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机制建设的必要性_第1页
加强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机制建设的必要性_第2页
加强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机制建设的必要性_第3页
加强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机制建设的必要性_第4页
加强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机制建设的必要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加强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机制建设传染病防控迫在眉睫的任务医疗机构作为我国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承担着病人的救治工作,还有其社会属性和责任。特别是在当前艾滋病、出血热等新发传染病不断发生,鼠疫、布病等古老传染病死灰复燃的情况下,医疗机构在传染病防控中的公共属性日益重要。医疗机构是传染病防治的前哨阵地,医生是传染病疫情报告的第一责任人,也是传染病诊断和治疗的负责人,我国对医疗机构的传染病防控工作做出了很多重要的规定,传染病防控机制已初步形成,但还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加强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机制的建设,理顺传染病防控工作程序,明确责任已成为当前传染病防控工作迫在眉睫的任务。一、我国法律、法规

2、对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工作的要求(一)传染病救治诊疗在传染病防治工作中,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是消灭传染源和切断传播途径的必要措施。为此传染病防治法专门增设了“医疗救治”一章,其中第五十条、五十一条、五十二条对有关医疗机构就传染病救治的设置、建立、运行规则做出了明确规定。并根据第五十二条的规定制定了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医疗机构应当建立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应当设立感染性疾病科,具体负责本医疗机构传染病的诊疗工作,并按照规定对呼吸道等特殊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病人,应当依法采取隔离或者控制传播措施。 (二)传染病预防控制 传染病防治法对医疗机构在预防控制传染病工作中的职

3、能做了详细规定,其中第三十九条和第二十一条规定:医疗机构应当确定专门的部门或者人员,承担传染病疫情报告和本单位的传染病预防、控制以及责任区域内的传染病预防工作,医疗机构发现传染病,尤其当发现甲类传染病时,应当及时对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并及时上报辖区疾控机构及卫生行政部门。同时国家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了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等法规,从细则上对医疗机构在传染病防控上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二、医疗机构在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作用医疗服务机构是传染病诊疗的前沿阵地,同时也是聚集性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

4、件监测信息网络的神经末梢,传染病的诊断、治疗及网络直报绝大多数都在医疗机构进行。其在传染病防治中主要承担一下几点职能:(一)医疗机构是发现、上报传染病疫情的责任单位。有病投医自古如此,无论是重大传染病疫情还是群体性原因不明疾病,无论是重大中毒还是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多数都以一般患者的身份到医疗机构就诊。医疗机构是发现、诊断和上报传染病的主要地点。因此,多数传染病疫情的信息来自医疗机构,而医务人员对传染病的发现意识、诊断标准掌握的熟练程度、相关法律法规的熟悉程度,事件发现、报告的及时性和准确性,自身的防护能力等,对事件的控制和处理至关重要。(二)医疗机构还是隔离、救治传染病病人的主战场。传染

5、病防治法规定:医疗机构应当对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提供医疗救护、现场救援和接诊治疗,所以传染病医疗救治对医疗机构而言是一种法定义务,医疗服务机构在传染病病人救治工作责无旁贷。三、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现状一直以来,我市各医疗机构都能较好地履行法律赋予的职权。为预防、控制传染病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但在实践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一)预检分诊制度落实情况依据传染病防治法中第三十九条和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规定: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应当设立感染性疾病科。我市大部分二级综合性医院都设立了感染性疾病科,但部分医疗机构存在如下问题:1、感染性疾病科建设标准和布局没有达到卫生部的要求;2、部分医疗机构设置

6、的预检分诊点未能正常开展,预检分诊工作没有落实到位,导致传染病患者与普通患者混在一起候诊、就医;3、发热门诊、肠道门诊、手足口病门诊在同一诊室;4、感染性疾病科长期闲置,形同虚设、名存实亡,失去了防御功能。(二)传染病登记、报告情况我市绝大多数医疗机构建立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的工作部门(保健科、防保科或院感科),同时落实专人负责,疫情报告卡集中管理。但我市医疗机构传染病登记、报告中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1、门诊日志、传染病登记本项目不全。很多医疗机构门诊日志缺少性别、发病日期等。众所周知,发病日期是传染病疫情年度统计的一项极其重要的指标。2、 临床诊疗记录缺乏规范化管理。门诊日志书写潦草、字迹不清

