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 煤气安全技术知识第一节 高炉煤气一、高炉煤气的产生高炉煤气炼铁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 经过高炉鼓风机加压再 经热风炉加热的热空气进入高炉厚, 与炉内的烧结矿, 焦炭发生 一系列的化学反应, 经过这些化学反应, 烧结矿中的氧化铁还原 成铁,焦炭和热空气燃烧放热 (其中的焦炭既是还原剂又是热能 的提供者) 燃烧产生的高温炉气在上升的过程中, 与高炉料柱发 生化学反应,最后形成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气和少量氧 气的混合气体,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高炉煤气。二、高炉煤气的性质和成分高炉煤气主要成分为: CO、C02、N2、H2、CH4 等,其中可 燃成分 CO 含量约占 23% 30% ,H2、C
2、H 4、02 的含量很少, CO 2, N2的含量分别占 15% 、55 % ,热值仅为 3000KJ/m 3左右,可单 独供低热值煤气用户使用或与转炉煤气、 焦炉煤气混合成混合煤 气,供加热炉等用户使用。 高炉煤气的回收量约 1700 m 3/t 左右。高炉煤气是无色、无味、有剧毒的可燃气体,一氧化碳的浓度比较高, 容易造成人员中毒, 如果与空气或氧气混合到一定比 例,遇明火或 700 以上高温就会发生着火或爆炸。第二节 转炉煤气一、转炉煤气的产生在转炉炼钢过程中,铁水中的碳在高温下和吹入的氧生成一 氧化碳和少量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 即转炉煤气。 转炉煤气的发 生量在一个冶炼过程中并不均衡,
3、 且成分也有变化, 通常将转炉 多次冶炼过程回收的煤气经降温、除尘,输入储气柜,混匀后再 输送给用户。转炉煤气的回收量为 50 m 3-100 m 3/t二、转炉煤气的组成和性质转炉煤气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 氮气和二氧化碳等, 一氧化 碳含量约为 40% 80% ,热值约为 1800 大卡 /每立方米。转炉 煤气是无色、无味、有剧毒的可燃气体,净化后转炉煤气含有 60% 左右一氧化碳,所以转炉煤气比高炉煤气中毒的危险更大, 极易造成人员中毒。当转炉煤气与空气或氧气混合到一定比例, 遇明火或 700 以上高温也会发生着火或爆炸。第三节 焦炉煤气一、焦炉煤气的产生焦炉煤气是用气煤、肥煤、焦煤、瘦煤
4、配成炼焦用煤,在炼焦炉中经高温干馏后, 在产出焦炭和焦油产品的同时所得到的可 燃气体,是炼焦的气体副产品。主要作燃料和化工原料。焦炉煤 气回收量为 500 m 3-600 m 3/t二、焦炉煤气的组成和性质焦炉煤气主要成分为氢气 (55%60% )和甲烷( 23%27% ), 另外还含有少量的一氧化碳(5%8% )、 C2 以上不饱和烃( 2%4% )、二氧化碳( 1.5%3%) 、氧气 (0.3%0.8%) 、氮气 (3%7%) 。其中氢气、甲烷、一氧化碳、 C2 以上不饱和烃为可 燃组分,二氧化碳、氮气、氧气为不可燃组分。焦炉煤气为无色、微有臭味的有毒气体,属于中热值气,其 热值为每标准立
5、方米 1719MJ ,适合用做高温工业炉的燃料和 城市煤气。焦炉气含氢气量高,分离后用于合成氨,其它成分如 甲烷和乙烯可用做有机合成原料。 当焦炉煤气与空气或氧气混合 到一定比例,遇明火或 550 以上高温就会发生强烈着火或爆 炸。第二章 煤气特性 第一节、煤气成分及爆炸范围 煤气是混合物,由于成份不一样, 煤气体现的危险性不一样。 从安全的角度,最关心的是一氧化炭、氢气、甲烷三种成份,他 们既是危险成份,也是有用成份,具有较高的热值。体现煤气的 毒性上,煤气中毒,主要是一氧化炭中毒。煤气中的氢气和甲烷具有爆炸性,爆炸极限范围越大,煤气的危险性越大。见下表:成分(%)COH2CH4爆炸范围(%
6、)焦炉煤气58586022254.535.8高炉煤气2330233572转炉煤气40802312.5 74通过表格看出来,焦炉煤气中 CO 含量比较低,毒性最小, 但爆炸下限最低,发生爆炸的危险性最强;转炉煤气 CO 最高, 毒性最大。高炉煤气既有毒性, 又有爆炸性, 且高炉煤气压力高, 温度高,高炉煤气出炉压力可达 0.35 0.4Mpa (大型高炉出炉 压力可达 4kg/cm 2 以上),炉顶煤气温度可达 300 。由于高炉 煤气的这个特点, 必须经降压后才能输送给用户使用, 为充分利 用能源,就出现了 TRT (高炉煤气余压发电) 。第二节 煤气是重要的能源物质钢铁企业煤占总能源的 70
7、%,付产煤气占总能耗 32.2% 。焦炉 煤气、高炉煤气、转炉煤气和铁合金炉煤气等回收后可作为焦炉、热 风炉和加热炉的燃料,焦炉煤气还作为民用燃气。可以说,这些副产 煤气是一种清洁的二次能源。每吨生铁产生 1800Nm3 煤气。1 座 1000m3 的高炉, 日产生铁 2500 吨 ,产生煤气为 187500Nm3/h据统计, 我国钢铁工业可燃气体的回收利用率 (2000 年):焦炉煤 气为 98%、高炉煤气为 91.73% 、转炉煤气为 40.68% 、铁合金炉为 45.20% 。国外先进国家已接近 100% ,这些差距意味着我国冶金工 业蕴藏着巨大的资源和能源潜力。因此,我国在“十五”钢铁
