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数学B第七章_第1页
高等数学B第七章_第2页
高等数学B第七章_第3页
高等数学B第七章_第4页
高等数学B第七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讲授内容 §7.1空间直角坐标系§7.2向量代数教学目的与要求:1、 理解空间直角坐标系、向量、向量的模、方向角、方向余弦及向量的投影、数量积、向量积的概念。2、 掌握向量的线性运算及数量积、向量积的运算,掌握两向量平行、垂直的充要条件。3、 熟练掌握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及数量积、向量积的坐标表达式,会求向量的模、方向角、方向余弦。教学重难点:重点向量的线性运算,数量积、向量积的运算,向量的方向余弦。 难点向量在轴上的投影。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建议:向量的方向余弦在以后经常用到,应该让学生熟练掌握。配合图形讲解。 学时:4学时教学过程一、空间直角坐标系坐标轴:x轴(横轴),y

2、轴(纵轴), z轴(竖轴)以O为原点,两两垂直.三轴的单位向量依次为 i, j, k.构成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或O,i,j,k,正向符合右手规则.坐标面:任意两条坐标轴确定的平面.xOy平面; xOz平面; yOz平面.卦限:坐标平面将空间划分的每一个部分称为一个卦限.1 / 55 二、空间两点间的距离设M1(x1,y1,z1)、M2(x2,y2,z2)为空间两点,为了用两点的坐标来表达它们间的距离d,我们过M1,M2各作三个分别垂直于三条坐标轴的平面.这六个平面围成一个以M1,M2为对角线的长方体(图7-4).根据勾股定理,有图7-4M1M22M1N2NM22M1P2M1Q2M1R2.由于

3、M1PP1P2x2x1,M1QQ1Q2y2y1,M1RR1R2z2z1,所以dM1M2,这就是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特别地,点M(x,y,z)与坐标原点O(0,0,0)的距离为dOM。三、向量概念向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向量在数学上的表示:有向线段AB表示以A为起点,B为终点的向量. 其中| AB| 表示向量的大小;有向线段的方向表示向量方向或者表示为:a、b、c 或者 、等.自由向量:与起点无关的向量.向量a=bÛ大小相等、方向相同.向量的模:向量的大小.单位向量:模等于1的向量.逆向量: 与向量a模相等而方向相反的向量称为a的逆向量,记为-a零向量:模等于0的向量,记作0,或者,

4、起点与终点重合,方向任意.向量ab: 两个非零向量的方向相同或相反.零向量与任意向量平行.两向量共线: 两向量平行时,当将起点放在一起时,终点在同一直线上;k个向量共面: k个向量起点放在同一点时,起点和终点在同一平面上.四、向量的线性运算1.向量的加法设有向量a与b,任取一点A,作AB=a,再以B为终点,作BC=b,连接AC,则AC=c,称为a与b的和,记作c=a+b.三角形法则平行四边形法则加法的运算规律i. 交换律a+b=b+aii. 结合律(a+b)+c= a+(b+c)(结合律示意图)(s=a1+a2+a3+a4+a5示意图)2.向量的减法a的负向量:与a的模相同,方向相反的向量.记

5、作 a .ab a+(- b)任给向量AB及点O,有:AB=AO+OB=OB-OA.三角形原理:| a+b | a |+| b |;| a b | a |+| b |;3.向量与数的乘法向量a与实数的乘积记作a,规定a是一个向量,其模为:|a|=|a|,其方向为:当>0时 与a相同,当<0时 与a相反.运算规律:a) 结合律:(a)=(a)=()a.b) 分配律:(+)a=a+a;(a+b)=a+b.向量的线性运算:向量相加及数乘向量4.两向量平行的充分必要条件定理:设向量a0,则向量ba Û$| ÎR: 使b=a.证明:充分性显然(必要性) 设ba.取|=|b

6、|/|a|,且规定:b与a同向时,>0;b与a反向时,<0.则有:b=a.唯一性 设b=a ,b=a ,则()a=0Þ|a|=0因|a|0,Þ=5.向量a的单位向量ea: ea=a/|a|.6.数轴Ox上的点P,向量OP与实数x的关系:数轴Ox: 原点O ,单位向量i.点P向量OP=xi实数x.点P的坐标为xÛOP =xi.例1. 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设AB=a,AD=b.试用a和b表示向量MA, MB, MC, MD,这里M是平行四边形对角线的交点.解: MA=-(1/2)AC=-(a+b)/2;MC=-MA=(a+b)/2;MB=(1/2)DB

