱和脂肪酸。脂肪酸的碳链长度为C16C22。单不饱和脂肪酸的双键一般在C9C10之间;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几个双键中至少有一个位于C9和C10之间,并且双键之间通常隔着一个CH2基,极少数含有共轭双键;不饱和脂肪酸的烯键一般为顺式结构。(3)脂肪酸的命名,为系统命名法即从羧基端开始对碳原子进行编号,如:515COOH1HCH2CH2CH2CH2CH2CH2CH2CH2CH3CH2CH2CH2CH2CH2CH2CH
5、2C9十八碳烯酸(油酸),记为18:1(9)或18:1 9COOHHCH2CH2CH2CH2CH2CH2CH2CHCH2CHCH3CH2CHC9,12,15十八碳三烯酸(亚麻酸),记为18:3(9,12,15)或18:3 9,12,1510515110COH3CH2CH2CH2CH2CH2CH2CH2CH2CH2CH2CH2CH2CH2CH2CH2CH2COH105115十八碳酸(硬脂酸),记为18:1n另外一种命名方法不是从羰基开始,而是从末端一CH3开始,用-表示其第一个双键的碳原子位置,如油酸为-9,而亚麻酸为-3。在不饱和脂肪酸中r亚麻酸、亚油酸、花生四烯酸是人体内不能合成的必需脂肪酸
6、,而EPA、DHA及亚麻酸等多不饱和脂肪酸对人体的智力、心血管疾病的防治等均有明显的作用。 二、油脂的结构和命名二、油脂的结构和命名 1.油脂的结构:油脂的结构:油脂具有以下的典型结构,若R1、R2、R3相同,则为简单三酰甘油,否则为混合三酰甘油。R2CCHOH2CCH2OR1OCOR可简单表示为2.油脂的命名:三酰甘油直接名称为三硬脂酰甘油;而混合三酰甘油常用Sn系统命名:将甘油的Fischer投影式中甘油表示为如下的构象并对碳原子编号:n 下面所示的混合三酰甘油可命名为:1硬脂酰2油酰3豆蔻酸Sn甘油 OHCHCH2OHCH2OH123H3C(H2C)7HCCH(CH2)7COOCHCH2
7、OCH2CO(CH2)16CH3CO(CH2)14CH3123三、油脂的分类三、油脂的分类 四、油脂的性质四、油脂的性质1.密度:脂肪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所以脂肪均会浮在水上并分层。2.折光性:不饱和脂肪酸的折光率 一般比饱和脂肪酸高,分子量大的饱和脂肪酸折光率大于分子量低的饱和脂肪酸。n3.熔点:熔点随所含饱和脂肪酸量的增加和碳键的增长而升高,但是由于天然脂肪是各种甘油酯的混和物,因此其熔点范围变化较大,常见的熔点范围为:大豆油2320,葵花籽油75,花生油2,棕桐油 3040,猪油 3346,牛油 4048,棉籽油22。 注意两点:*两种脂肪所含的脂肪酸组成相近,其熔点相差可能很大,原因是
8、甘油脂的组成不同。如羊脂由混和甘油酯组成,其熔点范围大;可可脂中同类甘油酯将近占80,所以其熔点较固定。 *由于脂肪是长链化合物,会常出现几种晶型,因而会有几个熔点。这种天然脂肪因结晶类型的不同而使得其熔点相差很大的现象称之为同质多晶现象,巧克力和人造奶油的感官质量与脂肪的同质多晶现象密切相关。 三酰甘油具有的晶型常见为、三种形式,n三种晶型的密度、稳定性、熔点按依次增大,型结晶呈椅式结构,晶胞的长间距为脂肪酸的2倍或3倍。同种脂肪酸组成的甘油酯以-2最稳定;在甘油1、3位的脂肪酸相同,而2位不同,则以-3最稳定;当甘油的2、3位或1、2位被类似的脂肪酸占据时则以3稳定。 4.皂化:三酰甘油在
