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大学2013植物生理考试重点——名词解释_第1页
贵州大学2013植物生理考试重点——名词解释_第2页
贵州大学2013植物生理考试重点——名词解释_第3页
贵州大学2013植物生理考试重点——名词解释_第4页
贵州大学2013植物生理考试重点——名词解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章 植物的水分生理2束缚水(bound water): 与细胞组分紧密结合不能自由移动、不易蒸发散失的水。3自由水(free water) 细胞组分之间吸附力较弱,可以自由移动的水。6集流(mass flow或bulk flow) 液体中成群的原子或分子(例如组成水溶液的各种物质的分子)在压力梯度(水势梯度)作用下共同移动的现象。7集流(mass flow或bulk flow) 液体中成群的原子或分子(例如组成水溶液的各种物质的分子)在压力梯度(水势梯度)作用下共同移动的现象。8渗透作用(osmosis)溶液中的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扩散的现象。对于水溶液而言,就是指水分子从水势高处通过半透膜

2、向水势低处扩散的现象。渗透作用所形成的流体静压叫渗透压。20伤流(bleeding) 从受伤或折断的植物组织伤口处溢出液体的现象。伤流是由根压引起的,是从伤口的输导组织中溢出的。伤流液的数量和成分可作为根系生理活性高低的指标。21吐水(guttation) 从未受伤的叶片尖端或边缘的水孔向外溢出液滴的现象。吐水也是由根压引起的。作物生长健壮,根系活动较强,吐水量也较多,所以,吐水现象可以作为根系生理活动的指标,并能用以判断苗长势的好坏28蒸腾系数(transpiration coefficient) 植物每制造1g干物质所消耗水分的g数,它是蒸腾效率的倒数,又称需水量(water requir

3、ement)。35水分临界期(critical period of water) 植物在生命周期中,对缺水最敏感、最易受害的时期。一般而言,植物的水分临界期多处于花粉母细胞四分体形成期,这个时期一旦缺水,就使性器官发育不正常。作物的水分临界期可作为合理灌溉的一种依据。第三章 植物的矿质与氮素生理1矿质营养(mineral nutrition) 植物对矿物质的吸收、转运和同化,通称为植物的矿质营养。3必需元素(essential element) 在植物生长发育中起着不可替代的、直接的、必不可少的作用的元素。4大量元素(major element,macroelement) 植物生命活动必需的、

4、且需要量较多的一些元素。它们约占植物体干重的0.01%10%,有C、H、O、N、P、K、Ca、Mg、S等九种元素。5微量元素(minor element,microelement,trace element) 植物生命活动必需的、而需要量很少的一类元素。它们约占植物体干重的10-5%10-3%,有Fe、B、Mn、Zn、Cu、Mo、Cl等。6有益元素(beneficial element) 并非植物生命活动必需,但能促进某些植物的生长发育的元素。如Na、Si、Co、Se、V等6离子通道运输(ionchannel transport) 细胞质膜上有内在蛋白构成的圆形孔道,横跨膜的两侧,其可由化学方

5、式及电化学方式激活,控制离子顺着浓度梯度和膜电位差,即电化学势梯度,被动地和单方向地跨质膜运输。16单盐毒害(toxicityofsinglesalt) 植物培养在单种盐溶液中所引起的毒害现象。单盐毒害无论是营养元素或非营养元素都可发生,而且在溶液很稀时植物就会受害。19生理酸性盐(physiologicallyacidsalt) 植物根系从溶液中有选择地吸收离子后使溶液酸度增加的盐类。如供给(NH4+)2SO4-,植物对其阳离子(NH4+)的吸收大于阴离子(SO42-),根细胞释放的H+与NH4+交换,使介质pH值下降,这种盐类被称为生理酸性盐,如多种铵盐。20生理碱性盐(physiolog

6、ically alkaline salt) 植物根系从溶液中有选择地吸收离子后使溶液酸度降低的盐类。如供给NaNO3,植物对其阴离子(NO3-)的吸收大于阳离子(Na+),根细胞释放OH-或HCO3-与NO3-交换,从而使介质pH值升高,这种盐类被称为生理碱性盐,如多种硝酸盐。21诱导酶(inducedenzyme) 指植物体内原本没有,但在特定外来物质的诱导下可以生成的酶。如硝酸还原酶,水稻幼苗若培养在含硝酸盐的溶液中就会诱导幼苗产生硝酸还原酶,如用不含硝酸盐的溶液培养,则无此酶出现。25叶面营养(foliar nutrition) 由植物地上部的叶片吸收矿物质的过程称为叶片营养,也称为根外

