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马克思传记》有感._第1页
读《马克思传记》有感._第2页
读《马克思传记》有感.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读马克思传记有感外国语学院10040206马克思说过,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他还说过,后悔过去,不如奋斗将来。是的,在我的脑海里对他有很深的印记,他的思想深深的影响了我。我知道,要珍惜眼前的生活;我知道,遇事要坚强;我知道,有目标就有希望。我觉得要了解一个人思想,就应该先了解这个人历史,所以我在翻阅“经典 ”的同时, 也找了本马克思本人传记作为参考,本文就是对于这本传记的一些感想。马克思拥有传奇的一生。 1818 年 5 月 5 日,马克思出生了。马克思从小酷爱知识,从不追求分数和奖励。在19世纪, 资本主义社会工人阶级受资本家剥削,面对社会现状,马克思深感同情,为解放

2、所有受压迫的无产阶级者,他树立了解放全人类无产阶级的理想和抱负,孜孜不倦地忘我读书。他通过深入工人阶级了解工人疾苦,以深厚的文学功底,写出了厚厚的 资本论。资本论剖析了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规律,揭示了资本家发家致富的来源于相对或绝对延长工人劳动时间从而榨取工人剩余劳动力,这就是闻名全世界的利润率和剩余价值论。马克思以他毕生精力创立了马克思主义,为世界革命指明方向。谁也不能否认马克思是一个伟人,但谁也不能否认他只是一个凡夫俗子。1841年 4月15 日,马克思被耶拿大学在缺席的情况下授予博士学位。对此,作者甚至认为,耶拿大学比柏林大学级别低, 比较容易拿到学位, 加之那里又有熟人, 所以拿到学位,

3、并不费多大劲。这不就是我们所说的耍小聪明的伎俩吗?我们不能太注重“伟人 ”这个光环而忽视了人性最真实的一面。世上无完人,有瑕疵才会显得真实,才会让人有兴趣去深入了解。当然,马克思给我们树立了榜样,正如他所说的:“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压倒我们,因为这是为大家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有限、自私而是乐趣,我们的幸福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骨灰,高尚的人将洒下热泪。”这段伟大的名言将激励我们脚踏实地地去学习、工作,向目标不懈奋斗,做一名对社会、国家有用的人。通过这部传记, 可以对马克思作为一位伟大的哲学家、

4、社会学家、经济学家、 革命导师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从书中可以看到马克思对真理的执着追求,对工作的忘我投入;对友谊的珍爱、对家人亲情的眷恋,无不感动着我们每一个人。纪念马克思,就要学习马克思。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都要认真学习他的著作,学习他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并从他的生平业绩和伟大品格中吸收智慧和力量。事业的成功总是以付出作为代价,中年时期的马克思为了事业,他曾几次四处飘泊,几乎沦为乞丐。尽管历尽艰辛,受尽凄苦,但马克思克服贫穷和困苦,已惊人的毅力和坚定不移的信念完成了资本论。读着读着, 当读到马克思的学生时代这一部分,说实话, 里面的很多内容我都没有看懂,可见我是一个多么浅薄的人。对于哲

5、学,我知道的少得可怜。唯一一次接触有关哲学的书籍,就是大一是同学推荐我看的苏菲的世界,但很可惜,我看了差不多三分之一就放弃了。读这本书的感觉就像在走迷宫,不停地绕啊绕却怎么也绕不出来似的,这滋味并不好受。以前对马克思的了解除了一些基本的文化常识,可以说是零。 从小学到大学, 所有老师都赞扬、崇拜马克思,都用“伟人 ”一词来形容他。说他思想多么先进,见解多么独到,为整个社会人类进步做出了多大的贡献。但是很少有老师对我们说一些马克思的生活琐事,好像他是一个圣人,高高在上。麦克莱伦笔下的马克思不仅降低为凡人,而且也降低为凡夫俗子。作者从思想、生活和性情等多个不同角度给人们展现了一个真实、生动且有血有