9、酸或碱的催化下发生水解反应,碱水解称之为皂化,其产物为甘油和脂肪酸钠(肥皂):n皂化值:完全皂化1克脂肪所消耗的KOH的毫摩尔数。皂化值低说明混合脂肪酸平均分子量大,长链脂肪酸含量相应较高,反之说明脂肪中含有较多的低分子脂肪酸。 5.碘值:油脂中的不饱和脂肪酸的双键可以与卤素发生加成反应,称之为卤化反应:R2CH2OCHCH2OCH2O CR3OCR1OCH2OHCHOHCH2OH+ 3NaOH+R1CO2NaR2CO2NaR3CO2NaCCXCCXX+ X2(X=Cl2, Br2, I2)n碘值:每100克油脂在一定条件下所能吸收碘的克数称之为碘值,它反映出脂肪酸的不饱和程度,油脂氢化后双键
10、数目减少,因而碘值会下降。 6.酸败:油脂在空气中放置过久或受其它因素的影响会产生不良的气味,这种现象叫酸败,其主要原因是:不饱和脂肪酸的双键被空气中的氧氧化,生成过氧化物,并进一步分解生成了具有刺激性气味的醛、酮,降低了食品卫生的安全性。因此油脂的抗氧化是油脂加工、贮藏中的一个重要内容,防止油脂的氧化首先对其氧化机理有充分的了解,后面将加以介绍。4.3 油脂的氧化和抗氧化油脂的氧化和抗氧化n 由于脂肪中脂肪酸残基含有不饱和键,暴露于空气中很容易发生自动氧化。脂肪的自动氧化是油脂和含油食品酸败的主要原因,食品酸败降低了油脂的营养价值和品质,生成的过氧化物和游离基可引起急性、慢性中毒,甚至诱发癌
11、症,所以油脂的氧化和抗氧化是食品化学的研究重点之一。 一、一、油脂自动氧化油脂自动氧化 (一一)油脂自动氧化机理自动氧化机理n 油脂自动氧化是典型的游离基反应。此反应分为三个阶段:链的引发期、增殖期和链的终止。1.引发期:少量脂肪被光、热或金属催化剂等活化,使其双键相邻的亚甲基碳原子有一个H原子被解离,形成不稳定的游离基。2.增殖期:当有O2存在时,游离基可与O2结合生成过氧化物游离基;此过氧化物游离基又与一个脂肪分子反应生成氢氧化物ROOH和游离基R。终止期:当游离基与游离基结合,或游离基与游离基失活剂结合,产生稳定的化合物时,反应终止。 过氧化物是油脂氧化的第一中间产物,本身并无异味,因此
12、感官上尚无酸败的特征,但已有过高的过氧化值(POV),此时生成的氢过氧化物不稳定,达到一定浓度时就转变成醛、酮等异味物质。 (二)氢过氧化物的生成和它的结构氢过氧化物的生成和它的结构 自动氧化生成的氢过氧化物的结构与其底物不饱和脂肪酸的结构有关,生成游离基时所裂解的H是与双键相连的CH2上的氢,然后O2进攻连接在双键上的碳原子并生成相应的氢过氧化物: CH2CHCHCH2油酸CHCHCHCH28位CH2CHCHCHCHCHCHCH2CH2CHCHCH11位O2O2CHHCHCH2COOHHCHCCHH2COOHCH2CHHCHCCH2HCHCCHOOHOOH8910118位10位9位11位89
13、1011891011891011891011 油酸分子中8位、11位碳原子上的H活泼性相同故可以生成两个不同的游离基并有四种氢过氧化物生成。 亚油酸由于1l位氢特别活泼所以只有一种游离基生成并生成两种氢过氧化物 CH2CHHCH2CHC8911亚油酸HCH2C1011位141312CH2CH2H2CH2CH2C8911H2CH2C101413129位13位HCCHH2COOHH2CHCHCCHCHCH2CH2CHCHCOOHHC有三个双键的亚麻酸除了生成与上述相同的氢过氧化物外,还可以生成环过氧化物: RR 亚麻酸1411RRRR 17RR RR O2O2RR OOHRR O O9位139位产