7、=(a-b)/2;MD=-MB=(b-a)/2向量的坐标分解式:给定向量r,对应点M,使OM=r.则r=OM=OP+PN+NM=OP+OQ+OR设OP=xi; OQ=yj;OR=zk.则r =OM=xi+yj+zk.称为r的坐标分解式.空间点M,向量r = OM与有序数组(x,y,z)的关系:M r =OM=xi+yj+zk (x,y,z)称(x,y,z)为点M的坐标.记为M(x,y,z).向经:向量OM称为点M关于原点O的向经.点与此点的向经有相同的坐标. (x,y,z)既表示点M,又表示向量OM.坐标轴及坐标面上的点的坐标特征:x轴:(x,0,0); y轴:(0,y,0); z轴:(0,0

8、,z).xoy面:(x,y,0);yoz面:(0,y,z);xoz面:(x,0,z).原点:(0,0,0).五、利用坐标作向量的运算设a =(ax,ay,az),b=(bx,by,bz)Þa =axi+ayj+azk , b = bxi+byj+bzk,则a+b =( ax+ bx )i+(ay+by)j+(az+bz)ka-b =( ax-bx )i+(ay-by)j+(az-bz)ka =(ax)i+(ay)j+(az)k向量平行充分必要条件:设:a=(ax,ay,az)0, b=(bx,by,bz)ba Û b=a Û (bx,by,bz)= (ax,ay,

9、az)Û 例2. 已知点A(x1,y1,z1)、点B(x2,y2,z2)和实数-1,在直线AB上求点M,使AM=MB. 解:AM=OM-OA ,MB=OB-OM,OM-OA=(OB-OM)ÞOM=(OA+OB)=(x1,y1,z1)+(x2,y2,z2)Þ OM=(,)Þ 此为点M的坐标.此为定比分点公式.当=1时,为中点公式.六、 向量的模、方向角、投影1.向量的模设向量r=(x,y,z),作OM=r,则r=OM=OP+OQ+OR| r |=|OM|=OP=xi, OQ=yj,OR=zk|OP|=|x|, |OQ|=|y|,|OR|=|z| | r |

10、= 例3. 求证:以M1(4,3,1)、M2(7,1,2)、M3(5,2,3)三点为顶点的三角形是一个等腰三角形.解:|M1M2|2=(7-4)2+(1-3)2+(2-1)2=14;|M1M3|2=(5-7)2+(2-1)2+(3-2)2=6;|M2M3|2=(4-5)2+(3-2)2+(1-3)2=6例4. 在z轴上求与两点A(-4,1,7)、B(3,5,-2)等距离的点.解:设所求点的坐标为(0,0,z),则有:|MA|2=|MB|2Þ(0+4)2+(0-1)2+(z-7)2=(3-0)2+(5-0)2+(-2-z)2,Þz=19=4/9所求点为:(0,0,14/9)例

11、5. 求点A(a,b,c)关于(1)各坐标轴;(2)各坐标面;(3)坐标原点的对称点的坐标.解:(1)关于x轴:(a,-b,-c); 关于y轴:(-a,b,-c); 关于z轴:(-a,-b,c);(2) 关于xoy面:(a,b,-c); 关于xoz面:(a,-b,c); 关于yoz面:(-a,b,c);(3)关于坐标原点:(-a,-b,-c)例6. 已知两点A(4,0,5)和点B(7,1,3),求与AB方向相同的单位向量.解:AB=OB-OA=(7,1,3)-(4,0,5)= (3,1,-2)Þ |AB|=Þ eAB=(3,1,-2)2.方向角与方向余弦两向量的夹角:设有非

12、零向量a,b,任取一点O,作OA=a,OB=b,称不超过的角=AOB为向量a,b的夹角.记为(ab)或(ba).向量的方向角:非零向量r=OM与三条坐标轴的夹角, , (0,)称为向量r的方向角.向量的方向余弦设r =(x,y, z)由图可知,OP=xi,Þcos=;同理:cos=; cos=Þ(cos,cos,cos)=( ,)=( x,y, z)=er.cos,cos,cos叫做r的方向余弦.|r|=Þcos=;cos=;cos=性质:cos2+cos2+cos2=1 例7. 已知两点M1(2,2,)和M2(1,3,0),求向量M1M2的模、方向余弦和方向角.