8、工业综合 利用的目标中:转炉煤气回收达到 70Nm3/t 钢,高炉煤气放散率在 3% 以下。第三节 煤气特点及事故1、易燃、易爆焦炉煤气爆炸下限在 5.5% ,接近甲烷、氢气2、易中毒 转炉煤气、铁合金煤气的 CO 含量在 6070% ,极具毒性3、具有压力、温度高炉煤气出炉压力可达 0.350.4Mpa, 发生炉煤气出炉温度在 600C 以上,高炉煤气、焦炉煤气、转炉煤气出炉温度可达 1000C 煤气事故仍然严重2006 年 1月 10日 9时 0分, 云南曲靖市马龙县呈钢钢铁公司 7 名检修人员在对热风管道进行检修过程中,由于管道内有残留煤气, 导致 7 名检修人员煤气中毒。经过抢救,救出
9、 4 人,死亡 3 人。施 救人员在施救过程中由于防护措施不当, 1 人死亡。此次事故共造成 4 人死亡, 6 人重伤。2005 年 11月 5日14 时0分, 内蒙包头市大安钢铁公司 6名检 修人员在检修高炉过程中, 高炉车间的布袋除尘防爆膜发生爆裂, 造 成 5 人煤气中毒死亡, 1 人受伤。2005 年 10 月 26 日 15 时 40 分, 首钢公司动力厂转炉煤气管道排水器发生煤气泄漏, 9 人中毒死亡2004 年 9 月 23 日 16 时 10 分许,位于河北省武安市的新兴铸 管股份有限公司在建电厂一台 75 吨/h 燃高炉煤气锅炉发生爆炸事 故,共造成 13 人死亡(其中包括该
10、公司工人 3 名,其余为项目施工单 位人员 ), 8 人受伤。4、煤气中毒事故占首位2002.2-2006.1 全国发生的有案可查的 32 起工业煤气事故, 死亡 112 人,其中,中毒死亡 84 人,占总数的 75% 。5、煤气重大死亡事故多2002.2-2006.1 全国发生的这 32 起煤气事故中,死亡 3 人及以上 的有 26 起,占 81%,特大事故 1 起,占总死亡人数的 11.6%1984-1990 冶金行业煤气重大伤亡事故的件数占全冶金系统重大 伤亡事故的件数的 19.2% ;煤气重大伤亡事故死亡人数占冶金系统重 大伤亡事故死亡人数的 17.9% 。第四节 高炉煤气生产工艺及危
11、险性1、高炉工艺:高炉煤气 CO 含量在 2330% ,爆炸极限在 3172% ,高炉煤气 事故在钢铁企业的各类煤气事故中位居前列1)鞍钢 9197 年发生煤气中毒事故 80 起,中毒人数 218 人(含 9 人死亡)其中,炼铁区域发生煤气中毒事故 37 起,中毒人数 120 人(含 4 人死亡),分别占总数的 46 . 3%和 55%。2)除尘器应位于高炉铁口、渣口 10m 以外的地方 ,有设备不符合上述规定的,应在改建时予以解决3)高炉煤气区附近应避免设置常有人工作的地沟,如必须设置, 应使沟内空气流通,防止积存煤气4)厂区办公室、 生活室在厂区常年最小频率风向下风侧, 离高炉 100m
12、以外5)区内的操作室、 仪器仪表室应设在厂区常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 风侧,不应设在经常可能泄漏煤气的设备附近,一般不小于 40 米, 如空间受限不能满足, 则应采取相应措施 (配备煤气报警器、 呼吸器) 及必要的防护(如通风) 。6)高炉煤气净化设备应布置在宽敞的地区, 保证设备间有良好的 通风。各单独设备 (洗涤塔、除尘器等 )间的净距不应少于 2 m,设备 与建筑物间的净距不应少于 3 m。2、高炉本体 高炉冷却设备与炉壳、风口、渣口以及各水套均应密封严密;软探 尺的箱体、检修孔盖的法兰、链轮或绳轮的转轴轴承应密封严密;硬 探尺与探尺孔之间应用蒸汽或氮气密封; 高炉炉顶装料设备应符合下 列要
13、求:a . 炉顶双钟设备的大、小钟钟杆之间应用蒸汽或氮气密封;b 料钟与料斗之间的接触面应采用耐磨材料制造,经过研磨并检验 合格;c 无料钟炉顶的料罐上下密封阀,应采用耐热材料的软密封和硬质 合金的硬密封;d 旋转布料器外壳与固定支座之间应密封严密;e 炉喉新建、改建高炉放散管的放散能力,在正常压力下,应能放散全部煤气,高炉休风时应能尽快将煤气排出。炉顶放散管的高度应高出卷扬机绳轮工作台 5m 以上。放散管的 放散阀的安装位置应便于在炉台上操作。 放散阀座和阀盘之间应保持 接触严密,接触面宜采用外接触。应有蒸汽或氮气喷头F 重力除尘器高炉煤气净化除尘器应设置蒸汽或氮气的管接头; 除尘器顶端至切
14、断阀之间,应有蒸汽、氮气管接头。除尘器顶及 各煤气管道最高点应设放散阀。G 布袋除尘器布袋除尘器每个出入口应设有可靠的隔断装置; 布袋除尘器每个箱体应设有放散管; 布袋除尘器应设有煤气高、低温报警和低压报警装置; 布袋除尘器箱体应采用泄爆装置;布袋除尘器反吹清灰时, 不应采用在正常操作时用粗煤气向大气反 吹的方法。布袋箱体向外界卸灰时,应有防止煤气外泄的措施。H 高炉煤气余压透平发电装置余压透平进出口煤气管道上应设有可靠的隔断装置。 入口管道上 还应设有紧急切断阀,当需紧急停机时,能在 1s 内使煤气切断,透 平自动停车余压透平应设有可靠的严密的轴封装置; 余压透平发电装置应有可靠的并网和电气
15、保护装置,以及调节、 监测、自动控制仪表和必要的联络信号余压透平的起动、 停机装置除在控制室内和机旁设有外, 还可根 据需要增设。3、高炉煤气作业区一类煤气作业:风口平台、渣铁口区域、除尘器卸灰平台及热风 炉周围,检查大小钟, 溜槽,更换探尺,炉身打眼,炉身外焊接水槽, 焊补炉皮,焊、割冷却器,检查冷却水管泄漏,疏通上升管,煤气取 样,处理炉顶阀门。炉顶人孔、炉喉人孔、除尘器人孔、料罐、齿轮 箱,抽堵煤气管道盲板以及其他带煤气的维修作业。二类煤气作业:炉顶清灰、加(注)油,休风后焊补大小钟、更 换密封阀胶圈, 检修时往炉顶或炉身运送设备及工具, 休风时炉喉点 火,水封的放水,检修上升管和下降管
