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海洋渔业新旧动能转换的调研报告_第1页
关于海洋渔业新旧动能转换的调研报告_第2页
关于海洋渔业新旧动能转换的调研报告_第3页
关于海洋渔业新旧动能转换的调研报告_第4页
关于海洋渔业新旧动能转换的调研报告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关于海洋渔业新旧动能转换的调研报告关于海洋渔业新旧动能转换的调研报告区农业局XX 区海岸线长42千米,海域总面积近1100平方千米(至领海基线),有渔港1处、自然港湾及渔船集中停泊点4处,渔船修造厂5处;各类机动渔船778艘、39700.4千瓦;浅海宜渔面积18000公顷,滩涂养殖面积7000亩, 海水池塘养殖面积1万亩, 工厂化养殖120万平方米,淡水养殖面积3万亩;各类水产育苗场85家、育苗水体19万立方米,年育苗量83亿尾; 区内有62家水产品加工企业, 年加工能力13.5万吨。近年来,我区海洋渔业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渔业产值实现了快速增长,养殖模式逐渐转变,产业结构日趋合理,但也遇到了诸

2、多转型升级和发展中的问题,如产业化程度不高、海域综合利用率低、投入乏力、养殖品种和技术更新缓慢等,不断制约着我区海洋渔业经济的良性发展,从而限制了我区海洋资源优势的充分发挥,为此,我局进行了多次相关内容的专题调研, 以期找出海洋渔业提档升级的办法和出路。一、制约海洋渔业发展的主要问题1.渔业生产经营格局分散。渔业从业者多为“分散经营、各自为政”,与先进地区相比,我区不仅在水产品质量监管上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在产业发展上也难以形成竞争合力,从而制约了海洋渔业产业的扩张,很难形成产业规模、建设连片基地,培植典型和亮点。2.涉渔项目资金整合力度不够。虽然近年来争取的涉渔项目数量非常多、总金额也很大,但

3、是点多面广,集中支持力度不够,如渔技推广补助、燃油补贴等惠渔资金项目,资金投入如同“撒芝麻盐”,不能深入解决海洋渔业产业发展实际问题, 许多项目的社会效益发挥不够。3.经济下行导致融资难。受经济下行压力影响,企业融资困难,出现企业间融资贷款互保现象,导致系统性风险加大,部分海洋牧场建设项目出现资金链紧张,影响了工程进度,同时部分涉渔企业经营不景气甚至出现半停产状态。4.渔业人才匮乏是瓶颈。一方面我区乃至全市缺乏相应的产学研机构,涉渔企业也缺乏相应的较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员,新技术和新品种的引进、中试及推广工作滞后于面上生产需求;另一方面涉渔企业管理人才匮乏,缺乏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企业领头雁

4、,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壮大。二、初步设想按照日照市海洋功能区划, 要进一步调整优化海域使用功能及养殖品种结构,围绕渔业生态、高效、安全发展理念,适度压缩贻贝养殖规模,高起点、高标准谋划浅海养殖业发展。1.涛雒浅海生态养殖区。一是以发展海带、裙带菜等藻类养殖为主,与涛雒海员村浅海筏式养殖铜藻、羊栖菜相结合,形成较大的藻类养殖场区,与贝类实行间养、轮养。二是积极争取上级有关扶持政策,组织建设单位集中连片建成浅海人工鱼礁群,在礁区移植海带、裙带菜、石花菜、鼠尾藻等藻类、增殖放流刺参、黑鲪 、鲈鱼、牙鲆等海珍品,打造具备日照特色的海洋牧场。2.太公一路至世帆赛基地以东浅海生态健

