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鼻窦炎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后行不同鼻窦灌注液冲洗的临床效果_第1页
探讨鼻窦炎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后行不同鼻窦灌注液冲洗的临床效果_第2页
探讨鼻窦炎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后行不同鼻窦灌注液冲洗的临床效果_第3页
探讨鼻窦炎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后行不同鼻窦灌注液冲洗的临床效果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探讨鼻窦炎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后行不同鼻窦灌注液冲洗的临床效果分析论文代笔    【摘要】 目的:分析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后行不同鼻窦灌注液冲洗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95例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后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术后0.9%氯化钠冲洗,实验组给予氯化钠、庆大霉素联合地塞米松冲洗,术后首周冲洗2次/d,第2周开始1次/d,连续治疗2个月后对比临床疗效和炎性因子水平。结果:实验组治疗后IFN-r、IL-2、IL-4和IL-5等炎性因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总有效率为89.3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0

2、.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化钠、庆大霉素配合地塞米松缓和灌注液冲洗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后鼻腔鼻窦效果确切,能够有效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和提高手术疗效,在促进患者早期康复和提高生存质量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关键词】 慢性鼻窦炎; 鼻内镜术; 鼻窦灌注液; 庆大霉素; 地塞米松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3.26.051随着内镜设备的不断更新以及内镜技术的不断完善,鼻内镜手术已经成为临床治疗慢性鼻窦炎的首选方法,能够在鼻内镜直视下彻底清除各鼻窦病变,充分开放鼻窦窦口,最大程度保留正常组织,但术后科学选择鼻窦灌注液有效清理术腔和清

3、洗鼻腔,保证手术疗效和降低复发率一直是耳鼻喉科研究的重点课题。笔者分析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后行不同鼻窦灌注液冲洗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鹤壁市人民医院耳鼻喉科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期间95例慢性鼻窦炎行鼻内镜手术治疗的患者,经临床症状、体征、鼻内镜和鼻窦影像学检查确诊,符合慢性鼻窦炎的诊断和分型标准3,排除严重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和血液系统等疾病,代谢性疾病、恶性肿瘤、临床资料不完整和无法评价疗效等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48例,男28例,女20例;年龄2462岁,平均(37.6±9.5)岁;单纯慢

4、性鼻窦炎14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27例,多发性鼻窦炎5例,全组鼻窦炎伴多发性鼻息肉2例。实验组47例,男27例,女20例;年龄2463岁,平均(37.5±9.5)岁;单纯慢性鼻窦炎14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26例,多发性鼻窦炎5例,全组鼻窦炎伴多发性鼻息肉2例。所有患者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鼻塞、流涕、头痛、嗅觉减退局部红肿及压痛等临床症状与体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发病类型、临床症状与体征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采取安云芳4研究Messerklinger术式,遵循功能性鼻窦手术原则气促息肉并开放病变鼻窦,常规保留鼻甲和无

5、病变鼻窦黏膜,解除病变对鼻腔的阻塞,术后常规给予抗生素以预防感染,根据情况术后3 d左右抽出鼻腔填塞物,同时用喷雾剂缓解鼻腔局部症状,术后使用0.9%氯化钠冲洗鼻腔鼻窦,清理鼻腔内凝血块等手术残留物。对照组在术后选择0.9%氯化钠冲洗,实验组选择0.9%氯化钠500 ml、庆大霉素8万U配合地塞米松10 mg冲洗,两组患者术后首周冲洗2次/d,第2周开始1次/d,连续治疗2个月后对比临床疗效和炎性因子水平。1.3 观察指标与疗效评价 (1)炎性因子:鼻内镜手术中区钩突或鼻窦口周围黏膜组织置入-20 保存,进行ELISA分析,包括白细胞介素(IL)-2、IL-4、IL-5一级干扰素(IFN)-,

