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名词解释总结_第1页
生理学名词解释总结_第2页
生理学名词解释总结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内环境:内环境指细胞生存的环境,即细胞外液。2. 稳态:内环境各种理化特性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内环境稳态。3. 刺激:能引起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或整个机体发生反应的内、外环境变化统称为刺 激。4. 兴奋性:活的组织或细胞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称为兴奋性。5. 阈强度(阈值):在刺激作用时间和强度 -时间变化率固定不变的情况下,能引起细胞发生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阈强度(阈值)。6. 反馈:受控部分不断将信息回输到控制部分,使控制部分的活动发生相应变化,从而对 受控部分的活动进行调节,这一过程称为反馈。7. 正反馈:干扰信息作用于受控部分使输出变量发生变化,监测装置检测到这种变化并发出反

2、馈信息作用于控制部分,通过改变控制信息来调整受控部分的活动,使输出变量向着与原来变化相同的方向变化, 进一步加强受控部分的活动, 此种反馈调节即为正反馈。 如排尿, 分娩,血液凝固等过程。8. 负反馈:干扰信息作用于受控部分使输出变量发生变化,监测装置检测到这种变化并发出反馈信息作用于控制部分,通过改变控制信息来调整受控部分的活动,使输出变量向着与原来变化相反的方向变化,以维持稳态, 此种反馈调节即为负反馈。如体温调节、 血压调节 等。9. 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产生的适应性反应,称为反射。10. 前馈:干扰信号在作用于受控部分引起输出变量改变的同时,还可以直接通过感受

3、装置作用于控制部分,使在输出变量未出现偏差而引起反馈性调节前,就得到纠正。这种干扰信号对控制部分的直接作用,就称为前馈。11. 体液调节:通过体液中特殊的化学物质对各种功能活动进行的调节称为体液调节。12. 易化扩散:水溶性小分子物质在膜结构中特殊蛋白质的“帮助下”,由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的转运,包括“载体”介导的易化扩散和“通道”介导的易化扩散。13. 阈强度(阈值):固定刺激的作用时间和强度一时间变化率于某一适当值,引起组织或 细胞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14. 阈电位:能触发细胞兴奋产生动作电位的临界膜电位。15. 兴奋性:有生命的组织或细胞,受到刺激时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16. 继

4、发性主动转运(联合转运):许多物质在进行逆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的跨膜转运时所需的能量并不直接来自 ATP的分解,而是来自钠泵活动形成的势能贮备,这种间接利用 ATP能量的主动转运过程称为继发性主动转运。17. 电压门控通道:由膜电位控制其开关的离子通道,即是电压门控通道,也称为电压依赖 性离子通道。18. 局部电流:在可兴奋细胞动作电位的发生部位与邻接的未兴奋部位之间,由于电位差的 存在而产生的电荷移动称为局部电流。19. 静息电位:指细胞在安静(未受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这就是静 息膜电位,简称静息电位。20. 动作电位:细胞在静息电位时受到刺激,膜电位所经历的快速而可逆的倒

5、转和复原称为 动作电位。21. 去极化:在静息电位基础上,膜电位迅速减小甚至消失的过程22. 兴奋-收缩藕联:是指从肌膜兴奋到出现肌细胞收缩之间的中介过程。包括:兴奋由横管向肌细胞深处的传导;三连管结构的信息传递;以及肌质网对Ca2+的储存、释放和再聚集及其与肌丝滑行的关。23. 血细胞比容:血细胞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称为血细胞比容(hematocrit)。正常成 年男性血细胞比容为 40-50%,女性为37-48%,新生儿约为55%。24. 生理止血:是指正常人小血管破损后血液流出,数分钟后出血自行停止的现象。25. 血清:血液凝固后1h2h,由于血凝块中的血小板激活,使血凝块回缩,释出

