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苯—甲苯精馏塔的设计毕业毕业设计_第1页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苯—甲苯精馏塔的设计毕业毕业设计_第2页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苯—甲苯精馏塔的设计毕业毕业设计_第3页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苯—甲苯精馏塔的设计毕业毕业设计_第4页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苯—甲苯精馏塔的设计毕业毕业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化工原理课程设计题目:苯甲苯精馏塔的设计专业: : 指导教师:xxxxx学院xx年xx月目录 前言-3 任务书-4 一.理论依据-4 二.工艺计算过程 1设计方案的确定-7 2精馏塔的物料衡-7 3.塔板数的确定-8 4. 精馏塔的工艺条件与有关物性数据的计算-8 5.精馏段气液负荷计算-10 6、塔和塔的主要工艺尺寸计算-11 7.筛板的流体力学验算-15 8. 塔板负荷性能图-179. 精馏塔的附属设备与接管尺寸-21三.参考文献-21前言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是高等学校的一门专业必修课,通过本课程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是提高学生综合素

2、质,使大学生向工程师转化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蒸馏单元操作自古以来就在工业生产中用于分离液体混合物。它是利用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挥发度不同进行组份分离的,多用于分离各种有机混合液,蒸馏有许多操作方式,按有没有液体回流,可分为有回流蒸馏与无回流蒸馏,有回流的蒸馏称为精馏。本次设计的要要设计苯-甲苯精馏塔,用以分离苯-甲苯的混合液。此次设计在盛建国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运用学过的基础知识,锻炼自己设计生产设备的能力。此次设计加深了我们对精馏操作的认识,锻炼了我们阅读化工原理文献并且搜集资料的能力,同时液培养了我们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培养了我们相互协作的能力,为今后实际工作的应用打

3、好了基础。由于设计者的水平有限,所设计的方案之中难免有不妥之处,希望老师给予批评指正。任务书在一连续操作的精馏塔中分离苯-甲苯溶液,混合液中含苯41%,饱和液体进料。已知原料液的处理量为4000kg/h要求:馏出液中苯的组成不低于0.94(摩尔分数),釜液中苯的组成为0.06。单板压降不大于0.7kpa,操作压力:4kpa(塔顶常压),回流比:R=2,进料热状态参数q=1.38.理论依据(1)苯和甲苯的物理性质:项目分子式分子量沸点临界温度,临界压强,kpa苯AC6H678.1180.1288.56833.4甲苯BC6H5-CH392.13110.6318.574107.7 (2)苯与甲苯的液

4、相密度L:t,8090100110120苯,kg/m3815803.9792.5780.3768.9甲苯,kg/m3810800.2790.3780.3770.0(3)液体表面力:t,8090100110120苯,mN/m21.2720.0618.8517.6616.49甲苯,mN/m21.6920.5919.9418.4117.31 (4)液体粘度µLt,8090100110120苯,mpas0.3080.2790.2550.2330.215甲苯,mpas0.3110.2860.2640.2540.228(5)液体气化热t,8090100110120苯,kJ/kg394.1386.

5、9379.3371.5363.2甲苯,kJ/kg379.9373.8367.6361.2354.6(6)饱和蒸汽压P:苯、甲苯的饱和蒸汽压可用方程Antoine求算,P=A,式中:t-物系温度;P-饱和蒸汽压A、B、C-Antoine常数,其值见附表:组分ABC苯6.0231206.35220.24甲苯6.0781343.94219.58(7)苯甲苯溶液的气液平衡数据温度t液相中苯的摩尔分数x气相中苯的摩尔分数y110.560.000109.911.002.50108.793.007.11107.615.0011.2105.0510.0020.8102.7915.0029.4101.7520.

6、0037.298.8425.0044.297.1330.0050.795.5835.0056.694.0940.0061.992.6945.0066.791.4050.0071.390.1155.0075.588.8060.0079.187.6365.0082.586.5270.0085.785.475.0088.584.4080.0091.283.3385.0093.682.2590.0095.981.1195.0098.080.6697.0098.880.2199.0099.680.01100.00100工艺计算过程一.设计方案的确定 本设计任务为分离苯一甲苯混合物。对于二元混合物的分离,

7、应采用连续精馏流程。设计中采用泡点进料,将原料液通过预热器加热至泡点后送人精馏塔。塔顶上升蒸气采用全凝器冷凝,冷凝液在泡点下一部分回流至塔,其余部分经产品冷却器冷却后送至储罐。该物系属易分离物系,最小回流比较小,故操作回流比取最小回流比的2倍。塔釜采用间接蒸汽加热,塔底产品经冷却后送至储罐。 二.精馏塔的物料衡算(1) 原料液与塔顶、塔底产品的摩尔分率 苯的摩尔质量 甲苯的摩尔质量 =0.94,=0.06(2)原料液与塔顶、塔底产品的平均摩尔质量 MF=0.44×78.11+(1-0.44)×92.13=85.96kg/kmolMD=0.94×78.11+(1-0

