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高新工业园区规划说明书_第1页
XX高新工业园区规划说明书_第2页
XX高新工业园区规划说明书_第3页
XX高新工业园区规划说明书_第4页
XX高新工业园区规划说明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规划背景1.1 前言XX临近台湾海峡,地处闽粤赣三省结合部,是海峡西岸延伸两翼、对接两洲的重要通道。漳龙、龙梅、龙赣三条铁路分别与鹰厦、广梅汕、大京九等铁路线相连,龙厦铁路全线开工;龙长高速建成通车,永武、双永高速正在建设中。冠豸山机场可到达深圳、上海等城市,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和发展基础。至十一五末,将构建起1个机场、4条高速公路、4条铁路、18条国省道为主体的现代化主体交通网络,实现与全省和珠三角、长三角两大经济区交通主干线的全面对接。随着海峡西岸经济区由区域战略提升为国家战略,XX的产业发展也面临新的机遇与形势,必将成为海西经济区的重要腹地和产业梯度转移的承接地,并起到连接内陆与沿海地

2、区人流、物流和资金流的中转枢纽作用。XX市政府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建设生态型经济枢纽、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重要增长极” 的战略目标,制定了“加快城市南移、西扩的跨越式、组团式”的空间发展策略,明确了加快工业园区和工业集中区建设的要求,鼓励发展循环经济。规划区位于福建省XX市西南部、永定县东北侧,距XX中心城区25公里、永定县城50公里,隶属永定县高陂镇。省道福三线、龙梅铁路从规划区东侧经过,交通区位优势明显。2002年省乡镇企业局在高陂镇设立莲花工业区,2006年被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为省级开发区,并更名为福建永定工业园区;2007年2月,永定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

3、次会议提出“把永定县建设成为富有客家文化特色的经济强县、教育强县、旅游强县”。作为北部工业组团的重要组成部分,永定工业城肩负着探索永定新型工业化道路、提升经济发展水平的历史重任。在此形势下,2007年9月上海麦塔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开展了福建省永定工业城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并于2008年5月15日通过了专家评审;2009年永定县委提出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构建生态型工贸旅游强县的新目标。 2009年XX、永定两地政府决定在永定工业园区的基础上合作成立XX经济开发区高新园区。2009年7月,高新园区管委会和高新园区开发建设有限公司相继挂牌成立。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XX经济开发区拓展规划建设

4、的要求,提出了立足工业新城定位,打造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国家可持续发展试验区示范园区的奋斗目标。随着外部条件的新变化及发展形势的新要求,急需对2008版规划进行调整与深化。2009年9月,受XX经济开发区高新园区管委会的委托,雅克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厦门分公司开展了XX经济开发区高新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1.2 相关规划1.2.1海峡西岸城市群协调发展规划(2008-2020年)(1)海峡西岸城市群空间结构:“一带、四轴、双极、多核”。“一带”指沿海城镇密集带;“四轴”指西部山区发展轴、北部福武发展轴、中部核心发展轴和南部厦龙发展轴;“双极”指依托一北

5、、一南两大中心职能地区形成的福州大都市区和厦泉漳大都市区;“多核”指多个区域中心。(2)战略引导型产业空间布局结构:“一带、双区、四基地”。“一带”即沿海产业集聚带;“双区”指现代服务业增长的核心地区;“四基地”是指四大工业基地(福州现代制造业基地、莆田临港重工业基地、泉州现代制造业基地和厦门高新技术产业基地)。(3)XX与粤、赣的产业协作:XX地处闽、粤、赣三省交界处,西接赣南中心城市赣州、南联粤东梅州市,是厦漳泉都市圈腹地拓展的支点。XX宜加强与赣州、梅州等城市在旅游、物流、农业、服务业等方面的产业协作,使XX成为海西的重要增长极、集聚极、辐射极。(4)XX市发展指引表一 XX市发展指引空

6、间结构指引城市职能指引闽粤赣交界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客家文化和红色旅游基地、海西城市群西南生态型经济枢纽。空间发展轴主轴赣龙厦铁路沿线“城镇产业”聚合轴;“山区纵向铁路”沿线城镇聚合轴。次轴205国道沿线城镇聚合轴空间要素指引区域重大交通通道与设施公路赣龙厦高速公路,永安漳平XX永定高速公路铁路山区纵向铁路主辅线、赣龙厦铁路机场连城机场战略性发展空间A:XX中心城区优化提升地区。B:南部组团发展促进地区。特色保护地区:长汀客家风貌区;:棉花滩水库及周边风貌区;:永定土楼风貌区1.2.2XX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年)(1)规划范围:新罗区及永定的高陂、虎岗、坎市、

