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性静脉炎的原因分析及护理进展_第1页
输液性静脉炎的原因分析及护理进展_第2页
输液性静脉炎的原因分析及护理进展_第3页
输液性静脉炎的原因分析及护理进展_第4页
输液性静脉炎的原因分析及护理进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综述】输液性静脉炎的原因分析及护理进展方勇燕【关键词】输液性静脉炎;危险;预防;治疗【中图分类号】R472R54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24152(20100520637203输液性静脉炎是指静脉输液时,由于物理、化学及感染等因素对血管壁的刺激而导致血管壁的炎症表现。首先是穿刺点局部感到不适或有轻微疼痛,进而局部组织有发红、肿胀、灼热、疼痛,并出现沿静脉走向索状红线,久之可触及条索状硬结,严重者可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1。输液性静脉炎是静脉输液治疗中最常见的并发症,据报道其发生率占30% 80%左右2-4,它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及医疗费用,延长住院时间,也给继续输液带来困

2、难。现将输液性静脉炎的危险因素及其预防、治疗综述如下。1输液性静脉炎的危险因素111药物因素11111输入药液的pH值及可滴定酸度正常血浆pH值7.357.45,输入药物会引起血浆pH值的改变,对局部血管内膜造成刺激和损伤,导致静脉炎的发生。且两种药液由于pH 值不同引起的配伍禁忌往往产生有害反应,这是混合静脉给药易发生静脉炎的主要原因1。可滴定酸度是所有酸性成分的总量,包括已离解的和未离解的酸的浓度,张春燕等5报道可滴定酸度也是引起静脉炎的因素之一。11112输入药液的渗透压当低渗溶液输入体内时,它使水分子向细胞内移动,细胞水分过多可造成细胞破裂、静脉刺激与静脉炎;高渗溶液可吸取细胞内的水分

3、、造成血管内膜脱水、萎缩、坏死,使静脉收缩、变硬,致静脉炎。正常血浆渗透压280320mO s m/L,渗透压>600mO s m/L的药物可在24h内造成化学性静脉炎1。11113抗癌药物的毒性作用抗癌药物作用于细胞代谢的各个周期,影响DNA与蛋白质的合成,使血管内皮细胞坏死,反复多次刺激损伤血管内膜,使静脉萎缩、变细,致静脉炎。11114高浓度刺激性强的药物若输入速度过快,超过血管的应激能力,或长时间滴入血管,持续刺激血管,均可导致内皮细胞破坏。11115药物的输注速度如果药物的输注速度过快,静脉内血液不能够中和输入的溶液,则会对血管内皮细胞造成损伤。11116药物的量朱静等6报道,

4、日输入液量超过1500m l 时发生静脉炎的概率明显多于日输入液量少于1000m l者。胡凤蕴等7指出日输入液体量超过2500m l更易发生静脉炎。11117药液的温度当输入温度过低的液体时,局部血管易产生痉挛,血流速度减慢,药物易附于血管壁,增加了药物对血管壁的刺激,引起局部炎症介质释放;同时,也使得血管壁本身的供血减少,血管内皮细胞处于相对缺血缺氧状态,血管通透性增加,从而引起静脉炎发生8。而温度过高会引起血管内膜烫伤及血细胞的变性。112机械性刺激和损伤护士穿刺技术不熟练或手法过于粗暴,都可以使血管内膜受到损伤,把促发凝血的内皮下细胞外基质裸露,促使血栓的形成而发生静脉炎。固定不牢和不适

5、宜的穿刺部位,造成针尖与血管壁频繁摩擦。不正确的拔针方法,如拔针前就将棉签按压在针眼,拔针时,因按压力与快速拔针时针尖的锐角会产生切割力,导致切割血管的机械性损伤。止血带结扎过紧或时间过长都可能造成对血管的损伤。作者单位:245000安徽省黄山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推注药物速度及压力不均衡产生冲击力对静脉血管的机械损伤。选用导管材料与型号在引发静脉炎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留置针针体柔软,患者肢体活动时,针头不容易滑出血管或刺破血管壁9。刘秀荣10报道钢针外渗率是留置针的2倍。国外文献11表明,使用聚四氟乙烯导管输液,静脉炎发生率为49%,而使用生物材料导管其发生率为24%。113各种微粒因素微粒一般指玻