7、营养。27养分临界期(critical period of nutrition) 植物在生命周期中,对养分缺乏最敏感、最易受害的时期。第四章 植物的光合作用2光合膜(photosynthetic membrane) 即为类囊体膜,这是因为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是在叶绿体中的类囊体膜上进行的。光合膜由脂类的双分子层组成,其中含有光合色素和多种蛋白质分子。4.光合色素(photosynthetic pigment) 在光合作用的光反应中吸收、传递光能的色素称为光合色素,主要有三种类型: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藻胆素。高等植物中含有前两类,藻胆素仅存在于藻类中。9反应中心色素分子(reaction cente

8、r pigment) 是处于反应中心中的一种特殊性质的叶绿素a分子,它不仅能捕获光能,还具有光化学活性,能将光能转换成电能。光系统和光系统的反应中心色素分子分别是P700和P680,这里P代表色素(pigment),P后的数值代表色素分子在受光激发被氧化时,该色素分子吸收光谱中变化最大的波长位置,也即用氧化态吸收光谱与还原态吸收光谱间的差值最大处的波长来作为色素分子的标志。P700和P680表示它们受光激发被氧化时,吸收光谱中变化最大的波长位置分别是近700nm和680nm处。14原初反应(primary reaction) 指光合作用中最初的反应,从光合色素分子受光激发起到引起第一个光化学反

9、应为止的过程,它包括光能的吸收、传递与光化学反应。原初反应的结果使反应中心发生电荷分离。15.光系统21荧光现象(fluorescence phenomenon) 叶绿素溶液在透射光下呈绿色,在反射光下呈红色,这种现象称为叶绿素的荧光现象。激发态的叶绿素分子回到基态时,可以以发光的形式释放能量。处在第一单线态的叶绿素分子回至基态时所发出的光称为荧光。由于能量的损耗,辐射出的光能必定低于吸收的光能,因此叶绿素荧光的波长要比吸收的波长长些。故为暗红色。22磷光现象(phosphorescence phenomenon) 处在三线态的叶绿素分子回至基态时所发出的光称为磷光。磷光波长比荧光波长长,转换

10、的时间也较长,而强度只有荧光的1%,故需用仪器才能测量到。27红降现象(red drop) 植物在波长大于680nm的远红光下,光合量子产额明显下降的现象。28爱默生增益效应(Emerson enhancement effect),由Emerson首先发现的,在用长波红光(如680nm)照射时补加一点波长较短的光(如650nm),则光合作用的量子产额就会立刻提高,比用这两种波长的光单独照射时的总和还要高。这一现象也称为双光增益效应。这是由于光合作用的两个光反应分别由光系统和光系统进行协同作用而完成的29.光合链(photosynthetic chain) 即光合电子传递链,定位在光合膜上的,由

11、多个电子传递体组成的电子传递的总轨道。其作用是将水在光氧化时产生的电子,最终送至NADP+。34非环式电子传递(noncyclic electron transport) 指水中的电子经PS与PS一直传到NADP+的电子传递途径。40光合磷酸化(photosynthetic phosphorylation,photophosphorylation) 光下在叶绿体(或载色体)中发生的由ADP与Pi合成ATP的反应。43 叶绿体呼吸44解偶联剂(uncoupler) 能消除类囊体膜或线粒体内膜内外质子梯度,解除磷酸化反应与电子传递之间偶联的试剂。如二硝基酚、NH4+等,这些试剂可以增加类囊体膜对质

12、子的透性或增加偶联因子渗漏质子的能力,其结果是消除了跨膜的H+电化学势,电子传递仍可进行,甚至速度更快,但磷酸化作用不再进行。46.C02碳同化(C02 assimilation) 植物利用光反应中形成的同化力(NADPH和ATP)将C02转化成稳定的碳水化合物的过程,称为C02同化、光合碳同化或碳同化。47卡尔文循环(Calvin cycle) 美国生物化学家、植物生理学家卡尔文和本森等从1946年起利用14C同位素示踪技术和纸层析技术,研究了小球藻、栅列藻等植物光合作用中二氧化碳同化过程。发现碳同化的初级产物是 3-磷酸甘油酸(PGA),并确定二氧化碳的受体是核酮糖-1,5-二磷酸。经10