7、培丰、抚市、龙潭等乡镇。(2)城市性质:海峡西岸经济区西部中心城市、闽粤赣边交通枢纽,现代机械制造业基地、山水园林城市。(3)空间发展战略:采取“强化中心、拓展新城、培育组团”的集中发展战略,跳跃式拓展、多中心开敞式布局结构。(4)空间发展时序:近期优化中心城区,拓展城市空间的东西两翼(高坎培和雁石)。通过实施永永高速公路和“东肖红坊高陂坎市培丰东肖”城际快速通道,形成“主副城区”快速环型通道,加强主副城区的紧密联系。远景规划通过漳龙高速公路、永永高速公路和漳龙高速公路南甩,将南部的高陂、培丰、虎岗、坎市、抚市、龙潭、适中等组团与主城区形成“环藤结瓜”的城市空间结构,并借助行政区划调整,将未来

8、XX打造为“一城二区”或“一城多区”。(5)城市总体布局: “一心一轴两翼”的组团式山地城市空间。一心:即主城区,包括现有的主城区和上轮总规确定的东肖、红坊、红炭山、龙门、铁山五组团,并增加龙州工业园高新区和江山。一轴:指东北雁石至西南高坎方向的发展轴。两翼:指西北方向的大小池片区与东南方向的适中龙潭片区。(6)城市中心等级结构:形成“一主一副三次”的等级规模结构。一主以现有中心城区为主中心(主城区),作为全市的政治、经济(商务金融)和文化中心。一副高坎工业新城为城市副中心(副城区)。三次雁苏、适龙、大小池为局部性的城市片区中心。1.2.3永定县发展战略规划(2006-2020年)(1)发展战

9、略:“北重南轻”、“点轴联动”, 重点培养高陂、坎市等经济增长点。(2)产业引导:高陂、坎市等北部综合工业组团主要发展能源、建材、烟草、化工、电子、机械产业群。1.2.4福建省永定工业城控制性详细规划(2008-2020年)(1)园区规模:用地28平方公里,人口14万人。(2)产业定位:以大型工业项目为带动,重点发展汽车配件、新型能源汽车、光电制造等环保型工业,进一步壮大和发展商贸服务、科技研发、物流、房地产等第三产业,形成与XX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互补型的产业集群。(3)功能结构:蓝绿交织本底+两主、三副、十大组团。蓝绿交织本底以莲花山和上洋山为生态核心,形成向周边渗透的绿色生态廊道、沿永定河形

10、成的蓝色生态廊道。两主关帝庙周边沿永定河的两侧布置了商业、文化、体育、教育等设施,成为工业城的配套服务中心。省道福三线西侧区域聚集了镇区的物流和商贸服务设施,提供商贸配套服务。三副在天后宫周边、旧镇区和东北部工业片区内部形成的次要配套中心。十大组团三个居住生活组团、五个工业组团、一个特色旅游组团、一个物流组团。(4)重点地区:南部11.79平方公里用地,其中城市建设用地9.78平方公里,人口10万人,形成“两心、两轴、五区”的功能结构。两心公共服务核心、次级服务核心。两轴城市发展轴、工业服务轴。五区三个工业片区、两个居住片区。1.2.5永定县高陂镇总体规划(2006-2020年)(1)镇区规模

11、:用地2.76平方公里,人口近期2.5万人,远期3万人。(2)规划定位:永定县域的副中心城镇,现代化工矿城镇,高陂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3)规划结构:三个片区布局行政老区(大甲圩)、行政新区(先富社区)、莲花工业园区。2 规划原则和规划依据2.1 规划原则2.1.1区域协调原则在城市总体规划和空间发展战略思想的指导下,积极协调相关规划,通过合理的用地布局及功能配置促进高新园区产业经济的发展。2.1.2统筹兼顾原则新城建设与产业发展齐头并进,高效合理安排工业用地布局,完善交通、水电等各项基础设施,推进农村城市化改造,实现园区经济和社会的谐调发展。2.1.3生态持续原则合理利用土地资源、重视生

12、态保护、加强环境治理、传承地区文化和历史资源,谋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2.2 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国务院,2008(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国务院,2004(3)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国务院,2002(4)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2005(5)XX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2008(6)XX市域城镇体系规划(2002-2020),2002(7)永定县发展战略规划(2006-2020),2006(8)永定县高陂镇总体规划(2006-2020),2006(9)福建省永定工业城控制性详细规划,(2008-2020),2008(10)西陂天后宫保护

13、规划,2009(11)福建省永定工业新城高陂大街施工图设计文件,2009(12)XX经济开发区高新园区先富安置小区详细规划(方案稿),2009(13)涉及规划区的其它相关规划(14)国家、省、市相关规划法规、规范(15)规划区1:1000电子地形图、1:10000电子地形图3 现状概况3.1 区位规划区位于永定县高陂镇,北距XX市中心城区25公里,南至永定县城50公里;东南邻近坎市镇、培丰镇,西接虎岗乡,北连新罗区红坊镇。省道福三线、龙梅铁路及建设中的双永高速、城际快速通道从规划区东侧经过,区位条件良好。3.2 规划范围规划区范围主要涵盖了高陂镇区中心盆地及四周部分山体,东至龙梅铁路,南至黄田