6、淡黄色的 液体,称为血清。26. 血型:指血细胞膜上所存在的特异抗原的类型。通常所谓血型,主要是指红细胞血型, 根据红细胞膜上凝集原进行命名。27. 血液凝固:简称血凝,指血液由流动的液体状态变成为不能流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28. 心动周期:心脏收缩和舒张一次,构成一个机械活动周期,称为心动周期。29. 每搏输出量:次心跳由一侧心室射出的血液量,称每搏输出量,简称搏出量。等于心室舒张末期容量心室收缩末期容量;约70ml。30. 心输出量:侧心室每分钟射出的血液量,称为每分心输出量,简称心输出量。31. 射血分数:搏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百分比,称为射血分数。32心指数(或静息心指数):以每平方

7、米体表面积计算的心输出量,称为心指数,安静和空腹情况下的心指数,称之为静息心指数.33. 窦性心律:窦房结的自律性最高,它自动产生的兴奋引起整个心脏兴奋和收缩,称为窦性心律34. 期前收缩:在心室的有效不应期之后,心肌受到人为的刺激或起自窦房结以外的病理性刺激时,心室可产生一次正常节律以外的收缩,称为期前收缩.35. 血压:是指血管内的血液对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也即压强。心室收缩时,主动脉压急剧升高,在收缩期的中期达到最高值 ,这时的动脉血压值称为收缩压 .心室舒张时,主动 脉压下降,在心舒末期动脉血压的最低值称为舒张压 .36. 代偿间歇:期前收缩也有其有效不应期,如果窦房结发出的兴奋

8、紧接在期前收缩之后到达,恰好落在心房或心室期前收缩的有效不应期内,就不能引起心房或心室产生收缩,而出现一次窦房结兴奋的“脱失”,因此,在一次期前收缩之后常伴有一段较长时间的心房或心 室的舒张期,称之为代偿间歇。37. 最大复极电位:3期复极结束时膜电位所达到的最低值称为最大复极电位38. 自动节律性:心脏在脱离神经和体液因素以及其他外来刺激的条件下,具有自动地发生节律性兴奋和收缩的能力或特性称为自动节律性。39. 正常起搏点:正常情况下,窦房结的自律性最高,对全心活动的节侓和频率起控制作用, 称为正常起搏点。40. 心音:在一个心动周期中,由于心肌收缩、瓣膜开闭、血液流速改变和血流撞击等因素引

9、起的机械振动,通过心脏周围组织的传导。用听诊器在胸壁上听到的声音称为心音。41. 微循环:是指微动脉到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42. 中心静脉压:存在于右心房和胸腔内大静脉的血压称为中心静脉压。43. 肺通气:肺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44. 呼吸运动:呼吸肌收缩、舒张引起的胸廓扩大和缩小称为呼吸运动。45. 顺应性:顺应性是指单位跨壁压变化所引起的容积变化。46. 潮气量:每次呼吸时吸入或呼出的气体量称为潮气量。47. 肺活量:尽力吸气后,从肺内所能呼出的最大气体量称为肺活量。48. 肺泡通气量:每分钟吸入肺泡的新鲜空气量,等于(潮气量无效腔气量)呼吸频率。49. 通气/血流比值:是指每分钟

10、肺泡通气量和每分钟肺血流量之间的比值。 肺牵张反射:由肺扩张或萎陷引起的吸气抑制或兴奋的反射称为肺牵张反射。50. 胸内负压:指胸膜腔内的压力。在平静呼吸过程,因其比大气压低,故叫胸内负压,主 要由肺回缩力所形成。51. 胸式呼吸:以肋间外肌活动为主要动力而致胸廓运动明显,腹壁运动不明显的呼吸称胸式呼吸。52. 用力呼气量:指最大吸气后,以最快速度用力呼气,在第1,2,3秒末呼出的气量占肺活量 的百分数.53. 生理无效腔:气体进入体内未能进行气血交换的容量,包括解剖无效腔加上肺泡无效腔54. 血氧饱和度:血红蛋白氧含量占血红蛋白氧容量的百分数,也称为血红蛋白氧饱和度.55. 慢波电位:消化道