13、解: M1M2=(1-2,3-2,0-)=(-1,1,-).|M1M2|=2cos=-1/2,cos=1/2,cos=-/2=2/3,=/3,=3/4例8. 设点A位于第卦限,向经OA与x轴,y轴的夹角依次为/3和/4,且|OA|=6,求点A的坐标.解:=/3; =/4由cos2+cos2+cos2=1Þcos2=1/4又点A在第卦限,Þcos=1/2.OA=|OA|eOA=6 (,)=(3,3,3)此为点A的坐标.3.向量在轴上的投影设点O及单位向量e确定轴u(相当于坐标轴).给定向量r,作r=OM,过点M作与轴u垂直的平面交轴u于点M,(点M称为点M在轴u上的投影)向量

14、OM称为向量r在轴u上的投影,记为prjur(或(r)u.由此向量a在坐标系Oxyz中的坐标ax,ay,az为a在三条坐标轴上的投影.即有:Þax=Prjxa,ay= Prjya,az= Prjza,或ax=(a)x,ay=(a)y,az=(a)z向量投影的性质:向量的投影具有于向量坐标相同的性质:性质1:(a)u=|a|cos 或 Prjua=|a|cos 其中为a与轴u的夹角.性质2:(a+b)u=(a)u+(b)u 或 Prju(a+b)=Prjua+Prjub Prju(a1+a2+an)=Prjua1+Prjua2+ Prjuan.性质3:(a)u=(a)u或 Prju(a

15、)=Prjua例9. 设向量a=(4,3,2),又轴u的正向与三条坐标轴的正向构成相等锐角,试求(1)向量a在u轴上的投影;(2)向量a与u轴的夹角.解:设eu的方向余弦为cos,cos,cos.则由题义有:0<=</2.由cos2+cos2+cos2=1,得: cos=cos=cos=/3.eu=/3i+/3j+/3k. a=4i-3j+2k.Prjua= Prju(4i)+ Prju(-3j)+ Prju(2k)=4Prjui-3Prjuj+ 2Prjuk=4/3-3/3+2/3=. 由于Prjua=|a|cos=cos=,Þ =arccos/.例10. 设立方体的一

16、条对角线为OM,一条棱为OA,且|OA|=a,求OA在OM上的投影PrjOMOA.解:设=MOA,则=Þ PrjOMOA=|OA|cos=七、两向量的数量积1. 向量a,b的数量积:ab |a|b|cos. =(ab)当a0时,|b|cos=|b|cos(ab)= |b|Prjab Þab=|a|Prj ab (a0),同理ab=|b|Prj ba(b0)性质:(1) aa=|a|2(2) ab=0Ûab 2. 运算规律(1) 交换律:ab = ba(2) 分配律:(a+b)c = ac+bc(3) 结合律:(a)b=(ab)=a(b)(a)(b)=a(b)= (

17、ab)= (ab)证明:(1) ab = |a|b|cos; ba = |a|b|cos;Þ ab = ba(2)当c=0时,显然成立.当c0时,(a+b)c=|c|Prjc(a+b)=|c|(Prjca+Prjcb)=|c|Prjca+|c|Prjcb= ac+bc(3)当b=0时,结论成立.当b0时,(a)b=|b|Prjb(a)= |b|Prjba =|b|Prjba=(ab)=a(b).(a)(b)=a(b)= (ab)= (ab)例11. 试用向量证明三角形的余弦定理.证明:设在ABC中,B C A=,|BC|=a,|CA|=b,|AB|=c记CB=a, CA=b, AB=

18、c. Þ c=a-bÞ c2=|c|2=cc=(a-b)(a-b)=aa+bb-2abÞ c2=|a|2+|b|2-2|a|b|cos=a2+b2-2abcos3. 数量积的坐标表达式设a=axi+ayj+azk , b= bxi+byj+bzk则ab =(axi+ayj+azk)( bxi+byj+bzk)= ax bx+ ayby+az bz从而cos=例12. 已知三点M(1,1,1)、A(2,2,1)和B(2,1,2),求AMB.解:作MA,MB, AMB为MA与MB的夹角ÞMA=(2,2,1)-(1,1,1)=(1,1,0);MB=(2,1,2

19、)-(1,1,1)=(1,0,1)MAMB=1´1+1´0+0´1=1;|MA|=;|MB|=cosAMB=ÞAMB=/3.例13. 已知a,b,c,两两垂直,且|a|=1,|b|=2,|c|=3,求s=a+b+c的长度与它和a,b,c的夹角.解:|s|2 =s s=(a+b+c)(a+b+c)=aa+bb+cc+2ab+2bc+2ac由于:aa=|a|2=1,bb=|b|2=4,cc=|c|2=9; ab=bc=ac=0Þ|s|2=14,Þ|s|=cos(sa)= =1/.Þ (sa)=arcos(1/);同理:(sb)=

