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启东市2012-2013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_第1页
江苏省启东市2012-2013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_第2页
江苏省启东市2012-2013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_第3页
江苏省启东市2012-2013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_第4页
江苏省启东市2012-2013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江苏省启东市2012-2013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考试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 共60分)1、“我来自元谋,你来自周口,牵起你毛茸茸的手,爱让我们直立行走。”这首在网上颇为流传的诗句,让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蒙上一层神秘而浪漫的薄纱。下列远古人类中,生活在云南省的是A半坡人 B北京人 C元谋人 D河姆渡人2、生活在距今约7020万年,保留着猿的某些体质特征、能够打制粗糙石器的我国境内远古居民是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山顶洞人和北京人共有的特点的是A.烧烤食物 B.制造和使用打制石器 C.共同劳动并共同分享成果

2、 D.懂得人工取火4、韩非子在描述远古社会自然环境时,写道:“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因此,古人最需要的是 A学会制造工具 B住在山洞里 C过着群居生活 D懂得用火驱赶野兽5、小华在网上搜索了“长江流域”、“水稻”、“干栏式房屋”,据此推断,他想了解的是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河姆渡遗址 D.半坡遗址6、半坡遗址是我国重要的原始农耕村落遗址之一,其原始居民A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 B生活在周口店C住着干栏式的房子 D主要粮食作物是粟7、图片与文字一样承载着历史,一图胜千言。关于下列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较为准确的是A聚族而居B原始农业C贫富分化D采集狩猎8、在古希腊神

3、话中,众神经常参加人间战争。传说在中国古代,也有一场“风伯御风,雨师行雨”的战役。在这场战役中,炎帝、黄帝部落大败蚩尤部落。该战役发生在A牧野 B涿鹿 C长平 D城濮9、“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每年清明节,为纪念中华民族的这位人文始祖,数万华夏子孙会聚在他的陵前,以“九鼎八簋”的传统礼制及浩大乐舞举行祭祖活动。你知道这位“人文始祖”是A汤 B禹 C炎帝 D黄帝10、俗话说:“水火无情”,在我国远古时代,有一位英雄人物,花了13年时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治好洪水。下列对他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他是大禹 B他传位于子,开创了“家天下”的历

4、史C他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的建立者 D他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11、“以酒为池尽作乐,炮烙之刑极淫威",这副对联描绘的分别是夏朝和商朝最后两位君王的暴政,他们分别是A肩、桀 B桀、纣 C汤、纣 D武王、纣12、制作年代尺,可以更有效地学习历史。下面是小明复习夏、商、周更迭知识时制作的年代尺。其中空格部分应填 A.盘庚迁殷 B.武王伐纣 C.平王迁都 D.西周灭亡13、有关下列两幅图片中青铜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司母戊鼎是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B主要用于祭祀C体现了高超的青铜铸造工艺D都是西周时期著名的青铜器14、下列反映西周历史的电影场景,明显不符合史实的是A. 周王使用青铜器祭祀 B

5、. 奴隶使用铁农具进行生产劳动C. 王室贵族有时杀死奴隶,用作祭祀祖先的供品 D. 都城镐京在当时十分的繁荣15、商朝时期经济繁荣,农业生产发达,主要依靠 A生产工具的改进 B良好的自然环境C先进的奴隶制生产方式 D农作物品种多16、据记载,春秋时期鲁国向周天子朝贡7次,其中鲁国国君亲自去的有3次。同时鲁国却朝齐11次,朝晋20次。这说明A鲁国定期向周天子纳贡B天子依附于诸侯C鲁国主动与齐晋结好 D周王室地位衰落17、春秋时代,社会风雷激荡,烽烟四起,战火连天。春秋霸王串联起了整个春秋时代,他们见证了这数百年的兴衰荣辱。公元前7世纪后期,通过城濮大战,成为中原霸主的是A.秦穆公 B.晋文公 C

6、.宋襄公D.楚庄王18、观察春秋争霸形势图和战国形势图,你会发现有一个曾称霸春秋时期的诸侯国,在战国形势图上找不到,该诸侯国是A晋 B宋 C楚 D秦19、成语中往往包含着典故史事,警世箴言,富含许多古人的智慧。下列成语与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有关的是破釜沉舟 卧薪尝胆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退避三舍A B C D20、在我国古代,人们常以“牛”、“耕”作为名、字,如孔子的弟子司马耕,字子牛;晋国有位大力士姓牛字子耕,这反映了牛耕技术在当时备受人们推崇。牛耕的使用开始于:A春秋战国时期 B秦汉时期 C隋唐时期D宋元时期21、后人写诗“始知事太守,伯禹亦不如”,赞扬李冰的功劳胜过大禹,这是因为李冰A