16、,检修热风炉炉顶及燃烧器, 在斜板上部、出铁场屋顶、炉身平台、除尘器上面和喷煤、碾泥干燥 炉周围作业。三类煤气作业,值班室、槽下、卷扬机室、铸铁及其他有煤气地 点的作业。煤气区的作业,应遵守 GB6222 的规定。各类带煤气作业地点, 应分别悬挂醒目的警告标志。 在一类煤气作业场所及有泄漏煤气危险 的平台、工作间等,均宜设置方向相对的两个出入口。大型高炉,应 在风口平台至炉顶间设电梯。煤气危险区(加热风炉、煤气发生设施附近)的一氧化碳浓度应 定期测定。 人员经常停留或作业的煤气区域, 宜设置固定式一氧化碳 监测报警装置,对作业环境进行监测。到煤气区域作业的人员,应配 备便携式一氧化碳报警仪。一
17、氧化碳报警装置应定期校核。6.9 无关人员,不应在风口平台以上的地点逗留。通往炉顶的走 梯口,应设立“煤气危险区,禁止单独工作! ”的警告标志。1)设备、机房、煤气柜在主厂房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2)各单体设备之间以及与墙壁之间的净距应不小于 1m 。3)煤气抽气机室和加压站厂房应符合第 8 章的有关规定,抽气机 室可设在主厂房内,但应遵守下列规定:与主厂房建筑隔断:废气应排至主厂房外(2)设备结构注转炉煤气活动烟罩或固定烟罩应采用水冷却,罩口内外压差保持 稳定的微正压。烟罩上的加料孔。氧枪、副枪插入孔和料仓等应 密封充氮,保持正压。转炉煤气回收设施应设充氮装置及微氧量和一氧化碳含量的连续测定
18、装置。当煤气含氧量超过 2% 或煤气柜位高度达到上限时应停 止回收。每座转炉的煤气管道与煤气总管之间应设可靠的隔断装置。转炉煤气抽气机应一炉一机,放散管应一炉一个,并应间断充氮,不回收煤气时,应点燃放散。 湿法净化装置的供水系统应保持畅通,确保喷水能熄灭高温气流 的火焰和炽热尘粒。脱水器应设泄爆膜。采用半干半湿和干法净化的系统,排灰装置应保持严密。 煤气回收净化系统应采用两路电源供电。活动烟罩的升降和转炉的转动应联锁,并应设有断电时的事故提 升装置。转炉煤气抽风机应适应转炉烟气的特点,在调节抽气量时,其压 力变化不大,同时风机在小风量运转时不喘震,应具有良好的密 封性和防爆性能。转炉操作室和抽
19、气机室、加压机房之间应设直通电话和声光讯号, 加压机房和煤气调度之间设调度电话。 转炉煤气回收净化区域应设消防通道。转炉煤气电除尘器应设有当转炉煤气含氧量达到 1%时,能自动切 断电源的装置。第三章 煤气中毒事故的预防与急救第一节 煤气中毒的概念一、 CO 中毒的机理一氧化碳是一种剧毒的窒息性毒物,主要是破坏人体的供氧过程,从而引起种种缺氧窒息症状。我们知道,氧气是通过人体的呼吸系统,经由鼻腔(口腔) 、 咽喉、气管、支气管及各级细支气管到达肺泡;在肺泡内进行气 体交换进入血液; 在血液中与红血球中的血红蛋白结合生成氧合 血红蛋白( oxyhemoglobin ),经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组织器
20、官; 再经过组织中的气体交换才得以进入细胞;氧气在细胞内作用, 将蛋白质、 脂肪等养料转化为能量以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 同时 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这就是氧气的摄取、 运输和利用的概要过程。 这一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受到破坏, 都能影响人体的供氧, 从而 引起种种缺氧表现。一氧化碳主要通过呼吸道进入肺泡,通过气体交换作用进入 血循环,并与血液中红血球的血红蛋白结合生成碳氧血红蛋白。 血红蛋白所能结合的一氧化碳数量, 与血红蛋白所能结合的氧数 量相同, 结合的部位亦相同, 而且碳氧血红蛋白与氧合血红蛋白 一样,是可以解离的化合物,当停止吸入一氧化碳时,也就是当 肺泡气中的一氧化碳分压小于血液中的一氧
21、化碳分压时, 碳氧血 红蛋白中的一氧化碳则与血红蛋白解离, 从血液中逸出并随呼气 排出体外。为什么说一氧化碳是一种剧毒性的窒息性气体呢 ?1 一氧化碳在血液循环中所生成的碳氧血红蛋白丧失了携氧 能力,如果生成碳氧血红蛋白数量稍多, 即会明显降低血液的携 氧能力, 从而造成全身各组织器官的缺氧。 由于一氧化碳对血红蛋白的亲和力远远大于氧对血红蛋白的亲和力(两者相差大约200 300 倍),且能将氧对血红蛋白中的氧排挤出去, 自身与之 结合,因此即便吸入的空气中存在少量的一氧化碳, 亦能形成大 量的碳氧血红蛋白而造成全身缺氧。 吸入浓度约为 0.08% 的一氧 化碳即可使全身一半的血液丧失携氧功能
22、,可见其毒性之剧烈。2 碳氧血红蛋白虽然可以解离,但解离的速度很慢,相当于 氧合血红蛋白解离速度的 1/3600 左右,因此,一旦吸入一氧化 碳,其毒性作用持续的时间较长。据有关资料介绍,停止吸入一氧化碳后,患者吸入正常的空 气,其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减少一半的时间大约为 320 分钟,其 全部解离需一昼夜。 吸入氧气可使一氧化碳的排出大为加快, 使 吸入的一氧化碳排出一半的时间减少为 80 分钟,数小时内即可 全部解离。3 形成的碳氧血红蛋白不仅自身失去了携氧的功能,而且还 可阻碍氧合血红蛋白的解离, 使其携带的氧气亦不能释出供组织 利用,更加重组织缺氧。4 一氧化碳对二价铁的高度亲和力,可以
