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数与倍数教学设计_第1页
因数与倍数教学设计_第2页
因数与倍数教学设计_第3页
因数与倍数教学设计_第4页
因数与倍数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因数与倍数教学设计龙山学区北河小学 马成章教材分析: “因数与倍数”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213页。这部分内容依托于整数的认识和整数四则运算,是学生学习“数论”知识的初步,也是后面学习分数运算的基础。无论从知识本身,还是从小学数学知识体系上都是非常重要的,一直是小学数学教材的传统保留内容之一。现行的数学教材对这部分内容做了比较大的调整:精减概念,改变概念的呈现方式;把公因数和公倍数内容分散在分数教学之中;在找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上,以枚举法取代了传统的短除法。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从操作活动中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意义,会判断一个数是不是另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

2、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索意识,以及热爱数学学习的情感。学习者特征分析:五年级学生已经基本迈入抽象思维的初级阶段,对于农村小学的孩子来说,数学的学习是一件非常枯燥的,因为传统的教学难以满足学生对数学学习的需要,因此教师应该在教学手段的选择上尽可能多地运用一些现代教育技术工具,调动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理解因数和倍数的含义。教学难点:克服在表述因数与倍数关系时出现的困难。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因数与倍数有关的一些相关资料。教时:二课时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

3、级下册)第1213页。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师:人与人之间存在着许多种关系,你们和爸爸(妈妈)的关系是?生:父子(父母、母子、母女)关系。师:我和你们的关系是?生:师生关系。师:对,我是你们的老师,你们是我的学生,我们的关系是师生关系。在数学中,数与数之间也存在着多种关系,这一节课,我们一起探讨两数之间的因数与倍数关系。(板书课题:因数与倍数)二、认识因数与倍数师:我们已经认识了哪几类数?生:自然数,小数,分数。师:现在我们来研究自然数中数与数之间的关系。请你们用12个小正方形摆成不同的长方形,并根据摆成的不同情况写出乘、除算式。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1×12=12 2

4、15;6=12 3×4=1212×1=12 6×2=12 4×3=1212÷1=12 12÷2=6 12÷3=412÷12=1 12÷6=2 12÷4=3师:在这3组乘、除法算式中,都有什么共同点?生:第组每个式子都有1、12这两个数。生:第组每个式子都有2、6、12这三个数。生:第组每个式子都有3、4、12这三个数。师:(指着第组)像这样的乘、除法式子中的三个数之间的关系还有一种说法,你们想知道吗?请看课本P12。师:2和6与12的关系还可以怎样说呢?生:2和6是12的因数,12是2的倍数,也

5、是6的倍数。师:也就是说,2和12、6的关系是因数和倍数的关系,这几组算式中,谁和谁还有因数和倍数的关系?生:3、4和12有因数和倍数关系,3和4是12的因数,12是3和4的倍数。生:我认为1和12也有因数和倍数关系。1是12的因数,12是1的倍数。生:可以说12是12的因数吗?生:我认为可以,12×112,1和12都是12的因数。师:说得真好,从上面3组算式中,我们知道1,2,3,4,6,12都是12的因数。师出示:11÷2=51。问:11是2的倍数吗?为什么?生:我认为不是,因为11除以2有余数。师:你能举一个算式,并说说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吗?生:2×

6、48,2和4是8的因数,8是2和4的倍数。生:40÷220,40是2和20的倍数,2和20是40的因数。师出示:0×30×100÷30÷10通过刚才的计算,你有什么发现?生:我发现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生:0除以任何数都等于0。生:我补充,0不能作为除数。师:所以在研究因数和倍数时,我们所说的数一般指整数,不包括0。师生小结: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生:我有一个疑问,在2×612中,2叫因数是指在算式中它的名称,而2是12的因数指的是2和12的关系,这两种说法一样吗?师:这个问题提得好!谁能回答他的问题

7、?生:我觉得好像不一样,但不知道为什么?生:我认为不一样,在2×6=12中,2叫因数是指在算式中它的名称,而2是12的因数指的是2和12的关系。师:说的真好。这节课我们研究因数与倍数的关系中所说的因数不是以前乘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中的“因数”,两者可不能搞混哦!三、课堂练习1下面每一组数中,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 16和2 4和24 72和8 20和52下面的说法对吗?说出理由。(1)48是6的倍数。(2)在13÷4=31中,13是4的倍数。(3)因为3×6=18,所以18是倍数,3和6是因数。师:第(3)题有两种不同的意见,请反对意见的同学说说理由。生:因为

8、没有说明18是谁的倍数,所以不对。师:你认为怎样说才正确呢?生:我认为应该这么说:18是3和6的倍数,3和6是18的因数师:在说倍数(或因数)时,必须说明谁是谁的倍数(或因数)。不能单独说谁是倍数(或因数),也就是说:因数和倍数不能单独存在。3在36、4、9、12、3、0这些数中,谁和谁有因数和倍数关系。4游戏。请生任意写一个60以内的自然数(0除外),听老师说要求,所写的数符合要求的请举手,同桌互相检查。( )是4的倍数 ( )是60的因数 ( )是5的倍数 ( )是36的因数 请一名学生模仿刚才老师的要求,继续练习。想一想,应该提什么要求,让全班同学都能举手? 生:( )是1的倍数。 师:

9、哗,全班都举手了,谁能总结刚才的说法。 生:任何不包括0的自然数都是1的倍数。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你还想学因数和倍数的哪些知识?课后反思:这是一节概念课,关于“倍数和因数”教材中没有写出具体的数学意义,只是借助乘法算式加以说明,进而让学生探究寻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通过备课,我梳理出这样一个教学脉络:乘法算式倍数和因数乘法算式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从教材本身来看,这部分知识对于五年级学生而言,没有什么生活经验,也谈不上有什么新兴趣,是一节数学味很浓的概念课。如何借助教材这一载体,让学生在互动、探究中掌握相应的知识,让乏味变成有味呢?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我采用脑筋急转弯中的一道题作为谈话进入正题,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看似不相关的两件事例中隐藏着共同点:一一对应、相互依存。对感知倍数和因数进行有效的渗透和拓展。教学流程图完成开始课件复 习 导 入 新 课课件展示教学内容课件提出问题讨论问题板 书 课 题黑板完 成简介因数与倍数的关系课件学生讨论教师引导教师指导探讨方法课堂练习并布置作业结束 帮助与总结: 本节课中大多数学生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