13、年的研究,弄清了光合作用中二氧化碳同化的循环式途径,即光合碳循环(还原戊糖磷酸循环),这是植物光合碳代谢的基本途径,亦被称为卡尔文循环或卡尔文-本森(Calvin-Benson)循环。为此,卡尔文被授予1961年度的诺贝尔化学奖。53光呼吸(photorespiration) 植物的绿色组织以光合作用的中间产物为底物而发生的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的过程,由于此过程只在光照下发生,故称作为光呼吸。由于光呼吸的底物乙醇酸和其氧化产物乙醛酸,以及后者经转氨作用形成的甘氨酸皆为C2化合物,因此光呼吸途径又称为C2光呼吸碳氧循环(C2 photorespiration carbon oxidation

14、cycle,PCO循环),简称C2循环。57光补偿点(light compensation point,LCP) 光合作用吸收的C02与呼吸作用释放的C02相等时,即表观光合速率为零时的光照强度称为光补偿点。59光饱和点(light saturation point,LSP) 开始出现光饱和现象时的光照强度称为光饱和点。60光抑制(photoinhibition) 当光合机构接受的光能超过它所能利用的量时,光会引起光合效率的降低,这个现象就叫光合作用的光抑制。65光能利用率(efficiency for solar energy utilization) 单位面积上的植物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中

15、所含的化学能占照射在相同面积上的光能的百分比。是衡量植物利用光能的指标4CF1-CF0 叶绿体ATP(合)酶 7DCMU 二氯苯基二甲基脲、敌草隆8F6P 果糖-6-磷酸 12FNR 铁氧还蛋白-NADP+还原酶16NAR 净同化率 17OAA 草酰乙酸20PC 质蓝素 22PEPC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第五章 植物的呼吸作用6糖酵解(glycolysis) 己糖在细胞质中分解成丙酮酸的过程。为纪念在研究这途径中有贡献的三位生物化学家:G.Embden,O.Meyerhof和J.K.Parnas,又称这途径为Embden-Meyerhof-Parnas途径,简称EMP途径(EMP pathw

16、ay)。7. 糖异生(gluconeogenesis) 生物体将多种非糖物质转变成糖的过程。糖异生的主要前体物质是乳酸、丙酮酸、氨基酸及甘油等。8三羧酸循环(tricarboxylic acid cycle,TCAC) 在有氧条件下丙酮酸在线粒体基质中彻底氧化分解的途径。它是需氧生物利用糖或其它物质获得能量的最有效方式,是糖、脂、蛋白质等物质转化的枢纽。因柠檬酸是其中的重要中间产物,所以也称这循环为柠檬酸循环(citric acid cycle)。由于这个循环是英国生物化学家克雷布斯(H.Krebs)发现的,所以又名Krebs循环(Krebs cycle)。9戊糖磷酸途径(pentose ph

17、osphate pathway,PPP) 葡萄糖在细胞质内直接氧化分解,并以戊糖磷酸为重要中间产物的有氧呼吸途径。又称己糖磷酸途径(hexose monophosphate pathway,HMP)。10乙醛酸循环(glyoxylic acid cycle,GAC) 脂肪酸氧化分解生成的乙酰CoA,在乙醛酸体内生成琥珀酸、乙醛酸和苹果酸等化合物的循环过程。其中生成的琥珀酸可用以生成糖,二羧酸与三羧酸可参与三羧酸循环。此循环发生在某些植物和微生物中,通过乙醛酸循环,可将脂肪转变为糖,这在油料作物种子萌发时尤为重要11呼吸链(respiratory chain) 即呼吸电子传递链(electron

18、 transport chain),指线粒体内膜上由呼吸传递体组成的电子传递的总轨道12细胞色素氧化酶(cytochrome oxidase,Cytaa3) 即细胞色素aa3是细胞色素系统呼吸链的末端氧化酶。它的功能是将Cytc的电子传给氧生成水。细胞色素a3卟啉环中铁原子的第 6个配位键没有被氨基酸残基所占据。因此,它在还原态时(Fe2+)能与氧或一氧化碳等直接结合,在氧化态时能与HCN、HN3和H2S等结合。氰化物等的剧烈毒性就是由于它们替代了氧与细胞色素氧化酶的结合,从而阻断了生物体的呼吸作用。14底物水平磷酸化(substrate level phosphorylation) 指底物在