20、 (sc) =accos(1/)例14. 设a,b,c为单位向量,且满足a+b+c=0,求ab+bc+ca.解: (a+b+c) a=a2+ba+ca=1+ab+ca;(a+b+c) b=ab+b2+cb=1+ab+bc;(a+b+c) c=ac+bc+c2=1+ca+bc;三式相加:Þ 3+2ab+bc+ca= (a+b+c) (a+b+c)=0Þ ab+bc+ca=-3/2.例15. 利用向量证明不等式:|a1b1+ a2b2+ a3b3|其中a1,a2,a3,b1,b2,b3为任意常数,并指出等号成立的条件.证明:设a=( a1,a2,a3),b=( b1,b2,b3

21、)cos(a b)= =Þ|a1b1+ a2b2+ a3b3|等号“=”成立Ûa /b例16. 有一个ABC和一个圆,三角形边长BC=a,CA=b,AB=c,圆的中心为A,半径为r.引圆的直径PQ,试求当BPCQ取得最大、最小时PQ的方向,并用a,b,c,r表示BPCQ的最大值、最小值. 解:AQ=-AP,|AP|=|AQ|=r,ABAC=|AB|AC|cosA=bc(b2+c2-a2)/2bc=( b2+c2-a2)/2ÞBPCQ=(APAB)(AQAC) =(APAB)(APAC)=|AP|2+(ABAC)AP+ABAC=( b2+c2-a2)/2r2+CBA

22、P=( b2+c2-a2)/2r2+BCPAÞ当BCPA最大(小)时,BPCQ最大(小).Þ 当BCPA同向即PQ与BC同向时,BCPA最大,其最大值是ar.Þ当BCPA反向即PQ与BC反向时,BCPA最小,其最小值是-ar.ÞPQ与BC同向时,max BPCQ=( b2+c2-a2)/2-r2+ar;PQ与BC反向时,min BPCQ=( b2+c2-a2)/2-r2-ar八、两向量的向量积1. 定义:a×b = c, c称为a与b的向量积.其中,iii. |c|=|a|b|sin,=(ab) iv. c的方向垂直于a,b所决定的平面,其指向

23、按右手从a转向b确定.性质:由定义可得:(1) a×a=0(2) ab Û a×b=0 几何意义: | a×b |为以a,b为边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运算律:v. a×b= - b×avi. 分配律:(ab)×c=a×c+b×cc×(ab)=c×a+c×bvii. 结合律: (a)×b=a×(b)=(a×b)3.向量积的坐标表达式设a = axi+ayj+azk , b = bxi+byj+bzk则a×b =(axi+ayj+azk)

24、×( bxi+byj+bzk)=(aybz- azby)i+(az bx-ax bz)j+ (axby-aybx)ka×b=i-j+k =例17. 设a=(2,1,-1),b=(1,-1,2),计算 a×b.解: a×b=i-j+k=i-5j-3k.例18. 已知ABC的顶点分别是A(1,2,3)、B(3,4,5)和C(2,4,7),求ABC的面积.解:SABC=|AB|AC|sinA=|AB´AC|AB=(3,4,5)-(1,2,3)=(2,2,2,),AC=(2,4,7)-(1,2,3)=(1,2,4).SABC=|AB´AC|=

25、i-j+k=4i-6j+2k.例19. 利用向量积证明三角形的正弦定理.证明:如图Sabc=1/2|a×b|=1/2|b×c|=1/2|c×a| Þ |a|b|sinC=|b|c|sinA=|c|a|sinB例20. 已知M1(1,-1,2), M2(3,3,1), M3(3,1,3),求与M1M2,M2M3同时垂直的单位向量.解: M1M2=(3,3,1)-(1,-1,2)=(2,4,-1),M2M3=(3,1,3)-(3,3,1)=(0,-2,2);与M1M2,M2M3同时垂直的一个向量为:a=M1M2´M2M3=i-j+k =6i-4j-

26、4k.|a|=2Þa =±(3i-2j-2k)作业: P42 7,9,13(1)(3),P43 28,31教学后记:复习思考题:向量的数量积和向量积在运算及运算规律方面的区别讲授内容 §7.3 平面与直线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平面的点法式、一般式、截距式方程,会根据相应条件求平面的方程。2、掌握两平面夹角的概念与求法,掌握两平面平行、垂直的充分必要条件。3、掌握点到平面的距离公式,会求点到平面的距离。4、掌握空间直线的一般方程、对称式方程和参数方程5、理解两直线夹角的概念,会求两直线的夹角。6、掌握两直线平行垂直的充分必要条件。7、理解直线与平面夹角的概念,掌握