7、等现象十分普遍,还有一些医疗机构存在门诊日志关键项目漏填的现象,如未填写病人现住地址、发病日期甚至诊断写成症状等,而病人现住地址是传染病疫情控制中追踪传染源的一个必要条件,不填诊断更是让传染病漏报无从查起。3、医疗机构门诊、住院部、化验室在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中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如住院部很多传染病病人来自门诊,因此,住院部医生总认为门诊医生已经填报了传染病报告卡,而门诊医生则认为住院部医生会填写该卡片。还有很多医疗机构病人在领取化验结果后并未找首诊医生复诊,而化验室也未将化验结果及时反馈给首诊医生,从而导致传染病疫情漏报。4、传染病报告卡的填写存在部分问题,很多医疗机构为了满足传染病报告的及时

8、性,在传染病报告卡上修改医生诊断日期和医生填卡日期,临床医生和网络直报人员应该切切实实认识到及时报告传染病对于早期识别传染病暴发的重要性,而不应为了报告的及时性随意修改诊断日期和医生填卡日期。5、乡镇级医疗机构的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存在薄弱环节,乡镇级卫生院防保医生身兼数职,无法保障传染病报告工作的及时性。(三)医护人员方面1、领导重视医疗效益,对带有政治性任务的传染病防控工作重视,但对日常传染病管理重视度不够。没有认识到医疗机构作为传染病疫情报告的神经末梢的早期预警作用对传染病疫情控制的重要性,像临床医生普遍认为填写门诊日志是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服务的,而未意识到门诊日志是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日常管

9、理的基础性资料。2、部分临床医生缺乏防控传染病的意识,且在传染病学、精神卫生、群体健康方面,临床医学人才所受教育不足。传染病防治法宣传不到位,导致法制意识淡薄、责任心不强,对传染病疫情报告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尚未意识到传染病疫情的早报告对于控制整个疫情进一步扩散有着重要的作用。3、网络直报人员年龄老化、从事专业不对口,少数医疗机构尚未设置专门人员从事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这些与医疗机构领导对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不够重视有关。四、加强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能力是当务之急。(一)如果医疗机构不能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极易引起传染病在院内和院外的感染。医疗机构在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沟通方面扮演重要角色,早期散发

10、的传染病病人多到医疗服务机构就诊,接诊机构能否及时、准确地观测到这些早期征兆就成为影响传染病疫情控制的关键因素,医疗机构做到“早发现”、“早报告”那么大多数的传染病疫情都能在早期得到较好的控制。(二)如果医疗机构不能及时诊断、隔离传染病病人,同样会造成传染病在社会上的播散作为接诊病人的专业机构,如果其对法定传染病的诊断标准和相关法律法规掌握不熟悉,可能会造成漏诊或诊断后不加控制,是传染病源流入社会,造成进一步传播。比如在2003年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在肆虐初期,因为隔离、消毒等控制措施严重不到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知识贫乏等多方面的原因,北京就有知名的大型医疗机构因院内感染严重而被整体隔离(三)医疗

11、机构如果救治不力,不但加大传染病传播的可能,还容易造成社会的恐慌心理医疗机构是传染病疫情医疗救治的主战场,医疗救治是传染病患者治愈疾病、恢复健康进而消灭传染病传播源的基本手段,因此加强医疗机构对传染病的诊疗水平和救治能力,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疫情进一步蔓延的机会。 (四)如果医疗机构在管理制度、建筑设计和服务流程上不符合预防传染病、防范医院感染的要求,容易造成传染病的医源性感染和医院内感染在诊疗过程中,如果感染性疾病科建设不符合规定或预检分诊工作落实不到位,会导致传染病患者与普通患者混在一起候诊、就医,造成传染病特别是呼吸道传染病在医院内的交叉感染。(五)医疗机构建立科学、规范、长效的传染病防治