14、村南侧山体,西至西陂村西侧,北至平在村北侧山体。规划区范围的确定结合了场地高程、坡度、坡向及现状建设情况,在进行用地适宜性评价分析的基础上,最终确定规划区范围面积约2828公顷。3.3 现状人口规划区内现状人口约3.8万人,其中农村人口2.9万人。分布在北山、富岭、和兴、黄田、睦邻、平在、上洋、西陂八个行政村,富园、先富两个居委会,以及县直、镇直机关和先锋烟场。表二 现状人口统计一览表村庄户数(户)人数(人)北山村15235589富岭村9963717和兴村10813752黄田村7422618睦邻村6052196平在村12484680上洋村9433264西陂村14945724富园居委会58223

15、12先富居委会266931县直5031091镇直机关5171052先锋烟场4091215合计1063938141 注:镇政府所在地大甲圩人口约为2600人,已包含在睦邻、平在等村庄统计中。3.4 自然条件3.4.1地形地貌规划区地貌特征为侵蚀剥蚀构造类型的山间盆地,主要分布有低山丘陵、山间盆地及河流沟谷三种地貌类型。规划区地势呈东北高、西南低走势,北部平地高程约为330米,南部约为300米。场地中央的莲花山和上洋山分别高466.2米和482.1米,为规划区内两处最高点。最低点位于南部永定河谷地,高程约为278.1米。周边山体海拔普遍在600米以上。规划区总体地形较为平坦,大部分坡度在10%以下

16、。四周山体及莲花山、上洋山坡度多在20%以上。3.4.2地层、构造、地震和地质灾害规划区出露地层从新到老依次为第四系冲洪积和残坡积层、下二叠统海陆交互相碎屑和浅海相沉积的石灰岩及陆相沉积的石英砂岩、粉砂岩等。本区总体构造形态为复向斜,无大断裂经过,历史上无大震中分布,总体上属区域稳定区。永定县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3.4.3 气候资源规划区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夏长而不酷热,冬短而不严寒,年平均气温20.4;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024.6小时;平均降水量1402.6mm;蒸发量平均为1563.5mm;年相对湿度平均为80%;冬季盛行东北风,夏季盛行偏南风,平均风速不大,全年静风出现频率最高,西南风次

17、之;年均雾日为14天;年平均无霜期305天;主要灾害为暴雨、干旱和强对流天气、冰雹、寒潮等。3.4.4 水文条件规划区内地表水系主要为永定河、悠远溪,其中永定河年平均流量6.874亿m3,枯水年年径流量为3.807亿m3。两条水系在和兴村水尾处汇合,汇合后高陂桥断面平水期平均流量为2.41 m3 /S。规划区内地下水含水层主要有第四系孔隙含水层、栖霞组裂隙岩溶含水层和林地组基岩裂隙含水层。三大类地下水均属低矿化度弱酸性水,水质良好,适宜于饮用和灌溉。区内地下水资源较丰富。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有弱腐蚀性。3.4.5 自然资源规划区分布一定数量的矿产资源,主要集中在西南侧和东侧山体的无烟煤矿区以及

18、莲花山北部的石灰石采矿点。3.5 土地利用3.5.1 居住用地现状居住用地为二类居住用地,主要分布在高陂中心镇区,先富、富园居委会及先锋烟场,总用地面积75.2公顷。3.5.2 公共服务设施用地(1)行政办公现状行政办公用地集中位于中心镇区,包括镇政府、派出所等,总用地面积2.0公顷。现状园区管委会办公场地位于法拉特电动车企业内。(2)中小学区内现有完中1所、初中1所、小学13所。完中即位于中心镇区的高陂一中,占地6.8公顷,共36班,学校设施较完善,为省三级达标学校。初中即位于和兴村的高陂二中,占地0.94公顷,现有学生600人。小学分布在各村庄中,包括平在二小、平在三小、西陂小学、西陂二小

19、、黄田小学等共13所,总用地面积9.86公顷。小学普遍存在用地规模小、配套设施不齐全、且生源不足等情况。中小学用地总面积16.7公顷。(3)医疗卫生区内现有卫生院一所,位于中心镇区南部,用地面积1.4公顷,可基本满足现状全镇人口的基础医疗、预防保健及应急处置等服务要求。(4)商业金融区内现状商业设施主要位于中心镇区街道两侧及福三线两侧,以底商形式为主,基本无单独用地。(5)文物古迹区内现状分布多处文物古迹,包括1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及6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天后宫位于永定河西岸、西陂村内,始建于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到清康熙元年(1662年)全部落成,迄今已有460多年

20、的历史。占地面积约1公顷,建筑面积约2700平方米,为全国独有的塔式天后宫,2006年6月被列入第6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区内6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分别是位于上洋村的遗经楼、北山村的关帝庙、先锋烟场的高陂桥以及富岭村的虎行天后宫、新围楼、五凤楼。文物古迹用地总面积1.8公顷。3.5.3 工业用地现状企业主要分布在原永定工业园区范围内,目前入驻企业24家,已形成一定的经济规模和产业集聚优势。另有21家企业分布在沿福三线两侧及中央盆地各处,主要有永富水泥厂、闽沪铁合金厂、永定金德啤酒厂等。工业用地总面积163.9公顷。表三 现状企业一览表序号企业名称用地面积(平方米)批建情况永定工业园区1紫金木