14、物RR OOH13位产物OOCHOCH2CH2(MDA)OORROOHOORROOHOORR(三)(三)氢过氧化物的裂解氢过氧化物的裂解 油脂自动氧化生成的氢过氧化物再分解生成各种物质,其中挥发性物质是油脂酸败后产生的特殊气味的主要成分。 氢过氧化物的分解主要有1.烷氧游离基的生成,2.醛、酮、酸、醇的生成,3.丙二醛的生成。1.烷氧游离基的生成RCHROOHRCHRO+OH烷氧游离基2.醛、酮、酸、醇等化合物的生成RCHROORCH+ RORCH+ RO 生 成 醛 :RCHRORORCRO+ ROH生 成 酮 :RCHRORHRCHROH+ R生 成 醇 :ROOHRCCH2ORRCOHO
15、RCOHO+生 成 酸 :3.丙二醛(MDA)的生成:油脂氧化后生成的丙二醛对食品风味产生不良的影响,还与食品或生物体内的蛋白质反应生成席夫碱(Schiff base),对人体有害。丙二醛可以从不饱和醛的进一步氧化产生:RCH2HCHCCOHRCHHCHCCOHOOHRCOHCHO CH2CHO+ 不饱和醛可以进一步氧化成相应的酸,多聚或缩合生成新的化合物,例如己醛三聚生成三戊基三哑烷,具有强烈的气味: OOOOC5H11C5H11C5H113C5H11C(四)(四)影响自动氧化的因素(影响自动氧化的因素(8个)个) 1.脂肪酸的性质: (1)不饱和脂肪酸的自动氧化速度与其双键数目 有关,一般
16、是双键数目越多氧化速度愈快,花生四烯酸、亚麻酸、亚油酸、油酸的相对氧化速率为40:20:10:1; (2)顺式构型的不饱和脂肪酸比反式的活泼,共轭双键比非共轭双键活泼。 2.氧分压:随氧分压增大而增加,但氧分压达到一定程度时与氧分压无关。氧分压对氧化速度的影响还受到了温度、表面积的影响。 3.温度:氧化速度一般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温度的增加对氧分压的影响较大,因为高温时氧的溶解性减小。 4.表面积:氧化速度与油脂暴露于空气中的表面积成正比。5.水分:(1)在干燥食品中水分含量低(aw0.1)油脂暴露于空气中,氧化速度较快;(2)当aw=0.3时,由于单层吸附水的保护,氧化速度减小;(3)水活
17、度较高 (aw=0.550.85),油脂的氧化速度大为增加。6.催化剂:许多多价态过渡金属元素如Fe、Cu、Cr、Ni、Mn等,微量时就可明显地增加油脂自动氧化速度,缩短其诱导期。金属元素对油脂的氧化有几种不同的机制(见后图)。金属元素对油脂的氧化有几种不同的机制加速氢过氧化物的分解,并生成新的游离基: Mn+ +ROOHM(n+1)+ +OH + ROM(n-1)+ +OH + ROOMn+ + RHM(n-1) + H+ + RMn+ + O2M(n-1) +O2-eH+1O2HO2与未氧化的底物直接反应并生成游离基: 激活氧分子使之成为单重态氧O2或氢过氧游离基: 多数油脂中存在着微量的
18、重金属元素,它们或来源油料作物本身和所种植的土壤,或来自于动物组织,或来自于加工、贮藏所用的金属设备,如肉类中所含的肌红蛋白、血红蛋白中的血红素,以游离或结合形式存在的重金属元素,它们对食品中油脂的氧化起着促进作用。 7.辐射能:可见光紫外线或一射线均对油脂的氧化起着明显的促进作用。 8.抗氧化剂:一些物质能够延缓油脂的氧化,这些物质称之为抗氧化剂,其详细机理以后再讨论。 3.丙二醛(MDA)的生成:油脂氧化后生成的丙二醛对食品风味产生不良的影响,还与食品或生物体内的蛋白质反应生成席夫碱(Schiff base),对人体有害。丙二醛可以从不饱和醛的进一步氧化产生:RCH2HCHCCOHRCHH