23、进入细胞与还原型 细胞色素氧化酶 (含二价铁 )结合,直接抑制细胞呼吸。5 一氧化碳可与体内其他含有二价铁的物质(如血浆铁蛋白、 肌红蛋白等) 结合, 如与肌红蛋白结合则使肌红蛋白对氧的结合 受阻,从而大大降低肌肉的储氧量,减低肌肉的收缩功能,故一 氧化碳中毒后全身乏力极为明显。6 一氧化碳本身不会引起特殊的病理损害,组织损伤的原因 皆由缺氧所致。 而一氧化碳中毒受损最严重的组织乃是那些对缺 氧最敏感的组织,如脑、心、肺及消化系统、肾脏等。这些病理 变化主要皆原发于血液循环系统的变化, 如充血、出血、水肿等, 而后由于营养不良而发生继发性改变(如变性、坏死、软化等) 。一般来说,一氧化碳中毒症
24、状的轻重与血液循环形成的碳氧 血红蛋白的多少有密切关系; 而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的多少又和 吸入的一氧化碳浓度以及吸入时间有很大关系。 此外还有一些因 素对一氧化碳的毒性有很大影响,例如:随着每分钟呼吸量、心 搏出量和组织对氧的需求量的增大, 一氧化碳的毒性亦增强, 故 体力活动量大时对一氧化碳的吸入尤其不能耐受; 甲亢病人及新 陈代谢较高的儿童和孕妇等对一氧化碳更为敏感。二、 CO 中毒的症状一氧化碳急性中毒,是指含一氧化碳浓度高,在较短的时间 内吸入大量一氧化碳而表现的中毒症状。 一氧化碳急性中毒, 按 其中毒程度及症状可分为如下三种:1、轻度中毒多因持续吸入低浓度的一氧化碳所致。 患者有全
25、身缺氧反应, 如剧烈头痛、眩晕、 心悸、胸闷、恶心、 呕吐、 耳鸣、视物不清、 全身无力、两腿沉重软弱等。此种病人如能迅速脱离有毒现场, 立即吸入新鲜空气, 症状大都能很快消失, 一般不发生昏厥或有 很短时间的昏厥。随有上述名显症状,但除有脉搏加速外,一般 无明显体征可见, 如在中毒时即刻抽取血液化验, 其碳氧血红蛋 白含量多在 20% 以下。2、中度中毒 上述一氧化碳中毒发生后,患者仍继续停留在有一氧化碳的 环境中或短时间吸入高浓度的一氧化碳,则前述症状明显加重, 而且全身疲软无力, 双腿沉重麻木不能迈步, 最初意识还可保持 清醒,但想离开危险区域而力不从心,不能自救;继而很快嗜睡 麻木、意
26、识模糊、大小便失禁;进而昏迷。此期可见皮肤、粘膜 呈樱桃红色(面颊、前胸、大腿内侧尤为明显) ,呼吸和脉搏加 速可分别达 40 次 /分钟及 120 次 /分钟;昏迷较深者有对光反射 迟钝、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腹壁及提睾反射减弱或消失、痛觉反 应减弱等;有时可发现心率不齐、血压偏低、呼吸不整等情况; 个别病人尚可出现抽搐及全身强直。此期病人昏迷大多在 6 8 小时恢复,一般不伴有合并症出 现,经及时抢救治疗,可多在数日内痊愈,一般无后遗症出现。 在中毒当时抽取血液化验,其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含量多在 30% 40%左右。3 重度中毒 中度一氧化碳中毒病人继续吸入一氧化碳致使病情发展而成 重度中毒,
27、亦可在短时间内吸入大量高浓度的一氧化碳而引起。此时患者可无任何不适而很快意识丧失, 进入昏迷, 有的立即死亡。此期的特点是昏迷程度较深,持续时间较长 (多持续 10-12 小 时以上 ),而且常并发各种缺氧性损伤,如休克、脑水肿、呼吸 循环衰竭、心肌损害、肺水肿、高热、惊厥等,治愈后常有后遗 症发生。若及时测定其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其浓度多在 50% 以上。第二节 煤气中毒事故的预防一、造成煤气中毒的原因煤气中毒事故原因大体有以下方面原因:1、煤气设备老化造成煤气泄漏2、煤气管道腐蚀严重造成煤气泄漏3、煤气设备损坏造成煤气泄漏4、煤气设备运行不当造成煤气泄漏5、煤气系统瞬时超压造成煤气泄漏6、
28、煤气设备密封失效造成煤气泄漏7、煤气泄漏未及时发现8、进入煤气区作业未采取防护措施9、发生事故后不戴防毒设备进行抢救10、救护设备使用不当或救护设备损坏11、违章进行煤气作业12、煤气放散清场不彻底或警戒距离不够13、进入煤气管道、设备内作业未将气源有效切断14、进入煤气管道、设备内作业未进行吹扫化验15、煤气管道、泄爆板等爆裂造成大量煤气外溢二、煤气中毒事故的预防1、加强煤气管道、设备检查和维护,是否严密,防止煤气泄 漏2、定期对煤气管道、煤气柜的腐蚀情况进行检查,定期测壁 厚情况3 、在煤气区和有可能发生煤气泄漏的部位、 岗位安装一氧化 碳检测设备4、进入煤气区作业要有煤防人员监护,要佩戴
29、防毒面具5、发现煤气泄漏要及时处理,处理人员要佩戴好防毒面具, 并有煤防人员监护6、新建、大修、检修后的煤气设备和煤气管道,要进行强度 及严密性试验,合格后方可投产使用7、进入煤气设备内或管道内作业时, 一氧化碳含量和允许工作的时间为:30mg/m 3 为国家规定的安全的正常工作标准;50mg/m 3 不超过 1 小时; 100mg/m 3 不超过半小时; 200 mg/m 3 不超过 20 分钟8、停煤气作业检修,要可靠地切断煤气来源,如堵盲板,设水封等, 而且盲板要经过试验, 但是水封单独使用不能作为可靠切断装置9、煤气系统的水封要保持一定的高度, 运行中的水封要经常 保持溢流。水封的有效