11、的平滑肌细胞可产生节律性的自动去极化,以静息电位为基础的这种周期性波动,由于其发生频率较慢而被称为慢波电位。56. 胃肠激素:在胃肠的粘膜层内存在着数十种内分泌细胞,这些内分泌细胞能合成、释放 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学物质,统称为胃肠激素。57. 粘液-碳酸氢盐屏障:由粘液和碳酸氢盐共同构筑的抵抗胃酸和胃酶侵蚀的屏障,称为粘液-碳酸氢盐屏障。58. 容受性舒张:进食时,食物刺激咽、食管等处感受器,反射性地引起胃底和胃体部肌肉 舒张的过程称为容受性舒张。59. 胃的排空:食物由胃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称为胃排空。60. 分节运动:分节运动是一种以环行肌为主的节律性收缩和舒张运动。61. 消化:摄入的食

12、物在消化道内被不断向前推进的过程中,与消化液混合并被分解为小分 子物质的过程,称为消化。62. 吸收:是指食物的成分或其消化后的产物,通过消化道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和淋巴液循环的过程。63. 机械性消化:是指通过消化管平滑肌的运动,将食物磨碎,同时与消化液充分混合,并以一定的速度向消化管远端推送的过程.64. 化学性消化:是指在消化腺所分泌的消化酶作用下,将食物中的大分子物质分解成可以被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65. 胆盐的肠-肝循环:胆汁中的胆盐或胆汁酸被排至小肠后,绝大部分(约90%以上)仍可由小肠(主要为回肠末端)粘膜吸收入血,通过门静脉回到肝, 再组成胆汁又分泌进入小肠,这一过程称为胆盐的

13、肠-肝循环。66. 能量代谢:机体内物质合成与分解过程中所伴随的能量贮存、释放、转移和利用称为能量代谢。67. 食物的热价:1克某种食物氧化分解时释放的热量称为该食物的热价。68. 食物的氧热价:某种食物氧化分解时消耗1升氧所释放出的热量称为该食物的氧热价。69. 呼吸商:受试者在一定时间内的耗氧量与CO2排除量的比值称为呼吸商。70. 食物特殊动力作用:食物引起机体产生“额外”热量(能量消耗)的作用称为食物特殊 动力作用。71.基础代谢率:在基础状态下的能量代谢称为基础代谢;单位时间的基础代谢称为基础代谢率。72. 体温:体温指体核的温度,即机体深部的平均温度。73. 调定点:调定点是指使体

14、温维持在某一水平而设定的温度值。74. 蒸发散热:指通过蒸发水分而带去热量的一种散热方式。它分为显汗和不显汗两种。75. 排泄:机体为保持正常的生理功能,随时将代谢产物、多余的水分以及进入体内的异物(包括药物)排出体外的过程称为排泄。76. 肾单位:肾单位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包括肾小体和与之相延续的各段肾小管。77. 有效滤过压:有效滤过压是肾小球毛细血管内与肾小球囊囊腔之间的压力差,这种压力差是血浆通过肾小球时部分成分被滤过至肾小囊囊腔的动力。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毛细血管压(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囊内压)。78. 滤过平衡:当有效滤过压降至零时,滤过便停止,这种状态称为滤过平衡。79肾小

15、球滤过率: 肾小球滤过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每分钟)经两肾生成的超滤液量。是用 于衡量肾小球滤过功能的重要指标。80. 滤过分数:肾小球滤过率与肾血浆流量的比值称为滤过分数。即肾小球滤过生成的超滤 液量占血浆总流量的百分比。81. 水利尿:大量饮清水后引起尿量增多,称水利尿。主要是因为饮水量增多,血浆晶体渗透压下降,引起血管升压素的合成和释放减少所致。82. 肾糖阈:尿中开始出现葡萄糖时的最低血糖浓度。正常值为910 mmol/L(160180mg)。83. 球-管平衡:球-管平衡是指通常状态下,肾小球的滤过与肾小管(主要是近曲小管) 中溶质(特别是 Na+)的重吸收之间的平衡关系。球-管平衡与近

16、曲小管对 Na啲定比重吸收(6570%)有关。球-管平衡的生理意义在于尿中Na+和水的排出不会因为肾小球滤过率的变化而发生较大的变化。84. 管-球反馈:管-球反馈是指当肾小管内液体的流量发生变化时,可以反馈性地调节肾小球滤过率,从而使肾小球滤过率不会因血压波动而改变,有利于维持肾小球滤过率的相对恒85. 清除率:在单位时间内(一般用每分钟)两侧肾脏能将多少毫升血浆中所含的某种物质 完全清除出去,这个被完全清除了某物质的血浆毫升数称为该物质的清除率。86. 感受器:是指分布于体表或组织内部的一些专门感受机体内、外环境变化的结构或装置。87. 感受器电位:是指在换能过程中,感受器细胞上产生的过渡