12、机制,是当前传染病疫情形势的需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传染病暴发、流行呈现出突发性强、传播迅速、新型传染病不断出现等特点,比如2003年春季SARS和2008年的甲型流感的流行。疾病的流行现实告诉我们,医护人员永远处于迎战传染病的第一线,作为疾病监测的前哨阵地,医疗服务机构是传染病信息沟通系统中的信息源之一;作为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治体系的主战场,医疗服务机构又是决策的主要执行机构之一。为了满足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可能的需要, 医疗机构建立科学、高效的传染病防治机制已成为当务之急。(六)医疗机构建立科学、规范、长效的传染病防治机制是国家也是我们疾控机构的迫切需要(卫生工作的需要)随着国家

13、对公共卫生投入的加大,很多医疗机构,特别是社区等医疗机构承担的工作卫生职能更全面。如果医疗机构能重视传染病防控工作,建立健全传染病防治机制,那么在传染病防控方面,疾控机构和医疗机构就能凝成一股力,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将大大降低。五、医疗机构如何建立传染病防治机制的建议(一)医疗机构自身方面1、加强领导,统一认识 医疗机构主要领导要牢固树立预防为主的工作理念,在思想上高度重视传染病防治工作;建立健全传染病防控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对医务人员传染病防治知识的相关法律法规培训,使对传染病的科学防治、依法防治成为医务人员医疗执业过程的自觉行为。2、加快感染性疾病科建设在分析非典的爆发流行中

14、,很多专家都提出医院内感染严重,除了管理不当外,很多与建筑不合理有直接关系。医疗机构应积极按照卫生部关于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建设的通知要求加快感染性疾病科建设,提高传染病的防控水平。3、建立健全传染病防治的各项工作制度医疗机构要根据实际,建立健全适合本院运行的传染病疫情应急预案,落实预检、分诊工作制度,并安排足够数量、经过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的医务人员负责该项工作,并依据各项法律法规制定本单位的各项传染病防治工作制度,内容包括感染性疾病科或分诊点的设立、就诊流程、就诊规范、消毒隔离措施、医务人员职责、奖惩措施的落实等等。4、切实采取措施,落实本院传染病防治的工作传染病预检、分诊工作在

15、医疗机构的实际运行中,应从三个层面完成:一是感染性疾病科;二是医疗机构门诊咨询服务台;三是门诊首诊医生。在门诊入口和门诊大厅设置显著标志和文字说明,将有明显症状的急性呼吸道发热患者、腹泻患者、肝炎患者等在者进入医疗机构的第一时间引导到感染性疾病科相应科室就诊;在特定传染病流行期间,做好特定传染病的分诊点设置,将具有特定症状的患者及时引导到特定分诊点就诊,减少可能患有传染病的患者在人多处流动,控制交叉感染机会;感染性疾病科接诊医生按照感染性疾病科工作规范接诊患者,完成相应预检、分诊工作。门诊各科室的医生在接诊患者时,严格首诊负责制,注意询问就诊患者有关流行病学史、职业史,结合患者主诉、病史、症状

16、和体征等作出判断,在门诊日志的登记上,做到不漏项。对未按传染病预检、分诊制度要求,擅自在普通门诊接诊应转诊到感染性疾病科进一步分诊的医务人员采取必要的经济惩罚等手段,严格内部管理。(二)卫生行政部门及其指定的传染病防控机构的督导检查1、 卫生行政部门的督导检查卫生行政部门应依照传染病防治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执业医师法、消毒管理办法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加大对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措施执行不力、存在隐患,以及对传染病漏报、迟报、瞒报现象的查处力度。依法取缔非法行医,严禁个体诊所私自截留传染病病人,使传染病防治工作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有效防止各类传染病的传播流行。2、 传染病防治专业机构的业务指导(1)建筑布局:疾控中心应就医疗机构的感染病防治科、手术室等院内感染控制方面建设予以指导,使之布局合理,就诊流程科学,达到卫生部的要求和标准,避免院内交叉感染。(2)开展传染病防治相关培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