5、康养殖示范区。该区域近岸底质多为砂泥质、岩礁型,水质盐度相对稳定,可在原有贝类养殖的基础上,逐步压缩贻贝养殖规模,调整养殖品种结构,在发展扇贝、牡蛎等品种的基础上,间养海带、裙带菜等大型藻类,以日照市水产研究所人工鱼礁区为依托,在浅海可适当增殖刺参苗种,形成较大规模的刺参增养殖区,并移植大型藻类、开展增殖放流等。3.涛雒抗风浪深水网箱养殖基地。发展深水大网箱是日照市“十三五”渔业发展规划中的重要内容,随着优质海洋水产品的市场需求的日益增长,深水网箱养殖综合品种售价从2005年的20元/公斤提高到现在的4060元/公斤,利润空间非常可观。可通过完善深水网箱产业链,即苗种培育、暂养,饲料加工、鲜活

6、鱼出售等产业链条的合理配套建设,加大技术、政策扶持力度,发展壮大深水网箱规模,并可与休闲垂钓场建设相结合,成为助推休闲渔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三、对策建议1.创新海洋渔业模式,大力发展浅海养殖。一是重视浅海科技研发、 重视、 推广。 配备得力的专业技术人员, 积极对上争引项目扶持,也可从养殖用海海域使用金中拿出专项资金扶持企业申报区级项目进行科技研发,我局指派专业技术人员跟踪指导。二是大力扶持浅海养殖企业。依托上级有关扶持政策,大力发展浅海抗风浪网箱,优先扶持引进新品种、新技术生产企业。三是积极发展浅海综合立体养殖模式。依托区内大型人工鱼礁建设企业,如市水产集团、国美等,引导其合理开发利用浅海养殖

7、资源,构建万亩浅海“鱼类藻类贝类海参”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系统和“筏式-网箱”立体养殖模式,在海水的上、中层,采取藻贝间养、藻藻轮养,发展大型抗风浪网箱鱼类、海参养殖,使养殖水体得到合理、充分、有效利用,进一步提高浅海养殖效益。2.大力培育适应现代渔业发展的新型渔业人才,解决人才匮乏问题。我区海洋渔业要实现快速健康发展,在加强科技人才引进和培育的同时,必须大力培养一批懂生产、会管理、善经营的新型综合型人才,助力新型渔业经营主体发展。一是根据我区渔业技术推广人员年龄偏大、知识老化、数量偏少的实际,结合现代渔业渔村新形势新发展要求,通过招聘、招考等方式,尽快补充我区急需的渔业人才,同时,制订计划,对

8、现有专业人员加大培训力度,提升其业务素质和水平,不断强化区镇两级渔业技术力量配备。二是积极探索职业经理人培育机制,依托日照市职业技术学院等市内高校,对有发展前途的大型渔业企业或合作社负责人,通过教育培训、认定管理、政策扶持等一系列措施有效衔接,实施“职业经理人+培训机构+实训基地+专家跟踪服务”的菜单式服务模式,通过培育使其成为发展现代海洋渔业的生力军、领头雁。三是依托现有渔技推广项目中的人才培训计划,组织区内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负责人赴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农业大学等省内高校进行培训,从技术、经营思路等方面强化区内渔业企业主的现代化经营理念,从而把新技术、新思维运用到养殖中,推动我区渔业现代化

9、发展。3.整合资金项目、拓展融资渠道,解决制约浅海养殖发展的瓶颈问题。一是成立涉渔项目资金协调领导小组,海洋渔业部门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对涉渔项目资金进行有效整合,对整合以后的资金,按照扶优扶强、捆绑使用、重点投放的原则,筛选重点企业、合作社进行靶向扶持、优化培育。二是加大资金投入,整合财政资金和养殖用海海域使用金,每年拿出100万元成立现代渔业园区发展基金,力争每年打造一个1000亩以上的浅海养殖特色园区、基地,根据园区建设规模、质量给予补助。三是政府部门不断优化政策、搭建平台、拓宽投融资渠道,改变专业人才有技术无钱投、投资者有钱无技术的现状,首先选择一些条件成熟、基础较好的渔业园区、基地,作为社会资本投资渔业试验区(示范区),探索推进渔业 PPP 发展模式,通过建立企业与渔民之间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 使渔民能够分享企业发展壮大的“红利”,增加收入。4.试行海域使用招拍挂,力促海域有效开发利用。2016年10月26日,省海洋渔业厅会同省财政厅日前出台山东省海域使用权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