21、业84858.3已批已建2鸿鑫机械11683.7已批已建3升伍旗车桥36443.9已批已建4德鸿光电科技70885.4已批已建5好日子食品11306.7已批已建6富华日用品19506.6已批已建7川威车桥30837.0已批已建8建荣钢业30217.1已批已建9永宁精密加工23400.9已批已建10易百特照明25588.7已批已建11畅丰车桥公司永定分公司129029.0已批已建12法拉特纯电动车项目95117.7已批已建13成龙机械16580.6已批已建14龙发特种玻璃26953.6已批已建15威龙铝塑16305.0已批已建16万祥创业园29814.0已批已建17卫东门业43505.6已批已建

22、18亿荣环保机械20332.7已批已建19力工机械28638.8已批已建20鸿利食品16773.4已批已建21双湖实业31429.2已批已建22凯旋建材17159.9已批已建23龙基机械59312.4已批已建24益鑫机械26484.3已批已建25成龙机械23806.5已批未建合计925971.0福三路沿线及其它26水泥熟料场3042.4已建27隆滨深食品厂9297.1已建28睦邻集机砖厂5422.4已建29高陂水泥厂9158.4已建30石灰厂1873.6已建31祥龙冶沙厂3321.9已建32富岭木片厂1146.1已建33高雁水泥厂27193.2已建34水泥管厂2490.5已建35永航钙业101

23、29.3已建36永富水泥厂209713.6已建37鹏星工艺23573.4已建38鑫安机动车检测站26580.4已建39水泥预制品厂16958.2已建40闽沪铁合金厂101953.6已建41永定金德啤酒厂90857.7已建42宝泰种鸡厂46383.4已建43养鸡场4034.0已建44水产良种示范场71942.7已建45和兴种猪场3994.7已建46养保种猪场44245.2已建合计713311.8总计1639282.83.5.4市政设施用地(1)区内现有变电站4处,分别为先锋烟场南侧的先锋220KV变电站、和兴村南侧的高陂110KV变电站、莲花工业区内的莲花110KV变电站及上洋山东侧的富岭35K

24、V变电站。(2)水厂2处,分别为莲花工业区内的莲花水厂和中心镇区的高陂水厂,此外规划区内还分布村庄供水站6处。(3)邮政所1处,位于中心镇区内。(4)加油站7处,沿福三线两侧分布5处,平在、上洋村附近各一处。(5)消防站1处,位于福三线西侧、莲花工业区入口的东南侧,用地面积0.4公顷。(6)区内现有驾校1所,位于富岭村,用地面积2.8公顷。市政设施用地总面积8.7公顷。3.5.5道路广场及对外交通设施用地(1)对外交通规划区对外交通主要依靠福三线,北接XX市区,南连永定县城。此外,建设中的双永高速及规划的“东肖红坊高陂坎市培丰东肖”城际快速通道将从规划区东部穿越,区域交通条件将得到大大改善。龙

25、梅铁路由规划区东侧通过,设有客运站和货运站各一处。(2)内部交通规划区内部交通主要依托省道福三线、莲花大道以及镇区内部环线。其中省道福三线除承担过境交通外,在规划区内由北至南联系富岭村、先富居委会、富园居委会及先锋烟场,红线宽度12-24米;莲花大道作为原永定工业园的主干道已基本建成,红线宽度为25米;镇区内部有环线道路联系各村庄,红线宽度4-10米。区内其他道路等级较低,线形不畅,路面较窄,通行条件较差。3.5.6村庄建设用地现状村庄建设用地包括北山、富岭、和兴、黄田、睦邻、平在、上洋、西陂等八个行政村用地,总用地面积331.8公顷,人均村庄建设用地约114.4平方米(村庄人口按2.9万人计

26、)。3.5.7水域及其它用地规划区内水域主要为永定河及其支流悠远溪,永定河流经规划区内长度约10公里,宽约20-30米;悠远溪长约8公里,宽约10-20米。区内还有三处石灰石矿,分布在莲花山北侧。规划区内除上述用地外,基本为种植地及山体。表四 现状用地平衡表序号用地代号用地名称用地面积(公顷)百分比(%)1R居住用地439.261.1其中R2二类居住用地75.2R22中小学用地16.7RC商住综合用地15.5R6村庄建设用地331.82C公共设施用地5.20.7其中C1行政办公用地2.0C5医疗卫生用地1.4C7文物古迹用地1.83M工业用地169.423.54S道路广场用地85.511.95

