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目录1 工程概况仁2 编制依据仁3 观测目的、围及流程1.3.1 观测目的13.2 观测围13.3 工作流程14 沉降变形监测网建立及测量技术要求 24.1 基本原则2.4.2 测量等级及精度要求3.4.3 变形监测网技术要求 3.5 变形观测3.5.1 一般规定4.5.2 观测点的设置 4.5.3 观测数据分析5.6 监测组织管理 6.6.1 人员管理6.6.2 设备管理6.6.3质量管理7.7 附件7.7.1 工点沉降观测断面、点布置表 8.7.2路基面沉降观测资料汇总表 9.7.3框架桥沉降观测汇总表1.01 工程概况海吉星框架桥箱身宽度14.2m,总高度10.1m,腹板厚0.85m,底
2、板厚 1.0m,顶板厚0.9m,顶板与腹板处设置的倒角。框架桥轴线与 壮锦大道道路中线垂线夹角为 12°,起讫里程为D1K6+610D1K7+250, 全长640m,其中在D1K6+605D1K6+705段下穿市壮锦大道。该桥采用 放坡明挖土质边坡, 边坡坡率 1:1.25,采用喷锚支护, 框架桥采用支架现浇 法施工,边坡最大开挖深度为12.85m,基底采用M10浆砌片石砌筑1.5m, 再用20cm厚C30混凝土封底。2 编制依据、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TB10601-2009);、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GB12898-91);、铁路工程测量规(TB10101-2009);3 观测目
3、的、围及流程3.1 观测目的 为了确保框架桥在深基坑开挖过程中的安全性,必须对框架桥开挖边坡进行变形观测,以便充分了解的变形值,变形变化趋势和稳定情况,从 而控制边坡开挖速率。在实际施工中应严密监视各种埋设仪器的观测指标, 及时进行综合分析而定。根据变形量资料分析确定规定日期后沉降是否满 足要求,根据沉降变化情况指导施工,确保客运专线轨道结构铺设质量。3.2 观测围本标段的观测围 D1K6+610D1K7+250 海吉星框架桥。3.3 工作流程图331观测流程图4沉降变形监测网建立及测量技术要求4.1基本原则、海吉星框架桥的变形观测以垂直位移观测、水平位移监测为主。、测量的高程系统应采用198
4、5国家高程基准。、结构物的变形监测应建立独立的变形监测网,覆盖围一般不宜小 于4公里,基准点选择应优先考虑利用 CPI和水准基点。、结构物的变形监测应充分利用 CPI和水准基点作为水平和垂直位 移监测的工作基点。、对监测网采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测量时,应符合铁道部现 行全球卫星定位系统铁路工程测量技术的有关规定。4.2测量等级及精度要求、本工程沉降变形测量按三等规定执行。见表 421表421测量等级及精度要求沉降变形测量等级垂直位移测量水平位移观测沉降变形点的 咼程中误差(mm)相邻沉降变形点的 咼程中误差(mm)沉降变形点点位中 误差(mm)三等± 1.0± 0.
5、5± 6.04.3变形监测网技术要求、垂直位移监测网建网方式:本工程垂直位移监测按沉降变形等级三等的要求(国家三等水准测量)施测、垂直位移监测网主要技术要求按表 431执行:表431垂直位移监测网技术要求等级相邻基准点高差中误差(mm)每站高 差中误 差(mm)往返较差、 附合或环线闭合差(mm)检测已测高 差较差(mm)使用仪器、观测方法及要求-三-等1.00.30.6 灯 n0.8血DS05或DS1型仪器,按高速 铁路工程测量规三等水准测量 的技术要求施测。、水平位移监测网建网方式:独立建网。根据沉降变形测量等级及精度要求进行施测,与施工平面控制网进行联测,并引入施工测量坐标系统
6、,实现水平位移监测网坐标与施工平面控制网坐标的相互转换。、水平位移监测网主要技术要求:本工程水平位移监测按三等规定执行。见表432表432水平位移监测网技术要求等级相邻基准点的点 位中误差(mm)平均边长m)测角中误 差(")最弱边相对中误 差作业要求-三-等± 6.0V 350± 1.8< 1/70000按国家三等平面控 制测量要求观测V 200± 2.5< 1/40000按国家四等平面控 制测量要求观测5变形观测5.1 一般规定、人工巡视和裂缝观测:人工巡视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将安排专 人每天进行巡视。当坡体表面发现裂缝时监测组及时在裂缝
7、处埋设裂缝观 测装置,通过观测裂缝的变化过程和变化规律来分析坡体的变形情况和破 坏趋势。、坡面观测:坡面的变形观测是指在平台上设置坡面变形观测点, 利用精度为2的全站仪进行观测,采用直角坐标法量测。通过数据处理分 析,分析坡面几何外观的变化情况,绘制坡面各点在施工过程中的水平位 移变化情况,从而了解边坡滑动围和滑动情况,提供预警信息,是一种简 单、直接的宏观监测方法。、沉降观测和水平位移观测:沉降观测主要通过埋设沉降观测桩观 测路基的沉降情况,通过数据分析指导施工;水平位移观测主要为地面水 平位移,采用直角坐标法观测。5.2 观测点的设置 框架桥监测应以坡面的水平位移及垂直沉降和框架桥底板沉降
