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原土地利用规划_第1页
松原土地利用规划_第2页
松原土地利用规划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松原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土地管理,提髙上地利用率,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统筹安排各业用地,促进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协调发展,保持松原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规 划。第二条松原市上地利用总体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中发1997111号)文件, 吉林省土地管理条例,吉林省人民政府(吉政发1997110号)文件,吉林省国民经 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等有关的法律、法规,制圧本规划。第三条本规划的区域为松原市行政辖区内的所有上地,总而积为2108937. 67公顷。第四条该规划是各项土地利用的

2、法规性文件。凡在本市行政辖区内的各项土地利用活动,均应执行本规划。第五条本行政辖区内有关丄地利用的各专项规划和行业用地规划均应符合本规划。第六条本规划期限为14年,近期1997年一2000年:远期2001年一2010年:展望到2030年。第七条 本规划一经批准即具有法律效力,并将规划中确立的各项用地指标纳入松 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长远规划及年度计划,严格执行。并做为审批各项建设 用地和安排各项用地讣划的依瞅因某种原因需要,对本规划进行局部调整、修改时,应由 松原市人民政府审核,并报省政府批准。重大问题的调整、修改须按审批制度规泄的程序进 行,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借口随意修改和

3、不按规定执行。第八条 上地利用总体规划是政府管理上地的依据,是各级人民政府加强上地利用 宏观调整控的重要手段。要按照耕地总虽动态平衡的要求,严格控制城镇建设和其它各项非 农建设用地,特别要控制占用耕地、林地,少占优质土地,尽量利用现有建设用地内部存量 上地和废弃地。第二章 土地利用现状第九条 城市概况松原市位于吉林省中西部,地处松嫩平原。辖4个县1个市辖区,47个街、镇,69个 乡政府,1139年村民委员会。全市土地总面积2108937. 673公顷。1996年全市总人口 261. 87 万人,貝中农业人口 197. 59万人,非农业人口 64. 28万人,城镇人口 154. 55万人,乡村人

4、 口 107. 32 万人。第十条 土地利用现状本规划采用的各类上地面积均为1996年全国统一的上地资源详查时点变更后的上地利 用现状数据。全市行政辖区内上地总而积为2108937. 67公顷,其中耕地而积1025305. 69公顷,占全 市土地总面积的48. 62%:园地3669. 37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0.17%;林地273643. 16 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12. 98%;牧草地374970. 28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17. 78%; 居民点及工矿用地98260. 87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4. 66%:交通用地34757. 71公顷, 占全市上地总面积的1.65%:水域

5、而积150646. 52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7. 14%;未利 用土地而积147684. 07公顷,占全市土地总而积的7%o第十一条土地利用特点1、丄地利用类型多样,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本市位于吉林省的中西部,东靠长春, 四邻白城,起着承东启西的作用,从国上资源看,本市具有幅员广,耕地多,草原多,水而 大,人均占有量高的特点。而且上地自然条件也十分优越,光、热、水条件适中,属全省重 点商品粮基地,农林牧副渔生产有广阔的发展前景。2、丄地利用程度髙。全市丄地利用率已达到92.99%,垦殖率达到48.62%。3、耕地资源数量多质量好。现有耕地1025305. 69公顷,占全省耕地而积的18.

6、38%, 人均耕地0.39公顷,高于全国人均水平。第十二条土地利用存在问题1、全市上地利用结构不尽合理,局部土地利用结构单一。全市上地利用基本上是以农 业为主,耕地面积比重达48. 62%,而林地比重仅为12. 98%,牧草地17. 79%,由于林地而积 少,森林覆盖率低,不利于土地生态环境的改善。2、部分土地资源利用总体水平不高。据1996年松原市农业区划对中低产田基本情况 调查获悉,全市已有中低产FH 650039公顷,占可耕地总面积的65%,英中:中产田而积365096 公顷,占可耕地而积37%;低产田总总而枳284. 943公顷,占耕地而积的28虬 牧草地利用 较差,草地只用不改,造成

7、严重退化。3、上地资源退化明显,地力逐年下降。原因是经济利益的驱使,盲目追求产量,使得 在对农业用地的开发利用中,化肥投入量增加,有机肥投入减少,具有养地功效的豆料作物 和绿肥播种面积也在减少,造成农用地的用养失调,使得丄壤养分下降,理化性状变坏,导 致上壤肥力的下降。而且部分地区水上流失也比较严重,没有得到根本治理。并且存在过度 开发,盲目开发的问题。4、城市用地不足,用地结构也不尽合理。5、土地整理、复垦、未利用土地开发缺乏统一规划,基本处于自发状态。第三章土地利用战略方针和规划目标第十三条土地利用战略方针根据松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纲要的战略部署,以及省级上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 松原市

