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2种群与群落的区别和联系_第1页
专题12种群与群落的区别和联系_第2页
专题12种群与群落的区别和联系_第3页
专题12种群与群落的区别和联系_第4页
专题12种群与群落的区别和联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专题十二 种群与群落的区别和联系探究点一 种群特征及其相互关系1. 种群具有以下四个特征。数数 这是种群的最基本特征。种群是由多个个体所组成的,其数量大小受四个种群参数量 (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的影响,这些参数继而又受种群的年龄结构、性别比特 例、分布格局和遗传组成的影响,从而形成种群动态征空空种群均占据一定的空间,其个体在空间上分布可分为聚群分布、随机分布和均匀分 间布,此外,在地理范围内分布还形成地理分布 特征遗遗 既然种群是同种的个体集合,那么,种群具有一定的遗传组成,是一个基因库,但不传 同的地理种群存在着基因差异。不同种群的基因库不同,种群的基因频率世代传递,在进特 化

2、过程中通过改变基因频率以适应环境的不断改变征系种群是一个自组织、自调节的系统。它以一个特定的生物种群为中心,也以作用于该 系种群的全部环境因子为空间边界所组成的系统。因此,应从系统的角度,通过研究种群内 统在的因子,以及生境内各种环境因子与种群数量变化的相互关系,从而揭示种群数量变化 特的机制与规律 征2. 种群和群落的比较种群和群落都强调一定自然区域中生物成分。从 概 种群和群落都是许多生物个体的总和,但种群是同种生物个体念 的 内 涵 的总和,而群落是各种生物个体的总和。虽然都是生物群体,但这上看 两个群体是不同的生物群体 (生命系统层次 )种群是种内关系的研究范围,种群内的个体之间既有种

3、内互 从 概助,又有种内斗争,两者对立统一,共同维持种群的相对稳定性。 念 的 外 延群落是种间关系的研究范围,是由不同种群构成的,是生态系统的 来看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种群最重要的特征是种群密度,一个种群的发展趋势如何,就 从 研是要看种群密度的大小,种群的其他特征都和种群密度有关系。而 究 特 征 上生物群落的特征主要是分析垂直结构的分层现象和水平结构的镶嵌 看分布种群和群落都是“动”与“静”的统一体。种群是在一个较为 从 辩稳定的区域内,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维持一种动态平衡,这种相对 证 的 观 点稳定主要是通过种群的自我调节来实现的。群落结构的形成是长期 来看进化的结果3.

4、种群和物种的比较种群与物种既不同,又相互联系。种群是物种存在的具体形式,是物种繁衍、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一个物种可以包括多个种群,同一物种的多个种群之间存在着地理隔离。种群内部基因通过自由交流保持基因库相对稳定。对种群的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关键之一。它们之间的关系图解如下:4种群密度的研究方法取样调查法(1)标志重捕法是对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常用的方法。(2)样方法是调查植物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3)称重法、红细胞计数法也是研究微生物种群密度的方法。例 1 某种群死亡率如图中曲线,出生率如图中曲线,则 ( )A种群在 c 点之前呈 J 型增长, c 点之后呈 S 型增长B种群数量增长最快的时期

5、是 a 时期Cc 时期此种群的个体总数达到其生活环境负荷量D曲线表明种群数量变化受食物的影响例 2 下列有关种群和物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一个物种可以形成多个种群,一个种群只能含有一个物种B某一种群密度会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C生物入侵的种群最终将呈“ S”型曲线增长D物种是指自然状态下能够相互交配的一群生物探究点二 有关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分析1. 种群增长率与增长速率的区别特别提示: “J”型增长曲线的斜率逐渐增大,直至无穷,所以其增长速率也就不断增大;“S”型增长曲线的斜率,刚开始为 0,后不断增大至 K/2 时达最大值,再不断减小至 K 时为 0。它们的区别图解如下:2. “J”型曲线上

6、的一点切线的斜率和“ S”型增长曲线中的 K/2 的区别3. 在生产实践中,还有一种情况是种群增长大大超过了环境容量,致使环境中某些资源要素受到破坏,从而造成环境容量的下降。这样就形成了另一种种群数量变化曲线突跃下降曲线(如下图 )。这是一种不正常的增长情况,例如过度放牧,草原不能复原。该曲线对于控制人口增长、害虫防治、环境的治理保护等方面具有指导作用。从上述分析中还可以知道,环境容量不是绝对不变的,它可以因“超载”而下降,也可以因整体的改善而有所增大。例 3 某生态系统中生活着多种植食性动物,其中某一植食性动物种群个体数量的变化如下图所示。若不考虑该系统内生物个体的迁入与迁出,下列关于该种群

