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品德与社会课如何培养学生能力威远县镇西镇正风小学 杨 勇品德与社会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综合课程,它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将总目标表述为“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这就是要实现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培养的内在统一,关注正确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和行为规范的养成,使学生既学会做事,更学会做人,在做事中学做人,在做人的指导下学做事。按照品德与社会课的标准,品德与社会教学就是要改变过去那种偏重知识学习,忽略学生的能力培
2、养的教学观念和倾向。笔者认为,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努力培养学生的发现与提出问题的能力,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社会考察与社会实践能力,创新和创造能力。一、发现与提出问题的能力学生发现与提出问题的能力是学生综合能力的核心,发现与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培养学生发现与提出问题的能力,是学生能力培养的第一要务。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必须把学生发现与提出问题的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要让学生在品德与社会学习中,不断地思考、探究,能够并且敢于提出问题。在教学中,让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需要良好地教学情境的营造,提供给学生一个发现与提出问题的良好心理氛围,在此基础上,进行提问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四年级上册
3、第五课爱护公用设施时,教师首先呈现这样一个范例:一同学在公园里玩耍,只见他一会儿像猴子一样跳上长条椅,一会儿又像野马在草坪上奔跑,围观的人惊讶的看着他。起初同学们开始小声指责,最后有的同学简直是愤怒,教师要求同学们谈感受时,由于受此启发同学们提出诸如“什么是公共设施?”“怎样爱护公共设施?”“为什么爱护公共设施?”“我们今后怎么办?”等许多问题。由此开展分组探究活动,使学生的思想感情得到进一步升华。应当注意的是,学生的问题,不能靠凭空臆造,必须经过其自身的探究与切身体验才能够有效生成,否则,学生单纯地去找问题,为应付教师而编问题,是起不到任何作用的。譬如说,许多教师习惯于开始上课就针对课文标题
4、提问,但这种方法只适合在一定情况下偶尔使用一下,如果长时间的,几乎每节新课前都用,就容易让学生产生程式化,失去了新意,达不到能力培养的预期效果。二、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信息化社会的今天,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已经成了人们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让学生自己去搜集与整理信息,从一个普遍忽视的问题到现在的突出重视,应当说,这是一个教学思维和教学理念的飞跃。信息的搜集与整理过程,是学生对学习资料的充分感知和加工过程,是学生创造性的劳动的过程。这一能力的培养是在实践中开始并在实践中完善的。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充分地交流与展示自己所搜集到的信息资料,这是一个成果的呈现过程。更是培养学生搜集
5、信息和整理信息的能力的必要过程。学生搜集信息和整理信息的能力的培养可以遵循以下步骤:1、明确目的,确定搜集与整理信息的前提性条件,并确定宏观的指导策略,是问题解决,还是情感体验,或者是制订决策等。2、设计方案,其中包括计划、所需材料以及资料搜集途径等。3、组成合理的调查小组,分工合作。4、运用归纳法进行资料的分析与处理,这是信息整理的过程。5、总结所搜集的信息,提出新的意见,发挥信息资料的价值。三、社会考察与社会实践能力新课程整合了品德、地理、历史、社会等学科的内容,具有更强的综合性、思想性、开放性、社会性。因此,学生社会考察与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学生的
6、社会考察与社会实践能力要在一定的社会活动中才能得到培养的。在教学中,就要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社会活动中培养能力。学生的社会考察与社会实践能力可以采取各种教学方式去培养:1、交往型活动方式作为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领域的以培养学生社会考察和社会实践能力的实践活动,主要指的是学生主体性实践活动,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主体行为,因此,将更多地借助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来完成活动过程,这也就赋予了教学“社会实践活动性”的特征。教学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有目的的调查、访问,或者让学生去完成某项任务等,可以在校内完成,条件允许也可以在校外完成。2、体验型活动方式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中的社会考察与社会实践活动
7、往往以学生的体验为主进行,让学生在活动中去体验,既拓宽了学生体验的空间与领域,又侃学生的实践活动不致沦入空泛、单调的程式化境地。(1)组织学生参观,是培养学生社会考察和社会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具体的做法是:做好参观前知识准备,明确提出此次参观的目标。实地观察中给学生以具体的指导。指导学生总结观察结果。(2)参加社区服务,是培养学生社会考察和社会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主要是组织学生打扫公共场所,到福利院参与服务等,使学生亲身感受劳动的艰辛和快乐,体验为他人服务的乐趣。四、创新和创造能力创新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它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全面
8、提高学生的能力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和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我们在教学中要努力追求创新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创设能激发兴趣、启发思维教学问题情境,重视学法指导,培养创新思维和技能。善于发掘环境中的有利因素,不断取得最近的支撑点,是创造活动取得成功的艺术。和谐、宽松、信息畅通、恰如其分的奖励,尤其是富于挑战的环境,对创造最为有利。在教学中,要努力为学生创设和谐、宽松、愉悦的课堂环境,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比如,组织学生喜欢的“辩析讨论会”,由“小主持人”带领同学们运用观点、分析解决问题,形成能力。而作为小主持人,本身的荣誉、锻炼的机会、竞争的动力,都促使学生尽其所能,在教师的点拨下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在讨论会中,设立“我创造”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乡村地基出售合同范本
- 2025年铁岭考货运从业资格证
- 2025年永州货运从业资格证怎么考试
- 加工合同范本道客
- 买车库出售合同范本
- it购销合同范本
- 医院业务合同范本
- 写医疗合同范本
- 加气块供应合同范本
- 单位更夫合同范本
- 《脑胶质瘤诊疗指南2024版》解读
- 税务会计岗位招聘面试题与参考回答2024年
- 学校开学安全隐患自查表
- 经济法学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浙江宁波前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4
- 结构化学(PDF电子书)
- 产科腹部四步触诊要点
- 第10课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中职专用】2024年中职思想政治《哲学与人生》金牌课件(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 SLT 478-2021 水利数据库表结构及标识符编制总则
- 2024年春学期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教学计划附教学进度表
- 深度学习视角下“尺规作图”教学策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