19、CHCCOHOOHRCOHCHO CH2CHO+ 不饱和醛可以进一步氧化成相应的酸,多聚或缩合生成新的化合物,例如己醛三聚生成三戊基三哑烷,具有强烈的气味: OOOOC5H11C5H11C5H113C5H11C二、二、油脂的光敏氧化和酶促氧化油脂的光敏氧化和酶促氧化(一)油脂的光敏氧化油脂的光敏氧化 油脂自动氧化反应的关键步骤是诱导游离基生成,而该诱导反应与光敏氧化中生成的单重态氧1O2有关。 油脂中存在的一些光敏剂(如天然色素和少量合成色素等)在光照下通过激发色素分子使得基态氧分子(三重态氧3O2)转化为反应性极强的活性氧分子(单重态氧 1O2): 然后活性氧分子进攻不饱和脂肪酸的双键并生成
20、氢过氧化物,且数量为2n个(n为双键数):1Sen1Sen*3Sen*(Sen代表光敏剂,表示激发态)3Sen*1Sen+ 3O2+ 1O2*光图图4.5亚油酸光敏氧化的产物亚油酸光敏氧化的产物HO2HO21391O2O2HO2OOHHOO9 位OOHHOO10 位12 位13 位(二)油脂的酶促氧化(脂肪氧合酶)n1.作用机理:与脂肪氧合酶有关,它广泛分布于植物界。脂肪氧合酶具有高度专一性,可作用于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等多不饱和脂肪酸的1,4戊二烯基(-C=C-CH2-C=C-),生成氢过氧化物。n2.与自动氧化的区别:*它生成的氢过氧化物有光学活性而不是外消旋体;*脂肪氧合酶的专一性
21、要求 1,4戊二烯是顺、顺结构,且其中心亚甲基CH2处于 10 8位置,即首先是 108上的CH2脱去一个H生成游离基,游离基再通过异构化使双键位置移动并转变成反式构型、随后生成相应的氢过氧化物6或10:图图.脂肪氧合酶酶促氧化机理及产物结构脂肪氧合酶酶促氧化机理及产物结构 RHCHC2HCHCRRHCHCHCHCROOHRHCHC2HCHCROOHRHCHC2HCHCROOH顺顺+ O2顺顺+顺+顺反反( 10)或 者RH2CHCHHCHCROOH+R CHHCHCHCR反反顺顺OOH3.脂肪氧合酶:脂肪氧合酶分子量约105,pI5、4,是含Fe2+的蛋白质,被氢过氧化物激活而使Fe2+转化
22、为Fe3+,在020活性很高(下图)。n不同来源的脂肪氧合酶对同一底物作用,其氢过氧化物不同(见下图)。n大豆在加工中产生的豆腥味与脂肪氧合酶的作用有关;在植物中脂肪氧合酶作用脂肪生成已醛、已醇、已烯醛呈青嫩叶臭味。EnzFeROO-3+H+ROOHEnzFe3+EnzFe2+REnzFe2+ROOEnzFe2+LOOH生成物RHH+O2CO2H+O2CO2HCO2HOOH大豆脂肪氧合酶番 茄 脂 肪 氧 合 酶( 10)( 6)三、油脂的热氧化三、油脂的热氧化1.定义:定义:油脂经长时间加热,发生各种反应如生成低级脂肪酸、羟基酸、酯、醛等及二聚体、三聚体,导致油脂颜色加深、折光率和粘度加大,
23、酸价升高,碘值降低并有刺激性气味,这种因高温产生的变化称为热氧化(如下图)。脂肪酸或酯或三酰甘油饱和不饱和热解反应O2( , , 位进攻)烃,酸酮丙烯醛 长链烷烃, 醛酮, 内酯热解反应O2链状或(和)环状二聚物挥发性物质自动氧化二聚产物2.热氧化的典型反应狄尔斯-阿德尔反应:即共轭二烯烃与双键的加成反应,生成产物是环乙烯。a.分子间反应b.分子内反应R1R2R3R4R1R3R4R2+CH2O2C(CH2)XCHO2C(CH2)YCH2O2C(CH2)ZCH3R1R2CH2O2C(CH2)XCHO2C(CH2)YCH2O2C(CH2)ZCH3R1R2油脂游离基二聚合反应:通过游离基之间结合形成