8、上地利用的长远战略方针是:认貞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上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 本国策,在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前提下不断提高耕地质量,有效保护和综合治理农业用 地:控制非农业建设用地,特别是占用耕地:严格控制城市和城乡居民点用地规模:加大上 地开发、复垦、整理、保护的力度:优化生态环境,防治上地资源退化,提高丄地利用率和 产出率。第十四条上地利用规划目标1、保持现在耕地面积,略有增加。2010年耕地而积达到1027405. 69公顷,比1996 年耕地而积增加2100公顷;基本农出保护率为86. 5%:规划期间耕地减少不超过16733. 30 公顷,土地开发、复垦、整理补充耕地量须达到18833

9、. 33公顷。2、提高林地覆盖率,增加有林地面积。在加强森林抚育的基础上,重点搞好荒地、 荒坡、滩涂、沙地和“四旁”造林,提高以农出防护林为主的防护林体系建设,加快低质低 产林改造,发展生产林,果树经济林和珍贵树种的生产。到2010年林地面积277643. 16公 顷,森林覆盖率达到13.17%。3、为确保畜牧业发展,充分发挥我市草原资源的优势,促进畜牧业快速优质全而发 展,到2000年我市牧草地375636. 15公顷。到2010年牧草地面积达到377134. 38公顷。4、严格控制非农业建设用地,2010年城镇村及工矿用地而积控制在101412. 67公顷, 交通用地总面积控制在35872

10、. 28公顷。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2010年水域而积要控制在151135. 53公顷 之内,完善水利工程配套建设,充分利用水面资源发展苇地。积极开展上地开发、复垦、整理工作。到2010年全市可开发、复垦、整理耕地18833. 3 公顷,非耕地1535. 70公顷,提高了土地利用率。第十五条近期规划目标1997年到2000年耕地达到1025951. 84公顷,园地3678. 79公顷,林地274873. 92公 顷,牧草地375636. 15公顷,居民点及工矿用地99230. 65公顷,交通用地35100. 65公顷, 水域用地150796. 98公顷,未利用土地143668.

11、 63公顷。第十六条 人口与城镇规模控制目标到2000年、2010年,全市人口总量分别控制在266. 4和287. 84万人之内,非农业人 口分别增长到65. 9和70. 4万人水平上;松原市建成区人口分别控制在49. 9042和51. 8104 万人之内,非农业人口分别增长到30.44和31. 6万人水平上。根据人口怎额指标计算,到 2010年前松原市城镇新增用地28043公顷,城镇用地规模总量达到了 9023. 09公顷。第四章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第十七条土地利用指标调整本次规划采取自上而下,上下结合的方式进行。主要是按照吉林省上地利用总体规划 下达的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城市建设用地,重点工程

12、项目用地,农业结构调整占用耕地和上 地开发复垦上地整理增加耕地等上地利用指标,提岀松原市1997年到2010年各项主要用地 指标调整意见。根据调整意见,编制了两个供选方案:一是经济生态协调发展型,另一个是经济生态 加速发展型,并对这两个方案征求了有关部门及专家意见,确定第一方案。该方案各类用地 综合平衡如下:松原市2010年耕地达1027405. 69公顷;园地3700. 00公顷:林地277643. 16 公顷;牧草地377134. 38公顷;居工用地101412. 67公顷:交通用地35872. 28公顷;水域 151135. 53公顷;未利用地134633. 96公顷。1、设占用耕地16

13、733. 30公顷;通过上地开发、复垦和整理可增加耕地而积2100公顷, 2010年松原市耕地而积可保持在1027405. 69公顷,基本能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2、林地。全市现有林地而积273643. 16公顷,占全市土地总而积的12. 98%,林业发 展主要是营造农出防护林,水上保持林以及嶄炭林,用材林等,并要改造营林树种,提髙林 地质量。到2000年林地而积可达274873. 92公顷,2010年林地总而积将达到277643. 16公 顷,比1996年增加了 4000公顷。增加原因主要是利用荒山、荒地植树造林。并对近几年私 自毁林开荒的应一律恢复林地,搞好人工林营造。3、牧草地。松原市现有

