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系统的外围接口设计_第1页
嵌入式系统的外围接口设计_第2页
嵌入式系统的外围接口设计_第3页
嵌入式系统的外围接口设计_第4页
嵌入式系统的外围接口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l1、复位方式l2、系统时钟l3、 I/O寄存器映射方式l 4、外围接口逻辑电路匹配的问题l外围接口包括:外围接口包括:1、CPU外围电路(如复位电路、时钟电路),2、外围I/O模块:包括基本接口、人机接口、通信接口及控制接口l基本接口:存储器接口(DRAM控制器)、中断控制器、DMA控制器、定时/计数器、GPIOl人机接口:LCD控制器、语音输入输出、视频输入输出、键盘、触摸屏等l通信接口:以太网、CAN总线、USB、红外线、PCMCIA、I2C总线l控制接口:A/D、D/A、PWMl阻容复位电路l手动复位电路l专用复位电路 l软件复位l复位:可靠、抗干扰。 时间常数为RC=82ms。不同C

2、PU的复位时间可能有差异。l非门最小输入高电平为2.0V,对于RC电路在0.6倍的时间常数和5V供电时电容上的电压为0.45Vcc=2.25V,对于R=1k,C=22uF,t=0.6*R*C=13ms,满足一般系统复位脉冲宽度大于2个机器周期的要求。l(a)复位按钮传输线应采用双绞线,施密特非门去抖动、也提高了抗干扰的能力。l(b)二极管的作用:当供电电压瞬间断电,如果断电脉冲较宽,则C上的电可以通过R放掉,再上电时C上再充电可以达到可靠复位。但是如果断电脉冲较窄,C上的电无法通过R完全放掉,则CPU无法可靠复位,导致程序运行错误。如果有二极管则断电时电容上的电可以通过二极管管迅速放掉,再供电

3、时CPU可以可靠复位。l(c)电源的上升时间不能太长,否则单片机和非门均处于过渡状态,此时无法实现可靠复位。当电源稳定后,电容C上的充电电压又超过了非门最小输入电压,使单片机脱离了复位状态。所以电源电压上升时间过长导致系统无法可靠复位。 开关电源后级滤波电容不能太大l(d)当外围接口芯片复位时间可能不一样,而且复位线较长分布电容较大,导致外围芯片的复位过程滞后于CPU,当在程序运行的开始就对外围芯片进行初始化时往往导致失败,所以可以先延时几个毫秒再初始化外围接口芯片,或采取措施保证外围器件先完成复位。 l手动复位、电源电压监控,看门狗 l通过将程序调到复位向量的地址重新开始执行程序,其他寄存器

4、的状态都不变,不会初始化寄存器。通过RESET就会初始化寄存器到初始状态。 l(1)石英晶体及石英振荡器l l可以分别为CPU内核、实时时钟电路以及不同的外围接口电路提供时钟信号。它们都是通过对系统时钟进行分频得到的,具有相关性。 l/XPLLDIS-内部振荡器(石英晶体)/外部时钟源-4位嵌入式处理器与外围接口间交换三种信息:l(1)数据信息: 通常通过并行方式在总线上进行数据传输。l(2)控制信息: 处理器通过控制信息控制外围接口的工作。l(3)状态信息: 反映外设的工作状态,是外设传输给处理器的信息,如Ready、Busy等。 处理器通过访问I/O的寄存器来实现对外围接口的操作,寄存器的

5、类型包括:l模式寄存器l控制寄存器l状态寄存器l数据输入寄存器l数据输出寄存器 每一个寄存器都有地址用于对寄存器读写。 不同的处理器对寄存器的地址和存储器的地址有不同的编址方式。(1)与存储器统一编址lI/O空间的地址位于存储器空间,把存储器空间的一部分用于I/O空间,访问寄存器与访问存储器使用同样的指令。 这种映射有两种方案:lA、 I/O空间与存储器空间重叠lB、I/O空间与存储器空间不重叠lA、 I/O空间与存储器空间重叠lB、I/O空间与存储器空间不重叠l 整个存储器空间分配一部分用于I/O空间。为了设计方便,有些嵌入式处理器设计一个重新定位寄存器,通过重新编程重新定位寄存器的值就可以

6、使I/O空间在整个存储器空间浮动、重新定位。l如ARM,I/O与存储器空间统一编址。Motorola的Dragon Ball可以通过重新定位寄存器的编程使I/O 空间浮动。l(2)单独编址l单独编址方式设计了存储器地址空间和I/O 地址空间,它们之间完全独立,采用不同的指令访问。如8086,访问存储器采用MOV指令,访问I/O 采用IN和OUT。l有的嵌入式处理器设计了模式寄存器,可以通过编程选择统一编址还是单独编址。 (1)扇出(Fan-out)(2)电平的匹配 扇出是指一个输出能够安全可靠驱动的输入的数量。扇出是10表明器件能驱动10个输入。扇出决定于:l源的类型l直流负载特性 输出电流:IOLMIN、IOHMIN 输入电流:IILMAX、IIHMAXl交流负载特性b、交流扇出、交流扇出:l容性负载包括所有输入端电容的并联(和)及线路的寄生电容。lCL:厂家用于器件特性测试的值,约为50150pF,在Datasheet中测试条件中l实际电容量=各逻辑电路的最大输入电容量CINMAX的和+电路板布线的寄生电容l CINMAX:约为15pFl电路板寄生电容一般为15pF/inch。l当逻辑电路输出能驱动的电容量CL实际驱动的负载电容量时,能够保证器件的特性。否则会对时序的上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