24、非环二聚混合物,例如油酸可产生8、9、10、11位的游离基: 聚合形成AA、AB、AC、AD、BB、BC、BD、CC、CD及DD十种二聚体。 游离基与双键加成,产生环状或非环状化合物。 总之,对油脂加热的氧化机理并不是十分清楚,但所引起的品质变劣、颜色加深及营养价值降低等的不利影响已引起人们的重视。R1CHHCHCCH2R2(A) R1CHHCHCCH2R2(B)R1CH2HCHCCHR2(C) R1CH2HCHCCHR2(D)四、油脂氧化酸败的测定方法四、油脂氧化酸败的测定方法n 由于油脂氧化机理复杂,所以不可能用单一的一种方法,全面准确地测定不同氧化阶段的油脂氧化酸败的程度。每一种方法只能
25、从某一侧面反映出油脂氧化酸败的程度,只有综合多种测定结果才能为其氧化程度的评价提供更可靠的数据。常见的几种测定方法是:n1.过氧化值(POV):油脂自动氧化的初始产物是过氧化物(氢过氧化物) ,它可以与 KI作用生成I2或与Fe2+作用生成Fe3+,利用此性质测定I2或Fe3+的生成量就可以计算出油脂的POV,一般以1Kg油脂中过氧化物的毫摩尔数来表示。POV只是适用于油脂的氧化初始阶段。n2.硫代巴比妥酸(TBA)试验:n 这是在评价油脂的氧化程度时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利用2分子的TBA同1分子的丙二醛作用生成有色化合物来测定丙二醛的量。但是并非所有的氧化油脂中均 存在丙二醛,烷醛、烯醛与
26、TBA形成黄色化合物(max=450nm),只有二烯醛产生红色化合(max=530nm) 。TBA法用于衡量同一样品不同氧化时期的氧化程度。 3.总挥发性羰基化合物:该法是利用脂肪氧化分解生成的醛、酮与2,4-二硝基苯肼作用生成2,4-二硝基苯腙。由于氧化分解后生成的大分子醛、酮对油脂的风味无影响,所以采用蒸馏方法将挥发性羰基化合物分离再测定。 4.活性氧法(AOM):常用,即将样品保持在97.8C再将空气以恒速鼓泡通过样品,然后测定达到某一POV时所需要的时间。 5.氧吸收法:常用它评价抗氧化剂的作用效果,它是在密闭体系中氧的分压下降至固定值时所需时间或吸收一定量的氧所需时间,用于表示油脂的
27、稳定性。n6.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薄层色谱来分离、鉴定油脂氧化后生成的挥发性化合物、极性化合物或聚合产物,从而对其氧化程度进行评价。n7.物理化学方法: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或萤光分析等方法测定其双键的变化或氢过氧化物的生成。n8.感官评定:油脂氧化分解产物中有许多挥发性物质,其阈值浓度很低,因此可以由经过系统训练的人进行感官评定。n 任何物理化学方法在评定油脂的氧化时均要与其感官质量评定结果进行比较。五、油脂的抗氧化和抗氧化剂五、油脂的抗氧化和抗氧化剂n1.抗氧化方法:物理方法低温贮存:隔绝空气或避光。化学方法:脱氧剂(铁粉、活性炭)、抗氧化剂。 n 2.抗氧化剂作用机理(2种):
28、n(1)抗氧化剂(AH)一般是酚类化合物,它的作用具体表现为抑制反应,与游离基链增值反应相竞争,从而延缓减少R的生成,延缓链增殖反应进行:AH +ROOA+ ROOH ROO比A反应活性低,不引起新的链增殖反应,却能参与链终止反应:(2)通过抗氧化剂的还原反应,降低食品内部及其周围的氧含量。如维生素C本身极易被氧化,使食品中的O2与其反应以避免油脂的氧化。A + ROOROOAA+ AAA3.抗氧化增效剂 有些供氢体BH物质本身没有抗氧化作用,但与酚型抗氧化剂如BHA、BHT、PG等并用时,却能增强氧化剂的抗氧化效果,如Vc、柠檬酸等。这些物质称为抗氧化增效剂。常用的抗氧化增效剂:柠檬酸、磷酸