14、牧草地而积374970. 28公顷,占全市丄地总而积的17. 78%, 并且已有大部分草原发生不同程度的退化,碱化,必须加强治理和改良,提高牧草地的质量, 加强草场管理与建设,严禁毁草原开荒,预测到2000年牧草地可增加到375636. 15公顷, 到2010年将达到377134. 38公顷,与1996年相比,牧草地面积增加了 2164. 10公顷。4、城乡居民点及工矿用地。1996年居民点及工矿用地98260. 87公顷,到2010年预 计需增占土地3151.80公顷,达到101412.67公顷。占地的原因一是人口的增加,居民点的 扩大:二是松原市油田开发区,随着油田的发展,必将占用一部分耕

15、地。5、交通等工程建设用地。松原市交通建设重点项目是修建和拓宽公路,提高公路等级, 交通总占地规模达到924. 31公顷,其中占用耕地878. 09公顷。6、水域占地。松原市1996年有水域而积150646. 54公顷,到2010年水域而积将达到 151135. 53公顷,比1996年增加了 489. 01公顷。第十八条2010年上地利用结构调整平衡方案根据以上调整意见,采用线性规划优化和系统动态仿真模型,建立了各项用地的综合平 衡方案:2010年耕地可保持在1027405. 69公顷,占松原市丄地总面积的48.71%; 地 3700. 00公顷,占土地面积的0. 18%;林地277643.

16、16公顷,占土地面积的13.17%:牧草地 377134. 38公顷,占上地而积的17. 88%:居民点及工矿用地101412. 67公顷,占地而积的 4.81%:交通用地35872. 28公顷,占土地面积的1.7%;水域用地151135. 53公顷,占上地 而枳的7. 17%:未利用上地134633. 86公顷,占上地而积的6.38%。第五章土地利用分区第十九条 为了实现上地资源优化配巻,发挥上地资源估势,实现上地利用规划作途管 制需要,根据松原市自然资源、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分异规律,依据上地利用现状调 査、上地详查时点变更资料、地图资料、航空和卫星照片资料,城市规划、村镇建设规划以

17、及上地资源适宜性评价、农业区划等资料,我市采用主成份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进行了上地 利用分区。根据国家土地管理局的规程要求,确左地(市)级的土地利用分区的等级系统。松原市 上地利用分区分为两级:A、上地利用地带。这是地(市)级的高级单元,主要是与省上地利用分区相衔接。 松原市分三个上地利用地带:即东部黑上农业上地利用地带,中部黑钙上农牧上地利用地带 和西部黑钙土农林牧土地利用地带。B、上地利用地区。是地(市)级上地利用分区的低给单元,这一级分区主要是与县 级土地利用分区相连接,并对县级土地利用分区有控制作用。第二十条上地利用地带是根据上地的自然条件、自然结构及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按丄 地的基本用途

18、划左的带状上地利用类型分布区。松原市由于处在沿海与陆的过渡带,降水和 温润程度从东往西逐渐减少,旱象从东向西逐渐增多。这些因素制约着上地利用,使得上地 利用类型呈南北向的带状,由东向西逐渐发生变化。南北走向的上地利用地带,因南北方向的地质、地貌及气候、水文的制约作用,使得上地利 用类型发生重大差异。这种上地利用地带内上地利用类型的不同,是划分上地利用地区的基 础。土地利用地区是根拯上地资源结构及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上地利用结构,在上地利用地带 内进一步划分成块状的土地利用地区。1、河间地黑土农业上地利用地区这个区上地利用类型以耕地为主,位于第二松花江与拉林河的河间地上。包括三贫河、 七家子、弓

19、棚子等14个乡镇。上地而积为179134. 48公顷,英中耕面积135258. 97公顷, 占该区土地总而积的75. 2%,剩余而积为其他用地类型。2、河间地黑钙土农牧业土地利用地区本土地利用地区位于第二松花江与松花江两河的河间地上,全部在扶余县境内。包括新 民、伯都、伊家店家场及华侨场家等25个乡镇(场)。上地而积为381674. 35公顷,上地 利用类型是以耕地为主,耕地面积达222128. 12公顷,占该区地而积的58. 2%,其它各种用 地均有分布,但而积较小。3、河道农业上地利用地区本土地利用地区位于第二松花江与嫩江的汇合处,是一带古河道。包括吉拉吐、新立、 库里渔场等20个乡镇(场

20、)。该区总上地面积为282677. 59公顷。这里的上地利用类型以 耕地为最多,而积为110372. 14公顷,占土地总而积的39%:水域面积为82687. 43公顷, 占该区上地总而积的29%:园地、林地、牧草地、居工用地、交通用地、未利用地等均有分 布。4、砂砾岩台地农业上地利用地区位于长岭县的东部和前郭县的东部,在行政区上包括前郭县的王府、光明、前进及长岭 林场等共19个乡镇(场)。该区上地总面积为267431. 41公顷,上地利用类型以耕地面积 最多,达165279. 49公顷,占该区上地总而积的61.8%,其它各类用地也有分布。但面积也 非常小。5、多湖高平地农林牧土地利用地区本上地