19、脱氢或脱水时分子内能量重新分布,形成高能磷酸基团直接转移给ADP生成ATP的方式,称为底物水平磷酸化。15氧化磷酸化(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 在线粒体内膜上电子经电子传递链传递给分子氧生成水,并偶联ADP和Pi生成ATP的过程。它是需氧生物生物氧化生成ATP的主要方式。16抗氰呼吸(cyanide resistant respiration,CRR) 对氰化物不敏感的那一部分呼吸。抗氰呼吸可以在某些条件下与电子传递主路交替运行,因此,这一呼吸支路又称为交替途径(alternative pathway)。20末端氧化酶(terminal oxidase) 处于生物氧

20、化一系列反应的最末端的氧化酶。除了线粒体内膜上的细胞色素氧化酶和抗氰氧化酶之外,还有存在于细胞质中的酚氧化酶、抗坏血酸氧化酶和乙醇酸氧化酶等。21伤呼吸(wound respiration) 植物组织受伤后呼吸作用增强,这部分增强的呼吸称为伤呼吸。22巴斯德效应(Pasteur effect) 巴斯德(Louis Pasteur,18221895)法国微生物学家、化学家,最早发现从有氧条件转入无氧条件时酵母菌的发酵作用增强,反之,从无氧转入有氧时酵母菌的发酵作用受到抑制,这种氧气抑制酒精发酵的现象叫做巴斯德效应。23能荷调节(regulation of energy charge) 通过细胞内

21、腺苷酸(ATP、ADP和AMP)之间的转化对呼吸作用的调节称为能荷调节。26呼吸商(respiratory quotient,RQ) 植物组织在一定时间内,放出二氧化碳的量与吸收氧气的量的比值,又称呼吸系数(respiratory coefficient)。由于呼吸商与呼吸底物性质以及代谢类型有关,因此可根据呼吸商的大小来推测呼吸所用的底物及其呼吸类型。27无氧呼吸消失点(anaerobic respiration extinction point) 使无氧呼吸停止进行时环境中的最低氧浓度(10%左右),也称为无氧呼吸熄灭点。29安全含水量(safety water content) 能使种子

22、安全贮藏的种子含水量,也称为安全水。一般油料种子为8%9%,谷类种子为12%14%。超过安全含水量,种子呼吸速率上升,不能安全贮藏。30呼吸跃变(respiratory climacteric) 果实成熟过程中,呼吸速率突然增高,然后又迅速下降的现象。呼吸跃变是果实进入完熟阶段的一种特征。第六章 同化物运输和分配1源(source) 即代谢源,是产生或提供同化物的器官或组织,如功能叶、萌发种子的子叶或胚乳。2库(sink) 即代谢库,是指消耗或积累同化物的器官或组织,如根、茎、果实、种子等。5P蛋白(P-protein) 即韧皮蛋白,位于筛管的内壁,当韧皮部组织受到损伤时,P-蛋白在筛孔周围累

23、积并形成凝胶,堵塞筛孔以维持其他部位筛管的正压力,同时减少韧皮部内运输物的外流。6胼胝质(callose) 一种以-1,3-键结合的葡聚糖。正常条件下,只有少量的胼胝质沉积在筛板的表面或筛孔周围。但当植物受到外界刺激(如机械损伤、高温等)时,筛管分子内就会迅速合成胼胝质,并沉积到筛板的表面或筛孔内,堵塞筛孔,以维持其他部位筛管正常的物质运输。一旦外界刺激解除,沉积到筛板表面或筛孔内的胼胝质则会迅速消失,使筛管恢复运输功能。7转移细胞(transfer cells) 在共质体-质外体交替运输过程中起转运过渡作用的特化细胞。它的细胞壁及质膜内突生长,形成许多折叠片层,扩大了质膜的表面积,从而增加溶

24、质内外转运的面积,能有效地促进囊泡的吞并,加速物质的分泌或吸收。9韧皮部装载(phloem loading) 同化物从合成部位通过共质体或质外体运输进入筛管的过程。10韧皮部卸出(phloem unloading) 同化物从筛管分子-伴胞复合体进入库细胞的过程。16源-库单位(source-sink unit) 在同化物供求上有对应关系的源与库,以及源库间的输导组织合称为源-库单位。17源强(source strength) 亦称源强度,指源器官形成和输出同化物的能力。可用光合速率、丙糖磷酸输出叶绿体的速率、叶肉细胞蔗糖的合成速率,以及蔗糖磷酸合成酶和果糖1,6二磷酸酯酶的活性等衡量源强。源强

