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MW火电机组协调控制系统解读_第1页
300MW火电机组协调控制系统解读_第2页
300MW火电机组协调控制系统解读_第3页
300MW火电机组协调控制系统解读_第4页
300MW火电机组协调控制系统解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程设计说明书学生姓名 学号:学院:班级:题目:300MVWC电机组协调控制系统指导老师2010年12月23日i1选题背景1.1 设计目的通过本课程设计,使学生能较好的运用过程控制的基本概念、 基础理论与方 法,根据大型火电机组的生产实际,对火电机组的过程控制系统进行分析, 设计 出原理正确,功能较为全面的300MVW:电机组协调控制系统。随着单元机组的发 展,必须将汽轮机和锅炉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控制,而机、炉的调节特性有相当大的差别,锅炉是一个热惯性大、反应很慢的调节对象,而汽轮机相对是一个惯性 小、反应快的调节对象。因此要用协调控制系统,保证在满足负荷要求的同时, 保持主要运行参数的稳定。1

2、.2 设计内容和要求(1)负荷指令管理部分输入参数:外部负荷要求指令(就地指令,中调指令 ADS电网频率变化所要求 负荷指令)。输出参数:实际负荷指令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锅炉负荷指令。 负荷指令限制回路:a、最大/最小允许负荷限制回路b、负荷返回回路(RBB常用辅机:送风机、引风机、给水泵、发电机失磁、备用、规定返回速率c、迫升/迫降回路(RUN UP/DOWNd、闭锁增/减回路(BLOCK INCERASE/DECREASEe、负荷快速切断回路(Fast Cut Back ) 负荷操作:LMCC负荷管理中心)面板:增、减负荷按钮:中、高、低速选择;速度限制(速 率整定在3%-5%(2)机炉

3、负荷控制部分:输入参数:第一级压力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机前压力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机前压力定值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锅炉负荷指令、实际负荷指令 错误!未找 到引用源。、频率偏差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实发功率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输出参数:锅炉指令、至DEH勺负荷指令锅炉主控制器:a、前馈信号形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b、机前压力定值形成定压、滑压汽机主控:三个调节器:汽机机前压力调节器、电功率调节器、蒸汽流量调节器 工作方式:a、以锅炉跟随为基础的CCS(功率控制)b 、锅炉跟随(非电功率)c、汽机跟随(电功率)d、手动系统跟踪:a、汽机基本,且汽机处于(就地)控制时,实际负荷指令跟踪D

4、EHft荷基准b、炉基本时,锅炉主控指令跟随锅炉负荷指令c、非功率控制方式时,电功率调节器输出跟踪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蒸汽流量 调节器输出跟踪DEHffl荷基准。d、在炉基本或功率控制时,实际负荷指令跟踪 DEH负荷基准。2系统设计原理单元机组负荷控制系统通常由两大部分组成: 负荷指令管理部分和机炉负荷 控制部分。负荷指令管理部分的主要作用是对外负荷要求指令(或称目标负荷指令)进行选 择并加以处理,使之转变为单元机组安全运行所能接受的实际负荷指令 错误!未 找到引用源。,并作为机组功率给定值信号。机炉负荷控制部分的主要作用是:根据机组的运行条件及要求,选择合适的 负荷控制方式,按实际负荷指

5、令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以及机组的功率偏差 错 误!未找到引用源。和主蒸汽压力偏差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进行控制运算,分 别产生对机、炉侧的控制作用。作为机、炉有关子控制系统协调动作的指挥信号, 分别称为汽轮机主控指令(或汽轮机负荷指令)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和锅炉主 控指令(或锅炉负荷指令)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电网qm碱前负荷指令s)图2-1单元机组负荷控制系统的组成2.1 负荷指令控制部分如图2-2负荷指令管理部分通常接受来自三个方面的负荷指令,形成单元机 组的目标负荷指令,他们是:电网中调指令 ADS就地指令和电网频率变化所要 求的负荷指令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负荷指令管理部分大致有两部