30、高度:室内为计算压力加 1000mm 水柱, 室外为计算压力加 500mm 水柱10、煤气系统的水封、 排水器溢流管不能直接插入下水管道, 防止煤气击穿通过下水道穿入其它站、室而造成煤气中毒事故11、在煤气设备、管道内检修、清理等作业时,必须可靠切 断煤气来源并将残余煤气吹扫干净, 经过一氧化碳化验合格后方 可进行, 检修工作中每两小时必须重新化验分析。 如果工作中断 超过半小时,要重新进行一氧化碳化验合格后方可再行作业12、对煤气区域的工作场所,要经常进行空气中的一氧化碳 含量分析, 如超过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时, 要检查分析原因并及 时进行处理13、进行煤气放散作业时要设好安全警戒,清理警戒
31、区内的 闲杂人等14、带煤气作业时,从事煤气作业人员和煤气防护人员都要 佩戴好呼吸器和防护用品15、煤气管道、设备的泄爆装置,不要对着站、室或人员密 集场所,一旦发生泄爆现象要及时进行处理16、煤气的蒸汽吹扫管,吹扫完以后,要与煤气管道分开, 防止蒸汽压力低于煤气压力时,煤气串入蒸汽管道17、煤气防护救护设备要定期进行检查维护, 保证完好能用,气瓶的压力要在规定范围之内三、高炉及转炉煤气安全1、高炉易发生煤气泄露的位置1.1 炉顶装料的地方1.2 高炉风口、铁口、渣口套接不严冒煤气1.3 高炉炉顶装料系统不严冒煤气1.4 高炉冷却系统进出炉壁不严冒煤气1.5 高炉炉顶的放散及泄压装置2、转炉煤
32、气易发生煤气泄露的位置1.1 转炉烟罩氧枪、副枪插入孔密封不严冒煤气1.2 转炉加料系统冒煤气(加料口加造渣、 浠释, 去杂加石灰 时,容易漏煤气。 )第三节 煤气中毒事故的应急处置一、煤气管道、设施等损坏、爆裂大量煤气泄漏应急处置1、发现煤气管道、设施等损坏、爆裂大量煤气泄漏时,立即 向主管领导报告并通知煤防站和医院派救护车进行抢救。2、现场负责人即刻组织现场人员疏散, 带领现场人员撤离煤 气区,撤离时朝上风侧方向。3、现场指挥人员立即安排武装、 保卫人员对煤气区进行安全 警戒,并设警戒带,防止无关人员进入。4、组织煤防人员到达现场后,立即清理现场抢救中毒人员。5、同时组织煤防人员查找煤气泄
33、漏部位及原因, 如果可能立 即切断煤气来源。6、对于不能立即切断煤气气源的, 要组织有关人员对煤气系 统进行减压。7、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切断煤气来源 .8、将煤气中毒人员迅速救出煤气区域, 安置在煤气区的上风 侧空气新鲜处,进行现场救治9、派人迎接救护车, 在送中毒人员去医院的路上不能停止抢 救。10、组织有关人员保护好事故现场二、容器内(坑、池等)发生煤气中毒事故应急处置1 现容器内(坑、池等)有煤气中毒事故后,立即向主管领 导报告并通知医院派救护车。2、即刻通知煤防站进行现场抢救3、可靠切断煤气来源4、打开所有人孔、通风孔5、强制向容器内或坑、池通风换气6、施救人员要戴好防护设备作好自我保
34、护、快速施救2.7 现场其它人员要站在容器、坑、池的上风侧8、将煤气中毒人员迅速救出后,安置在空气新鲜处,进行现场救治9、派人迎接救护车, 在送中毒人员去医院的路上不能停止抢 救10、有关人员保护好事故现场第四节 煤气中毒人员的抢救一、煤气中毒人员的急救1 、将中毒者安全地从中毒环境内抢救出来, 迅速转移到通风 保暖处平卧, 解开衣领及腰带以利其呼吸及顺畅, 同时呼叫救护 车,随时准备送往有高压氧仓的医院抢救。2、在等待运送车辆的过程中, 对于昏迷不醒的患者可将其头 部偏向一侧, 以防呕吐物误吸入肺内导致窒息, 为促其清醒可用 针刺或指甲掐其人中穴, 若其仍无呼吸则需立即开始口对口人工 呼吸。
35、如果患者曾呕吐,人工呼吸前应先消除口腔中的呕吐物。 如果心跳停止,就进行心脏复苏。必需注意,对一氧化碳中毒的患者这种人工呼吸的效果远不 如医院高压氧仓的治疗, 因而对昏迷较深的患者不应立足于就地 抢救,而应尽快送往医院 ,但在送往医院的途中人工呼吸绝不可 停止,以保证大脑的供氧, 防止因缺氧造成的脑神经不可逆性坏 死。二、心肺复苏法简介1、前提条件 除非有以下情况出现,否则不要随便为伤者进行心肺复苏: 伤者呼吸停顿, 伤者心跳停顿, 现场并没有任何人对心肺复苏法 比你更熟悉。2、急救要求确保现场环境安全, 方可为伤者进行心肺复苏。 尽可能戴上面罩 及手套,保护自己。3、方法 a、把伤者仰卧平放
36、,确保在移动伤者时,其身体各部位如 头、颈、肩膊及背部均一并移动。b、保持伤者的气道畅通:把伤者的头部及下颔仰起,令气 道畅通(将伤者的面部仰起及额头向后倾, 然后用另一只手把下 颔托向前)。若仍然无效,另一个方法是把两至三只手指放於伤 者颚骨的两边,把颚骨向上提,然后清除所有见到的异物。C、若伤者失去知觉, 舌头肌肉松弛而向后倾, 则有可能阻 塞气管,令空气便无法流入肺部。有些时候,只需疏通气道,伤 者即可恢复呼吸。检查伤者气道是否畅通:在伤者的肩膊旁跪下,将自己的耳 朵贴著伤者的鼻、 面颊贴著伤者的嘴、 双眼留意伤者胸腹之起伏 情况。可透过用眼观察伤者胸腹的起伏、 用耳聆听呼吸的声音及 用
37、面颊感觉伤者的呼吸情况。d、呼吸若伤者没法回复自然呼吸, 应立刻为其进行人工呼吸。 用自己的 母指及食指捏住伤者的鼻孔, 另外一只手则托著伤者的下颔, 然 后将自己的口部紧紧地贴著伤者的口部, 慢慢地将空气吹进伤者 之肺部,直至看见伤者胸部涨高为止。每次人工呼吸应持续 1.5 至 2 秒。在重复以上步骤之前, 将自己的口部移开, 让伤者能正 常呼吸。最初应为伤者施行连续两次的人工呼吸。e、检查脉搏 若已为伤者施行了两次人工呼吸,亦看到伤者的胸腹有起 伏,可以自己的食指及中指轻按著伤者位於喉结对下颈部则的颈 动脉 5-10 秒,为其检查脉搏。若伤者仍有脉搏跳动,但已没有 呼吸,为伤者施行人工呼吸
