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盘阵列实战_第1页
磁盘阵列实战_第2页
磁盘阵列实战_第3页
磁盘阵列实战_第4页
磁盘阵列实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用HD Tach测试性能如下:2007-2-10 12:35:49 上传下载附件 (113.21 KB) 从上图可以看出:随机访问时间14.2ms,CPU占用率8%,平均读盘速度97.6 MB/s,突发传输速度180.5 MB/s。除随机访问和CPU占用率略高一点外,平均读盘速度和突发传输速度优于PATA-RAID,SATA-RAID。   下面是与ST380013AS串口盘单盘的性能比较,可以看到平均读盘速度和突发传输高于SATA 50%以上: 2007-2-10 12:35:49 上传下载附件 (122.87 KB) 下面是与高品的SATA-RAID卡比较,可以看到平均

2、读盘速度高了近30%,突发传输高了近50%。 2007-2-10 12:36:39 上传下载附件 (131.12 KB) 6、实际文件传输测试上面的性能测试都是HD Tach的测试,那么实际传输文件如何?真正传个大文件试试。测试办法是临时想到的,也是顺手就有的测试条件。把一块麦拓200GB的PATA硬盘,通过USB-IDE线连接到nForce主板的USB接口,原来的SATA+PATA的RAID盘不动,从麦拓200GB拷贝一个10GB的文件夹到RAID盘。下图是从设备管理器看到的USB-IDE硬盘和RAID盘: 2007-2-10 12:36:39 上传下载附件 (40.78 KB) 下图是在磁

3、盘管理器看到的USB-IDE硬盘:Maxtor 6Y200P0,拷贝的文件来自AV(J:)。磁盘0是RAID盘,文件拷贝到新加卷(F:)。 本帖最后由 cedarcedarcedar 于 2007-2-10 12:37 编辑 2007020634.jpg (49.51 KB, 下载次数: 38) 2007-2-10 12:37:12 上传下载次数: 38拷贝的文件夹是KTV1,大小是9.99GB,如下: 2007-2-10 12:37:46 上传下载附件 (44.32 KB) 开始拷贝时,抓图,利用系统时钟记下开始开始时间,复制文件对话框提示剩余13分钟: 2007-2-10 12:37:46

4、 上传下载附件 (15.32 KB) 拷贝即将结束时,抓图,利用系统时钟记下即将结束的时间,复制文件对话框提示剩余5秒,系统计时是0:06,也就是用了6分钟。2007020637.jpg (17.1 KB, 下载次数: 26) 2007-2-10 12:38:07 上传下载次数: 26下图是拷贝完成的(F:)盘的KTV1文件夹: 2007-2-10 12:38:51 上传下载附件 (41.45 KB) 拷贝9.99GB的文件夹,用了6分钟,平均每分钟1.66GB,也就是每秒28MB。这个速度还是可以的。从USB设备拷贝到RAID,对于RAID盘来说是写盘的速度。7、小结   

5、;上面测试的结果归纳如下表: 2007-2-10 12:38:51 上传下载附件 (28.55 KB)   通过上表对比,可以看出:1、组建RAID0确实能提高硬盘子系统的性能。2、PATA-RAID最好接在两个通道。3、SATA+PATA的读盘性能和突发传输性能最好,当然CPU占用率也较高。nForce芯片组的RAID设置、组建、测试就结束了。Intel和VIA的主要介绍如何设置和组建,不再做测试,缩小篇幅。二、VIA 8237南桥SATA-RAID的设置组建1、VIA支持SATA-RAID的特点VIA研发的支持SATA-RAID的南桥芯片组是VT8237,该南桥芯片与K

6、T600北桥、K8T80/K8T880Pro北桥搭配组成支持AMD CPU的主板,与PT800/PT880北桥搭配组成支持Intel CPU的主板。8237南桥支持SATA-RAID的方法与Intel和NVIDIA不同,它是在南桥里集成了SATA-RAID控制器,这个控制器与IDE控制器没有关系。对用户来说,就相当于插一片PCI SATA-RAID卡。其特点是:(1)、无论是做RAID还是仅做SATA,都不会像Intel/AMD那样转接成IDE。(2)、无论是做RAID还是仅做SATA,都是由SATA-RAID控制器的BIOS检测管理硬盘,主板BIOS不负责检测SATA硬盘。 (3)、无论是做

7、RAID还是仅做SATA,安装OS都需要驱动软盘。(4)、可以在主板BIOS里开启/关闭SATA-RAID控制器,就是说不使用SATA硬盘,可以关闭SATA-RAID控制器,使用SATA硬盘就必须开启。2、微星采用8237南桥的主板如下:PT880 Neo 系列(MS-7008)PT8 Neo-V(MS-7043)PT8 Neo系列(MS-6799)K8T Neo2系列(MS-6702E)K8T Neo 系列(MS-6702)K8M Neo-V(MS-7032)KT880 Delta(MS-7047)KT6-V(MS-7021)KT6V(MS-7021)KT6 Delta 系列(MS-6590

8、 Ver 2.0C)3、主板BIOS里开启/关闭SATA-RAID控制器的选项这个设置选项一般在BIOS的Integrated Peripherals(整合周边设定)内。(1)、KT6系列主板的叫作:VT8237 SATA-IDE Controller(VT8237 SATA-IDE控制器)。设定值有:Disabled,Enabled。设置为Enabled,就开启了SATA-RAID控制器。不使用SATA硬盘时,可以设置为Disabled。如下图:2007020640.jpg (42.97 KB, 下载次数: 38) 2007-2-10 12:39:20 上传下载次数: 38(2)、K8T系列