6、分组成:负 荷指令运算回路和负荷限制回路图2-2负荷指令控制部分132.1.1 负荷指令运算回路负荷指令运算回路该回路的主要任务是:(1)根据负荷控制的要求选择目标负荷指令的形成方式;(2)考虑到汽轮机等主要设备的热应力变化的要求和机组负荷的跟踪能力,对目标负荷指令进行适当的变化率限制;(3)对机组参加电网调频所需负荷指令信号的幅值及调频范围做出规定。2.2.2 负荷指令限制回路负荷指令限制回路的主要作用是:对机组的主机、主要辅机和设备的运行状 况进行监视,一旦发生故障而影响机组的实际负荷,或危及机组的安全运行时, 就要对机组的负荷要求指令进行必要的处理与限制,以保证机组能够继续安全、 稳定的

7、运行。负荷指令限制回路按其功能一般包括五个部分:最大 /最小允许负荷限制回 路,负荷返回回路(RB,快速负荷切断回路(FCB,负荷闭锁增/减(BLOCK/D) 回路和负荷迫升/降(RUN UP/DOWNJ路。2.2.3 实际负荷指令形成系统匚可是速率限制模实际负荷指令是由中心调度的负荷指令信号(ADS或者机组值班员负荷设定信号经过速率限制,机组最大负荷和最小负荷限制形成, 或者是由机组发生故障时发来的负荷限制信号形成。当负荷设定是,运行人员可以就地操作 LMCC负荷管理中心)面板上的增、 减负荷按钮。按下时,经过逻辑线路控制发出斜坡升RAMP UP或斜坡降RAMPDOWN负荷的操作。斜坡升(降

8、)速率可以在高、中、慢速三档之间选择,按钮 松开时,负荷处于保持状态(HOLD。负荷设定也可以由ADS设定,这时须在面 板上按负荷控制的AD驱钮,当ADST亮后,表示处于ADSTJ式,再按一次按钮 则可以解除ADS乍用。工S是速率限制模块,它能将阶跃变化的负荷指令信号变成一个斜坡信 号,一般斜坡速率整定在3%-5%机组还设有负荷返回回路(RB,当送风机、引风机、给水泵、发电机失磁、 备用等项目其中之一发生故障,就使机组甩负荷,直到负荷降到没有这些停运设 备也能保持机组继续运行的水平。 对于不同的辅机故障,甩负荷的目标值和速率是不同的,须分别设置。甩负荷操作由相应的逻辑线路控制2.3机前压力定值

9、的形成机前设有滑压运行和定压运行两种工况, 因此具有不同的压力定制,压力定制曲线如图2-2所示iuA.no图2-2联合运行方式特性曲线2.3.1负荷报警如图2-3.,实际负荷指令在加入机前压力设定系统的同时加入到负荷报警系统fjyvt-RMRB603t =苫一 . 1 3 i JgohQ1?1.| ?:一翼 SSS I Kl 1 UL t Q-UOt*3RB60k P* 二) JLWUI RRA 1FSSS图2-3复合报警方框图2.3.2机前压力定值的形成机前设有滑压运行和定压运行两种工况,因此具有不同的压力定值,压力定值曲线如图2-4所示当逻辑条件为“真”时,机组处于定压运行方式,此时,机

10、前压力定值器给出的设定值通过速率限制器后作为压力定值。设置速率限 制器的目的在于防止在压力定值变化时,输出压力定值信号发生突变,实际 上是一个斜坡处理过程。这对控制系统的工作是有利的。同 样道理,对于由 定压到滑压之间切换过程来说,速率限制器也将信号突变转换为一个渐变过 程。当(24)逻辑条件为“假”时,机组处于滑压运行方式。图2-2中所 示滑压运行曲线由调 节器,函数 发生器及高、低 值限幅器实现。先暂 不考 虑PI作用调节器,则由负荷指令通过函数发生器f(x)可建立一定的斜 率曲线(图2-2中斜线部分),此线斜率按给定的负荷压力 关系确定。图2-2 中两段水平部分分别由高、低值限幅器实现,