38、,每五秒一次或每分钟 12 次。每分 钟检查一次伤者的脉搏 (即每 12 次人工呼吸之后) 。继续施行人 工呼吸,直至伤者回复自然呼吸或救护人员到场为止。f、若伤者没有脉搏跳动:应为其进行体外心脏压法 将一只手腕放於伤者胸骨最下面第三节, 与胸骨最低一节距 离约 1 至 2 个手指位, 另一只手则搭在该手上。 双臂伸直, 手肘 保持在固定位置。 肩膊应垂直於伤者上方, 然后向下推压伤者之 胸骨,每一次约 1.5 至 2 寸。推压速度应为每分钟 80-100 次, 即每两次人工呼吸便推压 15 次。另外应每分钟检查伤者有是否 有恢复脉搏及呼吸。若伤者仍未恢复脉搏及呼吸, 应继续为伤者进行体外压法
39、及 人工呼吸,直至伤者脉搏及呼吸再度出现、医护人员到场,或你 有筋疲力竭的感觉为止。第四章 煤气着火与爆炸事故的预防和应急处理第一节 煤气爆炸一、煤气爆炸的含义1、爆炸:物质由一种状态迅速地转变为另一种状态,并瞬间 以机械功的形式放出大量能量的现象, 称为爆炸。 一般分为物理 性爆炸和化学性爆炸。2、煤气爆炸是煤气燃烧的一种特殊形式。 当煤气在压力容器 或密闭容器内(如管道、焦炉蓄热室)与空气混合,在一定的浓 度极限范围(爆炸极限)遇到明火、点火或燃点以上温度时,由 于燃烧反应的传热和高温燃烧产物的热膨胀, 空间内的压力急剧 增加,从而压缩未燃的混合气体,由于绝热压缩作用,可燃混合 气体的压力
40、和温度急剧上升, 当未燃气体达到着火温度时, 这时 火焰的传播速度(燃烧速度)可达到每秒几公里,容器内的全部 混合物就在一瞬间完全燃尽, 容器内的压力猛然增大, 产生强大 的冲击波,这种现象就是煤气爆炸。二、爆炸的特征一般来说,爆炸具有以下特征: 爆炸过程进行得很快; 爆炸点附近压力急剧升高; 发出或大或小的声音; 周围介质发生振动或邻近物质遭到破坏。三、爆炸极限爆炸极限的意义: 可燃物进入空气中, 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 浓度时, 在点火源的作用下会发生爆炸。 这个遇火源能够发生燃 烧或爆炸的浓度范围, 称为爆炸极限。 通常用可燃气体在空气中 的体积百分比()表示。一氧化碳的爆炸极限是 12.5
41、 74.5。一氧化碳在空气 中的浓度小于 12.5 时,用火去点,不燃烧也不爆炸;当一氧 化碳在空气中的浓度达到 12.5 时,混合物遇点火源能轻度爆 炸;当空气中的一氧化碳浓度稍高于 12.5 时,接触火源会发 生威力很大的爆炸;当一氧化碳浓度达到74.5 ,爆炸现象与浓度为 12.5 时差不多;浓度超过 74.5 时,遇火源则不燃烧、 不爆炸。第二节 煤气着火与爆炸事故的预防一、煤气着火事故预防1 带煤气作业和处理煤气泄漏时,要穿戴好防静电工作服和 防静电鞋,防止静电火花引起煤气着火2 带煤气作业时,必须使用铜质工具,如不具备条件时,可 在工具上涂抹黄油,防止火花造成煤气着火3 煤气放散和
42、煤气大量泄漏时,要设好安全警戒, 40 米以内 不许有明火4 煤气设备、管道停煤气检修动火时,必须可靠切断煤气来 源,并将内部煤气吹扫干净, 化验合格后方可进行煤气动火检修 作业5 在运行的煤气管道上动火:煤气系统的压力等仪表要灵敏 可靠;动火要在正压下进行,煤气压力控制在 100 500 毫米水 柱范围之内;动火部位要可靠接地,不准用气焊,只能用电焊; 电焊机的电源开关要设在煤气压力表附近, 由压力表监视负责看 管,如发现煤气压力变化超出规定范围,则应立即切断电源,中 止动火; 动火部位附近要确认无煤气泄漏, 对动火部位周围易燃 物和油污要清除干净; 动火现场要配备相应灭火器材, 必要时消
43、防车到指定地点值班; 带煤气动火不宜在雷雨天进行; 加强其它 重点防火部位严密检查等6 转炉煤气回收电除尘器检修必须遵守:断开电源;电晕极 接地放电; 除尘器外壳与电晕极连接; 电除尘器与整流室应有可 靠联系方法;电源开关要拉闸、停电、挂牌、加锁;进入除尘器 前,要将除尘器进、出口煤气阀门可靠切断,对除尘器内的煤气 进行吹扫, 并进行一氧化碳含量和氧含量分析合格后, 方可进入 除尘器作业。 如果用氮气作置换气源, 既使除尘器内一氧化碳含 量符合作业要求,要进入除尘器内作业也必须佩带呼吸器。7 转炉煤气管道进行清理或检修时,提前作好防火措施,防 止打开人孔或管道时发生着火8 雷、雨天气不要抽、堵
44、盲板作业9 尽量避免夜间进行煤气作业, 必要时距作业 10 米以外才可 以安设投光器二、煤气爆炸事故预防1、煤气管道要保持正压,防止空气进入煤气管道,形成爆炸 性气体;在设备停止生产而又保压困难时, 则应采取氮气保压, , 如果有困难时,要可靠切断煤气来源,并将内部煤气吹扫干净;2、加强转炉煤气回收管理, 连续进行煤气回收系统氧含量分 析,氧含量超过 2% 时,禁止回收;3、煤气柜、电除尘器要经常化验分析氧含量,防止氧含量超 标,发生爆炸事故;4、煤气设备、管道动火,要进行煤气吹扫置换合格后,方可 进行动火;5 、 100 毫米以上煤气管道着火时,严禁直接关阀门,要通 入蒸汽或氮气,煤气减压,