27、T对外交通11.41.66U市政设施用地8.71.27城市建设用地719.4100.08E水域和其它用地2108.6其中E1水域77.8E2种植地1287.0E4山体绿地737.6E8矿产用地6.2合计2828注:规划区现状人口约3.8万人,其中农村人口2.9万人。3.6 建筑质量及建筑层数规划区内一类建筑约占61%,二类建筑约占8%,三类建筑约占31%。其中一类建筑主要为原莲花工业区内新建工业厂房、福三线两侧新建的底商住宅以及村庄内部少量村民自建新房,绝大部分建筑均为6层以下。厂房层数以1-3层为主,村庄及中心镇区建筑以二类和三类为主,层数以1-3层为主。3.7 发展条件评价3.7.1优势(

28、1)副城定位的确定和快速交通的建立,开发条件趋于成熟。(2)山青水秀,生态格局良好,有利于高新园区品质的营造。(3)地形相对平坦,脉络清晰,场地建设条件较好。3.7.2劣势(1)村庄众多且分布零散,拆迁或整治成本较高。(2)配套设施薄弱,产业类型及结构有待进一步调整。(3)莲花山及上洋山位于园区中央,阻碍了南北纵向交通联系。4 定位与规模4.1 功能定位根据“做大做强海峡西岸经济区西部中心城市、拓展城市发展框架”的指导精神,同时根据2008年版XX市城市总体规划对XX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和城市中心等级结构的描述,高坎培新城将发展成为XX城市的副中心。围绕实现加速壮大XX经济开发区,大力发展高新技术

29、产业及新兴战略性产业,打造海峡西岸先进制造业基地,创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目标,瞄准新产业、新能源、新技术,坚持建设新园区与巩固发展老园区相结合,坚持园区建设与城镇建设相结合,强化园区城镇化功能,坚持“建设一个园区就是建设一座城市”的理念,与XX中心城市规划有机结合。因此我们将高新园区功能定位为高坎培新城的城市核心区、现代化的高新产业园区。4.2 产业定位结合园区现有产业门类、环境资源优势及综合发展机遇,遵循“产业集聚、企业集中、用地集约”的原则,确定园区应以大型工业项目为带动,以创新环境和产业集群化发展为主线,重点发展工程机械、运输机械、光电电子、环保机械等四大工业门类,同时进一步壮大

30、和发展商贸服务、科技开发、物流、房地产等第三产业,形成与XX经济开发区互补型的产业集群。4.3 人口规模规划区内居住人口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区内原有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二是投入园区的新增产业工人、管理人员及其家属等。规划采用自然增长率法推算现有人口的规模,采用劳动比例法推算机械增长的人口规模。(1)自然增长率法人口自然增长率估计:依据历年人口统计资料,高陂镇近几年来人口自然增长率在3.55.5,取均值为4.5,公式为:P1=p0*(1+r)(t-t0) 。式中,P1为规划期末人口,p0为现状户籍人口,r为人口自然增长率,计算可得:P13800×(1+4.5)11=39923则规划期

31、末区内人口增长为约4万人。(2)劳动比例法劳动比例法推算人口规模:生产性劳动人口的规划人数:规划工业用地总面积约808.6公顷,按每公顷工业用地就业100人计,生产性劳动人口的规划人数约8.6万人。取现状人口50%转化为生产性劳动人口,即2万人,则至规划期末城市生产性劳动人口约6.6万人。根据有关统计资料,生产性劳动人口占劳动人口的比例,一般在60%90%之间,规划取75%。则规划期内片区劳动人口约为8.8万人。劳动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约70%90%,规划取75%,则至规划期末机械增长的城市人口约12万人。将上述两部分人口汇总,即:(1)+(2)=4+12=16万人因此,本次规划采用16万人的人口

32、规模。4.4 用地规模本次规划建设用地面积约2828公顷,城市建设用地面积2245.3公顷,人均建设用地面积约140.3平方米。5 规划结构根据现状用地条件及规划功能定位,规划确定形成“一环一心双肺两带五片”的空间布局结构,形成结构清晰、功能互补的组团式空间发展模式。一环由规划南环路、北环路、城际快速通道形成一条环串规划区的环状干道,联系各功能片区。一心指位于现状莲花工业区以南,永定河两岸的公建服务中心,包括高新园区管委会、高陂镇行政中心、配套的商业、商贸、文化、娱乐等设施,也是高坎培副城的城市中心。双肺指规划区中部的莲花山、上洋山两座相对独立的山体,显山透绿,形成园区鲜明的空间特征和生态绿肺

33、。两带一带为沿永定河的滨水休闲景观带,一带为沿双永高速及城际快速通道、由多种市政设施复合形成的市政走廊带。五片由绿廊、绿楔及廊道所划分,功能相对独立的中心、上洋、平在、先富、黄田等五大功能片区,主要功能为工业集中区或综合性片区。(1)中心片区 中心片区位于规划区中部,莲花山以南、上洋山以东、南环路以北、市政走廊以西,是高坎培新城的中心区及规划的光电产业园区,片区面积约3.5平方公里。片区以城市综合服务及工业为主要职能,适当配套居住功能。(2)上洋片区上洋片区位于规划区西部,上洋山山背塘水库以西,主要包括环保设备产业园、留学生创业园及结合西陂、上洋两村形成的居住组团,片区面积约5.0平方公里。片