25、=源体积×源活力,源体积可用源的重量表示,源活力可用源器官的相对生长速率或源细胞数目表示。18库强(sink strength) 是指库器官接纳和转化同化物的能力。库强库容×库活力,其中库容是指能积累光合同化物的最大空间,可用体积或重量等表示;库活力是指库的代谢活性、吸引同化物的能力,可用库器官的相对生长速率,即单位时间内同化物的积累量来表示。第七章,植物细胞信号的转导1信号转导(signal transduction) 细胞内外的信号,通过细胞的转导系统转换,引起细胞生理反应的过程。4第二信使(second messenger) 能被胞外刺激信号激活或抑制的、具有生理调节

26、活性的细胞内因子。第二信使亦称细胞信号传导过程中的次级信号。在植物细胞中的第二信使系统主要是钙信号系统、肌醇磷脂信号系统和环核苷酸信号系统等。5受体10G蛋白(G protein) 全称为GTP结合调节蛋白(GTP binding regulatory protein),此类蛋白由于其生理活性有赖于三磷酸鸟苷(GTP)的结合以及具有GTP水解酶的活性而得名。在受体接受胞间信号分子到产生胞内信号分子之间往往要进行信号转换,通常认为是通过G蛋白偶联起来,故G蛋白又称为偶联蛋白或信号转换蛋白。11 双信使系统13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DAG的受体,当质膜上的DAG与

27、PKC分子相结合并使之激活,激活的PKC进一步使其他激酶磷酸化,导致细胞产生相应的反应。14蛋白磷酸酯酶(protein phosphatase,PP),或称蛋白磷酸酶,催化底物蛋白质的氨基酸的残基上的脱磷酸化作用,从而引起相应的生理反应,以完成信号转导过程。第八章植物生长物质1植物生长物质(plant growth substance) 能够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微量化学物质,包括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2植物激素(plant hormone,phytohormone) 在植物体内合成的、能从合成部位运往作用部位、对植物生长发育产生显著调节作用的微量小分子有机物。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植物激素有五大

28、类:生长素类、赤霉素类、细胞分裂素类、脱落酸、乙烯。另外有人建议将油菜素甾体类、茉莉酸类也列为植物激素。3植物生长调节剂(plant growth regulator) 一些具有类似于植物激素活性的人工合成的物质。如:2,4-D、萘乙酸、乙烯利等。6极性运输(polar transport) 物质只能从植物形态学的一端向另一端运输而不能倒过来运输的现象,如植物体的茎中生长素的向基性运输。7三重反应(triple response) 乙烯对植物生长具有的抑制茎的伸长生长、促进茎或根的增粗和使茎横向生长(即使茎失去负向地性生长)的三方面效应,这是乙烯典型的生物效应。8偏上生长(epinasty g

29、rowth) 指植物器官的上部生长速度快于下部的现象。乙烯对茎和叶柄都有偏上生长的作用,从而造成茎的横向生长和叶片下垂。10生长延缓剂(growth retardant) 抑制植物亚顶端分生组织生长的生长调节剂,它能抑制节间伸长而不抑制顶芽生长,其效应可被活性GA所解除。生产中广泛使用的生长延缓剂有矮壮素、烯效唑、缩节安等。11生长抑制剂(growth inhibitor) 抑制顶端分生组织生长的生长调节剂,它能干扰顶端细胞分裂,引起茎伸长的停顿和破坏顶端优势,其作用不能被赤霉素所恢复,常见的有脱落酸、青鲜素、水杨酸、整形素等。1IAA 吲哚乙酸 2NAA 萘乙酸 3GA 赤霉素 4GA3 赤

30、霉酸7ABA 脱落酸 8ETH 乙烯 10CTK 细胞分裂素第九章 植物的光形态建成与运动1. 光形态建成:以光作为环境信号调节细胞生理反应、控制植物发育的过程。9. 向性运动:指植物受到环境因素的单方向刺激(或在不同方位上受到不同强度刺激)所表现出的定向运动。11向光性:15感性运动:是指无方向的外界因素作用于植株或某些器官所引起的运动。第十章 植物的生长生理2生长(growth) 在生命周期中,植物的细胞、组织和器官的数目、体积或干重的不可逆增加的生理过程称为生长。例如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的体积扩大或干重增加都是典型的生长现象。3分化(differentiation) 从一种同质的细