6、肉的马克思形象。马克思既是伟人,更是一个平凡的人,凡是平凡人所具有的七情六欲、喜怒哀乐,他都具备。书中描写马克思孩童时代的情况就很少。她的姐妹们说马克思早先的时候是“令姐妹们害怕的暴君。他全力地奔跑着把她们当作他的马从特里尔的马库斯上坡上, 驱赶 ?下来,更坏的是,他坚持让姐妹们吃他用肮脏的生面团做成的而用更肮脏的手拿着的, 蛋糕 ?。她们毫无怨言地忍受着, 驱赶 ?、, 吃蛋糕 ?,因为卡尔将会讲故事来酬劳她们的顺从”。看到这里,我就觉得好好笑。原来马克思小时候这么顽皮,甚至还有点邪恶,让姐们对他又爱又恨。但不可否认,他也的确很聪明, 知道如何让投其所好。要明白,让他人顺从自己可不是一件简单

7、的事情。从这段话中, 我也猜出马克思小时候一定读过很多书。因为肚子里有东西, 才讲得出很多生动有趣的故事。调皮、聪明、爱读书,我想马克思小时候的性格应该就是如此的吧!等马克思上了中学,他的性格更是让很多人爱恨交织。爱他是因为他可以随时开始男孩子式的玩闹, 怕他是因为它能够毫不费力地写讽刺诗文嘲笑他的对手。他曾轻蔑地谈到: “有一些农村来的笨人,他们准备投考教会学校,大多数人领取助学金。”这一句话让我想起来上次在校内上看到某一位徐汇区同学的状态签名:“双休日过得真快,又要去松江那破地方见那些乡下人了。 ”我想无论哪一个人看到,心里都会不舒服的吧!所以马克思在学校期间没有交到长久的朋友,这也怨不得

8、别人吧。马克思在离开学校前的一个行为让我很有共鸣。他因为讨厌当时的副校长, 所以在向所有老师辞别是唯独没有理睬那个校长。其实作为学生,我们都有类似的经历。 因为不喜欢某个老师, 所以他布置的作业老师马马虎虎地完成,上课也不会像其他课那样认真听讲,教师节也不会写张贺卡送给他。 也许这种行为看起来很幼稚,但这的确就是我们内心深处的抗议。马克思也有很多缺点。他只要一旦有了钱,便生活“奢逸 ”。他不善于理财,对生活安排的没有条理,房间里十分杂乱、肮脏,充满烟草味。年轻时的马克思酗酒,好打斗,曾被学校关禁闭。 而其中,挥霍是他最大的毛病。他的母亲一直劝他适度地消费酒、咖啡和胡椒粉。“我们可敬的儿子不顾一

9、切协不顾一切惯例,一年花了七百塔勒,好像我们是阔佬,可是,就算是最富有的人花的钱也不超过五百。”他的父亲如此埋怨道。事实上,有关马克思大学生后的最后一份资料宣称他曾几次求债,并表明他在学校的五年中至少改了十次地址。而他后半生的经济来源, 也大都来自于恩格斯的帮助。我也不明白他是如何养成爱花钱的习惯的,甚至不考虑家中的经济条件。或许是因为参加了俱乐部, 又或许是因为压力太大。但有一点很肯定,马克思从来不曾想过如何节约一点生活开支。马克思与他父亲之间的关系算是比较糟糕的吧。除了经济方面的原因,思想方面也是有很大差异的。 马克思曾把一些诗歌献给他的父亲,但都不怎么附和父亲的口味。老马克思甚至鼓励儿子

10、努力写一首渗透德意志精神的颂诗。但马克思的榜样是海涅, 歌德和席勒。 他的诗歌包括了德国浪漫主义的,除政治上反进步和名族主义之外所有的著名主题。老马克思也曾激烈地批评儿子 “在昏暗的油灯下胡思乱想,蓬头乱发,虽不在啤酒中消磨放任,却穿着学者的睡衣放荡不羁; 离群索居、 不拘礼节甚至对父亲也不尊重。与外界交往的艺术仅限于一间肮脏的房间, 在那里, 也许在异常混乱的情况下,燕妮的情书和父亲的可能是噙着眼泪写的、善意的告诫 .难道在这么一个荒唐的、漫无目的的知识作坊里,你和你所爱的人神志清爽的果实能成熟吗? ”可见他对马克思是失望透顶了。尽管马克思与父亲意见并不合,而且玩世不恭, 但马克思并没有与家