34、区以工业为主要职能,重点发展环保设备产业,并结合村庄改造,形成相应的居住职能。(3)平在片区平在片区位于规划区北部,主要建设龙工配件工业园,形成大甲圩、平在两个居住组团,片区面积约5.1平方公里。片区以工业为主要职能,重点发展机械制造产业,并结合村庄改造,形成相应的居住职能。(4)先富片区先富片区位于规划区东部,市政走廊以东,沿现福三线两侧,主要包括富岭居住组团、先锋居住区及一处物流设施用地,片区面积约4.6平方公里。片区以居住为主要职能,基本保留现状居住用地并适时改建,逐步形成规模集中、配套完善的居住区。临近双永高速互通口及铁路站场设置一处物流设施用地。(5)黄田片区 黄田片区位于规划区南部

35、,南环路以南,片区面积约4.0平方公里。片区以工业为主要职能,重点发展汽车制造产业。6 用地布局规划6.1 居住用地居住用地包括二类居住用地和商住用地,划分为两个居住区和四个居住组团,分别为北山居住区、先锋居住区以及富岭居住组团、平在居住组团、大甲圩居住组团、上洋居住组团。可容纳人口共约16万人,其中农村人口1万人。(1)北山居住区位于现状北山村、和兴村,规划将村庄逐步进行城市化改造后全部作为二类居住用地,主要为中心片区提供居住配套。二类居住用地面积112.2公顷,商住用地面积6.4公顷,可容纳人口约4.3万人。(2)先锋居住区位于现状富园、先富居委会及先锋烟场,利用现状建筑质量普遍较好的条件

36、设置较为集中的居住区,远期对其进行城市化改造作为二类居住用地及商住用地。二类居住用地面积117.9公顷,商住用地面积14.2公顷,可容纳人口约4.6万人。(3)富岭居住组团位于市政走廊东侧,规划将保留部分村庄,并将其周边部分用地作为二类居住用地及商住用地。村庄用地14.6公顷,二类居住用地46.3公顷,商住用地3.3公顷,可容纳人口约2.1万人,其中农村人口0.15万人。(4)平在居住组团位于现状平在村东部,规划将保留部分村庄,并将其周边部分用地作为二类居住用地及商住用地。村庄用地15.0公顷,二类居住用地35.5公顷,商住用地8.9公顷,可容纳人口约2.0万人,其中农村人口0.15万人。(5

37、)大甲圩居住组团位于现状中心镇区大甲圩,利用镇区现有基础形成较为独立的居住组团,包括二类居住用地及商住用地。二类居住用地面积18.9公顷,商住用地面积9.5公顷,可容纳人口约1万人。(6)上洋居住组团位于现状上洋、西陂村,保留并适当改造上洋、西陂两村,并利用其周边空地作为二类居住用地和商住用地。村庄用地69.9公顷,二类居住用地25.1公顷,商住用地面积11.8公顷,可容纳人口约2.0万人,其中农村人口0.7万人。6.2 公共设施用地规划区内公共设施按三级结构设置,第一级为园区级公共服务设施,第二级为片区级公共服务中心,第三级为小区级公共服务中心和工业邻里中心。其中园区级公共设施位于中心片区,

38、主要公建设施沿高陂大街两侧和永定河两岸布局,包含园区管委会、高陂镇行政中心、综合性医院、文化娱乐中心、体育中心等,为整个园区提供服务;片区级公共设施共有四处,分布于平在、上洋、先富三个片区,为各自配套的居住区提供服务;小区级公共服务中心和工业邻里中心按合理半径配置在相应的居住小区或工业集中区内,提供集中配套服务。 规划公共设施用地面积93.4公顷。6.2.1园区级公共服务设施(1)行政管理用地规划园区管委会用地一处,位于高陂大街西侧、永定河北岸,用地面积1.8公顷。现状高陂镇政府位于中心镇区中心地段,占地面积0.52公顷,现状建筑质量一般,配套设施较为简陋,用地及交通条件等均对今后的发展不利。

39、规划建议结合中心片区公共服务中心的建设,将其搬迁至永定河北岸、高陂大街西侧地块,紧邻高新园区管委会,用地面积1.7公顷。(2)中小学用地完全中学规划保留高陂一中,并扩大规模至60班,其中初中、高中各30班。规划结合周边道路红线,适当调整用地后面积为6.2公顷。现状高陂二中用地较为局促,并和规划道路有较大冲突,因此规划建议远期将其迁至先锋居住区之先富路西侧,并扩大规模为60班,其中初中、高中各30班,用地面积5.9公顷。初中规划高陂三中一所,规模为初中36班,位于中心片区,用地面积3.7公顷。小学现状小学分布零散,且设施简陋,办学条件和发展空间有较大局限性,因此本次规划将全部重新选址布点小学,共