6、术后2个月末复查上述炎性因子指标。(2)疗效评价:临床症状、体征完全消失,内镜显示窦口开放理想,鼻窦黏膜上皮化,无脓性分泌物者为治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内镜显示窦腔黏膜部分区域水肿、肥厚或肉芽组织形成,有少量脓性分泌物者为好转;临床症状与体征无任何改善,内镜下显示术腔粘连,窦口闭锁或狭窄,有脓性分泌物,形成息肉者为无效5。总有效率=(治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100%。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 SPSS l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 字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2.1

7、 炎性因子 实验组治疗后IFN-r、IL-2、IL-4和IL-5等炎性因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见表1。2.2 临床疗效 实验组总有效率为89.3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0.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2。3 讨论鼻内窥镜术是临床治疗慢性鼻窦炎常见的光学耳鼻喉科设备,能够借助电子内窥镜照明设备通过狭窄的鼻腔和鼻道内结构,检查鼻腔和鼻咽部,甚至鼻窦内部结构,配合相关配套器械能够进行精细的手术治疗,从而彻底清除病变,保留鼻腔以及鼻窦正常的黏膜和结构,促进鼻腔、鼻窦黏膜形态和生理功能恢复6

8、。随着内窥镜技术的不断普及,其强导光性、多视角和大视野等优势逐渐成为治疗耳鼻喉科首选方法之一7。但是,鼻内窥镜术后如何选择鼻窦灌注液有效清理术腔和清洗鼻腔,保证手术疗效和降低复发率一直是耳鼻喉科研究的重点课题。2007年美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联合会制定鼻窦炎临床实践指南指出:鼻内窥镜治疗鼻窦炎术采取0.9%氯化钠冲洗鼻腔,能够促进慢性鼻窦炎患者早期康复,预防术后鼻窦炎复发8,其作用机制包括:机械冲洗和引流能够降低鼻腔内病原微生物感染;病变黏膜受药物直接作用能够提高局部治疗效果,达到杀菌消毒的功效;促进术后鼻黏膜再生修复,恢复鼻黏膜纤毛结构和功能,与本研究对照组治疗后IFN-r、IL-2、IL-4

9、和IL-5等炎性因子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治疗总有效率70.82%结果基本一致。但是,在慢性鼻窦炎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过程中,鼻腔黏膜的炎症反应能够损伤黏液纤毛系统,窦口鼻道复合体功能性结构被细菌感染或过敏等因素影响,其正常的鼻腔通气功能和清洁功能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从而影响鼻腔黏液合成、分泌,最终影响黏液纤毛系统清除微粒和细菌9。因此,通过选择鼻窦灌注液调节炎性因子水平是确保慢性鼻窦炎患者行鼻内镜术后疗效和预防二次复发的关键。庆大霉素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也使少数热稳定性的抗生素,能够与细菌核糖体30s亚基结合,阻断细菌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治疗多种细菌感染性疾病。而地塞米松是一种肾上腺

10、皮质激素类药物,能够通过激素抑制炎症细胞凝聚,抑制吞噬作用和溶酶体酶释放,抑制炎症介质的合成与释放等机制缓解和阻止组织对炎症反应,同时抑制白介素合成、释放,减轻原发免疫反应和减少补体成分及免疫球蛋白浓度,达到抗炎和免疫抑制等作用的目的10。本研究显示实验组治疗后IFN-r、IL-2、IL-4和IL-5等炎性因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总有效率为89.3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0.83%,表明实验组在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和提高临床疗效方面优于对照组。综上所述,氯化钠、庆大霉素配合地塞米松缓和灌注液冲洗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后鼻腔鼻窦效果确切,能够有效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和提高手术疗效,在促进患者早期康复和

11、提高生存质量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参考文献唐红军.200例鼻内镜鼻窦手术临床观察和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1,8(8):3-5.杨兆科.鼻窦灌注液冲洗对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后的疗效机制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24):2740-2742.3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编辑委员会.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临床分型分期及内窥镜鼻窦手术疗效评定标准(1997海口)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8,33(3):134.4安云芳,赵长青,索利敏.鼻内镜鼻腔鼻窦手术101例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0,10(1):75-76.5李燕,李宣.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临床