31、胞类型转变成形态结构和功能与原来不相同的异质细胞类型的过程称为分化。它可在细胞、组织、器官的不同水平上表现出来。例如:从受精卵细胞分裂转变成胚;从生长点转变成叶原基、花原基;从形成层转变成输导组织、机械组织、保护组织等。这些转变过程都是分化现象。4发育(development) 在生命周期中,生物的组织、器官或整体,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的有序变化过程。它泛指生物的发生与发展6生命周期(life cycle) 生物体从发生到死亡所经历的过程称为生命周期。7极性(polarity) 细胞、器官和植株内的一端与另一端在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存在差异的现象。如扦插的枝条,无论正插还是倒插,通常是形态学的下端

32、长根,形态学的上端长枝叶9组织培养(plant tissure culture) 指植物的离体器官、组织或细胞在人工控制的环境下培养发育再生成完整植株的技术。根据外植体的种类,又可将组织培养分为:器官培养、组织培养、胚胎培养、细胞培养以及原生质体培养等。11外植体(explant) 用于离体培养进行无性繁殖的各种植物材料。12. 植物细胞全能性13脱分化(dedifferentiation) 植物已经分化的细胞在切割损伤或在适宜的培养基上诱导形成失去分化状态的、结构均一的愈伤组织或细胞团的过程。10再分化(redifferentiation) 由处于脱分化状态的愈伤组织或细胞再度分化形成不同类

33、型细胞、组织、器官乃至最终再生成植株的过程。11胚状体(embryoid) 在特定条件下,由植物体细胞分化形成的类似于合子胚的结构。胚状体又称体细胞胚(somatic embryo) 或体胚。胚状体由于具有根茎两个极性结构,因此可一次性再生出完整植株。26生长大周期(grand period of growth) 植物器官或整株植物的生长速度表现出“慢快慢”的基本规律,即开始时生长缓慢,以后逐渐加快,然后又减慢以至停止。这一生长全过程称为生长大周期。28生长相关性(correlation) 植物各个器官间在生长上表现出的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的现象称为生长相关性。31顶端优势(apical dom

34、inance) 植物的顶芽生长占优势而抑制侧芽生长的现象。第十一章 植物的成花生理2春化处理(vernalization) 对萌动的种子或幼苗进行人为的低温处理,使之完成春化作用促进成花的措施称为春化处理。6光周期现象(photoperiodism) 昼夜的相对长度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叫做光周期现象。植物的开花、休眠和落叶,以及鳞茎、块茎、球茎的形成,都受日照长度调节,即都存在光周期现象。但其中研究得最多的是植物成花的光周期现象。8临界暗期(critical dark period) 昼夜周期中引起短日植物成花的最短暗期长度或引起长日植物成花的最长暗期长度。同临界日长相比,临界暗期对诱导成花更

35、为重要。9光周期诱导(photoperiodic induction) 植物在达到一定的生理年龄时,经过一定天数的适宜光周期处理,以后即使处于不适宜的光周期下,仍能保持这种刺激的效果而开花,这种诱导效应叫做光周期诱导。10 成花决定态第十二章 植物的生殖与衰老 3识别反应(recognition response) 识别(recognition)是细胞分辨“自己”与“异己”的一种能力,表现在细胞表面分子水平上的化学反应和信号传递。本文中的识别反应是指花粉粒与柱头间的相互作用,即花粉壁蛋白和柱头乳突细胞壁表层蛋白薄膜之间的辨认反应,其结果表现为“亲和”或“不亲和”。亲和时花粉粒能在柱头上萌发,花

36、粉管能伸入并穿过柱头进入胚囊受精;不亲和时,花粉则不能在柱头上萌发与伸长,或不能发生受精作用。4集体效应(group effect) 在一定面积内,花粉数量越多,花粉的萌发生长越好的现象。5无融合生殖(apomixis) 被子植物中由未经受精的卵或胚珠内某些细胞直接发育成胚的现象。6单性结实(parthenocarpy) 不经过受精作用,子房直接发育成果实的现象。单性结实一般都形成无籽果实,故又称“无籽结实”。7休眠(dormancy) 植物的整体或某一部分生长暂时停顿的现象。它是植物抵制不良自然环境的一种自身保护性的生物学特性。一、二年生植物大多以种子为休眠器官;多年生落叶树以休眠芽过冬;多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则以休眠的根系、鳞茎、球茎、块根、块茎等渡过不良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