45、着火熄灭后再关闭煤气阀门;6、使用煤气的窑炉,都要安装煤气低压报警和快切装置;7、使用煤气的窑炉,都要严格执行点火程序,先点火后开煤 气阀门;8、烧煤气的窑炉熄火后或发生脱火现象时,不能立即点火, 要进行吹扫化验合格后,再按点火程序进行点火作业;9、引煤气作业时,要用蒸汽或氮气对煤气管道进行吹扫,化 验合格后方可进行引煤气作业;10、煤气设备、管道停产检修动火前,必须可靠切断气源, 并要做到吹扫彻底,不留吹扫死角;11、煤气检修中断后,需继续进行检修时,应进行煤气化验, 合格后方可继续进行检修作业。三、煤气着火及爆炸事故的应急处置1、煤气突发着火事故应急处置1.1 发生煤气着火事故以后, 事故
46、单位要尽快报火警, 并同时 通知上级领导1.2 立即通知煤气防护站到事故现场参加事故抢救工作1.3 及时对事故现场设置安全警戒, 防止无关人员误入事故区 域导致次生事故1.4 事故现场事故隐患未彻底排除,安全警戒不能解除1.5 派专人到路口迎接消防车1.6 煤气防护人员要立即对现场进行一氧化碳检测, 并将现场 检测结果报告现场指挥1.7 当现场一氧化碳超标时, 现场指挥要组织抢险人员穿戴好 煤气防护设备(包括进入现场抢险的消防人员)1.8 煤气着火时要及时切断火势威胁的电源1.9 如果是由于煤气设备、 管道不严密, 轻微煤气泄漏而引起 的着火,可用湿泥、湿麻袋等堵住着火处灭火,等火熄灭后再按
47、有关规定修补泄漏处1.10 当煤气泄漏量比较大时,首先通知各相关煤气用户停止 用气;立即采取措施降低煤气压力; 同时向着火的煤气管道通入 大量蒸汽或氮气灭火;但是煤气压力不得低于 100 帕。1.11 严禁突然关闭煤气阀门或封水封, 以防止煤气回火爆炸, 但压力也不能过高,压力过高不易控制火势1.12 当煤气管道的直径小于 100 毫米时,可直接缓慢关闭煤 气阀门切断煤气灭火1.13 如果是煤气管道内部着火或者是煤气设备内部着火,应 立即向煤气管道内或煤气设备内通蒸汽或氮气灭火1.14 当煤气管道或煤气设备被烧红时, 不得用冷水骤然冷却, 防止煤气管道和设备变形、断裂,导致次生事故1.15 煤
48、气管道的脱水器、水封着火时,应立即给脱水器、水 封补水至溢流状态,然后再处理脱水器、水封的问题1.16 煤气着火事故处理过程中,必须设专人负责和操作煤气 阀门、压力表,以及蒸汽或氮气的控制2、煤气突发爆炸事故的应急处置2.1 发生煤气爆炸事故以后, 事故单位要尽快报火警, 并及时 通知上级领导2.2 立即通知煤气防护站到事故现场参加事故抢救工作2.3 及时对事故现场设置安全警戒, 防止无关人员误入事故区 域导致次生事故2.4 事故现场事故隐患未彻底排除,安全警戒不能解除2.5 派专人到路口迎接消防车2.6 煤气防护人员要立即对现场进行一氧化碳检测, 并将现场 检测结果报告现场指挥2.7 当现场
49、一氧化碳超标时, 现场指挥要组织抢险人员穿戴好 煤气防护设备(包括进入现场抢险的消防人员)2.8 及时切断威胁抢救人员安全的电源2.9 煤气管道和设备发生爆炸事故以后,会发生大量煤气泄 露,事故现场 40 米以内严禁明火,防止发生着火2.10 煤气防护人员要立即切断煤气来源,同时向煤气设备和 管道内通入大量蒸汽或氮气,冲淡残余煤气以防二次爆炸2.11 在切断煤气来源之前,要通知各用户停止用煤气,防止 关煤气阀门时发生爆炸事故2.12 当煤气爆炸事故的设备或管道出口又发生着火情况时,应按煤气着火事故应急处置方法处理2.13 当煤气爆炸事故造成大量煤气泄漏时,且一时不能消除 的,应先适当降低煤气压
50、力, 并立即指挥现场所有人员暂时撤离 事故现场,然后按煤气危险作业的有关规定处理。第五章 煤气安全技术管理第一节 煤气基础管理1、煤气设施应明确划分管理区域,明确责任。2 各种主要的煤气设备、阀门、放散管、管道支架等应编号, 号码应标在明显的地方。3、煤气管理部门应备有煤气工艺流程图, 图上标明设备及附属 装置的号码。4、有煤气设施的单位应建立以下制度: 煤气设施技术档案管理制度,将设备图纸、技术文件、设备 检验报告、竣工说明书、竣工图等完整资料归档保存; 煤气设施大修、中修及重大故障情况的记录档案管理制度; 煤气设施运行情况的记录档案管理制度; 。建立煤气设施的日、季和年度检查制度,对于设备
51、腐蚀情况、管 道壁厚、支架标高等每年重点检查一次,并将检查情况记录备查。5、煤气危险区(如地下室、加压站、热风炉及各种煤气发生设施附 近)的一氧化碳浓度应定期测定, 在关键部位应设置一氧化碳监测装 置。作业环境一氧化碳最高允许浓度为 30mg/m3(24ppm) 。6、应对煤气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经考试合格的人员才准上 岗工作,以后每两年进行一次复审。 煤气作业人员应每隔一至两年进 行一次体检,体检结果记入“职工健康监护卡片”,不符合要求者,不 应从事煤气作业。凡有煤气设施的单位应设专职或兼职的技术人员负责本单位的煤气 安全管理工作。7、煤气的生产、 回收及净化区域内, 不应设置与本工序
52、无关的设备。 第二节 煤气现场管理1、干式煤气柜安全管理(1)区域布置 干式柜不得建设在居民稠密区,应远离大型建筑、仓库、通信和 交通枢纽等重要设施,并应布置在通风良好的地方 。 干式柜与建筑物、堆物的防火间距,应符合 GBJ16 的有关规定。(2)设备结构稀油密封型干式柜的上部可设预备油箱; 油封供油泵的油箱应设 蒸汽加热管, 密封油在冬季要采取防冻措施; 底部油沟应设油水位观 察装置。干式柜应设内、外部电梯,供检修及检查时载人用。电梯应 设最终位置极限开关、升降异常灯。电梯内部应设安全开关、安全扣 和联络电话。 干式柜一般应设有内部电梯供检修和保养活塞用。 电梯 应设有最终位置极限开关和防