29、、酒石酸、植酸、EDTA等。它提供H使.A复原成AH。 抗氧化剂对光敏反应中生成的单重态氧(O2) 有猝灭剂作用,它与O2碰撞后使O2失活转化为3O2,从而无法进攻不饱和脂肪酸的双键;单重态氧猝灭剂主要有VE、胡萝卜素和一些胺类,它们可有效抑制光敏氧化。 由脂肪氧合酶催化引起油脂氧化反应,对脂肪氧合酶进行热灭活是最简单的,但由于脂肪氧合酶对热不敏感,因此对其抑制及抑制机理的研究十分重要。4.抗氧化剂天然抗氧化剂:COOHHOOHOH没食子酸、单宁CH2HCCH2OHOCH3丁子香酚OOHCHOOHOHHOCHCH3H3CCH3OHCHOHOH3CCH3CHOHH3C棉酚HOHOCH2CHCH3
30、CHCH2CH3OHOH(NH G A )OHCO(CH2)2OHOHHO肉豆蔻OROHCH2CH2COOH咖啡酸R H阿魏酸R C H3H3CCH3HCOOHOHHOCH(CH3)2O迷迭香OHOR1R2OOH黄豆苷元:R1H ,R2H染料木苷:R1H ,R2OHOR1R2O7 羟基香豆素R1= OH , R2= H6 , 7 - 二羟基香豆素R1R2OHC15H31COCH2COC15H31桉树叶腊 OOHOHOOHOHOOOHOOHOHOHOHO鞣花酸栎精合成抗氧化剂:人工合成的抗氧化剂如图,与天然抗氧化剂相比效率高、性质稳定,但是安全性低。OHC(CH3)3OCH3OHC(CH3)3O
31、CH3OHC(CH3)3CH3OHC(CH3)3OH(CH3)3C2-BHA3-BHABHT叔丁基4羟基茴香醚2,6二叔丁基4羟基甲苯叔丁基对苯二酚COOC3H7HOOHOHOHHOOHCOC3H7OHC(CH3)3CH2OH(CH3)3C没食子酸丙酯2,4,5三羟基苯丁酮4羟甲基2,6二叔丁基苯酚4.4 活性氧游离基 n 活性氧游离基包括 O2、O2、OH,它们在食品中与其它成分发生作用,造成食品成分的氧化、老化、变质等不良变化。 一、一、活性氧游离基活性氧游离基 1.单重态氧及三重态氧:氧原子核外有八个电子,其排布是1S轨道2个,2S轨道2个,2P轨道4个。基态氧分子的电子排布为(1)2(
32、1*)2(2)2(2*)2()4(*)2,在*上两个电子分别占据不同轨道并自旋相同,所以通常称基态氧为三重态氧,以3O2或3g-表示,三重态氧具有稳定的双游离基结构。 当基态氧因光敏或其它原因而被激发时,发生电子跃迁。此时*上的2个电子排布发生了改变,自旋变成反平行,它们或处于同一轨道,或处于不同轨道,能量均高于三重态氧,极易与生物体或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发生反应,它们通常以O2表示。2.超氧化物游离基:基态O2按受一个e转变为超氧化阴离子游离基(O2),再接受一个e则成超氧化阴离子(O22-),过氧化物就是3O2的n*轨道接受来自其它还原体系的2个电子后形成的产物,例如Cu2+催化Vc氧化成脱
33、氢Vc时就生成了H2O2: OOHHOHCOHOHCH2OHOOHCHOHOOHHOH2COOHCHOHOOCH2OHCu2+O O+ H+ Cu2+ +O2 +H+ Cu2+ +O2OOHCHOHCH2OHOO+H2O2OOHCHOHCH2OHOOCu2+OOH+ H+OOHCHOHCH2OHOOCu2+H+OOH氢氧游离基:生物体内生成的O2 -生成H2O2,H2O2 被过氧化氢酶作用生成H2O和O2,或与低价过渡金属元素作用生成氢氧游离基OH:n或在紫外线照射下生成氢氧游离基:n 水受离子束射线照射时即发生裂解生成氢氧游离基: H2O2 + Mn+HO+ OH - + M(n+1)+H2