21、利用地区在乾安县的西部。在行政区上包括署字、余字、仙字及腾字种畜场等 15个乡镇,全部属乾安县。该区丄地总而积为292894. 89公顷。土地利用类型有耕地 126631. 66公顷,占该区土地总而积的43$,未利用地58707. 93公顷,占该区丄地总而枳的 20%B其它用地类型所占比例很小。6、你平地农林牧丄地利用地区位于乾安县的东部和前郭县的中四部。从行政区划上看包括乾安县安字张、大遐畜牧场, 前郭县深井子、种畜场及林木繁育场等11个单位,上地总面积为184409. 34公顷。这里的 上地利用类型有耕地66254. 29公顷,占该区上地总而积的35. 9%,牧草地的而积81914.11

22、公顷,占该区土地总而积的44.4%,还有园地、林地、水域、未利用等面积都非常小。7、闭流区北部沙城间长洼地农林牧土地利用地区本上地利用地区位于松花江流域与辽河流域中间的分水岭的位置,但松辽分水岭的西部 由低矮的分水岭逐渐过渡到闭流区,无排水岀口。按行政区划包括长岭县三十号、七撮等、 及前郭县的东三家、孤店、査干花林场等22个单位。该区上地总而积为368455. 08公顷。 上地利用类型有耕地131961.47公顷,占该区土地总而积的35. 7%:林地而积87637. 67公 顷,占该区上地总而积的23. 7%;牧草地94696. 92公顷,占该区丄地总而积的25. 6%o交通、 居工、水域等用

23、地也有分布,但所占而积很小。8、闭流区南部沙丘与碟形盆地农林牧上地利用区位于长岭县南部,包括大兴、永升、二里界、广太等11个乡镇,该区上地总而积为 192069. 42公顷。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为最多,有90773. 71公顷,占本区土地面积的47. 3%: 园地最少,共有而积237. 71公顷,占本区丄地而积的0. 12%:其它用地类型也有要布,且 面积很小。第二十一条河间地黑土农业上地利用地区管制规则1、黑上是世界上最适于农业用地的上壤,主要用于农业生产及为保持水上和直接为 农业生产服务的林带、水利设施等用途:2、控制黑上地带的农出转变用途。国家能源、交通、国防等重点建设项目,应尽戢 避开使

24、用黑上地带的农田;3、禁止占用基本农田进行城镇、村镇、开发区和工业小区建设:禁止占用基本农田 建窑、建房、建坟、挖沙、取土、堆放固体废物;4、鼓励农田林网建设,防止黑土遭受风蚀与水蚀。5、鼓励利用多雨季节的眾雨径流,修建小型水库、塘坝,建设旱涝保收、稳产高产 的基本农田。第二十二条河间地黑钙土农牧业上地利用地区管制规则1、黑钙上上的耕地主要用于农业生产,控制将基本农田改变用途:2、禁止占用基本农田建窑、建房、建坟、挖沙、取上、堆放固体废物。3、鼓励在沙地上造林,固泄沙地,防止沙化。4、鼓励加强林网建设,改善农田生态环境、建设林草田复合生态系统。第二十三条古河道农业土地利用地区管制规则1、古河道

25、上盐化草甸上的一部分已建成能排能灌旱涝保收的水田禁止改变用途。2、灌渠和排干应保持流畅,不能因貝它建设项目而受到干扰:3、鼓励在未利用地中的荒草地上,按前郭灌区的经验建设能排能灌、旱涝保收的基本 农田:4、鼓励建设稻苇鱼复合生态系统。第二十四条砂砾岩占地农业上地利用地区管制规则1、台地上目前已有的耕地,禁止改变用途:2、禁止占用农业用地区的基本农田建窑、建房、建坟、挖沙、取土、堆放固体废物:3、要加强农田林网建设,改善农田生态环境:4、鼓励在沟谷处修筑小塘坝,储存七、八月份的暴雨径流,防止水土流失;5、鼓励建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的农田,使黑钙上台地上的农田可持续利用。第二十五条多湖高平地农林牧土地

