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大道之行也》 《杜甫诗三首》人教实验版知识精讲_第1页
八年级语文《大道之行也》 《杜甫诗三首》人教实验版知识精讲_第2页
八年级语文《大道之行也》 《杜甫诗三首》人教实验版知识精讲_第3页
八年级语文《大道之行也》 《杜甫诗三首》人教实验版知识精讲_第4页
八年级语文《大道之行也》 《杜甫诗三首》人教实验版知识精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初二语文初二语文大道之行也大道之行也 杜甫诗三首杜甫诗三首人教实验版人教实验版【同步教育信息同步教育信息】一. 本周教学内容:大道之行也、杜甫诗三首单元复习:教学重点:1. 理解大道之行也的主题,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2. 大致了解诗人杜甫的生平,理解他诗歌的风格变化。3. 单元重点的复习。教学步骤:(一)关于对“大同社会”的理解:内容重点:1. 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2. 人人都能安居乐业。3. 货尽其用,人尽其力。“大道”是指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或真理;“大同”指儒家的社会理想或人类社会的最高境界。(二)文章重点语句的翻译:1.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2. 使有老有所

2、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接有所养。3. 男有分,女有归。4. 货恶其弃于地,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者,不必为己。5. 是故谋必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三)“大同社会”与“世外桃源”的具体对应在哪里?“世外桃源”显然是受了大同世界的影响,是在艺术的再现“大同”社会的艺术风貌。“黄发垂髫并怡然自得”对应的是“老有所终,幼有所长”,推知“矜、寡、孤、独、废疾者”也会受到社会的照顾。“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对应的是“讲信修睦”“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力恶其不出于身者,不必为己”。“阡陌交通,鸡犬相

3、闻”“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四)关于杜甫: 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称为“诗圣”。他的诗歌在整体上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的变化过程,号称“诗史”。最著名的有“三吏”、“三别”抒写了民间的疾苦,著名的诗句还有“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五)诗歌主题: 这三首诗歌就是杜甫在不同历史时期写的。望岳写于开元盛世,是他的早期作品。诗歌热情的赞颂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神奇秀丽的景色,写出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 春望写于安史之乱时期,集中的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石壕吏也写于安史之乱时期,是一首构思巧妙、情节生动的叙事诗,表达了诗人对安史之乱中人民遭受的苦难表示了深切的同情。(六)诗句

4、的赏析:赏析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如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仗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 。 ,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1. 这首古诗运用了描写、叙事、抒情,请各找出一个例句。2. 写出诗歌的主旨句,并作赏析。3. 请在原文中填入所缺的语句。4. 文

5、中有“自经丧乱少睡眠”,这里的“丧乱”是指历史上的什么事件?咱们还学过哪首诗歌也是反映这个事件的?5. 简答并赏析(5 分)诗歌春望的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 ,此诗写于 (历史事件)前期。诗中“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请你从形式和内容上对这两句诗作简要评析。 答案:答案:1. 描写: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叙事: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抒情: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2.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作者由自己联想到他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情思。3. 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4. 安史之乱 杜甫的石壕吏 5

6、. 杜甫 安史之乱 这两句诗采用对偶的手法写出了安史之乱的战火连绵不断,诗人跟家人难通音信,此时的一封家信显得极其珍贵,可以胜过万金,表达了诗人眷念家人的美好感情。尤其是“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的急迫心情,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的使人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大意正确即可)【模拟试题模拟试题】一、基础知识:(共一、基础知识:(共 35 分)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每字、根据拼音写汉字:(每字 1 分,共分,共 14 分)分)黄发垂 tio( ) y( )太守 惟吾德 xn( )讲信修 m( ) zhu( )清涟而不妖 不可 xi( )玩wng( )不因势象形 尝