8、观测为 主。沉降变形观测断面应根据不同的地基条件,不同的结构部位等具体情 况设置;测点的设置位置应满足设计要求,同时还应针对施工掌握的地质、 地形等情况调整或增设。、在坡顶平台距离开挖线0.3m处每隔20m设置观测点。待框架桥箱 身施工完成后在每节箱身中部距离箱身中心线 4.5m处设置一对垂直位移观 测点。(如图 )图521路堑沉降点布置图、观测点应设在同一横断面上,这样有利于测点看护,便于集中观测,统一观测频率,更重要的是便于各观测项目数据的综合分析。、沉降观测点埋设规格见图 ,观测点钢筋头为半球形,高出埋设表面5mm,表面做好防锈处理级配碎石级配碎石150图522沉降点设置图5.3观测数据
9、分析、稳定控制标准边坡稳定性评价主要根据以下几点进行综合判断: 、最大位移速率小于 2mm/d ; 、边坡开挖停止后位移速率呈收敛趋势; 、坡面、坡顶有无开裂,裂缝的变化趋势如何;在实际监测过程的过程中如果出现有上述一点活几点现象时,都应引 起注意,及时对各项监测容作综合分析,并通过其他项目的监测资料相互 进行对照、比较,以进一步讨论边坡的稳定性,以便及早发现安全隐患情 况,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观测频率时间变形观测开挖期间、开挖一个月及旱季和少雨季节1次/15天开挖一个月后1次/30天雨季1次/1周暴雨期和雨后数天1次/1天6监测组织管理6.1人员管理根据本项工作的特点,成立专职的监控量测小
10、组,由3名测量人员组成,设组长1名。在组长的指导下负责位移观测网的建立及垂直位移的观 测,埋设观测元器件,设置位移观测点,进行观测,并及时提交观测数据 和相关资料,对观测数据的真实、可靠性负责。观测小组负责观测设施的 保护,确保施工过程中不受扰动或破坏。监测组成员见表6.1。表6.1监测组主要成员表姓名学历职称工作年限职务项君专科技术员7组长梁耀博中专技术员3组员宁宁大专技术员2组员6.2设备管理为确保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将误差控制在规允许围,保证量测的精度, 配备满足工程项目规要求的测量仪器,用于沉降量测。量测所用测量仪器 都必须经省级以上的仪器质量检测站检定。检定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仪 器设
11、备见表6.2。表6.2主要测量仪器设备表序仪器名称制造厂家数量备注1全站仪徕卡TC-4021台2电子水准仪天宝DINI031台6.3质量管理、测量采用专业记录簿,用铅笔记录测量数据,禁止使用圆珠笔或 钢笔书写。测量记录不得涂改、撕毁,如果有误,可用明显的记号标识。 记录中参加人员、设备、日期、地点等事项应完备、清楚并签字。记录数 据及时检核,录入计算资料的数据核对无误。、现场测量资料的业整理由测量人员负责整理计算,专业工程师负 责复核。测量组每1个月必须对所有控制点位进行一次复测,以确保沉降 数据的准确行,复测由测量组组织。7附件7.1工点沉降观测断面、点布置表7.2路基面沉降观测资料汇总表7
12、.3框架桥沉降观测汇总表7.1工点沉降观测断面、点布置表新建云桂铁路工点沉降观测断面、点布置表施工标段:施工单位:观测工点里程: 至 编号:序 号观测断面里程断面 距离(m)断面 类型观测点及埋设元器件类型、数量说明沉降板剖面沉降管单点沉降计路面观测桩7.2 路基面沉降观测资料汇总表新建云桂铁路路基面沉降观测资料汇总表施工标段:施工单位:观测断面里程: 路堤填(挖)总高度:地基土种类: 地基处理方法: 预加载高度: 卸载时间 编号:观测时间(年、月、 日)相隔 天数左侧路肩路基中心右侧路肩标高(mm)本次 沉降量(mm)累计 沉降量(mm)标高(mm)本次 沉降量(mm)累计 沉降量(mm)标咼(mm)本次 沉降量(mm)累计 沉降量(mm)7.3 框架桥沉降观测汇总表新建云桂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临时产权房买卖合同书
- 2025新房屋租赁合同范本
- 2025标准版厨房设备采购合同模板
- 2025版权转让合同范文范本
- 2025劳动法规定:合同到期后的处理方式
- 2025共同投资建设宅基地住宅合同范本
- 2025年买方信贷、政府贷款和混合借贷合同范本示例
- 2025《现代合同管理与风险控制》作业
- 6.2做核心思想理念的传承者同步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 船舶冷却系统概述任务冷却水温度控制系统是机舱设备热量传递
- 职业技术学院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 2025-2030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发展趋势与投资管理策略研究报告
- 人教精通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单元测试卷
- 瓦斯超限停电、停产撤人、分析查明原因、追查处理制度
- 人教五四 六年级 下册 语文 第五单元《中国有能力解决好吃饭问题 第一课时》课件
- 文件打印流程表格:文件打印申请、审核流程
- 培育五大可信数据空间
- 2024年AI大模型产业发展与应用研究报告
- Agent视域下的人工智能赋能作战系统
- 不同茶叶的冲泡方法
- DBJ33T 1271-2022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吊篮安全技术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