11、庭断绝往来,也并没有因此而讨厌父亲,而是一直保持着对父亲的热爱。爱琳娜道:“他从来都是不知疲倦的谈论他,他一直带着他父亲一张上了年纪的照片,从来不把照片给别人看,他说是因为它已经很不像原来的样子了。”其实就像我们和父亲的关系一样, 我们所选择的兴趣、 职业、朋友也许不符合父母的要求,从而产生了误解和矛盾,但是,在各自的心里都还是深深爱着对方的。只是各自的方式不同了。出身犹太家庭的马克思应该说是衣食无忧的,所以他的身上会有更强烈的学者气质。在求学的过程中, 马克思甚至被他的父亲教育要节俭,说明早年的马克思的生活水平不低。这也许也造成了马克思很强烈的理想主义的想法的原因(放弃法学的学业, 而专攻哲

12、学, 并希望自己成为大学教授) ,当然也有美好的爱情的缘故青年马克思和他的同伴们怀着极大的热情对这当时的德意志诸邦的政体与民主进程进行着口诛笔伐, 随之而来的就是一次又一次的办报失利和最后的被逐。当时的马克思应该说还算是一个民丨主主义者,他希望的政体其实还是法国式的民主,但同时也认识到法国民主的软弱, 他寄希望于德意志诸邦的民丨主要超越法国,一劳永逸的跳跃式的成功。对于德国资产阶级的软弱,马克思是深知的,所以他将眼光投向了更“先进的 ”阶级 工人阶级,但是由于德国工人不够强大, 还要团结 “其他的同盟 ”农民等等 (这个在当时估计是超越时代的想法了)在流亡法国的时期,马克思认识了自己最坚定的朋

13、友和伙伴 恩格斯,也开始了向共产主义的转向(法国是当时共产主义的大本营),不过没有多久,他又被逐出了巴黎!下一站,布鲁塞尔。“历史唯物主义”和共产党宣言这两个耳熟能详的创造就是这时期的产物了。我想从这个时候,马克思才真正成为了“共产主义者 ”(其实我还不是很确定,哪怕是共产党宣言都写好了)。不过这个时期的理论基础,使得他开始了一系列的革命行动了因为大赦, 马克思回到了莱茵,因为 “伏击 ”,马克思又流亡伦敦贫困,子女的夭折,朋友的反目,还有共产主义者同盟的解体。一次又一次打击着这个胡子开始花白的哲学家,但就是这样的打击,也不能摧毁他的创造和他的革命行动 政治经济学的批判 、资本论和共产国际的建

14、立,马克思的事业开始到达了“巅峰 ”。共产国际,这个组织很难用成功和失败来评价它,一次次的扯皮和内斗使得原有的那一点点成功也没有哪面的辉煌了,外部的攻击远远没有内部的分裂来的破坏力大。这个早产儿(我觉得这个评价很中肯)大量的消耗了马克思的精力,使得马克思在最后的10 年里再也没有了伟大的作品最后的 10 年,疾病缠绕,亲人离去,使得马克思也备受煎熬1883 年 3 月 14 日下午 3 点,马克思逝世了3 天后,他被安葬在他15 个月前去世的妻子墓边我不得不思考伟人与凡人的区别。我可以说,人有百分之70 的时间是活在非自我的状态的。无论是看电影, 看书, 运动,或者是玩游戏, 我们都将思维交给外物,而将自我囚禁。自我是个很神奇的东西。人因为自我而有价值,但又因为自我而痛苦。笛卡尔说, 我思故我在。对自我的思考,会让人登上一个精神的高峰,也因此更接近上帝,但一个越精神也就往往越脱离物质。 身初俗世,大部分人都穷其毕生,追求物欲, 所以很难寻觅到有同样精神追求的人。因而,思想家大多孤独。我开始明白,躲在兔子皮毛深处的芸芸众生,虽然安逸,舒适,但却无知迷茫,毫无价值。只有顺着毛尖往上爬的人,才能看见魔术师的容颜。看罢容颜,纵然白发华然,也可坦然一笑,毕竟,古往今来, 能窥得上帝容颜的人又能有多少呢?如果人只是为了自己而劳动,他也许能成为有名的学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