17、性的电位变化。88. 视力:眼对物体细小结构的分辨能力,称为视力或视敏度。89. 近点:晶状体的最大调节能力可用眼能看清物体的最近距离来表示,这个距离称为近点。90. 视野:用单眼固定地注视前方一点时,该眼所能看到的空间范围,称为视野。91. 暗适应:当人长时间在明亮环境中而突然进入暗处时,最初看不见任何东西,经过一定 时间后,视觉敏感度才逐渐增高,能逐渐看见在暗处的物体,这种现象称为暗适应。92. 明适应:当人长时间在暗处而突然进入明亮处时,最初感到一片耀眼的光亮,也不能看 清物体,稍待片刻后才能恢复视觉,这种现象称为明适应。93. 听阈:刚能引起听觉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听阈。94. 气传导

18、:声波经外耳道引起鼓膜振动,再经听骨链和卵圆窗膜进入耳蜗,这一条声音传 导的途径称为气传导。95. 骨传导:声波直接引起颅骨的振动,再引起位于颞骨骨质中的耳蜗内淋巴的振动,这个 传导途径称为骨传导。96. 瞳孔对光反射:瞳孔的大小由于入射光量的强弱而变化称为瞳孔对光反射。97. 瞳孔近反射:当视近物时,可反射性地引起双侧瞳孔缩小,称为瞳孔近反射。98.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突触前膜释放兴奋性递质, 与突触后膜相应受体结合, 使突触后膜 对N a+、K +通透性增加,主要是N a+由突触后膜进入突触后神经元, 突触后膜产生局部去 极化的电位变化。99. 抑制性突触后位:突触前膜释放抑制性递质,与

19、突触后膜相应受体结合,使突触后膜对CI、K+通透性增加,主要是Cl 突触后膜,突触后膜产生局部超极化的电位变化。100. 中枢延搁:兴奋在中枢内常需要经过多突触的传递,每一突触传递约需0.30.5ms,比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耗时多,称为中枢延搁。101. 突触前抑制:由于突触前神经元的轴突末稍受另一神经元轴突末稍的影响而产生局部去极化,使其在突触传递时兴奋性递质释放减少,使突触后神经元产生的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变小而不能产生兴奋,表现为抑制效应。102. 突触后抑制:一个兴奋性神经元兴奋后,先兴奋一个抑制性中间神经元,使其末梢释放抑制性递质,使后继神经元的突触后膜超极化,产生抑制性突触后电位而表

20、现为抑制的现象。103. 牵涉痛:内脏疾病往往使体表一定部位产生疼痛和痛觉过敏的现象称为牵涉痛。104. 脊休克:突然离断脊髓,断面以下脊髓暂时失去反射活动的能力,呈现无反应状态的现象。105. 运动单位:由一个a运动神经元及其所支配的全部骨骼肌纤维组成的功能单位。106. 腱反射:快速牵拉肌腱时发生的牵张反射称为腱反射。107. 肌紧张:缓慢持续牵拉肌肉时发生的牵张反射称为肌紧张,表现为受牵拉肌肉发生紧张性收缩。108. 去大脑僵直:在中脑上、下丘之间横断脑干的动物,出现以伸肌为主的肌紧张增强现象 称为去大脑僵直。表现为头尾昂起,脊柱后挺,四肢直挺如柱。109. 特异投射系统:除嗅觉以外的各种感觉传入纤维,在丘脑的感觉接替核换元后,投射到大脑皮层的感觉区的感觉传导道称为特异投射系统。由丘脑联络核对大脑皮层的投射,也包括在特异投射系统之中。110. 非特异投射系统:感觉传导经过脑干时, 发出侧支与脑干网状结构中神经元经多次突触 换元,到达丘脑髓板内核群,再经多次换元后弥散性投射到大脑皮层广泛区域的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