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哈尔滨市学科骨干教师远程培训 教学设计 科学学科磁铁有磁性(教科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三年级下册)杜家镇中心校半截河子分校 蔡玉君【摘要】"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本课就以探究为主的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归纳的能力;体会到科学研究就在身边,树立生活中处处是科学的意识。 【关键词】 科学探究、 合作交流、 汇报总结。 【教材分析】本课是在学生对磁铁有一个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又安排了两个活动。第一个活动是:引导学生探究磁铁能吸引什么物体,初步建立"磁性"的概念。进而,让学生用磁铁辨别一些物体。这一活动从探究和应用两方面帮助学生建立和加深磁性的科学概
2、念。第二个活动是:研究磁铁能不能隔着物体吸铁。这个探究活动指向的科学概念最明显的是"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其实也指向了磁力不需要接触物体就能起作用,磁力大小与距离有关系等。 通过这两个活动,相信学生对"磁铁有磁性"会有更深入的认识。 1.教材地位及作用本课时教材设计力图体现以活动形式为主,让学生经历一个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探究活动来认识磁铁的磁性。在整个单元的教学过程中,该课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只有对磁铁的认识、对磁性的认识才能对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可靠的基础。本课做到了教学内容符合教学逻辑结构要求特点,又符合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与认知水平的
3、特点,让他们在亲历活动中感受到身边的科学,品尝到成功的快乐,发现科学的真谛。对培养科学探究精神极为重要。2.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磁铁能吸引铁质的物体,这种性质叫磁性。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过程与方法用实验方法研究磁铁能吸引什么,不能吸引什么。用磁铁识别物体是不是铁材料制作的。根据材料设计实验,研究磁铁隔着水能不能吸铁。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同认真实验,获取证据,用证据来检验推测的重要性。 3.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实验,认识到磁铁具有吸引铁制品的性质。知道并理解用磁铁可以辨别出不易辨认的铁制品。【学情分析】学生认识磁铁几乎都是从看到磁铁吸铁现象开始的。在他们对磁铁特殊性质的自发认识中,印象最深的也是磁铁
4、能吸铁。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磁铁能吸引什么,不能吸引什么认识上是模糊的,有的学生可能认为磁铁能吸引所有的金属。本课将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强化正确认识,修正错误看法。【教学策略】1.教法:主要以活动形式展开教学,让学生经历一个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设计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并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认识磁铁的磁性。感知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 2.学法:激励学生参加探究活动,并且通过动脑思考、亲手实践,得出结论的过程来完成本课的学习任务。 【教学过程】一、谈话、复习导入同学们好!老师非常高兴将与你们上一节科学课。在上一节课中你们已经初步认识了磁铁,知道了磁铁能吸引一些物体,今天我
5、们将共同来探究有关磁铁方面的知识。(你们有没有信心学好这节课?)生:齐答出示课件:1、请看大屏幕,谁能说出图片上的物体是什么生:这是磁铁,有各种各样的(条形、环形、蹄形、方块形、圆饼形的等等。)师:同学们回答的可真好!2、请看大屏幕,我们来共同分享一下在日常生活中有关磁铁的应用实例有磁悬浮地球仪、磁悬浮列车、磁悬浮陀螺、电磁起重机、扬声器、电话、耳机、指南针、文具盒等等。师:可见磁铁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非常广泛。与人们的生活的关系也是非常的密切!现在我们将要做一个游戏,那就是给磁铁找找好朋友。你们喜不喜欢做游戏呢?生:喜欢 喜欢 真喜欢二、新课展开探究活动一:磁铁能吸引什么物体 出示课件-磁铁能
6、吸引什么物体(谁才是与磁铁相吸的好朋友?)1.取出材料盒中的材料清单与材料袋,将材料袋中的材料平放在桌面上。认清各种材料名称。2.小组猜测。(谁才是与磁铁相吸的好朋友?记录员将结果填在材料清单的最后一栏中)3.小组汇报师:你对你猜测的结果有没有把握呢?生:有把握、没有把握、不能太确定。师:那么我们有没有好办法来验证呢?生:做实验就会知晓的。师:你可真聪明呀!你们大家也是这样想的吧?那好我们来一起给他鼓鼓掌吧?4.开始实验1认清实验要求(拿各种材料时小心伤手;磁铁要轻拿轻放,小心摔坏;检测过的材料请放入指定盒子内,别弄丢;记录员做好记录)。2小组长操作实验,其它同学注意观看。3记录员作好记录并且
7、汇报;5.汇报实验结果(谁才是与磁铁相吸的真正的好朋友?他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不能与磁铁做好朋友的材料又有什么特点?)生:好朋友是-铁钉、回形针、小铁珠、弹簧、铁夹、铁片。他们都是铁材料制成的;不能与磁铁做好朋友的材料他们都不是铁材料制成的。6.课堂小结:能与磁铁相吸的材料都是铁制的,而不与磁铁相吸的不是铁材料制成的。于是我们把磁铁能吸引铁的性质叫磁性。(板书课题与磁性概念)探究活动二:磁铁能隔着一些物体吸铁 1、谈话导入(1)还记得老师上节课给大家带来的遥控小车吗?现在大家都知道老师能指挥小车是因为有磁铁的原因,可当时知道吗?为什么?(纸包住了磁铁)磁铁被纸包住了,隔着纸,还能吸铁吗? (2
8、)学生猜测,教师演示。看到了什么现象?学生交流汇报。 (3)原来隔着纸的磁铁也能吸铁啊!那隔着别的物体行不行呢?想研究哪些物体呢?学生列举。2、实验设计老师给大家准备了这些物体(实物投影出示),怎么做实验呢?哪个小组先设计好了哪种物体的研究计划,并口头交流汇报获得了我们的认可,就可以先领走该种物体了。3、学生实验并做记录(相应的物体后面做好记录)4、汇报交流5、小结(1)通过实验,你知道了什么?(2)教师补充介绍并演示:磁铁隔着铁片吸铁。(让学生领悟到书中结语中“一些”所表示的意思。)三、总结延伸1、今天的课,对我们的知识增长有什么帮助?你有什么收获?2、老师的水果刀不小心掉到了井里,不把衣服弄湿,怎样才能把它成功捞上来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光的反射(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科学五年级上册人教鄂教版
- 2025年甘肃省兰州市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完整版
- 2025年河南女子职业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学生专用
- 2025年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必考题
- 2025年度公司独家签约带货主播合作协议
- 宠物医院装修全包合同细则
- 2025年度数字经济平台运营人员聘用协议
- 2025年度美容美发门店联营合作合同
- 农村茶艺馆装修合同模板
- 2025年度手房买卖意向金支付与房屋交易风险控制合同
- 小学五年级奥数竞赛试题(含答案)
- Unit-3-Reading-and-thinking课文详解课件-高中英语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 品牌服装设计课件
- 小学六年级美术期末试卷及答案课件
- DB11T 381-2023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 NB-T 47013.7-2012(JB-T 4730.7) 4730.7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第7部分:目视检测
-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第一单元单元学习任务 课件
- 新版出口报关单模板
- 幼儿园卫生保健十三种表格
- 大灰狼儿童睡前故事大全
- 家长进课堂--小学生食品安全知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