40、计7所。规划在先锋居住区设30班、36班小学各一所;中心片区设24班、36班小学各一所;富岭居住组团设30班小学一所;平在居住组团设24班小学一所;大甲圩居住组团设30班小学一所。上洋居住组团、黄田居住组团依托大甲圩和中心片区的教育资源配套服务。(3)商业金融用地园区级商业金融用地设置于中心片区,沿高陂大街两侧及永定河两岸布置,建设大中型商场、酒店、餐饮、银行、商务办公等服务设施,为整个高新园区提供服务。商业金融用地总面积75公顷。(4)文化娱乐用地规划设置园区级文化娱乐中心一处,位于中心片区,镇行政中心以东,包括电影院、青少年宫、图书馆等设施,用地面积2.8公顷。(5)体育用地规划设置园区级

41、体育中心一处,位于中心片区,镇行政中心以北、高陂大道以南,包括400米标准跑道、各类球场、综合运动馆等设施,用地面积3.3公顷。(6)医疗卫生用地保留并改造现状镇中心卫生院,结合规划道路适当规整用地红线,用地扩展至1.8公顷。规划设置园区级综合医院一所,规模为300床,位于中心片区,高陂大道以南,用地面积3.8公顷。(7)文物古迹用地规划整治维修天后宫(国家级)、遗经楼、虎行天后宫、关帝庙、新围楼、五凤楼(县级)等六处文物保护单位,并划定相应的保护范围。文物古迹用地面积约2.9公顷。6.2.2片区级公共服务中心规划区共设片区级公共服务中心4处,分别设置在平在、上洋、先富三个片区。每处区级公共服

42、务中心配置社区服务中心、商业等设施为本片区居住及邻近工业提供服务,每处用地面积约3公顷。6.2.3工业邻里中心、小区级公共服务中心规划区邻里中心分两级设置,一级邻里中心即园区级、片区级公共服务中心,为工业及居住配套提供服务;二级邻里中心即便利中心,为工业区自身提供服务。区内共设有二级邻里中心11处,其中龙工配件工业园4处,环保设备产业园3处,留学生创业园1处,汽车工业园2处,光电产业园1处。每处面积约3公顷,设置宿舍、公寓、餐饮、文化娱乐、办公、邻里公园等设施,服务半径约500米。各居住小区及各保留村庄除依托园区级、片区级公共服务设施外,还需自行配套小区级文化站、图书室、老人活动室、小型商业等

43、公建设施,并结合滨水绿带及街头绿地设置全民健身活动场所,以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求。表五 公建服务设施一览表项目用地面积(ha)建筑面积(m2)设置级别数量备注园区管委会1.815200园区级1镇行政中心1.711200园区级1完全中学6.237200园区级2保留原高陂中学(60班完中)5.935400迁建高陂二中(60班完中)初中3.722200园区级1新建高陂三中(36班初中)小学2.515000片区级7街道小学(30班)2.112600富岭一小(24班)2.615600富岭二小(30班)3.018000北山一小(36班)2.112600北山二小(24班)2.515000富园小学(30班)3.

44、018000烟场小学(36班)体育中心3.3园区级1文化娱乐中心2.822400园区级1综合医院3.830400园区级1按300个床位规模设置卫生院1.810800园区级1扩建为100床位规模长途客运站1.5园区级1按二级客运站规模设置社区卫生站300小区级结合公建底层设置电信局0.251500园区级2可合并设置邮政局0.251500园区级2电信模块局300片区级10结合公建底层设置邮政所300片区级10结合公建底层设置公交首末站0.4园区级4变电站0.5园区级7除保留原有的变电站外,增设三所110kV变电站压缩式清洁楼0.1400-500/所园区级6结合绿地设置公共厕所60-100/所园区级

45、21结合绿地、广场设置6.3 工业用地规划区内工业用地绝大部分为一、二类工业,对周边环境有一定影响。因此,规划采取工业集中布局的方式,与周边的居住、公建等用地有适当防护隔离。工业用地总面积808.6公顷。根据不同的产业类型,工业用地可划分为五大片区,分别为:龙工配件工业园、环保设备产业园、留学生创业园、汽车工业园和光电产业园。(1)龙工配件工业园位于平在片区,主要发展机械配件产业,园区总面积约327公顷(4905亩),其中工业用地净面积为256公顷(3840亩)。(2)环保设备产业园位于上洋片区西部,主要发展环保设备及相关产业,园区总面积约203公顷(3045亩),其中工业用地净面积为148公

46、顷(2220亩)。(3)留学生创业园位于上洋片区东部,主要发展环保设备及相关产业,园区总面积约74公顷(1110亩),其中工业用地净面积为52公顷(780亩)。(4)汽车工业园位于黄田片区,主要发展汽车产业,园区总面积约334公顷(5010亩),其中工业用地净面积为261公顷(3915亩)。(5)光电产业园位于中心片区,主要发展光电子及相关产业,园区总面积约115公顷(1725亩),其中工业用地净面积为91公顷(1365亩)。6.4 仓储用地规划仓储用地位于双永高速互通口两侧,靠近规划市政走廊、福三线以及龙梅铁路货运站场,对外交通条件优越,用地面积53.6公顷。表六 规划用地平衡表序号用地代号