7、y( )余核舟一 卷底衣 zh( )jio( )首昂视 无案 d( )之劳形 决 z( )入归鸟老翁 y( )墙走 三男邺城 sh( ) 2、找出并解释下列通假字:(每字、找出并解释下列通假字:(每字 2 分,共分,共 12 分)分)选贤与能 矜寡孤独 诎右臂支船 左手倚一衡木 长约八分有奇 便要还家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每个括号、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每个括号 1 分,共分,共 14 分)分)欣然规往( ) 后遂无问津者( )因势象形( ) 钩画了了( ) 船背稍夷( ) 是谓大同( )男有分,女有归( ) ( )人不独亲其亲( )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 造化钟神秀( ) 浑欲

8、不胜簪( ) 死者长已矣( ) 犹得备晨炊( )4、古诗文名句默写:(每句、古诗文名句默写:(每句 1 分,共分,共 8 分)分)芳草鲜美, 。 ,不必藏于已。 ,草色入帘青。 ,一览众山小。 岱宗夫如何? 。 ,恨别鸟惊心。夜久语声绝, 。 使老有所终, 。二、课内阅读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短文,回答文后问题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解释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 分)无案牍之劳形( )往来无白丁( )2、翻译下面句子(4

9、 分)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孔子云:何陋之有? 3、本文哪句话能够提挈全篇大意?(3 分) 4、这段文字从 、 ,自娱自乐及不受官场干扰等四个方面,表现陋室不陋。(4 分)5、本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趣和节操?(4 分) 6、请试着谈谈作者写“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有什么作用?(3 分) 三、课外阅读三、课外阅读(一)(一)阅读下列文字,做文后的题(15 分)曾子杀彘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汝还,顾反为汝杀彘。 ”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 ”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

10、以成教也!”遂烹彘也。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3 分)曾子之妻之市 顾反为汝杀彘 遂烹彘也 2、翻译下列句子(6 分)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 特与婴儿戏耳 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 3、你认为曾子为什么杀彘?(3 分) 4、曾子认为父母应该怎样教育孩子?(3 分) (二)阅读下列文字,做文后的题(20 分)楚人养狙(刘基)楚有养狙以为生者,楚人谓之狙公。旦日,必部分(注:部置、分派)众狙于庭,使老狙率以之山中,求草木之实,赋十一以自奉。或不给,则加鞭棰焉。群狙皆畏苦之,弗敢违也。一日,有小狙谓众狙曰:“山之果,公所树与?”曰:“否也,天生也。”曰:“非公不得而取与?”曰:“否也,皆得

11、而取也。”曰:“然则吾何假于彼(注:借用他的名义)而为之役乎?”言未既,众狙皆寤。其夕,相与伺狙公之寝,破栅毁柙(注:关动物的栏圈),取其积,相携而入于林中,不复归。狙公卒馁而死。1、试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加点的字(每题 1 分,共 6 分)赋十一以自奉( )或不给 ( ) 使老狙率以之山中( )公所树与( )言未既( )狙公卒馁而死( )2、翻译下列句子:(每句 1 分,4 分)群狙皆畏苦之,弗敢违也 必部分众狙于庭,使老狙率以之山中 非公不得而取与? 取其积,相携而入于林中,不复归。 3、众狙为什么要离开狙公?(3 分) 4、“众狙皆寤”,众狙明白了什么?(3 分) 5、你从这篇寓言里懂得

12、了什么道理?(4 分) 【试题答案试题答案】 一. 略 二. 课内阅读答案:1、形体、身体平民。这里指没有学问的人2、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3、斯是陋室,惟吾德馨4、生活环境清幽、交友之雅(概括合理即可)5、表现了作者安贫乐道的情趣和高洁傲岸的节操6、运用类比,引古贤之名室证“陋室”,意在以古代名贤自况,表明“陋室”主人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大意正确即可)三. 课外阅读答案(一) 1、去、到 通“返” 就 2、曾参的妻子刚从街上回来,曾参便马上要捉猪来杀我不过是和孩子说着玩的妈妈骗儿子,儿子就不相信妈妈,这不是教育孩子的好办法啊3、为了正确的教育孩子,做到言而有信。(大意正确即可)4、要言教与身教相结合,认识到身教的重要性,做到言而有信,以诚信为美(大意正确即可)(二)1、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