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具涂层的分类与应用_图文_第1页
刀具涂层的分类与应用_图文_第2页
刀具涂层的分类与应用_图文_第3页
刀具涂层的分类与应用_图文_第4页
刀具涂层的分类与应用_图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收稿日期5年月刀具涂层的分类与应用赵海波1周彤2梁红樱1李波21四川大学2成都工具研究所摘要:提出了刀具涂层的分类方法,分析了涂层刀具的选择依据。关键词:刀具涂层,薄膜,分类,选择Sort and Application o f Cutting Tool Coat ingZha o H aiboZhou TongLiang H ongyinget alAbstract:T he s orting meth od of cutting tool coatin g is put forw ard and the choice basis o f coated cutting tool is ana

2、lyzed. K eyw or ds:cutting to ol coating,thin film,s ort,ch oice1引言作为基础产业的制造业正在发生着革命性的变化,制造技术也已产生了质的变化。尤其是近几年高速切削加工技术的应用,在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可以认为高速切削加工技术已成为切削制造业的主流。高速切削加工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同时带动了相关技术的迅速发展。高速切削顾名思义,是高的速度、大的进给量、机床的快速移动、快速换刀等,最终体现为生产效率的大幅度提高。但是应该指出的是高速切削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随着加工方式、工件材料以及刀具选择的变化,高速切削加工

3、的速度存在很大变动范围。一般认为高速加工的切削速度为常规切削速度的510倍,如加工碳素钢切削速度为5002000m/min;铸铁为6003000m/min;铝合金为10007000m/m in;铜为9005000m/min。高速切削刀具技术是实现高速加工的关键技术之一,而刀具材料的高温性能是影响高速切削刀具技术发展的重中之重。由于在高速切削加工中所产生的切削热对刀具的磨损比常规切削高得多,因此对刀具材料有更高的要求:高硬度、高强度和耐磨性;高的韧性和抗冲击能力;高的红硬性和化学稳定性;抗热冲击能力。刀具表面涂层技术是应市场需求而发展起来的一种表面改性技术,自上世纪60年代出现以来,该项技术在金

4、属切削刀具制造业内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尤其是高速切削加工技术出现之后,涂层技术更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与应用,并成为高速切削刀具制造的关键技术之一。该项技术通过化学或物理的方法在刀具表面形成某种薄膜,使切削刀具获得优良的综合切削性能,从而满足高速切削加工的要求。归纳起来切削刀具表面涂层技术具有以下特点:(1采用涂层技术可在不降低刀具强度的条件下,大幅度地提高刀具表面硬度,目前所能达到的硬度已接近100G Pa;(2随着涂层技术的飞速发展,薄膜的化学稳定性及高温抗氧化性更加突出,从而使高速切削加工成为可能;(3润滑薄膜具有良好的固相润滑性能,可有效地改善加工质量,也适合于干式切削加工;(4涂层技术

5、作为刀具制造的最终工序,对刀具精度几乎没有影响,并可进行重复涂层工艺。涂层切削刀具所带来的益处:可大幅度提高切削刀具寿命;有效地提高切削加工效率;明显提高被加工工件的表面质量;有效地减少刀具材料的消耗,降低加工成本;减少冷却液的使用,降低成本,利于环境保护。2刀具涂层的分类众所周知,传统刀具涂层技术主要可分为两大类,但由于市场需求的变化及涂层技术本身的特性,物理涂层技术的发展受到了更大的关注。PV D技术在得到飞跃性发展的同时,其应用市场也得到了广泛的拓展。与最初发展相比,不仅涂层成分种类繁多,近几年来在涂层结构上更是有了突破性的发展,并已为市场所接受。随着PV D技术在市场中愈来愈广泛的应用

6、,认识了解各类涂层的特性及适用领域愈加显得重要。因此本文拟对当前P VD涂层进行分类,并分析各类薄膜所适用领域,目的是让使用者对各类涂层有一个较系统的了解,更加合理地使用涂层刀具。8 :2004从P V D 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角度,笔者认为PV D 涂层可按2种方法进行分类。 211按涂层成分分类 按涂层成分对涂层进行分类简洁、明了,基于对材料性能的认识,使用者容易了解涂层的功能,易为市场所接受,因此目前各涂层企业更多的是以不同的涂层成分向用户介绍、推荐其技术及产品。按成分对涂层区分通常可分为两大类,即硬涂层和软涂层。硬涂层以TiN 、TiCN 、T iAlN 等为代表,包括了单层薄膜和复合薄膜

7、,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及涂层技术的发展,新的涂层成分不断被开发出来,到目前为止所应用的硬涂层成分已有几十种之多;软涂层顾名思义薄膜的硬度相对较低,通常为1000H V 左右。软涂层目前种类并不多,以M oS 2、碳基薄膜为主,在切削加工领域内,其目的是通过在硬涂层表面覆盖一层这种薄膜,试图增加涂层表面的润滑性,改善被加工工件表面质量,以满足某些应用领域的需要。212按涂层结构分类尽管按成分进行涂层分类具有良好的市场基础,但从P V D 技术的发展来看,涂层的内部结构的变化已越来越多地影响着涂层刀具的应用效果。相同的涂层成分、不同的结构形式,可以导致涂层刀具使用效果的截然不同。因此认识了解目前P