27、直线与平面垂直平行的充分必要条件教学重难点: 1、根据条件求平面的方程。2、会根据两平面平行,垂直的充分必要条件判断平面的平行、垂直。3、两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充要条件,直线与平面平行与垂直的充分必要条件。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建议:平面束方程的解题方法,在求平面、直线方程中有时很有意义,可多举例说明。学时:2学时教学过程一、平面的点法式方程1. 法线向量:与平面垂直的非零向量.2. 平面的点法式方程设M0(x0,y0,z0)是平面上的已知点,n=(A,B,C)是平面的法线向量,M(x,y,z)是平面上的任一点.则有nM0 M=0.由于n=(A,B,C) ;M0M=( xx0,yy0,zz0)即有A

28、(xx0)+B(yy0)+C(zz0)=0此为平面的点法式方程.例1. 求过点(2,-3,0)且以n=(1,-2,3)为法线向量的平面方程.解:代入方程得:(x-2)-2(y+3)+3(z-0)=0Þx-2y+3z-8=0例2. 求过三点M1(2,-1,4)、M2(-1,3,-2)、M3(0,2,3)的平面方程.解:由于nM1M2×M1M3=14i+9j-k则所求平面方程为Þ14(x-2)+9(y+1)-(z-4)=0Þ14x+9y-z-15=0二、平面的一般方程3. 平面的一般方程为 Ax+By+Cz+D=0 其中n=(A,B,C)为法向量4. 各种特

29、殊情形a) D=0,平面Ax+By+Cz=0经过原点;b) A=0,平面By+Cz+D=0平行于x轴;c) B=0,平面Ax+Cz+D=0平行于y轴;d) C=0,平面Ax+By+D=0平行于z轴;e) A=B=0,平面Cz+D=0平行于xoy平面;f) A=C=0,平面By+D=0平行于 xoz平面;g) B=C=0,平面Ax+D=0平行于yoz平面.例3. 求通过x轴和点(4,-3,-1)的平面方程.解:平面经过x轴,则法向量在x轴上的投影为0,ÞA=0;平面经过x轴,则平面经过原点,ÞD=0;故可设平面方程为:By+Cz=0,又平面经过点(4,-3,-1),Þ

30、;-3B-C=0,或C=-3B.代入有y-3z=0.例4. 设一平面与x,y,z轴的交点依次为P(a,0,0)、Q(0,b,0)和R(0,0,c)三点,求此平面的方程.(其中a0,b0,c0)解:设平面方程为Ax+By+Cz+D=0代入P(a,0,0)、Q(0,b,0)和R(0,0,c)得A=-D/a,B=-D/b,C=-D/c,代入方程并消去D得平面方程:此方程称为平面的截距式方程,a,b,c依次称为平面在x,y,z轴上的截距.三、两平面的夹角5. 两平面的夹角:两平面的法线向量的夹角(通常指锐角).设平面1和2的法线向量依次为:n1=(A1,B1,C1) n2=(A2,B2,C2)则平面1

31、和2的夹角为(n1n2)和-(n1n2)中的锐角,Þcos=|cos(n1n2)|,即有: 平面1和2垂直Û A1A2+B1B2+C1C1=0平面1和2平行Û A1/A2=B1/B2=C1/C16. 两平面垂直、平行的充分必要条件例5. 求两平面x-y+2z-6=0和2x+y+z-5=0的夹角.解: n1=(1,-1,2) n2=(2,1,1)Þ cos=Þ =/3例6. 一平面通过两点M1(1,1,1)和M2(0,1,-1)且垂直于平面x+y+z=0,求它的方程.解:设所求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n=A,B,C.由nM1M2=(-1,0,-2)&#

32、222;-A-2C=0由n(1,1,1)ÞA+B+C=0ÞA=-2C,B=C,代入点法式方程:A(x-1)+B(y-1)+C(z-1)=0消去C得所求方程为:2x-y-z=07. 点到平面的距离例7. 设P0(x0,y0,z0)是平面Ax+By+Cz+D=0外一点,求P0到这平面的距离.解:在平面上任取一点P1(x1,y1,z1),并作一法向量n=A,B,C.则所求距离:d=PrjnP1P0.又设en为与n方向一致的单位向量,则有:PrjnP1P0= P1P0en而en=(,)P1P0=(x0x1,y0y1,z0z1)由于:Ax1+By1+Cz1+D=0,所以:PrjnP1

33、P0=即:例8. 求点(2,1,1)到平面x+yz+1=0的距离解:d=四、空间直线的方程1、空间直线的一般方程定义:方程组叫做空间直线的一般方程或面交式方程.2、空间直线的对称式方程1)方向向量:与已知直线平行的非零向量.2)直线的对称式方程或点向式方程:设M0(x0,y0,z0)为直线L上的已知点, M(x,y,z)为直线L上的任一点.s=(m,n,p)为L的方向向量.由于M0Ms,即有: 此方程称为直线的对称式方程或点向式方程直线L的任一方向向量s的坐标m,n,p称为这直线的一组方向数,而向量s的方向余弦叫做该直线的方向余弦.注:当m,n,p中有一个为零时,如m=0,而n,p0时,则方程

