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谢中书书说课_第1页
答谢中书书说课_第2页
答谢中书书说课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答谢中书书说课稿罗田思源实验学校高莹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本课是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 27节课。本单元的教学重点 是学习描绘自然山水的优秀诗文。 要求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进入文中情景交融的 境界,并对作品的语言特色有所体会,而答谢中书书是一篇写景的优秀短文, 作者抓住景物特征来写,注意到在不同时间内(晨昏、四季)景物的变化,并且 情景交融。体现了作者能够品味山水之美的自豪感。 学好本课,对学习本单元的 诗文能起到承前启后的效果。2、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准确理解课文下注的词语,弄清词句含义。把握文章的修辞手法,学习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过程与方法:布置预习,让学生解决生字,

2、记下文中难点,然后进行讲解。点拔法、串讲法、诵读法、冋答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操。3、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反复诵读短文,体会文章意境;学习文中写景状物的方法。难点:引导学生在思想上超越时空,与作者对话,领会他们的思想感情。学习文中写景状物的方法。4、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提前预习,标出疑难。二、说教法、学法1、自主学习享受美的愉悦,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应多读少讲,以读代讲)。2、重点提示、分析。3、学法指导:要体现文言文教学之特点,既要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又要注意字 词句句落实。4、教学课时:一课时。三、教学程序利用多媒体课件,边读边引导分析。检查预

3、习1、分组读课文2、字词正音陶弘(h dng)景 晓雾将歇(xi 丹阳秣(mb)陵夕日欲颓(tu i) 与(y U)其奇者说明:以诵读和给较难识记的字词正音,来检查同学们的预习情况,同时帮助同 学对有关字词的识记。导入1、导语: 大自然是崇高的、卓越而美丽的。古人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高山大岳,千流百川,曾引无数文人墨客的无限情思,就请你细细品读陶弘景的 写景小品文答谢中书书,读完后你一定会觉得江南的山水真是一幅清丽的山 水画,是一首流动的山水诗呢!说明:此设计帮助同学们在头脑中再现大自然的美景, 设计一个较好的教学环境, 为课文教学作情感铺垫。2、解题 答:回复。 谢中书:见课文注解。

4、书:书信,是一种应用文体。我国应用性文体从来不排斥审美的文学属性,尤 其是书信一体,多记事陈情。3、作者简介陶弘景,(456 536),字通明,号华阳隐居,丹阳秣陵(现在江苏南京) 人。有陶隐居集。他曾担任诸王的侍读,因看透混浊的人世,后隐居山林, 但“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前以咨询,月中常有数信”,时人谓为“山中 宰相”。4、背景提示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矛盾尖锐,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从自然美中寻 求精神上的解脱,因而他们在书信中常常描写山水, 表明自己的所好,并作为对 友人的安慰。这类作品虽没有表现积极进步的政治观点, 但却以其高超的艺术笔 力,创作了具有相当美学价值的精品,具有较高

5、的鉴赏意义。说明1、题目易误,故作解释,并交代文体。2 、了解作者的生平,有助于体会作者寄于文中的情感。3 、背景提示,主要解决“书信”之常写内容与课文内容不同,给同学们带 来的疑惑。正课1、齐读课文。2、疏通文意。请同学翻译课文。同学之间补充,纠正。教师明确,指出应注意的问题。 口:“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谈”,应译为“赞叹”之意。“猿鸟乱鸣”“乱”应译为“四处”或“此起彼伏”之意。“未 复有能与其奇者”应译出得意之感等。说明:让学生注意字词翻译时,要与文章所表达的意境相吻合,这样才确切自然。3、齐读课文。4、寻美点作者写了哪些美景呢?他是如何描写这些美景呢?(提示:从词运用、感官、修辞等

6、角度思考)请用以下句式:从,我看到了美。5、 探情感“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以感慨收束全文,你能说说本文表 达了作者怎么样的思想感情?文章以清峻的笔触描绘了秀美的山川景色,并通过借古证今,说明了山川之美,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6背诵比赛7、拓展迁移请以雨景为内容,描写一个片段,表达自己的某种情感。(100字左右)8、小结板书山水相映之美色彩配合之美晨昏变化之美愉悦山水知音共赏动静相衬之美作业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历代诗人也留下了大量山水佳作,请大家收 集这方面的诗句相互交流,并试简评诗句特色。说明:借助课文的学习,弓I导同学们继续收集这方面的佳作,积累一

7、定的知识, 扩大知识面,并通过交流、简评,进一步欣赏情景交融的美感。四、教学反思这是一篇很好的课文,我自己非常喜欢,因此内心期盼着与学生共同分享美 文,在备课的同时,我亦搜集了大量的优美风景视频及图片,精挑细选,稍作加 工将其融入到我的课件中去,目的在于授课时能够借此引发学生美的享受, 因为 本课的教学重点,我放在了“美”上,以视频图片的形式出现,这样会更直观。 另外,再加上舒缓的音乐,给人以美的享受。而对于文章的美,主要采用“读” 的方法来使学生体会,以“读”赏“美”,以“美”品“读”,两者相互作用, 相辅相成。教学伊始,我以风景视频短片引入,引发学生美的享受,激发学习兴 趣,紧接着转入正题

8、,介绍作者、背景,但在授课过程中,这一环节出现问题, 对题目的解释非常清楚,对作者的介绍,能够很好的让学生借此了解写作背景, 对文章的学习极有帮助,现在想来,这一环节处理的不够得当,成为一处“败笔”, 接下来的词语注音、划分结构及释意、翻译进行的有条不紊,自然流畅,但在美 读文章这一环节,我范读的背景音乐,由于多媒体出现问题,无法播放,最后只 得清读。虽然课后,许多老师对我的范读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但我个人来说感觉 非常遗憾,毕竟这是本课的亮点之一,也是教师表现个人能力的一个机会, 错过 了,只能争取下次了。课堂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研读短文,体会感情”中,有 一句话“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y U)其其者”,学生一直不能读准与(yU) 的字音,这时,我三次强调了 “与”的意思,但学生还是出错,现在想想,如果 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