8、V D 涂层薄膜的结构形式,对于该项技术的实际应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就目前P VD 技术的发展状况,涂层薄膜结构大体可分类如下:(1单一层涂层 涂层由某一种化合物或固溶体薄膜构成,理论上讲在薄膜的纵向生长方向上涂层成分是恒定的,这种结构的涂层可称之为普通涂层。如果联系到P VD 的发展历程,实际上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内一直采用这种技术,其中包含众所周知TiN 、T iCN 、T iAlN 等。随着应用市场要求的不断提高,人们也愈加认识到这种涂层的局限性,无论是显微硬度、高温性能、薄膜韧性等都难于大幅度提高,但这种涂层在市场中仍占有一定比例。(2复合涂层由多种不同功能(特性薄膜组成的结构可以称之

9、为复合涂层结构膜,其典型涂层为目前的硬涂层+软涂层,每层薄膜各具不同的特征,从而使涂层更具良好的综合性能。图1所示为CrN +C BC 复合涂层,其中B 为碳基薄膜。(3梯度涂层涂层成分沿薄膜纵向生长方向逐步发生变化,图1Cr N+C BC 复合薄膜这种变化可以是化合物各元素比例的变化,如T iAl 2CN 中Ti 、A l 含量的变化,也可以由一种化合物逐渐过渡到另一种化合物,如由CrN 逐渐过渡到C BC 。可以预见这种结构能有效降低因成分突变而造成的内部微观应力的增加。图2所示为TiAlCN 梯度薄膜。图2TiAlCN 梯度薄膜(4多层涂层多层涂层由多种性能各异的薄膜叠加而成,每层膜化学

10、组分基本恒定。目前在实际应用中多由2种不同薄膜组成,由于所采用的工艺存在差异,不同企业的多层涂层刀具,其各膜层的尺寸也不近相同,通常由十几层薄膜组成,每层薄膜尺寸大于几十纳米,最具代表性的有A lN +T iN 、TiAlN +T iN 涂层等。与单层涂层相比,多层涂层可有效地改善涂层组织状况,抑制粗大晶粒组织的生长,多层薄膜如图3所示。图3多层薄膜(5纳米多层涂层这种结构的涂层与多层涂层类似,只是各层薄膜的尺寸为纳米数量级,又可称为超显微结构。理论研究证实在纳米调制周期内(几纳米至几十纳米,与传统的单层膜或普通多层膜相比,此类薄膜具有超硬度、超模量效应,其显微硬度超过G 是可以预期的,并且在

11、相当高的温度下,薄膜仍可保留非常高的硬度。因此这类膜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前8C C 40Pa景,其典型代表为A lN +TiN 、AlN +TiN +CrN 涂层等。如图4所示,为AlN +TiN +CrN 纳米膜系,其调制周期约为7nm 。 图4A l N+TiN+Cr N 纳米薄膜(6纳米复合结构涂层纳米复合结构涂层。以(nc 2Ti 1-x A l x N/(2Si 3N 4纳米复合相结构薄膜为例,在强等离子体作用下,纳米T iA lN 晶体被镶嵌在非晶态的S i 3N 4体内(见图5,当T iA lN 晶体尺寸小于10nm 时,位错增殖源难于启动,而非晶态相又可阻止晶体位错的迁移,即使在

12、较高的应力下,位错也不能穿越非晶态晶界。这种结构薄膜的硬度可以达到50G P a 以上,并可保持相当优异的韧性,且当温度达到9001100时,其显微硬度仍可保持在30G Pa 以上;此外这种薄膜同时可获得优异的表面质量,因此工业应用前景广阔。 图5(nc 2Ti 1-x A lxN/(2Si 3N 4纳米复合相结构薄膜3涂层的应用随着PV D 技术的迅速发展,在实际应用中涂层的合理选择愈加显得重要。目前涂层薄膜不仅要解决硬度问题,其韧性、抗氧化性、表面粗糙度及润滑性等都需要根据不同的切削条件进行综合考虑。从实际的切削加工状况来看,仅凭涂层成分进行选择,在实际应用中已难以获取最佳经济效益。本文依

13、据上述两种涂层分类,浅析实际切削加工中P VD 涂层薄膜的选用。31车削加工车削加工的特点是连续、稳定、切削力及切削温度变化小,相对而言切削温度较高,因此在选择涂层类别时,涂层的硬度和高温抗氧化性是重点考虑因素。(1加工钢材时可选用纳米复合结构薄膜(nc 2Ti 1-x Al x N/(2Si 3N 4及A l T iN 薄膜,这两种薄膜都具有极高的表面硬度,且红硬性良好,使用温度可达到1100。(2铸铁加工通常也可选择上述2种薄膜。(3铝及铝合金加工的特点是熔点低,在切削加工中极易形成积屑瘤,且氧化了的切屑可形成Al 2O 3,导致摩擦作用的增强。当硅含量在4%13%之间时,硅在铝内形成固溶