7、个体数量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天敌的大量捕食会导致该种群个体数量下降,下降趋势与 bc段相似B. 若该种群出生率提高,个体数量的增加也不会大幅超过 b 点C. 若 a 点时环境因素发生变化,但食物量不变,则 a 点以后个体数量变化不符合逻辑斯谛增长D年龄结构变动会导致该种群个体数量发生波动,波动趋势与 cd 段相似例 4 下图为某种小型淡水鱼迁入新的湖泊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根据该曲线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t3 时该种小型淡水鱼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Bt4 时该种小型淡水鱼在新环境中逐渐消失C该种小型淡水鱼在新的环境中呈 S 型增长D该种鱼在新湖泊中的环境容纳量约为 t2

8、时该鱼数量的两倍探究点三 有关群落的结构特征群落是生物种群组合成的更高层次的群体,具有物种多样性、种间关系、优势种、群落结构等基本特征。1 群落的物种组成(1)种群丰度: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2)不同群落物种数目不同。种群丰度随纬度增加逐渐减少;种群丰度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少;种群丰度随水深度增加而减少。2 群落结构形成的原因及意义原因:群落长期自然选择基础上形成的对环境的适应。意义:有利于提高生物群落整体对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3. 区分寄生与捕食,种内斗争与竞争,种间斗争与生存斗争的关系(1)捕食是一种弱肉强食现象,广义捕食主要指大型肉食动物 (强者)捕食小型动物 (弱者 )的食肉行为,草

9、食动物的食草行为。而寄生是弱者依附于强者的现象,寄主 (寄生者 )主要从宿主 (被寄生者)的体表或体内吸取体液营养,寄主一般能给宿主造成慢性伤害,但不能立即杀死宿主。(2)种内斗争为种内关系,竞争 (不同种生物争夺同种食物或生活空间的现象 )为种间关系;种间斗争包含有竞争,而生存斗争是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中心论点之一。很明显,生存斗争内容更丰富,既包括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又包括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关系,图示如下:例 5 潮间带满潮池中常见的滨螺是捕食者,吃很多藻类,尤其喜食小型绿藻 (浒苔 )。如图为藻类种数与滨螺密度的关系,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各种藻类存在竞争关系B滨螺密度越

10、大,藻类种数越多C若没有滨螺,藻类多样性会降低D滨螺在中等密度时,藻类多样性程度最高探究点四 分析群落演替的形成1. 群落演替的类型比较2. 控制演替的几种主要因素生物群落的演替是群落内部关系 (包括种内和种间关系 )与外界环境中各种生态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主要因素有:(1)植物繁殖体的迁移、散布和动物的活动性。(2)群落内部环境的变化。(3)种内和种间关系的改变。(4)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虽然决定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存在于群落内部,但群落之外的环境条件诸如气候、地貌、土壤和火等常可成为引起演替的重要条件。(5)人类的活动。3. 群落演替与生态功能过程之间的关系我们对群落的利用和改造,很大程度上

11、是在掌握群落演替规律性的基础上进行的。随着演替的进行,组成群落的生物种类和数量会不断发生变化。演替过程只要不遭到人类的破坏和各种自然力的干扰,其总的趋势是会导致物种多样性的增加,以形成稳定的生态系统。例 6 农田弃耕后,很快就会长满一年生的杂草。现有一已演替至灌木阶段农田,在外界条件基本不变,且无人为干扰的情况下,将来有可能演替至森林阶段。请据图回答:(1) 该农田的演替进程比初生演替更快,主要原因是土壤条件优越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_或其他 _。(2)从杂草阶段演替到灌木阶段,食物链很容易发生变化,其主要原因是 _的种类和数量发生了明显变化。(3) 如果上图中曲线 B 、C 表示该群落中植物物种

12、数 或个体数的变化,则曲线 B 表示_,曲线 A 表示该群落所含 _的变化。(4)该农田在演替至森林阶段的进程中, _阶段最易遭受外来物种的入侵而使占优势的物种发生变化;如果在灌木阶段遭遇一场火灾,烧掉了灌木下的草本植物,但对灌木影响不大,则演替进程_(加快,基本不变 );但是 _往往会使群落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备用习题备选理由:考查了有关种群的知识,可以与例 1 补充使用。1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甲、乙两种群在一段时间内的数量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两个种群间能量流动方向是甲乙BM 时甲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C两个种群间的信息传递是双向的D两个种群数量波动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备选理由:考查了群落结构,可以与例 5 补充使用。2下列关于群落结构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在垂直方向上,有的群落有分层现象B森林中植物的垂直结构导致动物也有分层现象C光照强度、动物等不会影响草地群落的水平结构D地形的变化、土壤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