11、函数发生器来的信号大 于高 值限幅器设定信号时,信号以高值限幅设定值为输出;函数发生器来的信号 小于低值限幅器设定信号时,信号受到限制以低值限幅器设定值为输出。 因此,在不考虑调节器条件下,利用上述原理可实现事先设定的滑压曲线。实际情况是,由于种种原因,在给定负荷时,按滑压曲线上压力运行 的话,调节二阀开度并不一定能保证所要求的数值。为此,设置一个比例积 分调节器,其入口信号为调节阀门开度和滑压运行时的调节阀给定值。当调节阀门开度偏离其给定值时,通过调节器输出信号与函数发生器来的信号相加,改变滑压曲线斜率,以保证调节阀开度为定值。tRNJK 4t 仙!)图2-4机前压力定值的形成2.3.3机前

12、压力形成如图2-5机前设有滑压运行和定压运行两种工况,因此具有不同的压力定值。图2-5机前压力形成2.4 机炉负荷控制部分2.4.1 机炉负荷协调控制系统主控图,可分为机、炉两部分。2.4.2 锅炉主控制器锅炉主控制调节器接收主汽压力偏差信号和前馈信号,发出锅炉主控指令, 去控制燃料和送风两个子系统。锅炉主控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锅炉热量信号的形成此系统通过d/dt和三连接形成热量信号错误!未找到引用源。(2)前馈信号的形成此系统前馈信号采用 PTP0/P1+d (PT - P0/P1 )/dt , K为补偿系数。图2-3 中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是动态补偿模块,其传递函数是一个实际微分与

13、一阶惯 性环节的叠加。微分作用保证前馈信号在机组负荷变化初始阶段有一定的过调, 对克服锅炉对象惯性有利。f(x)是函数模块,具作用是将前馈信号转化为数值上 与锅炉燃料量、风量相匹配的信号。(3)燃料风量指令处理当系统处于炉跟随方式时,锅炉根据前馈信号产生的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来 产生锅炉指令即燃料风量指令;当系统 T处于机跟随状态时, 根据逻辑电路产 生的数字信号接如锅炉负荷指令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由此产生锅炉指令。2.4.3 汽轮机主控制器汽轮机主控制器原理如图2-3右侧部分所示,它由三个调节器组成。(1)汽轮机机前压力调节器:它接受汽机调节阀前节流压力偏差,在机跟炉 工况时,继电器接

14、通,控制汽机调节阀,自动保持主蒸汽压力为定值。(2)电功率调节器和蒸汽流量调节器:在功率可变协调控制工况时,这两个调节器构成审级控制,目的是提高系统的品质和可靠性。 主信号是实发功率,副 信号是蒸汽流量(系统中用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代替)。功率定值中加入频差 信号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这是为与汽机液压系统中飞锤调频信号平衡而设置 的。为了提高调节速度,加入了负荷的前馈信号,在非电功率控制的其他四种工 况下,这两个调节器处于跟踪状态,电功率调节器输出跟踪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值,蒸汽流量调节器输出跟踪实发功率。图2-6机炉负荷协调控制系统主控图2.5 控制方式从前馈角度来看,此系统为能量直接

15、平衡协调控制系统。从反馈角度看,是炉跟随为基础的协调控制基础。2.5.1 汽轮机跟随方式此时,继电器接通。这种方式的基本模式是汽轮机自动调压(闭环) ,锅炉 手动调功(开环)。CCS的锅炉主才5操作器BM (Boiler Master) 手动。按锅炉侧 的工作状态,若锅炉主控BM处于自动状态(煤、风、水等子回路均投入自动) 接受运行人员在LMCCh给定的锅炉指令定位,即是不带功率控制的汽轮机跟随 自动方式。2.5.2 锅炉跟随方式此时,继电器接通,实际是一种以能量信号平衡的协调控制系统。这种方式的基本模式是锅炉自动调压(闭环),汽轮机手动调功(开环)。汽 轮机调门开度可以在DEH的操作板上或

16、CCS的汽轮机主控操作器(TurbineMaster, TM)h手动操作。按汽轮机侧白工作状态,若汽轮机DEH空制处于遥控方式或汽轮机TM为自动状态,接受运行人员在负荷管理中心LMCC合定的汽轮机 调门开度指令定位,即为不带功率控制的锅炉跟随自动方式。 此时的系统已不是 一般的机炉分别控制的炉跟随控制方式(虽有负荷指令,但无实发功率反馈信号, 故不能准确保证电功率)。2.5.3 协调控制前馈控制回路控制信号来源的形式为按负荷指令进行的前馈控制。 此时,继 电器接通,锅炉侧闭环调节压力,汽轮机侧闭环调节负荷,但能准确保证电功率 并参加一次调频。机组可通过逻辑线路来选择定、滑压运行方式。2.6 逻