34、组为当m,n,p中有两个为零时,如m=n=0,而p0时,则方程组为3、直线的参数方程由得: 称此方程组为直线的参数方程.例9对称式方程及参数方程表示直线解:两平面的法向量分别为n1=1,1,1和n2=2,1,-3,则s= n1×n2=令x=1,代入方程,求得直线上得一点:(1,0,-2)对称式方程为:参数式方程为:五、两直线的夹角1、线的夹角:两直线方向向量的夹角.(通常为锐角)2、设直线L1和L2的方向向量分别为s1=(m1,n1,p1),s2=(m2,n2,p2),则其夹角为=(s1s2)中的锐角.且有 cos= 4、 两直线相互垂直和平行的充分必要条件两直线L1L2 :

35、9;m1m2+n1n2+p1p2=0两直线L1L2:Ûm1/m2=n1/n2=p1/p2例10. 求直线L1: 和L2: 的夹角.解: s1=(1,-4,1),s2=(2,-2,-1)Þ cos=Þ =/4.六、直线与平面的夹角1.线与平面的夹角当直线与平面不垂直时,直线与平面的夹角是指直线和它在平面上的投影直线的夹角 .(0/2)当直线与平面垂直时,规定直线与平面的夹角为/2.设直线L的方向向量为s=(m,n,p),平面的法向量n=(A,B,C),其夹角为,则=|/2-(sn)|因此,sin=|cos(sn)| 且有sin=直线L与平面相互垂直ÛA/m

36、=B/n=C/p直线L与平面相互平行或直线在平面上ÛAm+Bn+Cp=02.直线与平面相互垂直和平行的充分必要条件例11. 求过点(1,-2,4)且与平面2x-3y+z-4=0垂直的直线的方程.解:所求直线的方向向量为:s=(2,-3,1)直线过点(1,-2,4)直线方程为:=七、 平面束解题方法(补充内容,选讲)平面束:通过定直线的所有平面.设直线L为其中系数A1,B1,C1和A2,B2,C2不成比例,则过L的平面束方程为(A1x+B1y+C1z+D1)+(A2x+B2y+C2z+D2)=0例12. 求直线在平面x+y+z=0上的投影直线方程.解:设经过直线L:的平面束方程为(x+

37、y-z-1)+(x-y+z+1)=0, 即:(1+)x+(1-)y+(-1+)z+(-1+)=0由于此平面与已知平面垂直,所以:(1+)+(1-)+(-1+)=0即有=-1代入平面束方程得投影平面的方程为y-z-1=0从而得投影直线l的方程:八、 杂例例13. 求与平面x-4z=3和2x-y-5z=1的交线平行且过点(-3,2,5)的直线方程.解:s=n1×n2=-(4i+3j+k)则所求直线方程为:例14. 求直线与平面2x+y+z-6=0的交点.解:直线的参数方程为:x=2+t, y=3+t, z=4+2t,将其代入平面方程:Þt=-1.将其代入直线方程得:交点坐标为:

38、(1,2,2).例15. 求过点(2,1,3)且与直线垂直相交的直线方程.解:(法一)过点(2,1,3)作平面垂直于已知直线,则此平面的方程为3(x-2)+2(y-1)-(z-3)=0求已知直线与该平面的交点,将直线的参数方程x=-1+3t,y=1+2t,z=-t代入平面方程得t=3/7从而得交点(2/7,13/7,-3/7)于是所求直线的方向向量为s=(2/7-2,13/7-1,-3/7-3)=6/7(2,-1,4)故所求直线的方程为:(法二)设所求直线的参数方程为x=mt+2,y=nt+1,z=pt+3,由于所求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从而有:(m,n,p)(3,2,-1),Þ3m+

39、2n-p=0又由于所求直线与已知直线相交,故由两直线的参数方程有x=3t-1=mt+2,y=2t+1=nt+1,z=-t=pt+3Þ(m-3)t=-3,(n-2)t=0,(p+1)=-3显然t0,从而解得:m=-4,n=2,p=-8,t=3/7故有所求直线的参数方程为:x=-4t+2,y=2t+1,z=-8t+3或者所求直线的方程为:.例16. 求与已知直线L1: 及L2: 相交且和直线L3:平行的直线L.解(法一):将L1与L2都化为参数方程:L1:;L2: 由于L与L1和L2都相交且与L3平行,则两交点对应坐标的差应与L3的方向数成比例,即有:Þ 解得t1=25/2,由