26、利用地区规则1、沙壤质高平地上已经开垦的农田禁I上改变用途:2、禁止在基本农田上建窑、建房、建坟、采土、采沙,堆放固体废物:3、鼓励在湖泡周囤盐化上地上种多种生耐盐植物,建设人工改良草地,发展畜牧业;4、鼓励建设林草田复合生态系统,综合利用土地资源。第二十六条低平地农牧业地利用地区管制规则1、保护黑钙土平地上的耕地,禁止改变用途:2、禁止在基本农田上建窑、建房、建坟、采土、采沙、堆放固体;3、鼓励在退化草地上种多年生豆科牧草,建设人工改良草地,发展畜牧业;4、鼓励拦蓄从上游下移的暴雨径流,节节筑坝蓄水,发展水利,控制下游涝灾。第二十七条闭流区北部沙城间长洼地农林牧上地利用地区管制规则1、已有的

27、基本农田禁止改变用途:2、禁止在基本农田上建窑、建房、建坟、采上、采沙、堆放固体;3、鼓励在沙J龙上造林,鼓励将单层的杨树林改造成等高间作乔灌结合的复合型森林, 以提高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4、鼓励在长洼地上节节控制上游来水,保护下游的农田及草地。第二十八条闭流区南部沙丘与碟形盆地农林牧上地利用地区管制规则1、保护现有的基本农田,禁止改变用途;2、禁止在基本农田上建窑、建房、建坟、采上、采沙、堆放固体;3、鼓励在沙丘建乔灌结合的复合森林;4、鼓励在碟形盆地上发展水出,但必须有灌溉水源又有排水渠道,不使下游发生盐化。第六章重点建设项目用地规模和布局第二十九条 交通重点建设项目用地° 19

28、97年到2010年松原市需修建一级标准公路5 条,耙二级公路扩建为一级公路的有一条。这两项工程总里程为213. 50公里,需占地651. 31 公顷;京一哈高速公路长春至拉林河段有42公里从松原通过,需占地273公顷。交通重点 建设项目到2010年总占地而积达924. 31公顷,其中占用耕地878. 09公顷。第三十条 水利建设用地。松原市到2010年大的水利工程有哈达山水利枢纽工程占地 1000公顷,其中有600公顷是耕地。第三十一条 城镇及农村居民点用地。1997年到2010年城镇和农村居民用地需求量预 测,应新增建设用地1059. 50公顷。第三十二条 工业项目用地。松原市1997年到2

29、010年重大工业建设项目有吉林油田新 民114区块产能建设、松原市小汕田开发等15个项目,用地369公顷,其中耕地295.2公 顷。前郭县肉鸡生加工等5项工程,要在2000年前完成。第七章 土地保护、开发、复垦及整理第三十三条 土地保护。根据国务院颁发的基本农出保护条例和吉林省基本农田 保护条例要求及省上地管理局部署,我市划左了基本农出保护区而积886889. 42公顷,占 耕地总而积的86.5%。其中一级保护而积354755. 77公顷,二级保护面积532133. 65公顷。 对划入基本农田保护的耕地,要建立永久性的保护制度,保护区耕地不准改变用途和占用, 确须占用基本农出的,必须申报省有关

30、部门同意批准。并按照有关规左开垦同等数量、质量 的耕地或交纳耕地造地费,用于开垦新农田。第三十四条 土地开发。到2010年开发未利用上地5227公顷。其中开发耕地4207公 顷,林地546公顷,建设用地398公顷,其它用地76公顷。2000年计划开发耕地1656公顷,主要开发区域是分散在各县、乡镇居民点周用及耕地 附近的零星未利用土地。开发的荒地类型应是荒草地和盐碱地;开发林地321公顷,开发的 区域主要是分散在各大林场中的零星未利用地,开发的类型为荒草地和沼泽地;开发建设用 地218公顷,开发的区域主要是前郭、长岭的大片荒地。到2010年计划开发耕地达2551公顷,主要开发区域是前郭、长岭、

31、扶余等县的大片荒 地和闲散地。开发的荒地类型主要是荒草地和部分盐碱地:开发林225公顷,主要开发区域 是前郭、长岭等集中连片的未利用上地,开发类型主要是荒草地和盐碱地:开发建设用地 180公顷,主要开发区域为前郭县和长岭县的未利用丄地,开发的类型主要是荒草地。第三十五条 上地复垦。至2010年共复垦废弃上地714公顷。其中复星耕地493.3公 顷,建设用地220.7公顷。2000年全市上地复垦重点区域是分散于各县乡镇的小块废弃地,共能复垦235公顷: 2001年到2010年复垦重点区域是较为连片的大块废弃地,共能复垦废弃地479.其中耕地 329.3公顷,建设用地149. 7公顷,前郭、长岭、扶余县为重点。第三十六条 上地整理。2010年土地整理的重点对象是零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