9、主板的叫作:Internal SATA Controller(板载SATA控制器)。设定值有:Enabled, Disabled。设置为Enabled,就开启了SATA-RAID控制器。不使用SATA硬盘时,可以设置为Disabled。在这个选项下面还有一项:Boot ROM Function(Boot ROM功能)。这个选项的作用是从SATA-RAID硬盘启动系统。如果不从SATA-RAID硬盘启动,可以设置为Disabled,可以加快系统启动速度。如果从SATA-RAID硬盘启动,就必须设置为Enabled。如下图: 2007-2-10 12:39:34 上传下载附件 (42.61 KB)

10、 (3)、PT8系列主板的叫作:On-Chip SATA-IDE Controller(片内SATA-IDE控制器),设定值有:Enabled, Disabled。设置为Enabled,就开启了SATA-RAID控制器。不使用SATA硬盘时,可以设置为Disabled。如下图:注:PT8和KT6的SATA-IDE Controller选项下面都没有Boot ROM Function这个设置项。因此,每次开机主板BIOS自检后SATA的Boot ROM都启动,初始化SATA硬盘。2007020642.jpg (20.11 KB, 下载次数: 32) 2007-2-10 12:40:14 上传下载

11、次数: 324、VIA Tech. RAID BIOS设置SATA的Boot ROM也就是VIA Tech. RAID BIOS。加电开机系统BIOS自检(POST)后,就启动SATA Boot ROM,屏幕显示如下: 2007-2-10 12:41:02 上传下载附件 (24.37 KB) VIA VT6420 RAID BIOS检测SATA硬盘,此时按<Tab>键就可以进入RAID BIOS的设置界面,如下图: 2007-2-10 12:41:02 上传下载附件 (47.69 KB) 左上是设置选项菜单,右上是信息和操作键提示,下栏是SATA硬盘和阵列信息。通过键移动光标,&l

12、t;Enter>键执行选中的操作。选项菜单共有5个选项:Create Array 组建阵列Delete Array 删除阵列Create/ Delete Spare创建和删除备援硬盘Select Boot Array 选择启动阵列Serial Number View浏览磁盘序列号5、组建阵列(Create Array)选择Create Array命令,并按<Enter>键。进入组建阵列的子菜单如下:2007020645.jpg (46.39 KB, 下载次数: 45) 2007-2-10 12:41:31 上传下载次数: 45第1项是自动设置做阵列的磁盘, 第2项是设置RAI

13、D模式,第3项是手动设置做阵列的磁盘,第4项是开始建立。第一步是设置RAID模式(第2项),光标移此,敲<Enter>,即出现阵列模式的列表供用户选择,如下图: 2007-2-10 12:42:07 上传下载附件 (47.29 KB) 用键移动光标选择阵列模式,选中的将高亮显示,按<Enter>确认选项。如果选择RAID 1或RAID 0/1,就跳出选项列表,然后让用户选择Create only(仅建立)或Create and duplicate(建立和拷贝)。Create only就是只创建一个阵列,一般用于新建RAID 1或RAID 0/1,源硬盘与镜像盘没有数据。

14、Create and duplicate用于源盘已有数据后建立RAID 1或RAID 0/1,建立后将从源盘拷贝数据到镜像盘。如果选择RAID 0,阵列的块容量将为可选。使用方向键以高亮显示Block Size并按<Enter>,然后从弹出菜单中选择块容量。块容量可从4KB至64KB。不同的块容量有不同的性能:4KB:对于指定的使用类型需要4KB的块。8KB:对于指定的使用类型需要8KB的块。16KB:连续传输的最佳选择。32KB:连续传输的不错选择。64KB:最理想的选择。一般建议选择64KB。选择完阵列模式,组建阵列的子菜单变化如下: 2007-2-10 12:42:07 上传

15、下载附件 (50.12 KB) 第二步设置磁盘。有两种方法:一种是“Auto Setup”(第1项),另一种是“Select Disk Drives” (第2项)。Auto Setup允许BIOS选择磁盘自动创建阵列,但不复制镜像驱动,即使用户在RAID 1选择了Create and duplicate。这种“Auto Setup”适合于用空的磁盘创建一个阵列。Select Disk Drives让用户根据自己的要求选择阵列设备。当使用Select Disk Drives时,菜单下栏列出的磁盘将供选择,而且高亮显示,按<Enter>选择。选择完所有的设备后,按<Esc>

16、以回到创建菜单。第三步是执行创建过程,也就是执行第4项Start Create Process。把光标移动到Start Create Process,敲<Enter>屏幕将出现警告信息,按Y继续创建,按N取消创建。6、删除磁盘阵列Delete Array一个RAID在创建后也可被删除。要删除RAID,有以下几个步骤:1)、在主菜单中选择Delete Array,并按<Enter>。2)、选择要被删除的阵列成员,并按<Enter>。此时将出现一个警告信息:按Y删除,按N取消。对于RAID0,删除磁盘阵列将破坏磁盘阵列上的所有数据。对于RAID 1,当一个RAI

17、D盘被删除时,两块硬盘上的数据将被保留,而成为两块普通的硬盘。 2007-2-10 12:42:44 上传下载附件 (56.03 KB) 7、创建和删除备援硬盘创建了一个RAID 1阵列后,如果有硬盘尚未建立阵列,而它的容量等于或大于阵列磁盘的容量,则它可作为RAID 1阵列中的备援硬盘。选择Create/Delete Spare ,并按<Enter>,信道的容量将被启用。选择您要作为备援的硬盘,并按<Enter>,所选的硬盘会被标识为Spare。此备援硬盘不能在操作系统中被访问。要删除一个备援硬盘,高亮显示Create/Delete Spare,并按<Enter>,则此备援硬盘将呈高亮状态,按<Enter>删除。 2007-2-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