7、发明了望、闻、问、切“四诊法” B修筑了都江堰,造福于民C发明了铁农具和牛耕 D进行了变法,推动了历史前进22、小张同学在编排历史剧卫鞅变法时,设计了以下情节,你认为不恰当的一项是A士兵甲为国王建功立业,被封为诸侯B士兵乙在一次战斗中杀敌有功,得到了几十亩地的赏赐C农民甲辛勤耕种土地,因粮食喜获丰收政府免除了徭役D农民乙用卖粮食得来的钱又添置了几十亩地,成了小地主23、妇好是商王的王后。一年夏天,北方边境发生战争,妇好自告奋勇,要求率兵前往,商王犹豫不决,占卜后才决定派妇好起兵,结果大胜。这个故事最早可能记载在A龟甲或兽骨上 B竹简或木牍上 C丝帛或麻布上 D宣纸上24、唐朝诗人杜牧有一首诗写

8、道:“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其中的“清明”是24个节气之一。我国测定一年分为24个节气是在A夏朝 B战国 C西周 D商朝25、中国传统医学博大精深,它主要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这种方法的总结者是 A.扁鹊 B.黄帝 C.华佗 D.张仲景26、2004年4月,传媒报道,韩国拟将“端午节”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消息传来立即在中国引起强烈反响。“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是为纪念哪一历史人物而设立A孔子 B李冰 C屈原 D大禹27、中国古代有位教育家,他在教学中善于进行启发诱导,坚持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特长。这位教育家是 A孔子 B孟子

9、C荀子 D墨子28、春秋战国是我国社会大变革时期,围绕如何治理国家,四们学者发表了下面四点看法。其中代表儒家观点的是A用“仁政”治理天下 B法行改革,依法治国C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D虔诚信佛,行善积德29、假如时光倒流到两千多年前,你认为最合适担当央视今日说法栏目主持人的是A孟子 B墨子 C老子 D韩非子30、王斌斌同学在刚结束的模拟试中考砸了。爸爸暴跳如雷,说要“家法伺候”。妈妈赶紧说:“我们要好好教育孩子,使他进步”。爷爷慢吞吞地说:“这次考差了不全是坏事,知道差在哪儿,坏事也可以变成好事嘛!”其中爷爷的言论与我国古代哪一学派的主张最接近?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二、材料题(共40分

10、)31、古代政治制度是古代政治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既有延承也有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天下为公,选贤任能”材料二:“禹传子,家天下”材料三:“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左传请回答:(1)材料一中“天下为公,选贤任能”指的是原始社会末期哪种更替首领位置的办法? 你知道谁是通过这种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4分)(2)材料二反映出更替首领位置的办法有了什么变化?(2分)(3)材料三描述的是哪个朝代实行的什么制度?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这一制度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6分)32、春秋战国是一个割据征战的时期,也是我国一次历史大变革的重要时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1、16分)材料一:“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材料二:鼓励农民开垦荒地,努力种田和织布的可以免除徭役和赋税,弃农经商或因懒惰而贫穷的,连同家属罚作奴婢;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奖励打仗有功的人;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编定户口,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相互监督,一家犯法,邻里如不告发,则十家连坐。(1)材料一中的“桓公”是哪国国君?(1分)“管仲相桓公”的结果如何?(2分)(2)下图是战国七雄示意图,回答字母所代表的诸侯国(4分)A: B: C: D: (3)根据材料二说出,这是 时期发生的 变法?这次变法还有哪些内容,请补充完整?这次变法有何影响?(7分)(4)你认为桓公首霸和“秦的国势日趋强盛”的共同原因是什么?(2分)33、阅读材料:(12分)材料一:在他之前,学校只招收贵族子弟,他广开私学,主张“有教无类”,不论贫富贵贱,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机会。他善于启发学生思考问题。他一生培养了三千多弟子,比较著名的有72人。材料二:他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当仁不让于师!”请回答:(1)文中的“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