40、此得L和L1的交点为:x1=-28,y1=-65/2,z1=-25/2故所求直线的方程为:解(法二)设直线经过点(a,b,c),下面求点(a,b,c)由所求直线与L3平行有:x=8t+a,y=7t+b,z=t+c;由所求直线与L1相交,即有t1,满足8t1+a=2t1-3,7t1+b=3t1+5,t1+c=t1,Þ6t1=-3-a,4t1=5-b,c=0.Þ2a-3b=-21,c=0(1)又由所求直线与L2相交,即有t2,满足:8t1+a=5t2+10,7t2+b=4t2-7,t2+c=t2,Þ3t2=10-a,3t2= -7-b,c=0.Þa-b=17

41、,c=0(2)由(1),(2)Þa=72,b=55,c=0故所求直线的方程为:x=8t+72,y=7t+55,z=t.例17. 求过直线且与点(1,2,1)的距离为1 的平面方程.解:设过此直线的平面束方程为:(3x-2y+2)+(x-2y-z+6)=0Þ(3+)x-(2+2)y-z+(2+6)=0,由点到平面的距离公式d= =1Þ =2,或=3,故所求平面的方程为x+2y+2z-10=0,或4y+3z-16=0.例18.求两直线L1:和L2:的公垂线L的方程.解:公垂线的方向向量:s=s1×s2=(0,1,1)×(2,-1,0)=(1,2,-

42、2)过L与L1的平面法向量为:n1= s×s1=(1,2,-2)×(0,1,1)=(4,-1,1)在直线L1上取点(1,0,0),则过L与L1的平面方程为:4x-y+z-4=0过L与L2的平面法向量为:n2= s×s2=(1,2,-2)×(2,-1,0)=(2,4,5)在直线L2上取点(0,0,-2)则过L与L2的平面方程为:2x+4y+5z+10=0于是公垂线的方程为: 作业: P44 36,39(1)(3)(5),46,49,50教学后记:复习思考题:平面及直线方程的各种表达式之间的互化。讲授内容 §7.4 曲面与空间曲线教学目的与要求:1

43、、理解曲面与曲面方程间的关系,会用轨迹法求曲面的方程。2、掌握由平面曲线绕坐标轴旋转形成旋转曲面的方程的方法。3、理解柱面的概念,并会求柱面的方程。4、理解用截痕法,伸缩变形法讨论曲面形状的方法。5、掌握九种二次曲面的方程和大致形状。6、掌握空间曲线的一般形式,参数方程形式。7、会根据一般方程、讨论其所表示的曲线。8、理解空间曲线在坐标面上的投影的概念。9、会求特殊空间曲线在坐标面上的投影的形状和方程。教学重难点: 重点旋转曲面、柱面方程的求法。根据方程讨论曲线的形状。 难点二次曲面的方程和大致形状。求空间曲线在坐标面上的投影。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建议:为使学生掌握二次曲面的方程和形状,讲清由

44、平面曲线先经过旋转再伸缩变形的基本思想学时:2学时教学过程一、曲面方程的概念1. 曲面方程的定义:如果曲面S与三元方程F(x,y,z)=0(1)满足(1)曲面S上任一点的坐标都满足方程(1);(2)不在曲面S上的点的坐标都不满足方程(1),那么,方程(1)叫做曲面S的方程;而曲面S叫做方程(1)的图形. a) 建立球心在点M0(x0,y0,z0)、半径为R的球面方程.解:设点M(x,y,z)是球面上的任意一点,则|M0M|=R,Þ(x-x0)2+(y-y0)2+(z-z0)2=R2b) 设有点A(1,2,3)和B(2,1,4),求线段AB的垂直平分面的方程.解:设点M(x,y,z)在

45、平分面上,则|AM|=|BM|,Þ (x-1)2+(y-2)2+(z-3)2=(x-2)2+(y+1)2+(z-4)2.Þ 2x-6y+2z-7=0.c) 方程x2+y2+z22x+4y=0表示怎样的曲面.解:将方程配方:Þ(x-1)2+(y+2)2+z2=5.表示球心在(1,-2,0),半径为的球.由此空间解析几何中关于曲面的讨论,有下列两个基本问题例4 已知一曲面作为点的几何轨迹时,建立这曲面的方程;例5 已知坐标x,y,和z间的一个方程时,研究这方程所表示的曲面的形状.例1、例2为问题(1),例3为问题(2).二、旋转曲面2. 旋转曲面:一条平面曲线绕其平面