12、疗效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2,9(20):106-107.6罗维.鼻内镜鼻窦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疗效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8):22-23.7麦平青.鼻窦灌注液冲洗在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后的临床应用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2,2(2):93-94.8李清波.鼻窦灌注液冲洗对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后临床疗效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2,8(2):115-116.9王芳,王丹,范晶晶.鼻窦灌注液冲洗在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后的应用及其机制探讨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2,35(24):6-8.10李争荣.慢性鼻炎鼻窦炎鼻内镜术后行鼻窦灌注液冲洗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

13、2012,9(9):117-118.(本文编辑:陈丹云)查鼻腔和鼻咽部,甚至鼻窦内部结构,配合相关配套器械能够进行精细的手术治疗,从而彻底清除病变,保留鼻腔以及鼻窦正常的黏膜和结构,促进鼻腔、鼻窦黏膜形态和生理功能恢复6。随着内窥镜技术的不断普及,其强导光性、多视角和大视野等优势逐渐成为治疗耳鼻喉科首选方法之一7。但是,鼻内窥镜术后如何选择鼻窦灌注液有效清理术腔和清洗鼻腔,保证手术疗效和降低复发率一直是耳鼻喉科研究的重点课题。2007年美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联合会制定鼻窦炎临床实践指南指出:鼻内窥镜治疗鼻窦炎术采取0.9%氯化钠冲洗鼻腔,能够促进慢性鼻窦炎患者早期康复,预防术后鼻窦炎复发8,其作

14、用机制包括:机械冲洗和引流能够降低鼻腔内病原微生物感染;病变黏膜受药物直接作用能够提高局部治疗效果,达到杀菌消毒的功效;促进术后鼻黏膜再生修复,恢复鼻黏膜纤毛结构和功能,与本研究对照组治疗后IFN-r、IL-2、IL-4和IL-5等炎性因子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治疗总有效率70.82%结果基本一致。但是,在慢性鼻窦炎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过程中,鼻腔黏膜的炎症反应能够损伤黏液纤毛系统,窦口鼻道复合体功能性结构被细菌感染或过敏等因素影响,其正常的鼻腔通气功能和清洁功能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从而影响鼻腔黏液合成、分泌,最终影响黏液纤毛系统清除微粒和细菌9。因此,通过选择鼻窦灌注液调节炎性因子水平是确保慢性

15、鼻窦炎患者行鼻内镜术后疗效和预防二次复发的关键。庆大霉素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也使少数热稳定性的抗生素,能够与细菌核糖体30s亚基结合,阻断细菌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治疗多种细菌感染性疾病。而地塞米松是一种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能够通过激素抑制炎症细胞凝聚,抑制吞噬作用和溶酶体酶释放,抑制炎症介质的合成与释放等机制缓解和阻止组织对炎症反应,同时抑制白介素合成、释放,减轻原发免疫反应和减少补体成分及免疫球蛋白浓度,达到抗炎和免疫抑制等作用的目的10。本研究显示实验组治疗后IFN-r、IL-2、IL-4和IL-5等炎性因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总有效率为89.3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

16、0.83%,表明实验组在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和提高临床疗效方面优于对照组。综上所述,氯化钠、庆大霉素配合地塞米松缓和灌注液冲洗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后鼻腔鼻窦效果确切,能够有效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和提高手术疗效,在促进患者早期康复和提高生存质量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参考文献唐红军.200例鼻内镜鼻窦手术临床观察和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1,8(8):3-5.杨兆科.鼻窦灌注液冲洗对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后的疗效机制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24):2740-2742.3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编辑委员会.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临床分型分期及内窥镜鼻窦手术疗效评定标准(1997海口)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8,33(3):134.4安云芳,赵长青,索利敏.鼻内镜鼻腔鼻窦手术101例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0,10(1):75-76.5李燕,李宣.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2,9(20):106-107.6罗维.鼻内镜鼻窦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疗效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