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1_第1页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1_第2页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1_第3页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1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1设计思想: 这是一篇第二次被选进高中教材的课文,有关词句的理解,教材中有比较详细的注释,重点可以放在文意的理解上,从而更好地把握孔子的思想。 教学时间: 一至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2019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共同作过一个宣言:“假如人类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下去,必须回头两千五百多年,去汲取孔子的智慧。如今让我们一起来理解孔子以及有关文学常识。 孔子,名_,字_,_家学派创始人,被尊称为_,思想核心是_,政治上主张_,鼓励人们_,即“出来做事。 ?论语?是_体散文,是_记录的_的言行。 参考答案:丘、仲尼、儒、圣人、仁、礼治、入仕;语录、孔子门人及再传弟子、

2、孔子及其弟子。 二、学生齐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语气 俟,音sì莫,音mù甫,音f 由也/为之求也/为之赤也/为之小 三、学生质疑,解决疑难词义,学生接力翻译 学生可能出现的疑难问题: 不吾知也即“不知吾也,不理解我们。 如或知尔假如有人理解你们。 那么何以哉你们打算做点什么呢? 加之以师旅有别国军队来侵略它。“以,介词,由于。 四、整体把握文意并划分层次 第一部分第1段:问 第二部分“子路率尔“吾与点也:答 第三部分“三子者出文末:评 假如分两层,将一、二合为一部分也可以。 五、研讨性学习 1、用原文说说四个弟子的“志,即政治理想有何不同? 子路治理“千乘之

3、国,“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冉有治理“方六七十,如五六十的小国,“可使足民,不过“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公西华在“宗庙之事,如会同时,“愿为小相。 曾皙“莫春者,春服既成咏而归。 2、概括孔子的不同评价并分析四个弟子的性格特征。 子路:直率哂之 冉有:谦虚叹之 公西华:更谦虚惜之 曾皙:洒脱与之 对求、赤两人的评价及性格的概括,充分结合课文内容,其实并不难。 3、孔子为什么要“与点呢? 这是一个很难让学生理解的问题,因为曾点的“志从字面上看,不过是和人出去玩耍而已教参就这样翻译的,其他三人都是从如何治理国家的角度来答复,而孔子也正希望弟子们答复他们的政治理想,所以“与点是令人费解的。弄清这个问

4、题,对全文的理解会有一定帮助的。 当然,人们已经从积极或消极的角度,对这一问题做过不少分析,这里姑且不管。 让我们先来剖析曾皙的答复吧。 “莫春,阴历三月,即阳历四月,从气候上看,北方鲁国,现山东境内的天气还是比较冷,怎么能沐浴呢?即便能沐浴,到“舞雩台上吹风、乘凉恐怕难以解释得通吧? 何谓“舞雩?鲁国的祈雨台!是能随意上去的地方吗? 王充在?论衡?中解释曾点的所述是一种祭祀仪式,即舞雩的仪式。?礼记?中也有解释:“舞雩,祭水旱也。 可以根本得出结论,曾点讲的就是,在春天水旱时,率领人们行祈雨礼,以求得丰年,从而进一步实现他的治国理想。 下面结合孔子的思想来分析。 孔子政治上主张“礼治,即以礼治理国家。 针对子路“率尔答出“可使有勇,孔子“哂之理由就是“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针对冉有“如其礼乐,以俟君子的答复,孔子当时不语,在答复曾皙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