46、上的一条直线旋转一周所成的曲面.这条定直线叫做旋转曲面的轴. 设在yoz面上有一已知曲线C,它的方程为f(y,z)=0,将其绕z轴旋转一周,得到一曲面,其方程求法如下: 设M1(0,y1,z1)为曲线C上的任一点,则有f(y1,z1)=0 (2)当曲线C绕z轴旋转时,点M1也绕z轴旋转到另一点M(x,y,z),此时z=z1保持不变,且点M到旋转轴的距离d=|y1|将z=z1,y1=±代入(2)中,Þf(±,z)=0这就是所求曲面的方程.同理,曲线C绕y轴旋转的旋转曲面方程为:f(y,±)=0类似地有:曲线C:f(x,y)=0绕x轴旋转的旋转曲面方程为:f

47、(x, ±)=0绕y轴旋转的旋转曲面方程为:f(±, y)=0曲线C:f(x,z)=0绕x轴旋转的旋转曲面方程为:f(x, ±)=0绕z轴旋转的旋转曲面方程为:f(±,z)=0例6. 直线L绕另一条与L相交的直线旋转一周,所得旋转曲面叫做圆锥面.两直线的交点叫做圆锥面的顶点,两直线的夹角(0<</2)叫做圆锥面的半顶角.试建立顶点在坐标原点O,旋转轴为z轴,半顶角为的圆锥面的方程.解:在yoz平面上,直线L的方程为:z=ycot,Þ 旋转曲面的方程为:z=±cot 或者z2=a2(x2+y2), 其中,a=cot例8将xo

48、z坐标面上的双曲线=1分别绕x轴和z轴旋转一周,求所生成的旋转曲面的方程.解:绕x轴旋转生成的旋转双叶双曲面: =1 绕z轴旋转生成旋转单叶双曲面: =1三、柱面3. 柱面:平行于定直线并沿定曲线C移动的直线L形成的轨迹.定曲线C叫做柱面的准线,动直线L叫做柱面的母线.a) 方程x2+y2=R2表示的曲面叫做圆柱面解:准线是xoy平面上的圆x2+y2=R2,母线是平行于z轴的直线. b) 方程y2=2x表示的曲面叫做抛物柱面解:准线是xoy平面上的抛物线y2=2x,母线是平行于z轴的直线. 一般地,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下,F(x,y)=0:母线平行于z轴的柱面,其准线是xoy面上的曲线 C: F(

49、x,y)=0.F(x,z)=0:母线平行于y轴的柱面,其准线是xoz面上的曲线 C: F(x,z)=0.F(y,z)=0:母线平行于x轴的柱面, 其准线是yoz面上的曲线 C: F(y,z)=0.平面为柱面.例如:平面x-z=0表示:母线平行于y轴,准线为xoz平面上的直线:x-z=0.四、二次曲面二次曲面:三元二次方程F(x,y,z)=0所表示的曲面.平面叫做一次曲面二次曲面共九种.利用截痕法可以了解二次曲面的形状.1. 椭球锥面: 以平面z=t截曲面:当t=0时,得一点(0,0,0).当t0时,得平面z=t上得椭圆: =1;当|t|从大到小变为0时,椭圆从大到小收宿为一点,其图形为:平面z

50、=t于曲面F(x,y,z)=0的交线称为截痕.通过截痕的变化了解曲面形状的方法称为截痕法.下面用伸缩变形法讨论曲面的形状平面xoy上的图形的伸缩变形:将平面上的点M(x,y)变为点M(x,y),此时点M(x,y)的轨迹C变为点M(x,y)的轨迹C,称将图形C沿y轴方向伸缩倍变成图形C.下面讨论C于C的方程关系:设C的方程为F(x,y)=0,点M(x1,y1)ÎC,将M(x,y)变为M(x2,y2),此时x2=x1,y2=y1Þx1=x2,y1=y2由 M(x1,y1)ÎCÞF(x1,y1)=0ÞF(x2,y2)=0因此M(x2,y2)的轨迹C的方程为:F(x,y)=0.例如将圆x2+y2=1沿y轴方向伸缩倍,则圆的方程变为:=1, 即图形由圆变为椭圆.将圆锥面=z2沿y轴方向伸缩倍,则圆锥面变为椭圆锥面: 2. 椭球面:=1将xoz平面上的椭圆=1绕z轴旋转得旋转椭球面: +=1,再将旋转椭球面沿y轴方向伸缩倍,得椭球面:=1当a=b=c时,椭球面为球面:x2+y2+z2=a2.3. 单叶双曲面: =1将xoz平面上的双曲线=1绕z轴旋转得旋转单叶双曲面: -=1再将旋转单叶双曲面沿y轴方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