14、体+共晶体组织,这种脆性、针状的片状硅的夹杂,在切削过程中,具有磨料作用,导致刀具早期失效;而当S i 含量进一步提高时粗大的组织使切削性能进一步下降。如果采用干式切削,可加剧这种磨损的发展,加工这类有色金属金刚石涂层刀具是最佳的选择方案之一,但考虑到可行性及经济性,对于PV D 而言,涂层应具有高的硬度及优异的润滑性。当S i 含量小于12%时,可选择多层T iCN +MoS 2复合薄膜及TiAlC N +C BC 梯度薄膜;而当S i 含量大于12%时,则可选用纳米复合结构薄膜(nc 2T i 1-x Al x N /(2S i 3N 4或单层的TiC N 薄膜。(4高强度合金的加工具有变

15、形大、加工硬化大、切削温度高的特点,此外由于该类合金中含有大量的碳化物、氮化物等,其显微硬度可达20003000H V 。在选择用于此类涂层时,其显微硬度、高温性能、润滑性是应着重考虑的因素。通常可选用纳米复合结构薄膜(nc 2Ti 1-x Al x N/(2Si 3N 4或TiAl 2CN +C BC 复合薄膜。(5对于铜及其合金而言,涂层极具针对性,而与加工方式关联性较低。紫铜塑性、韧性大,易粘屑,因此需要有效地解决排屑问题,一般选用CrN 膜;而对于铜合金(黄铜、青铜,由于材料强度的提高,通常采用单层T iCN 或多层TiC N 薄膜。(6塑胶材料的加工特性是导热性差、磨料性、回弹性等,

16、且大多采用干式切削加工方式,因此薄膜的显微硬度及热绝缘性是重点考虑的因素,除了C VD 的金刚石薄膜外,也可选用多层TiC N 薄膜。312钻削加工钻削加工也属于连续加工切削方式,其涂层种类的选择基本与车削加工类似。但所需注意的是通孔加工存在载荷的突变,因此所选择薄膜应具有良好的韧性。如在普通钢材的加工中,可选用多层膜;若在一般的切削条件下,单层的TN 薄膜也会获得81i良好的应用效果。313铣削加工在高速加工领域,铣削加工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而PV D技术的发展也从整体铣刀的涂层扩展到可转位刀片范围,并且已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铣削加工是一种断续加工方式,尤其在高速加工条件下,刀具受载状态极其

17、复杂,刀具因不断受到大小、位置不同的机械冲击和热冲击载荷作用,可引发薄膜的破裂、脱落等现象的发生,从而导致刀具的早期失效。(1加工普通钢材时可选用TiC N、纳米复合结构薄膜(nc2Ti1-x Al x N/(2Si3N4、AlCr N薄膜,这三种薄膜都具有较好的韧性。(2与普通钢材相比,铸铁的铣削加工通常导致刀具磨料磨损,涂层刀具的表面硬度更为重要,因此可选择纳米复合结构薄膜(nc2Ti1-x Al x N/(2Si3N4、A l T iN、AlC rN薄膜。(3对于铝及铝合金的加工,当Si含量小于12%时,可选择多层T iCN+M oS2复合薄膜及T iA lCN +C BC梯度薄膜;而当

18、S i含量大于12%时,则可选用纳米复合结构薄膜(nc2T i1-x Al x N/(2S i3N4及多层T iCN薄膜。(4高强度合金的铣削加工通常可选用多层T iCN+M oS2、梯度TiAlC N+C BC、AlC rN薄膜。314螺纹加工螺纹加工也一种连续切削方式,相对于普通车削加工,这种加工属于成型加工模式,切削速度相对较低,不易断屑,且对刀具的几何尺寸有严格要求,刀具刃口微小的缺陷也可导致工件的报废。因此薄膜的致密性、韧性以及表面的润滑性是首要考虑的因素。(1加工普通钢和高强度合金时可选用TiC N+ M oS2复合薄膜、TiA lCN+C BC梯度薄膜及T iAlN纳米多层薄膜,

19、这三种薄膜都具有良好的韧性及优异的润滑性。(2与普通钢材相比,铸铁的螺纹加工通常以磨料磨损为主,薄膜的致密性、韧性、硬度同等重要,因此常可选择T iAlC N及TiC N多层薄膜。(3对于铝及铝合金的加工,当Si含量小于12%时,可选择CrN+CBC及TiC N多层薄膜;而当Si 含量大于12%时,则可选择TiA lCN+C BC及TiC N 多层薄膜。4结语图62003年TiN、TiC N、TiAlN涂层应用情况近年来刀具表面涂层技术发展的特点是迅速及多元化。由图6可以看出,经过几年的历程,T iN涂层一统天下的情况已不复存在,尤其在硬质合金刀具应用领域,T iAlN涂层的比例已超过T iN,而其它种类涂层也有增加趋势。显然薄膜技术的发展不断地为切削加工提供更有效、更经济的手段,随着该项技术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