34、O22OHh vH2Oe-(水) +OH+ H+H2+ H2O2 H+ + 2活性氧游离基同食品成份的作用活性氧游离基同食品成份的作用 活性氧游离基与生物体或食品成分反应,是导致生物体老化或食品品质变坏的原因,但生物体内存在着消除游离基的防御机制。 单重态氧的猝灭:单重态氧由于反应活性高而易与烯烃、共轭烯烃等发生反应,使食品中的脂肪氧化。单重态氧可以通过两种途径恢复到基态而失活,一种方式是在气相中或液相中发光,辐射能量而变化为基态氧;另一种方式是通过碰撞,单重态氧把能量传递给其它分子而转化为基态氧(即猝灭)。具有使O2猝灭性质的物质叫猝灭剂,食品或生物体中的胡萝卜素、VE等都具有猝灭O2的功能
35、:O2+ 胡葛萝卜素3O2+胡萝卜素过氧化物游离基:O2 - 能促果胶、淀粉、海藻酸等多糖解聚,使食品组织软化,粘度下降;O2-在细胞内作用于DNA。超氧化物岐化酶和过氧化物酶可阻止O2-对多糖或DNA的作用: 所以正常的生物体内酶系可有效防止O2对机体的损害。 氢氧游离基:氢氧游离基可以与生物体或食品中的成分很快地发生反应,已知其反应类型有三种:O2O2+ 2H+H2O2 + O2SOD2H2O2过氧化氢酶2H2O+O 2 在食品或生物体中一般是以脱氢方式进行,乙醇或糖是.OH捕集剂,以葡萄糖为例:n 而对于多糖则是夺取糖苷键邻近的氢再进行游离基反应,同时还可能发生糖苷键断裂反应,使多糖解聚
36、。OCH2OHOCH2OHOHOCH2OH+O2OCH2OHO脱氢反应:RH +OHR+ H2O加成反应:CCCC+ 2OHOH OH取代反应:RROH+OH 4.5 油脂加工化学n 在油脂加工中有些是化学加工,这里只是简单介绍一下有关油脂精炼、氢化和酯交换反应。n 一、一、精炼精炼n 经压榨或溶剂浸提法制得的毛油中含有的杂质会影响油的色泽、风味及保存性,它们是游离脂肪酸、磷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及其降解产物、色素、水分及油脂氧化产物。油脂的精炼就是除去这些杂质的系列加工,包括以下4个主要工序。n 1.脱胶:向毛油中加入一定量水(如大豆油加 2 3)并在 50C时搅拌,然后静置或离心,此时磷脂水合不溶于油脂而被分离,同时分离出来的还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村出售地皮合同范本
- 出口定金合同范本
- 业务用车租赁合同范本
- 入股果园合同范例
- 第五单元第14课文艺复兴运动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历史同步教学设计(部编版)
- 专利实施使用合同范本
- epc项目销售合同范本
- 2024年温州龙港农商银行招聘笔试真题
- 借条合同范本范文
- 保安顾问合同范本
- 幼儿园卫生保健十三种表格
- 大灰狼儿童睡前故事大全
- 家长进课堂--小学生食品安全知识
- 酒店预订确认单
- 会计人才培养方案调研报告书
- 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开
- 大学生创新创业(微课版第3版)课件 第1、2章 了解创业规划你的职业生涯、创新与创新思维
- E时代大学英语-读写教程2 第四单元
-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 玩具安全标准测试培训-(SGS)课件
- 员工工资条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