8、.94)×92.13=78.95 kg/kmolMW=0.06×78.11+(1-0.06)×92.13=96.44kg/kmol(3)物料衡算 原料处理量:总物料衡算 DW=46.61苯的物料衡算 46.61×0.44=0.94D0.06W联立解得 D20.13 kmolhW=26.48kmolh三塔板数的确定 相平衡方程:X=y/a-(a-1)y=y/2.46-1.46y精馏段操作线方程 y=(R/R+1)x+/(R+1)=0.667x+0.3133塔釜汽液回流比R1=2.59提留段操作线方程:y=( R1+1)/ R1×x-XW/ R1=

9、1.38x-0.023理论塔板数计算:先交替使用相平衡方程与精馏段操作线方程计算如下:y=xD=0.94 由相平衡方程 x1=.0862 操作线方程y2=0.888 x2=0.763y3=0.832 x3=0.654y4=0.749 x4=0.548y5=0.679 x5=0.462y6=0.622 x6=0.400<xF所以第六快板为进料板。以下交替用提留段操作线方程与相平衡方程计算如下: x6=0.400y7=0.580 x7=0.360y8=0.462 x8=0.258y9=0.326 x9=0.164y10=0.200 x10=0.082y11=0.103 x11=0.0447&

10、lt;xW所以总理论板数为11,精馏段理论板数为5。四精馏塔的工艺条件与有关物性数据的计算以精馏段为例进行计算。 (1)操作压力计算 塔顶操作压力 PD101.34= 105.3 kPa每层塔板压降 P0.7 kPa进料板压力 PF 105.30.7×10112.3kPa精馏段平均压力 P m (105.3112.3)2108.8 kPa(2)操作温度计算 依据操作压力,由泡点方程通过试差法计算出泡点温度,其中苯、甲苯的饱和蒸气压由 安托尼方程计算,计算过程略。计算结果如下: 塔顶温度 tD82.1 进料板温度 tF99.5 精馏段平均温度 tm(82.l99.5)/2 = 90.8

11、(3)平均分子量塔顶=0.94=0.862=0.94×78.11+(1-0.94)×92.13=78.95kg/kmol=0.862×78.11+(1-0.862)×92.13=80.04kg/kmol进料板 =0.639=0.408 (由苯甲苯的平衡曲线查知)=0.639×78.11+(1-0.639)×92.13=83.17kg/kmol=0.408×78.11+(1-0.408)×92.13=86.41kg/kmol则精馏段平均分子量=(78.95+83.17)/2=81.06 kg/kmol=(80.04+

12、86.41)/2=83.26 kg/kmol(4)平均密度1.液相密度依下式: (为质量分数)塔顶=813.01Kg /m3进料板,由加料板液相组成=0.408=791.8Kg/m3故精馏段液相平均密度=(813.01+791.8)=802.4Kg/ m32.气相密度=2.92 Kg/ m3(5)液体表面力=顶部=0.94×21.24+0.034×21.42=20.67mN/m进料=0.408×18.9+0.639×20=20.49 mN/m则精馏段平均表面力为:= (20.67+20.49)/2=20.58 mN/m(6)液体粘度=顶部=0.94

13、15;0.302+0.06×0.306=0.302mPa·s进料=0.408×0.256+0.639×0.265=0.274 mPa·s则精馏段平均液体粘度µLm=(0.302+0.274)/2=0.288 mPa·s五、精馏段气液负荷计算V=(R+1)D=(2 +1)×21.43=64.29kmol/h=0.50m3/sL=RD=2×21.13=42.26kmol/hLs=0.0012 m3/s=5.44 m3/h六、塔和塔板主要工艺尺寸计算(一)塔径D参考下表,初选板间距 =0.40m,取板上液层高度

14、=0.06m,故板间距与塔径的关系塔径,m0.3-0.50.5-0.80.8-1.61.6-2.42.4-4.0板间距,m200-300250-350300-450350-600400-600-=0.40-0.06=0.34m查图4-5得C20=0.072,依下式校正到物系表面力为20.4N/m时的C,即:C= ()0.2=0.072(20.87/20)0.2=0.0726m/s取安全系数为0.60+0.005n=0.60+0.005×24=0.72,则u=0.72=0.72×1.201=0.865m/s故 D=0.916m按标准,塔径圆整为1.0m,则空塔气速为0.73m