53、止超载、 超速装置。 还应设救护提升装 置;活塞上部应备有一氧化碳检测报警装置及空气呼吸器。 干式柜外 部楼梯的入口处应设门。 气柜出入口管道上应设隔断装置, 出入口管道最低处应设排水器。 出入口管道的设计应能防止煤气柜地基下沉所 引起的管道变形。 气柜上应有容积指示装置,柜位达到上限时应关 闭煤气入口阀,并设有放散设施,还应有煤气柜位降到下限时,自动 停止向外输出煤气或自动充压的装置。 管理室应装设二次检测仪表及 调节装置。 一次仪表不应引入管理室内。 一次仪表室应设强制通风装 置。管理室应设有普通电话。气柜需设放散管、人孔、梯子、栏杆。 气柜柜顶和柜壁外的爆炸性气体环境危险区域的范围应遵守
54、 GB 50058 的规定。 布帘式柜应设调平装置,活塞水平测量装置及紧急 放散装置。用于 LDG 回收时,柜前宜设事故放散塔。应设微氧量的 连续测定装置,并与柜入口阀,事故放散塔的入口阀,炼钢系统的三 通切换阀开启装置联锁。 柜区操作室应设有与转炉煤气回收设施间的 声光信号和电话设施。 柜位应设有与柜进口阀和转炉煤气回收的三通 切换阀的联锁装置。 控制室内除设湿式柜规定的各种仪表外, 还应设 活塞升降速度、煤气出入口阀、煤气放散阀的状态和开度等测定仪, 及各种阀的开、关和故障信号装置以及与活塞上部操作人员联系的通 信设备。干式柜除生产照明外还应设事故照明、检修照明、楼梯及过 道照明、各种检测
55、仪表照明以及外部升降机上、下出入口照明。 2、吹扫和置换的安全管理1)除有特别规定外,任何煤气设备均必须保持正压操作,在设 备停止生产而保压又有困难时, 则应可靠地切断煤气来源, 并将内部 煤气吹净。2)吹扫和置换煤气设施内部的煤气,应用蒸汽、氮气或烟气为置换介质。吹扫或引气过程中,严禁在煤气设施上栓、拉电焊线,煤 气设施周围 40m 内严禁火源。3)煤气设施内部气体置换是否达到预定要求,应按预定目的, 根据含氧量和一氧化碳分析或爆发试验确定。4)煤气系统的各种塔器及管道在停产通蒸汽吹扫煤气合格后, 不应关闭放散管;开工时,若用蒸汽置换空气合格后,可送入煤气, 待检验煤气合格后, 才能关闭放散
56、管, 但严禁在设备内存在蒸汽时骤 然喷水,以免形成真空压损设备。3、煤气燃烧炉点火的安全管理1)炉子点火时,炉内燃烧系统应具有一定的负压,点火程序必须 是先点燃火种后给煤气, 严禁先给煤气后点火。 凡送煤气前已烘炉的 炉子,其炉膛温度超过 1073K(800 )时,可不点火直接送煤气,但 应严密监视其是否燃烧。2)送煤气时不着火或者着火后又熄灭, 应立即关闭煤气阀门, 查 清原因,排净炉内混合气体后,再按规定程序重新点火。3)凡强制送风的炉子, 点火时应先开鼓风机但不送风, 待点火送煤 气燃着后,再逐步增大供风量和煤气量。停煤气时,应先关闭所有的 烧嘴,然后停鼓风机。4、进入煤气设备内工作的安
57、全管理1)进入煤气设施内工作时, 应检测一氧化碳及氧气含量 。一氧化碳 含量不超过 30mg/m3 (24ppm )时,可较长时间工作;一氧化碳含 量不超过 50mg/m3 时,入内连续工作时间不应超过 1 小时;不超过100mg/m3 时,入内连续工作时间不应超过半小时;在不超过200mg/m3 时,入内连续工作时间不应超过 1520 分钟。工作人员 每次进入设施内部工作的时间间隔至少在 2 小时以上。2)进入煤气设备内部工作时,安全分析取样时间不应早于动火或 进塔(器)前半小时,检修动火工作中每两小时应重新分析。工作中 断后恢复工作前半小时, 也应重新分析,取样应有代表性, 防止死角。 当煤气比重大于空气时, 取中、下部各一气样; 煤气比重小于空气时, 取中、上部各一气样。3)经检测合格后,允许进入煤气设施内工作时,应携带一氧化碳 及氧气监测装置,并采取防护措施,设专职监护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江苏建筑安全员-C证(专职安全员)考试题库
- 2025年湖南省安全员-C证考试题库
- 离心泵知识培训课件
- 普通话口语训练(课件)
- 【物理课件】透镜成像作图法课件
- 材料物理化学课件绪论
- 《BA工法简介》课件
- 湖南省株洲市渌口区第三中学、健坤潇湘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 单位管理制度收录大全【人事管理篇】
- 单位管理制度收录大合集【员工管理篇】
- 部门预算编制培训课件
- 关于安全教育的主题班会课件
- 财务用发票分割单原始凭证 发票分割单范本
- 医院精神科护理培训:出走行为的防范与护理
-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标准》(50497-2019)
- 【环评文件】蚌埠市康城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有限公司25吨日微波消毒处置医疗废物项目
-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全册期末复习知识点
- 2023年法考钟秀勇讲民法讲义电子版
- GB 4806.11-202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橡胶材料及制品
- 循环冷却水处理和“趋零”排放新技术
- 高考写作指导:《登泰山记》《我与地坛》材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