6、璃屑、橡皮屑及各种结晶物质。微粒能引起血管栓塞或肉芽肿,造成局部循环障碍,并进一步导致组织缺氧,产生水肿和静脉炎。114环境及污染因素治疗的环境温度偏高、空气培养不达标是引起静脉炎的环境因素。护士加药时无菌操作不严、消毒物品及消毒方法不符合要求、局部皮肤不清洁、导管留置时间过长、未及时更换输液器及敷贴、配药后未及时输入等是导致细菌性静脉炎的主要原因。115注射部位与血管粗细报道表明小的静脉血管,比如手背上的血管,更容易发生静脉炎,而下肢静脉发生静脉炎的概率较上肢静脉高。116患者因素患者机体抵抗力低下,尤其是皮肤的防御能力下降是输液性静脉炎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患者年龄、疾病特点与静脉炎的发生也

7、有一定关系,60岁以上者使用静脉留置针静脉炎发生率为66.7%,3060岁为33.3%,30岁以下几乎为012;风湿性疾病的患者由于生物性损伤静脉壁的原因,在输液的治疗过程中很容易发生静脉炎13。2输液性静脉炎的预防211调节好溶液的pH值调节溶液的pH值,使其尽量接近血液的pH,其一可以有效地预防静脉炎,且可以提高药物的疗效。李葆华等14报道将1m l5%碳酸氢钠加入0.9%氯化钠250m l和25mg七叶皂苷钠溶液中,使药液pH值由4.6调整至7.4左右,可以减少静脉炎的发生。212避免高渗性药物及抗癌药物对血管的损害高渗性药物及抗癌药物对血管内膜的刺激性大,不能在同一条静脉上短距离反复穿

8、刺输液,宜选大、中静脉,有条件的进行中心静脉置管、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术(P I CC,可大大减少周围静脉穿刺及药物对血管的刺激。对于化疗药物,采用微量泵调控推注,形成恒速衡压,能明显减轻对血管内膜的损伤,有效保护血管,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徐燕燕等15采用芦荟和马铃薯联合使用对化疗患者的静脉的保护效果明显。213掌握好药物的性质、浓度及输入速度一种观点认为:增加有刺激性溶液的输液速度,如短时间内快速冲击性给药,可以减少头孢菌素和其他抗生素(如万古霉素造成输液性静脉炎;另一种观点认为:降低输液速度可以减少药物对输液静脉的刺激作用,尤其输注高浓度、大分子溶液如脂肪乳、氨基酸等液体时,应减慢滴速,并给

9、予足够的稀释,可防止静脉炎的发生1。214控制输液量,合理安排输液顺序控制输液量在1500m l 以内,先输入高渗或刺激性强的液体,后输入等渗或刺激性小的液体。同时输入几种药物时,中间输入生理盐水间隔16。215调节药物温度减少对局部血管的刺激药物加温后静脉输注可减少结晶性药物及自然因素对局部血管的刺激。温度维持在2535为宜。辛飞燕等17试验研究表明甘露醇在35时对血管壁的损伤是最轻微的。216减少血管壁的机械性刺激和损伤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避免反复多次穿刺,动作要轻柔。合理选择穿刺血管:应选择弹性好,回流通畅,外横径较粗的血管,避免选择瘫痪肢体或下肢血管。对长期输液患者,应有计划地保护和合

10、理使用静脉,应从远端向近端,避开靠近关节、瘢痕、受伤、硬化发炎的静脉,患皮肤病及感染处禁忌穿刺置管。止血带捆扎不宜过紧、时间<2m in。采用孙美容183条输液贴横行固定法能提高静脉输液的成功率,有效减少肿胀、渗出的发生,减少了针柄的移动、针尖与血管壁的摩擦,保护了静脉。并采用先拔针后棉签按压方式能减轻针头对患者血管壁的损伤19。严格选择针头,尽量选用最短、最细的穿刺针,减少穿刺时造成的血管创伤,保证充分的血液稀释,使用5号半头皮钢针输液比7号针出现静脉炎的机会低20。并提倡使用小号静脉留置针。庞溯摈等21报道直径较小的留置针漂浮在血管中,减少机械摩擦及血管内壁损伤,对血管壁的机械性刺激

11、较小,引起的炎症反应也较轻。217预防微粒因素保持治疗室清洁,符合要求,应尽可能减少人员流动,有条件的医院应成立静脉药液配置中心,使静脉应用的药物更具稳定性。操作者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严格执行手卫生,药物现配现用,稀释时应使其充分溶解。加药时用75%酒精棉签消毒安瓿后徒手掰开,在抽吸安瓿内药液时,要改变安瓿倒置的抽液方法,防止安瓿断口处微粒混入药液。、锐利的小号针头;一次性使用,减少针头穿刺胶塞次数;并采用斜面进针法,因其较垂直进针法显著减少了橡胶微粒污染的机会22。严把药物及器具关,选用高质量的药品和输液器具,必要时,可选用精密过滤输液器及可来福接头,它们对将进入体内的药液有过滤作用,能