15、/s.(二)溢流装置采用单溢流、弓形降液管、平形受液盘与平形溢流堰,不设进口堰。各项计算如下。1.溢流堰长取堰长=0.66D,即=0.66×1.0=0.66m2.出口堰高=-由/D=0.66/1.0=0.66, 11.25m查图4-9知E为1.03,依下式:=0.012m故=0.06-0.012=0.048m3.降液管的宽度与面积由/D=0.66查图4-11,得:/D=0.124, /AT=0.0722故=0.124D=0.124×1.0=0.124m=0.0722×D2=0.0722×0.785×1.02=0.0567m2由下式计算液体在降液

16、管中停留时间以检验降液管面积,即=15.12>5s 符合要求4. 降液管底隙高度取液体通过降液管底隙的流速为0.08m/s,依式计算降液管底隙高度0.028m(三)塔板布署(1)取边缘区宽度Wc=0.035m、安定区宽度Ws=0.065m(2)依式计算开孔区面积其中:-(0.124+0.065)=0.311mR= -c=-0.035=0.465m(四)筛孔数n与开孔率取筛孔的孔径d0为5mm,正三角形排列,一般碳钢的板厚为3mm,取t/d0=3.0,故孔中心t=3.0×5.0=15.0mm。依式计算塔板上的筛孔数n,即n=孔依式计算塔板上开孔区的开孔率,即=10.1% (在5-

17、15%围)每层塔板上的开孔面积A0为:A0=0.101×0.532=0.0537m2气体通过筛孔的气速 u0= m/s(五)塔有效高度(精馏段)Z=(10-1)×0.4=3.6m(六)塔高计算m七、筛板的流体力学验算(一)气体通过筛板压降相当的液柱高度依式=1.干板压降相当的液柱高度依1.67,查图4-13,C0=0.84,于是有=0.0512.气流穿过板上液层压降相当的液柱高度0.783m/s,F= 由图4-14查取板上液层充气系数依式3.克服液体表面力压降相当的液柱高度依式=m故=0.0296+0.0372+0.00212=0.069m单板压降:=g=0.069

18、5;802.5×9.81=543.20pa<0.7kpa(设计允许值)(二)雾沫夹带量ev的验算依式故在设计负荷下不会发生过量雾沫夹带(三)漏夜的验算依式筛板的稳定性系数:K= (>1.5)故在设计负荷下不会发生过量漏夜。(四)液泛验算为防止降液管液泛的发生,应使降液管中清夜高度。依式计算,即依式计算,即:=0.069+0.06+0.00102=0.130m取0.5,则故在设计中负荷下不会发生液泛。根据以上塔板的各项流体力学验算,可认为精馏段塔径与各工艺尺寸是合适的。八、塔板负荷性能图(一)雾沫夹带线(1)依式(h) 式中 (a)近似取1.0, =0.048m, =0.6

19、6m故 (b)取雾沫夹带极限值为0.1kg液/kg气,已知=20.41×10-3N/m, =0.4m,并将 (a)、(b)式代入式(h),得下式:,整理得 。 在操作围,任取几个值,依式算出相应的值列于附表1中。附表1,m3/s0.6×10-41.5×10-33.0×10-34.5×10-3,m3/s1.281.161.081.02依表中数据在-图中雾沫夹带线(1),如图3所示。(二)液泛线(2)有(X)近似取=1.0, =0.048m, =0.66m由式 =(c)由式=与式=0.00212m (已算出),得=0.0912Vs2+0.0288+

20、0.5259+0.00212=0.0309+0.0912Vs2+0.5259(d)又因为 (e) (e)将 HT=0.4m, =0.048m, =0.5与 (c)、(d)、(e) 式代入式(x) 式得:05×(0.4+0.048)=0.3039+0.0912 Vs2+0.5259+0.048+0.8825+448Ls2整理得下式:Vs2=1.6-15.44-4912.3Ls2 (2)在操作围取若干 Ls值,依(2)式计算Vs值,列于附表2,依表中数据作出泛液线(2),如图3中线(2)所示。附表2Ls,m3/s0.6×10-41.5×10-33.0×10-34.5×10-3Vs,m3/s1.581.391.241.09(三)液相负荷上限线(3)取液体在降压管中停留时间为4秒,有下式m3/s (3)液相负荷上限线(3)在 Vs-Ls坐标图上为与气体流量无关的垂直线,如图3线(3)所示。(四)漏夜线(气相负荷下限线)(4)由=0.048+0.8825,代入漏夜点气速式:把=0.0537m2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