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牛顿运动定律复习资料一、牛顿第一定律(内容 :(1)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是物体的固有属性;物体的运动不需要用力来维持(2)要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即速度包括大小和方向)改变,必须施加力的作用,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1. 牛顿第一定律导出了力的概念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运动状态指物体的速度)又根据加速度定义:a =v ,有速度变化就t一定有加速度,所以可以说: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不能说“力是产生速度的原因”、“力是维持速度的原因”,也不能说“力是改变加速度的原因”。) 2. 牛顿第一定律导出了惯性的概念惯性:物体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惯性应注意以下三点:
2、(1)惯性是物体本身固有的属性,跟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跟物体的受力无关,跟物体所处的地理位置无关(2)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质量大则惯性大,其运动状态难以改变 (3)外力作用于物体上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但不能认为克服了物体的惯性 3. 牛顿第一定律描述的是理想化状态牛顿第一定律描述的是物体在不受任何外力时的状态。而不受外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物体不受外力和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是有区别的,所以不能把牛顿第一定律当成牛顿第二定律在F =0时的特例。 4不受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牛顿第一定律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但是建立在大量实验现象的基础之上,通过思维的逻辑推理而发现的。它告诉了人们研究物理问题的
3、另一种方法,即通过大量的实验现象,利用人的逻辑思维,从大量现象中寻找事物的规律。5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第二定律的基础,不能简单地认为它是牛顿第二定律不受外力时的特例,牛顿第一定律定性地给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牛顿第二定律定量地给出力与运动的关系。【例1】在一艘匀速向北行驶的轮船甲板上,一运动员做立定跳远,若向各个方向都用相同的力,则 ( )A 向北跳最远 B 向南跳最远C 向东向西跳一样远,但没有向南跳远 D 无论向哪个方向都一样远【例2】某人用力推原来静止在水平面上的小车,使小车开始运动,此后改用较小的力就可以维持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可见( )A 力是使物体产生运动的原因 B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速
4、度的原因 C 力是使物体速度发生改变的原因 D 力是使物体惯性改变的原因【例3】如图中的甲图所示,重球系于线DC 下端,重球下再系一根同样的线BA ,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在线的A 端慢慢增加拉力,结果CD 线拉断 B 在线的A 端慢慢增加拉力,结果AB 线拉断 C 在线的A 端突然猛力一拉,结果AB 线拉断 D 在线的A 端突然猛力一拉,结果CD 线拉断 二、牛顿第二定律1定律的表述物体的加速度跟所受的外力的合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力的方向相同,即F =ma (其中的F 和m 、a 必须相对应)特别要注意表述的第三句话。因为力和加速度都是矢量,它们的关系除了数量
5、大小的关系外,还有方向1之间的关系。明确力和加速度方向,也是正确列出方程的重要环节。若F 为物体受的合外力,那么a 表示物体的实际加速度;若F 为物体受的某一个方向上的所有力的合力,那么a 表示物体在该方向上的分加速度;若F 为物体受的若干力中的某一个力,那么a 仅表示该力产生的加速度,不是物体的实际加速度。2对定律的理解:(1)瞬时性:加速度与合外力在每个瞬时都有大小、方向上的对应关系,这种对应关系表现为:合外力恒定不变时,加速度也保持不变。合外力变化时加速度也随之变化。合外力为零时,加速度也为零(2)矢量性:牛顿第二定律公式是矢量式。公式a =Fm只表示加速度与合外力的大小关系. 矢量式的
6、含义在于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的方向始终一致.(3)同一性:加速度与合外力及质量的关系,是对同一个物体(或物体系)而言,即 F 与a 均是对同一个研究对象而言.(4)相对性;牛顿第二定律只适用于惯性参照系 3牛顿第二定律确立了力和运动的关系牛顿第二定律明确了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之间的定量关系。联系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的桥梁或纽带就是加速度。4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的步骤明确研究对象。可以以某一个物体为对象,也可以以几个物体组成的质点组为对象。设每个质点的质量为m i ,对应的加速度为a i ,则有:F 合=m1a 1+m2a 2+m3a 3+mn a n对这个结论可以这样理解:先分别以质点