12、有效滤除输液中各种不溶性物质23。218穿刺点皮肤保持清洁选择高质量的消毒液,消毒以穿刺点为中心向外,范围直径在5c m以上,待干后再行穿刺;定时消毒静脉留置针穿刺部位,更换敷料,保持局部干燥;张丽华等24通过研究得出,严格遵守规程操作,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56d为宜。219合理营养对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应加强营养,增强机体对血管壁创伤的修复能力和对局部炎症的自身免疫、抗感染能力。2110药物预防采用具有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细胞组织缺氧,能减少致炎物质产生,减轻对血管损害的各种贴剂、药物外涂及药物湿敷等方法,如:酒精湿敷、山莨菪碱凝胶涂擦、硝酸甘油贴剂,以预防静脉炎的发生25。3

13、输液性静脉炎的治疗311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并嘱患者不要按压炎症部位,避免栓子脱落,形成栓塞。312外敷法31211冷敷法冷敷可使血管收缩,减少药物吸收,可促进某些药物局部的灭活作用,局限损伤部位,常用于20%甘露醇、5%碳酸氢钠、化疗药物等引起静脉炎的早期26。31212硫酸镁湿热敷法镁离子能降低血管平滑肌对缩血管物质的反应性使血管舒张,促进炎症吸收。用50%硫酸镁稀释液浸泡无菌纱布,热敷于患处,此法疗效较好、操作简单易掌握。31213马铃薯片外敷中医认为马铃薯具有解毒、消炎、解痉、减轻外渗的作用。局部外敷有消肿止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血液流通作用。李四翠等27研究表明马铃薯外用治疗药

14、物性静脉炎优于传统50%硫酸镁湿敷。但见效慢,需每天长时间敷用。31214芦荟外敷新鲜芦荟其杀菌、消肿、减轻疼痛,疗效迅速,并能软化血管,减轻患者痛苦,延长血管使用寿命,外敷可治疗化疗性静脉炎。杨迎梅等28研究表明芦荟外敷治疗化疗性静脉炎其疗效也明显优于常规用50%硫酸湿敷。31215激素外敷复方醋酸氟轻松软膏,一般认为输液性静脉炎属于无菌性炎症,激素治疗的目的是利用其抗炎的作用,促进局部无菌性炎症的消退29。31216其它药物外敷还可采用云南白药、正红花油、消炎止痛膏、喜疗妥软膏、湿润烧伤膏外敷。章春芝等30研究报道山莨菪碱红花酒精混合液湿敷效果好。313药物封闭法任何药物引起局部皮肤出现水

15、泡、变紫或坏死,都要立即进行药物封闭并外敷药物。陈艳芬26通过临床观察,表明多巴胺渗漏用普鲁卡因、酚妥拉明局部封闭效果较肯定。314超短波理疗法红外线的热作用能降低神经末梢的兴奋性而止痛,且红外线照射后,毛细血管及小动脉扩张,血管周围白细胞浸润,使免疫能力加强,炎症产物及代谢产物加速吸收消散而消炎。一般在局部敷药的同时配合红外线照射疗法,2次/d,2030m in/次。总之,输液性静脉炎的治疗方法报道很多,但针对输液性静脉炎的危险因素而采取正确的预防至关重要,其不仅提高了临床静脉治疗质量,又提高了患者对静脉治疗满意率,减少了由此而引起的医疗护理纠纷。美国静脉输液治疗护理已走向专业化,并对专业静

16、脉输液治疗护士可以减少静脉穿刺的次数、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和减少与静脉输液相关并发症的出现作了肯定。我们应该加快静脉输液护理专业化的步伐,尽快与国际静脉输液护理专业发展水平接轨。参考文献1王建化.输液所致静脉炎的药物原因分析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2008,25(8:7662767.2宋文峰.套管针致静脉炎的护理J.医药论坛杂志,2004,25(16:79.3唐映辉,高林春.静脉炎的预防及处置进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1,18(4:25227.4赵丹凤.化疗性静脉炎的发生机理及防治进展J.护理研究,2001,15(5:2602262.5张春燕,顾健.输液静脉炎的诱发因素及其防治J.药物不良