47、用地名称用地面积(公顷)百分比(%)1R居住用地538.224.0其中R2二类居住用地355.9R22中小学用地33.6RC商住综合用地48.8RE村庄建设用地99.92C公共设施用地93.44.2其中C1行政办公用地3.8C2商业金融业用地75C3文化娱乐用地2.8C4体育用地3.3C5医疗卫生用地5.6C7文物古迹用地2.93M工业用地808.636.04W仓储用地53.62.45S道路广场用地314.614.0其中S1道路用地309.5S2广场用地5.16T对外交通30.31.3其中T1铁路用地10.7T22高速公路用地18.1T23长途客运站用地1.57U市政设施用地14.70.78G

48、绿地391.917.4其中G1公共绿地193.4G2防护绿地198.59城市建设用地2245.310010E水域和其它用地582.7其中E1水域56.5E4山体绿地526.2合计2828注:规划人口16万人,其中农村人口1万人。7 道路交通规划7.1 对外交通7.1.1铁路龙梅铁路由规划区东侧通过,现状客运站与货运站靠近福三线及双永高速互通口,位置适宜,规划给予保留并适当拓展货运站用地,以满足今后发展的需求。7.1.2高速公路建设中的双永高速从规划区东部通过,按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路基宽度26米,设计时速100公里,高架跨过园区内各主次干道,并在规划区东北部设置互通口一处,是区内重要的

49、对外交通出入口。7.1.3城际快速通道规划中的“东肖红坊高陂坎市培丰东肖”城际快速通道与双永高速基本并行通过规划区东部,路基宽度40米,双向六车道,按设计时速60公里一级公路标准,并结合城市道路级主干道标准设计。本次规划主干道有六处平交口,是规划区与周边区域联系的主要通道。7.1.4省道由于规划高速路及城际快速通道将取代福三线大部分过境交通的职能,规划将其在园区路段的道路等级降为城市干道级,承担先富片区的交通干道职能。7.1.5长途客运站规划设置客运站1处,以满足居民对外交通需求。为减少对城市交通的影响,客运站选址于规划区东侧、高陂大道与先富路的交叉口处,用地面积1.5公顷。7.2 道路系统7

50、.2.1路网结构根据现状用地、场地条件及工业区建设要求等因素,规划形成以方格形路网为主,较为简洁的路网结构。规划道路等级按主干道次干道支路三级划分。(1)主干道根据规划区组团式结构形态,各组团之间的交通主要依靠三条主干道进行联系,分别为东西向的南环路、北环路及南北向的高陂大道。规划主干道红线宽度36-40米。 (2)次干道城市次干道是各组团内部的主要联系通道,并将各交通流引入主干道网。次干道按400500米间隔布置,规划红线宽度25米。(3)支路规划于各地块及各村庄内部设置支路,以满足地块内部交通联系需求。支路的设置遵循经济性及合理性原则,尽量利用现状道路,减少拆迁量。工业区及居住区内支路红线

51、宽度为1216米,村庄内部支路红线宽度为7米。7.2.2断面设计规划道路断面设计依据现状及长远交通发展,并结合高新园区的交通运输需求而定,详见下表:表七 道路红线及断面设计一览表等级红线宽度(米)横断面划分形式断面设计编号道路名称1主干道404.5+14+3+14+4.5AA南环路、北环路、364+12.5+3+12.5+4BB高陂大道、高陂大街2次干道253.5+9+9+3.5CC3支路163.5+9+3.5DD122.5+7+2.5FF77GG7. 3公共交通积极发展公共交通事业,将公共交通作为规划区优先发展的交通方式,同时辅以自行车、摩托车和出租车交通。规划设置公交首末站四处,分别位于北

52、山、上洋、平在、先富片区,每处用地面积约0.4公顷,总用地面积1.8公顷。为满足本区公共交通需要,便于居民出行,规划以先富路、南环路、北环路、莲花大道、高陂大道、高陂大街、滨河路 等城市干道作为主要公共交通运输线,并在上述道路两侧按500800米间距规划港湾式停车站。公交停靠站的设置,在路段上,同向换乘距离不应大于50米,异向换乘距离不应大于100米;对置设站,应在车辆前进方向迎面错开30米。停靠站应采用港湾式布置,港湾式停靠站的长度应至少有两个停车位。7. 4交通设施(1)停车场规划设置社会集中停车场六处,每处用地0.2-0.5公顷不等,总用地面积2.4公顷。(2)加油站规划保留现状福三线西侧的天和加油站、先富加油站,规划新建五处加油站,每处用地约0.3公顷,总用地面积1.8公顷。7.5 道路竖向及土方平衡7.5.1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