7、组中的每个物体为研究对象用牛顿第二定律:F 1=m 1a 1,F 2=m 2a 2,F n =m n a n ,将以上各式等号左、右分别相加,其中左边所有力中,凡属于系统内力的,总是成对出现并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其矢量和必为零,所以最后得到的是该质点组所受的所有外力之和,即合外力F 。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同时还应该分析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包括速度、加速度),并把速度、加速度的方向在受力图旁边画出来。若研究对象在不共线的两个力作用下做加速运动,一般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解题;若研究对象在不共线的三个以上的力作用下做加速运动,一般用正交分解法解题(注意灵活选取坐标轴的方向,既可以分
8、解力,也可以分解加速度)。当研究对象在研究过程的不同阶段受力情况有变化时,那就必须分阶段进行受力分析,分阶段列方程求解。【例4】两物体甲和乙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它们在00.4s 时间内的v-t 图象如图所示。若仅在两物体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则物体甲与乙的质量之比和图中时间t 1分别为 ( )A 13和0.30s B3和0.30s C13和0.28s D3和0.28s【例5】图为蹦极运动的示意图。弹性绳的一端固定在O 点,另一端和运动员相连。运动员从O 点自由 下落,至B 点弹性绳自然伸直,经过合力为零的C 点到达最低点D ,然后弹起。整个过程中忽略空气阻力。分析这一过程,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9、经过B 点时,运动员的速率最大经过C 点时,运动员的速率最大C 点到D 点,运动员的加速度增大 从C 点到D 点,运动员的加速度不变A B C D 【例6】:如图,质量m =4kg的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在与水平成=37°角的恒力F 作用下,从静止起向右前进t 1=2.0s后撤去F ,又经过t 2=4.0s物体刚好停下。 求:F 的大小、最大速度v m 、总位移s 。 (54.5 20 60 三、牛顿第三定律(12个字等值、反向、共线 同时、同性、两体、 区分一对作用力反作用力和一对平衡力一对作用力反作用力和一对平衡力的共同点有: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10、不同点有:作用力反作用力作用在两个不同物体上,而平衡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作用力反作用力一定是同种性质的力,而平衡力可能是不同性质的力;作用力反作用力一定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的,而平衡力中的一个消失后,另一个可能仍然存在。【例7】汽车拉着拖车在水平道路上沿直线加速行驶,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可知( ) A 汽车拉拖车的力大于拖车拉汽车的力 B 汽车拉拖车的力等于拖车拉汽车的力 C 汽车拉拖车的力大于拖车受到的阻力 D 汽车拉拖车的力等于拖车受到的阻力【例8】甲、乙二人拔河,甲拉动乙向左运动,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做匀速运动时,甲、乙二人对绳的拉力大小一定相等B 不论做何种运动,根据牛顿第三定律
11、,甲、乙二人对绳的拉力大小一定相等 C 绳的质量可以忽略不计时,甲乙二人对绳的拉力大小一定相等 D 绳的质量不能忽略不计时,甲对绳的拉力一定大于乙对绳的拉力 【例9】物体静止在斜面上,以下几种分析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的反作用力是重力沿斜面的分力 B 物体所受重力沿垂直于斜面的分力就是物体对斜面的压力C 物体所受重力的反作用力就是斜面对它的静摩擦力和支持力这两个力的合力 D 物体受到的支持力的反作用力,就是物体对斜面的压力 【例10】物体静止于水平桌面上,则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的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 物体所受的重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这两个力是同一种性质的力 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的力 四、超重和失重问题升降机中人m =50kg,a=2 m/s向上或向下,求秤的示数 N 1、 静止或匀速直线2、 向上加速或向下减速,a 向上 NN23 向下加速或向上减速,a 向下4, 如果a g 向下,则N 0 台秤无示数完全失重 注意:、物体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地球作用于物体的重力始终存在,大小也无变化; 、发生“超重”或“失重”现象与物体速度方向无关,只决定于物体的加速度方向; 、在完全失重状态,平常一切由重力产生的物理现象完全消失。如单摆停摆、浸在水中的【例11】某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加工承揽意向合同范本
- 出让合同范本
- 买砖合同范本
- 儿女抚养合同范本
- 农村租房建基站合同范本
- 代建合同范本政府盖章
- 世界500强合同范本
- 会务代办合同范本
- 供货定金合同范本
- 别墅门窗出售合同范本
- 机器人传感器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初一语文下册:阅读理解知识点整理
- 营销部安全生产责任制
- CSM工法双轮铣水泥土搅拌墙专项施工方案
- 【讲座】高三英语高效二轮备考讲座课件
- 定点医疗机构接入验收申请表
- 小羊诗歌大全1479首(小羊喝水扩句)
- 2022-2023学年辽宁省鞍山市普通高中高一年级下册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A卷)试题【含答案】
- 中国农村居民储蓄行为研究共3篇
- 华为鸿蒙深度研究
- 心理咨询师考试题库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