17、反应杂志,2006,8(5:3632366.6朱静,铁华.外周静脉留置针致静脉炎的原因分析J.宁夏医学杂志,2003,25(11:7012702.7胡凤蕴,田冬梅,郭万霞,等.静脉留置针应用中静脉炎产生因素及预防J.中国基层医药,2003,10(10:108321084.8滑珊.输注液体温度对静脉炎发生率的影响J.实用医药杂志,2006,23(3:342.9邢会荣,栾维丽.输液性静脉炎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6,23(12:30232.10刘秀荣.静脉输液最佳途径探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4A:49.11Ayise Karadag RN,MS,Ph D.Ef

18、fect of t w o different short peri pheral2catheter materials on phlebitis devel opmentJ.J I nfusi on Nurs,2000,23(3:1582166.12袁滨,沈力,王静.静脉炎的发生因素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6(12:243022431.13边小辉,冯瑞娟.静脉炎防治与护理进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5,22(2:56257.14李葆华,张进,黄润州,等.溶液pH值对七叶皂苷钠所致静脉炎影响的临床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2:1132115. 15徐燕燕,刘文阁.芦荟和马铃

19、薯联合使用对化疗患者静脉保护的临床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7,6(3:6462648.【医学检验】心肌梗塞患者同型半胱氨酸与凝血功能的检测陈聪,陈忠,陈康荣【摘要】目的探讨心肌梗塞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HCY与凝血功能水平的关系。方法选择30例高HCY心肌梗塞住院患者为观察组,38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分别检测观察组及正常对照组HCY、国际凝血酶原比值(PT2I N 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 I B。结果观察组血清HCY、血浆F I B结果比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PT2I N R、APTT较正常对照组时间缩短,差异也

20、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肌梗塞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HCY与凝血功能水平的改变有密切的关系,同时检测同型半胱氨酸和凝血功能在心肌梗塞治疗和疗效观察中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关键词】心肌梗塞;高同型半胱氨酸;凝血功能【中图分类号】R542.22R44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24152(20100520639202D etecti on of the Ho m ocyste i n e(HCYand Blood Coagul a ti on Functi on i n Pa ti en ts w ith M yocard i a l I nfarcti onCHEN

21、 Cong,CHEN Zhong,CHEN Kang2rong.D epart m ent of L aboratory Science,Central Peoples Hospital of Zhanjiang,Zhanjing 524037,Guangdong,China【Abstract】O bjecti ve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 onshi p bet w een high homocysteine(HCYand the level of coagulati on functi on in patients with myocardial infarcti

22、 on.M ethods30cases of myocardial infarcti on inpatients with high HCY selected,38cases of healthy peop les as contr ol gr oup,HCY,PT2I N R,APTT and F I B were detected.ResultsThe results of seru m HCY and p las maF I B of observati on gr oup were marked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 ol gr oup,th

23、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P<0.05;The results of p las ma PT2I N R,APTT were shortened when compared with the nor mal contr ol gr oup,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t oo.Conclusi onThe myocardial infarcti on in patients with high homocysteine was cl osely related t o the level of coagula

24、ti onfuncti on changed.Si m ultaneous detecti on of HCY and coagulati on functi on had an active clinical meaning t o diagnose and obser2vati on of disease.【Key words】Myocardial infarcti on;Homocysteine;Coagulati on functi on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是一种含硫氨基酸,其血浆浓度增高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密切相关,而心脑血管的发病几乎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因

25、此同型半胱氨酸可能是引起冠心病发病的又一个危险因素1。许多研究已表明,同型半胱氨酸在临床上应用主要作为心血管疾病,尤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肌梗塞的危险指标,它的浓度升高与疾病的危险性成正比。本文通过对住院心肌梗塞患者同型半胱氨酸和凝血功能检测,探讨心肌梗塞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HCY与凝血功能水平的关系。作者单位:524037广东省湛江中心人民医院检验科通讯作者:陈聪,电子信箱:zjchencong 1资料与方法111临床资料根据1979年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心脏学会及世界卫生组织(WHO临床命名及诊断标准,分别选择我院住院患者和健康体检者作为心肌梗塞组和正常对照组。以上病例均排除严重肾功能不全、甲状腺功能低下、严重肝病、肠炎、恶性肿瘤患者、口服避孕药的妇女、服用叶酸或维生素B12者。健康体检者均排除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及肝肾功能不全、视网膜及外周血管病变,其中心肌梗塞组30例,男性22例,女性8例,年龄4086岁。正常对照组38例,男性26例,女性12例,年龄4082岁。各组均空腹12h采集静脉血,分别检测凝血功能和同型半胱氨酸,4h内测定完毕。112检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