17、辑功能为了保证协调控制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系统配置了一整套严密的逻辑控制 系统,主要有机组局部故障处理逻辑、机组负荷给定值形成逻辑、控制方式切换 逻辑三大类。2.6.1 锅炉基本控制方式选择逻辑当运行人员按下选择锅炉基本按钮、或出现自动转向锅炉基本信号、或门1形成锅炉基本自动指令,此指令送人记忆复位元件 MR1在汽机基本自动指令作 用于其复位端之前,此指令信号永远保持,直到汽机基本自动指令将 MR1元件复 位端置零。当MR1输出为“1”时,可以看出它有以下几方面作用。(1)信号送去继电器,使其带电后切换为锅炉基本方式。(2)通过或门使锅炉基本自动指示灯亮,该灯位于 LMCC板上。(3)信号送到

18、与门,与另一路输入(锅炉主控手动信号经非门而形成的锅炉 主控自动信号)共同作用使与门输出的信号为锅炉基本已自动信息。该 信号送到或门,使锅炉基本 已自动灯亮,向运行人员表明“锅炉基本” 的自动控制回路已真正接通,能进行“锅炉基本”的自动控制了。因为当锅炉主控仍处于手动时,也即在该处有锅炉基本所属自动控制信号的断点,是不能实现锅炉基本自动控制方式的。(4)将“锅炉基本已自动”的信号送至“控制方式自 动切换逻辑” 作为自动切换的条件。(5)在或门中与锅炉主控处于手动信号汇合作为锅炉调节器跟踪信 号。(6)在与门中与锅炉主控处于手动信号汇合,表明锅炉主控处于手动 及选择了锅炉基本自动方式,此信号送到

19、“实际负荷指令跟踪逻辑”去跟踪燃 料量。(7)在或门中与选 择电功率控制信号(来自MR3输出)汇合,输 出作 为汽机侧跟踪信号。2.6.2 汽轮机基本控制方式选择逻辑当运行人员按下选择汽机基本自动按钮或出现自动转向汽机基奉信号时, 或 门1形成锅炉基本自动指令,此指令再送入记忆复位元件MR2当MR2俞 出为“1”时,可以看出它有以下几方面作用:(1)使继电器失电,切换为汽轮机基本控制方式;(2)通过或门使汽轮机基本控制方式指示灯亮,该灯位于LMCC板上;(3)信号送到与门,后者另一路为汽轮机处于遥控信号,故输出处于汽轮机 基本自动的信号,同时该信号送到或门,使汽轮机基本已自动灯亮,向运行人员

20、表明汽轮机基本控制回路已真正接通;(4)将“汽机基本已自动”的信号送至“控制方式自动切换逻辑” 作为自动切换的条件;(5)在或门中与汽轮机处于手动信号汇合作为图 2-3中汽机机前压力调节器 跟踪信号;(6)在与门中与汽轮机处于手动信号汇合,送到“实际负荷指令跟踪逻辑” 中作跟踪于汽机基准的信号。2.6.3 功率控制方式在汽轮机基本已自动和锅炉主控自动两条件同时具备时按下“电功率 控制”按钮,即选择功率控制方式。当记忆复位元件 MR3俞出出现“1”状态时, 其作用如下:(1)输出“处于电功率控制”信号。再控制继电器T3,形成电功率控制方式;(2)通过或门7使电功率控制指示好亮;(3)通过非门3输出非电功率控制方式信号,去做蒸汽流量调节器跟 踪控制信号。以上 工况的切 换逻 辑是相互闭锁的,即不会同时出现两种工况。一种工况 实现时,即消除其他工况。2.7控制系统跟踪出于在控制方式切换及手动/自动切换过程中无扰动切换需要,系统设计了复杂的跟踪项目。(1)实际负荷指令跟踪在锅炉基本控制方式且锅炉主控手动时,实际负荷指令跟踪于燃料量。在汽机基本控制方式且汽机处于就地(手动)控制时,实际负荷指令跟踪于DEH的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